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趋势新知】民营企业应该怎么救?加拿大专家提供了一个思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趋势新知】民营企业应该怎么救?加拿大专家提供了一个思路

国有企业规模的大小,是构成非国有企业(non-SOE)企业进入壁垒(entry barrier)的最重要因素,而进入壁垒的减少,则是1995-2008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趋同(regional convergence)的最主要驱动力。

2018年11月24日,成都市召开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来源:红星新闻记者 陶轲/视觉中国

民营企业应该怎么救?如何应对中国经济放缓?通过对1995-2008年国企和非国企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加拿大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在最新研究中提供了一个思路。

多伦多大学经济学教授Loren Brandt等人利用1995年、2004年和2008年这三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以县级为单位进行区域研究,得出了三个发现,最终从中推导出,国有企业规模的大小,是构成非国有企业(non-SOE)企业进入壁垒(entry barrier)的最重要因素,而进入壁垒的减少,则是1995-2008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趋同(regional convergence)的最主要驱动力。

首先,作者发现,在整个1990年代,非国有企业的表现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但在1995年到2008年间,尤其是1995-2004年期间,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以人均产出为代表的生产率(productivity)、工资等多个层面出现了显著的区域趋同。

进一步分析后,作者从进入壁垒、资本和本地资源禀赋等多个因素中,识别出了引发区域趋同现象的最重要因素——进入壁垒,而影响进入壁垒的最大因素则是本地国有企业规模的大小——一个县的进入壁垒中,超过半数可以由该地区国有部门的大小来解释。

作者用国有企业增加值占比来衡量(the share of state-owned firms of value added aggregate employment.)国有企业规模的大小;进入壁垒指的是,愿意进入某地区的企业,最终能够在该地经营的可能性。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国有经济部门迅速繁荣发展,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到了1997年,大部分县属国企和乡镇企业都已实现了全部或部分完成了产权改革,国企规模大幅缩减。

Loren Brandt等将1997年作为一个关键的分水岭,认为这一年的国企改制带来的国有企业规模降低可能是导致非国有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他们还认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促使4万亿出台、国进民退的大背景下,这一发现为解决当今国企与非国企问题,以至于应对中国经济放缓提供了一个思路。

该工作论文于上个月刊登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上,其中,第一作者Loren Brandt是加拿大知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此前他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曾提到,4万亿之后,中国经济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即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自1998年到2007年,制造业的生产率平均年增速是2.6%,而自2007年后几乎降到了零。他把问题归咎于企业之间竞争的缺乏。在最新这篇工作论文中,他把视线从企业层面转移到了区域经济层面。

他指出,在整个1990年代,国有企业比较强大的地方,进入壁垒也更多;与之相对应的是,国企越强大的地方,非国有企业的新开办企业率(new-firm start-up rate)、公司的规模、全要素生产率和工资等几乎所有维度上的表现也越差。

但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跟国有部门相对不那么强势的地区相比,在那些国有企业规模更大的县,非国有企业后起直追,其发展速度相较前者的非国企部门要快得多;另外,在那些进入壁垒降低了的县,国有企业就业人数也在减少。这也证明,进入壁垒与国有企业的存在有密切关系。

Brandt等还测算了这段时间国企改革带来的趋同效应的大小。

从劳动生产率来看,1995-2004期间,7年时间可以弥平任何两县之间的差异中的一半;而在2004-2008阶段,这个过程有所放缓但仍在持续。作者称,无论是跟历史其他时期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这一速度都是“超常的”(exceptional)。

作者关注的另外几个指标,比如人均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等,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作者的实证研究数据截止到2008年,在4万亿落地后的十年,关于民企生存问题的讨论再次被拿到台上,而具体到应该如何做才能让民企重新焕发活力,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1995-2004年的历史或许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趋势新知】民营企业应该怎么救?加拿大专家提供了一个思路

国有企业规模的大小,是构成非国有企业(non-SOE)企业进入壁垒(entry barrier)的最重要因素,而进入壁垒的减少,则是1995-2008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趋同(regional convergence)的最主要驱动力。

2018年11月24日,成都市召开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来源:红星新闻记者 陶轲/视觉中国

民营企业应该怎么救?如何应对中国经济放缓?通过对1995-2008年国企和非国企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加拿大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在最新研究中提供了一个思路。

多伦多大学经济学教授Loren Brandt等人利用1995年、2004年和2008年这三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以县级为单位进行区域研究,得出了三个发现,最终从中推导出,国有企业规模的大小,是构成非国有企业(non-SOE)企业进入壁垒(entry barrier)的最重要因素,而进入壁垒的减少,则是1995-2008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趋同(regional convergence)的最主要驱动力。

首先,作者发现,在整个1990年代,非国有企业的表现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但在1995年到2008年间,尤其是1995-2004年期间,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以人均产出为代表的生产率(productivity)、工资等多个层面出现了显著的区域趋同。

进一步分析后,作者从进入壁垒、资本和本地资源禀赋等多个因素中,识别出了引发区域趋同现象的最重要因素——进入壁垒,而影响进入壁垒的最大因素则是本地国有企业规模的大小——一个县的进入壁垒中,超过半数可以由该地区国有部门的大小来解释。

作者用国有企业增加值占比来衡量(the share of state-owned firms of value added aggregate employment.)国有企业规模的大小;进入壁垒指的是,愿意进入某地区的企业,最终能够在该地经营的可能性。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国有经济部门迅速繁荣发展,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到了1997年,大部分县属国企和乡镇企业都已实现了全部或部分完成了产权改革,国企规模大幅缩减。

Loren Brandt等将1997年作为一个关键的分水岭,认为这一年的国企改制带来的国有企业规模降低可能是导致非国有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他们还认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促使4万亿出台、国进民退的大背景下,这一发现为解决当今国企与非国企问题,以至于应对中国经济放缓提供了一个思路。

该工作论文于上个月刊登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上,其中,第一作者Loren Brandt是加拿大知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此前他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曾提到,4万亿之后,中国经济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即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自1998年到2007年,制造业的生产率平均年增速是2.6%,而自2007年后几乎降到了零。他把问题归咎于企业之间竞争的缺乏。在最新这篇工作论文中,他把视线从企业层面转移到了区域经济层面。

他指出,在整个1990年代,国有企业比较强大的地方,进入壁垒也更多;与之相对应的是,国企越强大的地方,非国有企业的新开办企业率(new-firm start-up rate)、公司的规模、全要素生产率和工资等几乎所有维度上的表现也越差。

但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跟国有部门相对不那么强势的地区相比,在那些国有企业规模更大的县,非国有企业后起直追,其发展速度相较前者的非国企部门要快得多;另外,在那些进入壁垒降低了的县,国有企业就业人数也在减少。这也证明,进入壁垒与国有企业的存在有密切关系。

Brandt等还测算了这段时间国企改革带来的趋同效应的大小。

从劳动生产率来看,1995-2004期间,7年时间可以弥平任何两县之间的差异中的一半;而在2004-2008阶段,这个过程有所放缓但仍在持续。作者称,无论是跟历史其他时期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这一速度都是“超常的”(exceptional)。

作者关注的另外几个指标,比如人均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等,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作者的实证研究数据截止到2008年,在4万亿落地后的十年,关于民企生存问题的讨论再次被拿到台上,而具体到应该如何做才能让民企重新焕发活力,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1995-2004年的历史或许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