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比亚迪的轨道交通梦,何时走上正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比亚迪的轨道交通梦,何时走上正轨?

从云轨到云巴,比亚迪的轨道交通业务在摸索中前行。

比亚迪深圳总部园区的云轨

记者|唐俊

编辑|韦杭

比亚迪在轨道交通领域已摸索了两年多。

拓展新市场对比亚迪来说并不陌生,这家1995年成立的企业从手机电池起步,一步步将业务开拓到了汽车制造、手机零部件生产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每个领域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因此在港股和A股市场获得了认可。

轨道交通是比亚迪的第五大业务方向,也是最新的一块业务,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对此寄予厚望。他曾对媒体表示,轨道交通市场可以“再造一个比亚迪”。

但从2016年正式发布“云轨”至今,比亚迪在轨道交通这条路上走得并不顺利。被寄予厚望的云轨面世不到一年就遭遇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收紧,不得不踩下急刹车,至今未能按计划在全国铺开。被视为另一个突破口的“云巴”也受困于繁复的技术定义和政策约束,迟迟不能落地。

向来无视边界的比亚迪在公共交通领域撞上了前所未遇的阻力,它必须学会如何在游戏规则内做出突破。

撞上政策的云轨

云轨是比亚迪在轨道交通领域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比亚迪近几年的宣传重点。

云轨是一种外观类似轻轨的跨坐式单轨列车,只有一根轨道梁,靠轨道供电提供动力前进。根据官方的说法,比亚迪历时五年研发云轨,资金投入超过50亿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如果云轨得到普及,有望成为比亚迪的支柱业务。

2016年10月13日,云轨在深圳首发

云轨的目标市场,是那些建不起地铁、又急于提高“身价”的低线城市。轨道交通速度快、准点率高,不但能缓解拥堵、提高公众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城市发展,带动周边地价,因此各地政府都热衷于修地铁。但修建地铁成本极高,国家发改委2016年给出的数据是7亿元每公里,很多地方政府难以负担,而云轨的修建成本只要2亿元每公里,正符合这些城市的需要。

在2016年10月的云轨首发仪式上,王传福就宣布,已和20多个城市达成了合作意向。2017年,广安、蚌埠、济宁、衡阳、银川、安阳、桂林等地的云轨项目相继开工,到下半年已有多地表示将于年底通车,其中银川花博园内的旅游线路于9月1日正式开通,总工期不到五个月,建设速度之快在轨道交通业前所未见。比亚迪的股价也随之一路上涨,在2017年10月一度达到73.5元,较一年前增长了20%左右。

比亚迪的云轨项目能快速推进,一个重要原因是暂时绕开了合规审批。

按照国家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报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而比亚迪的云轨项目多借“旅游线”、“示范线”等名义修建,绕开了审批手续。

比亚迪董事长助理、轨道交通项目及总体技术负责人刘卡丁对界面新闻表示,建设需要两年,办手续也要两年,政府、老百姓、市场都等不及,只好边建边办手续。

比亚迪急于赶上这波“地铁热”。自2013年国务院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核准权限下放至省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历了一轮狂飙猛进,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30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达4152.8公里,在建线路总长5636.5公里,仅2016年就有1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

但到2017年,形势发生了骤变,国家发改委开始收紧对地方城市轨道项目的审批,全年只批复了3个城市。2017年8月,正在建设中的包头地铁被叫停,更被视为“地铁热”降温的重要信号。

2017年底,比亚迪衡阳的云轨项目开工不到一个月,就被发改委叫停,其他各地的项目也都自动地停下了建设的脚步。至今为止,银川花博园线仍是比亚迪园区之外唯一一条正式运营的云轨线。

云轨车厢内部

2018年,政策进一步明确: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投资项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强对城轨车辆制造企业的产能监测,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严控“以投资换订单”。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下称52号文),再次指出“一些城市对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把握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并要求除有轨电车外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均应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履行报批程序,由省级发改部门会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住建部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初审,按程序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建设规划。

52号文明确,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项目总投资中财政资金投入不得低于40%。

相比2003年发布的81号文,52号文大幅提高了城铁申建的门槛。

虽然云轨技术上属于单轨,但运量等同于轻轨,所以从理论上说,想修建云轨的城市也要符合地区生产总值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150万以上等标准。如前文提到的,此前各地开工的云轨均未经过审批,如今新标准施行,许多城市都不满足申报资格,进退两难。

以位于济宁的“孔孟云轨旅游线“为例,济宁市政府新闻办曾于2017年底表示,该线路将于2018年1月中旬开通,随后却再无消息。今年8月,济宁市交通局回复网友相关问询,称“邹城10公里试验段”的轨道建设已经完成,电力通信设施、车站及附属用房正在建设,按计划今年年底通车试运行;而全线建设规划仍在申报中,待国家正式批复后才能按计划实施。目前,济宁云轨仍未开通。

