正在阅读:

未来之家:一个世纪以来,建筑师们梦想成真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未来之家:一个世纪以来,建筑师们梦想成真了吗?

在伦敦设计博物馆,让我们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从经历革命冲刷后的俄罗斯,到七十年代逃避现实的空想主义,再看看脑洞清奇但不失精准的预测,探索二十世纪建筑师和设计师们的奇思妙想。

1979年,高山脚下,碧水湖畔兀自立着一间直升机飞行员的小屋,“如同探月飞船的着陆舱” 摄影:Jan Kaplický

1970前后有那么短短几年,似乎所有东西都变成了充气式的。在当时一些最激进的进步主义设计师和建筑师想象中,家不再是笨重的庞然大物,也不再静止不动。未来的房屋材质也许是便携的塑料膜,你可以轻而易举就把家搬到附近的森林里,只需要顺手带上一个空气泵,就能吹出一个大气泡,搭建你舒适的家。

但这样的梦想从未有成真的一天。部分原因在于,这种便携式气泡家居需要源源不断的廉价能源供应,以给这游移不定的住所供暖或是降温。然而这始终只是人们的幻想,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这巨大的泡沫也破裂了。然后,时兴的建筑风格转向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们不再信誓旦旦地想要改变世界,也不想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只希望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更舒适。有时候,这种转变在一个人身上就能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膨胀的充气建筑,到严谨精致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奥地利建筑学家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就是这一转型的最好样本。

历史总是循环的。设计师梦想中的家居与现实中既有的房屋有着天壤之别——可移动而非固定在土地上;轻便而非笨重;透明开放而非封闭;弯曲圆润而不是横平竖直。这些艺术家的灵感还来源于那些比房屋建筑发展更快的科技成果,比如汽车、飞机甚至是宇宙飞船。当未来真的到来,家的模样看起来和几十年前并没多大区别。设计师们发现,与其说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改造师、工程师,不如说自己只是装修工、美化师。

伦敦设计博物馆的“未来之家”建筑展活力满满,又发人深省,这是一段叫人着迷的旅程,带你穿越一整个世纪,将艺术家的期待与幻想在布鲁克林建筑设计公司SO-IL的一个如梦似幻的半透明装置中呈现出来。其中的作品汇集了革命余波之下俄罗斯建筑师的心血;还包括艾莉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在1956年伦敦“理想之家展”(Ideal Home Exhibition)上的作品——每个人都穿着尼龙质地的衣服,家里的餐桌也抬升于地板之上;在这里,你还能看到直升机飞行员的未来之家,形状构造看起来就跟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着陆舱一样,静静躺在高山湖畔。

接下来,进入你视线的是乔·科伦坡(Joe Colombo)设计的带轮子的厨房,以及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的可移动淋浴间、盥洗室;奥地利裔美籍建筑师弗雷德里克·基斯勒(Frederick Kiesler)的“无尽之宅”(Endless House)则用无限循环的流动曲线,牵引着观众的沉思,延伸到无尽之处。基斯勒的构想之家没有一条直线,没有一个直角,蜿蜒回环的曲线能比传统建筑更好地包容人们的需求,寄托人们的情感,但却从未照进过现实。设计师开始渴望世外桃源,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们想要收拾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逃离当下的生活,藏到森林中或者大牧场里,寻找自己的“电子瓦尔登”(techno-Walden)中。试想一下,在这里,你的耳边回荡的是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的轻柔低语:“没有财产……”

有时一些令人屏息的乐观主义建筑也许会和质疑和讽刺联系在一起。比如说70年代早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建筑小组“超级工作室”(Superstudio)就在《连续的纪念碑》系列中用拼贴图片呈现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结构,辅之以电力和其他服务设施,将全世界的城市架构和自然景观囊括其中。在这个网络中,“现代游牧一族”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住所。然而这样的未来愿景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还有待商榷。时间再往前推移,上世纪20年代,全玻璃结构建筑正风靡整个建筑设计领域,谢尔盖·爱森斯坦(Seigei Eisentein)就在自己执导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展现了这么一种透明的房子。然而在透明的世界里人们丢掉了多少隐私,将自己裸露在何种监控可能之下?与其说这是一种解放,倒不如说细思恐极。

1969年,汉斯·霍莱因和他的“透明可移动办公室” 摄影:Gino Molin-Pradl

伦敦设计博物馆的这场展览恰好回应了当下流行的“家与住房热”,但在整场展览中,你并不能找到所谓“住房危机的解决办法”。实际上,维也纳建筑师玛格丽特·舒特-里奥茨基(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在1926年设计的“法兰克福厨房”大概是这场展览中影响最深远的一件展品了。在带有颗粒感的胶片中,这个省地省力的嵌入式厨房堪称教科书设计,而在今天看来已经是理所当然了。然而更多情况下,你眼前的作品都是渲染着异国风情、奇异新鲜的花朵,花开时迅速热烈,却不过是昙花一现,不久便会枯萎。正如未来学的内涵一样,这些概念性家居设计只能给出构想的时间,却无法告诉你什么时候梦想能够成真。

