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Max Liu)29岁时,他的姐夫曾对他说过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能学以致用,我会很高兴。”马克斯有一个创意写作的硕士学位,他确实每天都能用到他在大学学的知识——读小说,写小说,谈论政治话题,赏析法国电影。
然而马克斯的姐夫不明白,为什么马克斯作为一名记者,挣的钱还不到他的一半。马克斯姐夫18岁就离开了学校,现在从事酒店行业。
英国财政研究所(IFS)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男性文科毕业生在29岁时的平均收入,要低于没有读过大学的同龄人。这个数据难免让文科毕业生自我怀疑,是不是读了个假大学,毕竟29岁就本科毕业生来说,已经毕业六七年了。但总的来说,男性毕业生比没有大学学历的同龄人收入要高6%。对于女性毕业生来说,她们比没读过大学同龄人的收入要高26%。
英国高等教育部部长萨姆(Sam Gyimah)看到IFS的数据后坐不住了,他认为大学的有些课程并没有给学生们经济上的收益,并表示要制裁那些不能提高毕业生薪酬的大学。
文科毕业生在中国的招聘市场上待遇也不好。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毕业生薪酬排行榜显示,薪酬排名前20的专业有17个属于理工科。理学和工学类专业实用性强,所以薪酬水平普遍偏高。
从薪酬排名倒数20名的专业来看,文科类的专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和人类学的学生们平均月薪为两三千,可能连房租都付不起,只能讲讲情怀,道一句“不忘初心,砥砺而行。”
新加坡女生西尔维亚在澳洲留学时,就被她的哥哥强烈要求从文科转到商科。尽管西尔维亚很喜欢读文科,也舍不得班上的同学。但面对强势的哥哥,她只能听从决定转去商科。“我哥哥对我说,商科比文科更能赚钱,”西尔维亚告诉界面新闻。
与西尔维亚相比,马克斯在选专业上有更大的自由度。他出身在一个艺术世家,家人认为把时间花在不喜欢的事情上才是最可怕的。当文科受到抨击之时,马克斯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们到底想从教育中得到什么?对他来说,或许不只是为了一份薪酬颇丰的工作。
马克斯选择读文科时,并没有考虑以后的薪水如何,但他确定的是他要好好学习写作,并坚持在这条路走下去。文科当然不是毫无用处,马克斯认为,文科教会了学生表达,让学生明白他们想说什么、该如何去说。在课堂上,文科生能研究弗洛伊德的理论、阅读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或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作品。老师还能跟学生们高谈阔论,质疑社会上的一些偏见和舆论。
马克斯现在是一名自由撰稿人,纸媒在衰落,这份工作并不能让他挣多少钱。但他并没有责怪自己的大学和老师们,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帮助他度过难关,让他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