上个月,另一条位于蚌埠的云轨线悄然复工,但据界面新闻了解,这条线路也没有取得正式批文。

云轨运行的轨道梁

比亚迪的“学费”

11月底,有消息称位于广安市的云轨线即将通车。但界面新闻调查发现,比亚迪已被这个项目“除名”。

广安云轨在官方文件中的表述为“邓小平故里景区旅游连接线”,但实际上这并非纯粹的旅游线路,而是穿过市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在广安市最新的《广安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中,云轨被划到公共交通与慢行系统中,目前规划了四条线路,总长度约100公里,其中“邓小平故里旅游线”又被称为“广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7年2月26日开工,全长10公里,速度目标值80km/h,最大设计输送能力为1.2万人/h。广安交投集团公布的信息显示,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3.07亿元。

界面新闻就1号线的开发情况问询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全科人士,对方表示,比亚迪现在已没有参与该线路的建设。该项目由广安交投集团负责,中铁三局负责施工,目前轨道梁已经架好,其中一段2.2公里的区间已开始试车,年底时会全线贯通。

实际上,这2.2公里正是比亚迪前期建设的,后期由于政策原因,比亚迪退出了项目建设。

按照52号文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需要单独做规划,但根据广安规划局人士的说法,广安没有做单独的轨道交通规划,而是放在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当中。

界面新闻记者又以市民身份致电广安市发改委,询问广安云轨的建设是否经过了省级和国家级相关部门的审批,但工作人员并没有答复。

没有公开资料显示广安云轨经过了审批,但建设在持续进行。

视频:11月29日广安云轨试车

2017年广安市GDP为1173.8亿元,按照52号文的要求,远远达不到建云轨的标准。

广安云轨项目为比亚迪先期自行出资修建, 刘卡丁说,“好多地方的钱都是我们垫着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收回。”

“现在我们越来越规范,一定要看到批文才新建。”刘卡丁说。

走流程意味着效率下降,但刘卡丁表示,比亚迪从现在开始将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推进项目,“越是按照规矩来,投资就越有回报,越不按照规矩来,投资回报就越没法保障。”

“身份”不明的云巴

云轨碰上了监管政策,且短时间看不到重启的希望。好在比亚迪手上还有另一个项目:云巴。

“比亚迪搞云巴的一个重要原因,肯定是想规避之前云轨被叫停的问题。”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城轨中心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

云巴看上去和云轨类似,也在高架轨道上行驶,但运量较小,每小时单向客运能力小于1万人次;造价也比较低,每公里约1亿元。比亚迪称,云巴适用于中小型城市干线、大城市加密线、机场高铁接驳线、景区观光线等。

问题是,云巴能否规避发改委的审批?

在比亚迪主编、西安质监局发布的《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中,云巴被定义为“胶轮有轨电车”,即“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和橡胶车轮,利用走行轮和设于走行轮下方、内侧的导向轮,实现在导轨梁上行进和转向的车辆。”

根据52号文,有轨电车不用经过国家级发改委和住建部门审批,只需省级层面审批即可,对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地区人口也没有强制要求。也就是说,作为有轨电车的云巴在审批流程上会比作为单轨的云轨简单。

但对于云巴被归为有轨电车这回事,并非所有人都认同。

中国城轨协会副会长周晓勤表示,轻轨和有轨电车没有黑白分明的界限,全封闭、100%专用路权、编组大一些的电车就可以归为轻轨,而全封闭、100%路权正是云巴的特点。

界面新闻又咨询了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人员称,对于云巴这种新型轨交制式还没有国家级的标准,目前分类采用的是2007年发布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西安编制的是地方标准,不予置评。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现代有轨电车分会则对界面新闻表示,根据现有标准,很难确定云巴属于轨道交通的哪个制式。根据《CJJ/T 114-2007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和《GBT 50833-20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两个标准来看,对现代有轨电车的定义,基本还保留了采用电力驱动、钢轮钢轨、100%或75%低地板、中低运量、轨道以地面铺设为主等特点。而云巴采用的是胶轮,同时是在封闭的高架上运行的,严格来说并不符合电车的定义。