且慢,在这场展览中,你还能看到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师乌戈·拉·彼得拉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计的未来之家,在他的想象中,家会被各种屏幕霸占;1972年,吉奥弗莱·霍伊尔(Geoffrey Hoyle)在《2010:生活在未来》(2011: Living in the Future)中描述了一种“可视电话(vision phone)”,足不出户就能工作、学习和购物,订单上大包小包的食物还能直接派送到家,妥妥地放进冰箱里。照目前看来,这些前人的想象并不算太离谱。

另一方面,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埃斯特·斯泰尔霍菲(Eszter Steierhoffer)指出,亚马逊的智能音箱Echo的野心正是要让《星际迷航》中那台会说话的计算机系统成为现实。斯泰尔霍菲还提到了《银河系漫游指南》,她认为这堪称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个人圣经”。换句话说,未来其实正在跑着赶来,而其形式我们多半都能够猜到。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透明了,“隐私”这个概念的含义正在发生转变,遗憾的是这种转变并不一定让人舒服。我们不太了解的是,科技会让家中的物质构成发生短路,进而从家具和建筑上分离出来。比如说乌戈·拉·彼得拉的“屏幕之屋”中,连椅背和扶手都装上了屏幕,这时候已经不是便携性这么简单了。一旦网络穿透墙体,渗透进我们的个人生活,那么物质的房屋,不管是透明还是不透明,都丢了其实质,成为一种无形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这个房子不是玻璃建筑,也成了一间透明的屋子。

1983年,乌戈·拉·彼得拉用远程信息处理技术设计出“布满屏幕的房间”
图片来源:Archivio Ugo La Pietra, Milano

科技能够并且已经实现的,就是逐渐用数字空间取代物理空间。有了网络,所有信息都可以存储上云,这样一来,书架、文件柜、记录簿就没那么重要了;有了Deliveroo(英国外卖平台),食物的储存空间也就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有了Uber之后我们可以连车库都不要了。

在一栋房屋的建筑周期中,随时可能开发出崭新的APP,我们的生活方式随时可能被颠覆,也有可能转瞬即逝。真正重要的,是在更新迭代的科技发展之下,我们今天还能抓住的那点物理意义上的生存空间,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一方土地遮风避雨的这件小事。伦敦设计博物馆的这次展览没有给出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但也成功引起了参观者的叩问。

(翻译:马昕)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Home Futures review – a century of living the drea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未来之家:一个世纪以来,建筑师们梦想成真了吗?

在伦敦设计博物馆,让我们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从经历革命冲刷后的俄罗斯,到七十年代逃避现实的空想主义,再看看脑洞清奇但不失精准的预测,探索二十世纪建筑师和设计师们的奇思妙想。

1979年,高山脚下,碧水湖畔兀自立着一间直升机飞行员的小屋,“如同探月飞船的着陆舱” 摄影:Jan Kaplický

1970前后有那么短短几年,似乎所有东西都变成了充气式的。在当时一些最激进的进步主义设计师和建筑师想象中,家不再是笨重的庞然大物,也不再静止不动。未来的房屋材质也许是便携的塑料膜,你可以轻而易举就把家搬到附近的森林里,只需要顺手带上一个空气泵,就能吹出一个大气泡,搭建你舒适的家。

但这样的梦想从未有成真的一天。部分原因在于,这种便携式气泡家居需要源源不断的廉价能源供应,以给这游移不定的住所供暖或是降温。然而这始终只是人们的幻想,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这巨大的泡沫也破裂了。然后,时兴的建筑风格转向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们不再信誓旦旦地想要改变世界,也不想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只希望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更舒适。有时候,这种转变在一个人身上就能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膨胀的充气建筑,到严谨精致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奥地利建筑学家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就是这一转型的最好样本。

历史总是循环的。设计师梦想中的家居与现实中既有的房屋有着天壤之别——可移动而非固定在土地上;轻便而非笨重;透明开放而非封闭;弯曲圆润而不是横平竖直。这些艺术家的灵感还来源于那些比房屋建筑发展更快的科技成果,比如汽车、飞机甚至是宇宙飞船。当未来真的到来,家的模样看起来和几十年前并没多大区别。设计师们发现,与其说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改造师、工程师,不如说自己只是装修工、美化师。

伦敦设计博物馆的“未来之家”建筑展活力满满,又发人深省,这是一段叫人着迷的旅程,带你穿越一整个世纪,将艺术家的期待与幻想在布鲁克林建筑设计公司SO-IL的一个如梦似幻的半透明装置中呈现出来。其中的作品汇集了革命余波之下俄罗斯建筑师的心血;还包括艾莉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在1956年伦敦“理想之家展”(Ideal Home Exhibition)上的作品——每个人都穿着尼龙质地的衣服,家里的餐桌也抬升于地板之上;在这里,你还能看到直升机飞行员的未来之家,形状构造看起来就跟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着陆舱一样,静静躺在高山湖畔。