但有轨电车分会也表示,如果按照运能等级来划分,有轨电车可以定位为低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与中、大运量的轻轨和地铁制式区分开。除了比亚迪“云巴”之外,中车株所推出的“智轨”、中车青岛四方的“胶轮导轨车”等低运量公共交通系统也存在定义问题,协会正在积极调研,尽快明确其归属,以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比亚迪也在积极推进新的划分标准。“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做的事情。”刘卡丁说。他认为城市轨道可以按运量划分,每小时单向客运能力小于1万人次就是低运量,1-3万人次是中运量,3万以上是大运量,按照不同的标准管理。但改变行业标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另一方面,即使云巴被划入有轨电车范畴,仍然可能面临审批问题。周晓勤表示,52号文虽然提到了有轨电车的项目审批在省级发改委,但是否需要编制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再批可行性研究等很多问题都没有明确,“有的企业和政府打擦边球,可能投机取巧让项目上去了,但留下的是长期的隐患,最后害的是自己”。

比亚迪也有类似的担心。“(云巴)到底应该找谁批?国家层面说这是小运量,不归他们批,但省里又没有得到国家明确指示说应该省里批,担心建好后犯规,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刘卡丁说。

目前,西安、淮安、重庆璧山、西双版纳、玉溪等十多个城市有意向修建云巴,部分城市已经完成线路规划,其中西双版纳已经完成了环境评价,但比亚迪始终没有开工。有云轨的教训在前,他们不想再做花钱不讨好的事。

“现在我们所有的资源配置都是根据城市的审批进度进行调配的,谁能先拿到批文,我们就先在那里开工。”刘卡丁说,“并且还要解决钱的问题,政府的资本金要到位,毕竟我们不是在做慈善。”

比亚迪云巴至今还没有正式对外发布。刘卡丁称,他们要踏踏实实的找一条线落地,然后再公开发布。

不愿放弃的比亚迪

从手机电池到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的业务领域看似跨度巨大,实际上具有完整的内在逻辑: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而电动车制造成本很大一部分在于动力电池,这使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占据了有利地位。如今,比亚迪如今有24万员工,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2017年营收为1058亿元。

轨道交通也有潜力与比亚迪的其他业务形成协同效应,补足比亚迪在交通领域的版图。

轨道交通一般分工程建设、列车制造、信号系统以及轨道运营四部分,其中在列车制造和信号系统领域,中国中车和中国通号长期占据垄断地位。“比亚迪跟几家国企不一样,中车、通号等企业的列车制造和信号系统是分开的,但比亚迪是一个整体,从造车到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甚至轨道梁都是深度集成的。”刘卡丁说。

周晓勤也认为,比亚迪在轨道交通的活跃是一件好事。国内拥有城市轨道车辆生产资质的企业主要有七家,其中中车旗下公司占据六家,第七家是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比亚迪的进入改变了这个局面,给市场带来了竞争。

刘卡丁形容比亚迪目前的市场处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就是第一个正式开通云轨或云巴的城市。

“比亚迪轨道交通之所以走到今天,银川花博园的示范线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但银川的示范线毕竟是在旅游园区里,不是常规的通勤线,而且每年有半年的时间闭园。”刘卡丁说。他相信,只要第一个城市开通运营,比亚迪的有轨列车就会遍地开花。

另一方面,比亚迪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今年5月,比亚迪云轨中标巴西名城萨尔瓦多的轨道交通项目,这笔订单价值6.89亿美元。对于比亚迪来说,海外的轨道交通生意反而比国内好做:“国外的管理模式不像我们这么着急,国会批准、财力、标准、回报、运维等方面都要说清楚,然后经过设计、评审,再慢慢建设。”刘卡丁说。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两年并不算长。比亚迪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学习轨道交通市场的规矩,与政府磨合、与市场磨合,或许在2019年,他们的第五项主力业务将真正走上正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比亚迪

8.1k
  •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动力电池行业两强格局显著,卷价格没有前途
  • 京东与比亚迪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涉数智化供应链服务、企业经营物资集采等领域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比亚迪的轨道交通梦,何时走上正轨?

从云轨到云巴,比亚迪的轨道交通业务在摸索中前行。

比亚迪深圳总部园区的云轨

记者|唐俊

编辑|韦杭

比亚迪在轨道交通领域已摸索了两年多。

拓展新市场对比亚迪来说并不陌生,这家1995年成立的企业从手机电池起步,一步步将业务开拓到了汽车制造、手机零部件生产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每个领域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因此在港股和A股市场获得了认可。

轨道交通是比亚迪的第五大业务方向,也是最新的一块业务,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对此寄予厚望。他曾对媒体表示,轨道交通市场可以“再造一个比亚迪”。

但从2016年正式发布“云轨”至今,比亚迪在轨道交通这条路上走得并不顺利。被寄予厚望的云轨面世不到一年就遭遇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收紧,不得不踩下急刹车,至今未能按计划在全国铺开。被视为另一个突破口的“云巴”也受困于繁复的技术定义和政策约束,迟迟不能落地。