接下来,进入你视线的是乔·科伦坡(Joe Colombo)设计的带轮子的厨房,以及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的可移动淋浴间、盥洗室;奥地利裔美籍建筑师弗雷德里克·基斯勒(Frederick Kiesler)的“无尽之宅”(Endless House)则用无限循环的流动曲线,牵引着观众的沉思,延伸到无尽之处。基斯勒的构想之家没有一条直线,没有一个直角,蜿蜒回环的曲线能比传统建筑更好地包容人们的需求,寄托人们的情感,但却从未照进过现实。设计师开始渴望世外桃源,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们想要收拾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逃离当下的生活,藏到森林中或者大牧场里,寻找自己的“电子瓦尔登”(techno-Walden)中。试想一下,在这里,你的耳边回荡的是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的轻柔低语:“没有财产……”

有时一些令人屏息的乐观主义建筑也许会和质疑和讽刺联系在一起。比如说70年代早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建筑小组“超级工作室”(Superstudio)就在《连续的纪念碑》系列中用拼贴图片呈现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结构,辅之以电力和其他服务设施,将全世界的城市架构和自然景观囊括其中。在这个网络中,“现代游牧一族”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住所。然而这样的未来愿景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还有待商榷。时间再往前推移,上世纪20年代,全玻璃结构建筑正风靡整个建筑设计领域,谢尔盖·爱森斯坦(Seigei Eisentein)就在自己执导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展现了这么一种透明的房子。然而在透明的世界里人们丢掉了多少隐私,将自己裸露在何种监控可能之下?与其说这是一种解放,倒不如说细思恐极。

1969年,汉斯·霍莱因和他的“透明可移动办公室” 摄影:Gino Molin-Pradl

伦敦设计博物馆的这场展览恰好回应了当下流行的“家与住房热”,但在整场展览中,你并不能找到所谓“住房危机的解决办法”。实际上,维也纳建筑师玛格丽特·舒特-里奥茨基(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在1926年设计的“法兰克福厨房”大概是这场展览中影响最深远的一件展品了。在带有颗粒感的胶片中,这个省地省力的嵌入式厨房堪称教科书设计,而在今天看来已经是理所当然了。然而更多情况下,你眼前的作品都是渲染着异国风情、奇异新鲜的花朵,花开时迅速热烈,却不过是昙花一现,不久便会枯萎。正如未来学的内涵一样,这些概念性家居设计只能给出构想的时间,却无法告诉你什么时候梦想能够成真。

且慢,在这场展览中,你还能看到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师乌戈·拉·彼得拉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计的未来之家,在他的想象中,家会被各种屏幕霸占;1972年,吉奥弗莱·霍伊尔(Geoffrey Hoyle)在《2010:生活在未来》(2011: Living in the Future)中描述了一种“可视电话(vision phone)”,足不出户就能工作、学习和购物,订单上大包小包的食物还能直接派送到家,妥妥地放进冰箱里。照目前看来,这些前人的想象并不算太离谱。

另一方面,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埃斯特·斯泰尔霍菲(Eszter Steierhoffer)指出,亚马逊的智能音箱Echo的野心正是要让《星际迷航》中那台会说话的计算机系统成为现实。斯泰尔霍菲还提到了《银河系漫游指南》,她认为这堪称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个人圣经”。换句话说,未来其实正在跑着赶来,而其形式我们多半都能够猜到。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透明了,“隐私”这个概念的含义正在发生转变,遗憾的是这种转变并不一定让人舒服。我们不太了解的是,科技会让家中的物质构成发生短路,进而从家具和建筑上分离出来。比如说乌戈·拉·彼得拉的“屏幕之屋”中,连椅背和扶手都装上了屏幕,这时候已经不是便携性这么简单了。一旦网络穿透墙体,渗透进我们的个人生活,那么物质的房屋,不管是透明还是不透明,都丢了其实质,成为一种无形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这个房子不是玻璃建筑,也成了一间透明的屋子。

1983年,乌戈·拉·彼得拉用远程信息处理技术设计出“布满屏幕的房间”
图片来源:Archivio Ugo La Pietra, Milano

科技能够并且已经实现的,就是逐渐用数字空间取代物理空间。有了网络,所有信息都可以存储上云,这样一来,书架、文件柜、记录簿就没那么重要了;有了Deliveroo(英国外卖平台),食物的储存空间也就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有了Uber之后我们可以连车库都不要了。

在一栋房屋的建筑周期中,随时可能开发出崭新的APP,我们的生活方式随时可能被颠覆,也有可能转瞬即逝。真正重要的,是在更新迭代的科技发展之下,我们今天还能抓住的那点物理意义上的生存空间,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一方土地遮风避雨的这件小事。伦敦设计博物馆的这次展览没有给出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但也成功引起了参观者的叩问。

(翻译:马昕)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Home Futures review – a century of living the drea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