向来无视边界的比亚迪在公共交通领域撞上了前所未遇的阻力,它必须学会如何在游戏规则内做出突破。

撞上政策的云轨

云轨是比亚迪在轨道交通领域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比亚迪近几年的宣传重点。

云轨是一种外观类似轻轨的跨坐式单轨列车,只有一根轨道梁,靠轨道供电提供动力前进。根据官方的说法,比亚迪历时五年研发云轨,资金投入超过50亿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如果云轨得到普及,有望成为比亚迪的支柱业务。

2016年10月13日,云轨在深圳首发

云轨的目标市场,是那些建不起地铁、又急于提高“身价”的低线城市。轨道交通速度快、准点率高,不但能缓解拥堵、提高公众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城市发展,带动周边地价,因此各地政府都热衷于修地铁。但修建地铁成本极高,国家发改委2016年给出的数据是7亿元每公里,很多地方政府难以负担,而云轨的修建成本只要2亿元每公里,正符合这些城市的需要。

在2016年10月的云轨首发仪式上,王传福就宣布,已和20多个城市达成了合作意向。2017年,广安、蚌埠、济宁、衡阳、银川、安阳、桂林等地的云轨项目相继开工,到下半年已有多地表示将于年底通车,其中银川花博园内的旅游线路于9月1日正式开通,总工期不到五个月,建设速度之快在轨道交通业前所未见。比亚迪的股价也随之一路上涨,在2017年10月一度达到73.5元,较一年前增长了20%左右。

比亚迪的云轨项目能快速推进,一个重要原因是暂时绕开了合规审批。

按照国家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报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而比亚迪的云轨项目多借“旅游线”、“示范线”等名义修建,绕开了审批手续。

比亚迪董事长助理、轨道交通项目及总体技术负责人刘卡丁对界面新闻表示,建设需要两年,办手续也要两年,政府、老百姓、市场都等不及,只好边建边办手续。

比亚迪急于赶上这波“地铁热”。自2013年国务院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核准权限下放至省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历了一轮狂飙猛进,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30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达4152.8公里,在建线路总长5636.5公里,仅2016年就有1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

但到2017年,形势发生了骤变,国家发改委开始收紧对地方城市轨道项目的审批,全年只批复了3个城市。2017年8月,正在建设中的包头地铁被叫停,更被视为“地铁热”降温的重要信号。

2017年底,比亚迪衡阳的云轨项目开工不到一个月,就被发改委叫停,其他各地的项目也都自动地停下了建设的脚步。至今为止,银川花博园线仍是比亚迪园区之外唯一一条正式运营的云轨线。

云轨车厢内部

2018年,政策进一步明确: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投资项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强对城轨车辆制造企业的产能监测,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严控“以投资换订单”。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下称52号文),再次指出“一些城市对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把握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并要求除有轨电车外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均应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履行报批程序,由省级发改部门会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住建部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初审,按程序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建设规划。

52号文明确,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项目总投资中财政资金投入不得低于40%。

相比2003年发布的81号文,52号文大幅提高了城铁申建的门槛。

虽然云轨技术上属于单轨,但运量等同于轻轨,所以从理论上说,想修建云轨的城市也要符合地区生产总值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150万以上等标准。如前文提到的,此前各地开工的云轨均未经过审批,如今新标准施行,许多城市都不满足申报资格,进退两难。

以位于济宁的“孔孟云轨旅游线“为例,济宁市政府新闻办曾于2017年底表示,该线路将于2018年1月中旬开通,随后却再无消息。今年8月,济宁市交通局回复网友相关问询,称“邹城10公里试验段”的轨道建设已经完成,电力通信设施、车站及附属用房正在建设,按计划今年年底通车试运行;而全线建设规划仍在申报中,待国家正式批复后才能按计划实施。目前,济宁云轨仍未开通。

上个月,另一条位于蚌埠的云轨线悄然复工,但据界面新闻了解,这条线路也没有取得正式批文。

云轨运行的轨道梁

比亚迪的“学费”

11月底,有消息称位于广安市的云轨线即将通车。但界面新闻调查发现,比亚迪已被这个项目“除名”。

广安云轨在官方文件中的表述为“邓小平故里景区旅游连接线”,但实际上这并非纯粹的旅游线路,而是穿过市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在广安市最新的《广安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中,云轨被划到公共交通与慢行系统中,目前规划了四条线路,总长度约100公里,其中“邓小平故里旅游线”又被称为“广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7年2月26日开工,全长10公里,速度目标值80km/h,最大设计输送能力为1.2万人/h。广安交投集团公布的信息显示,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3.07亿元。

界面新闻就1号线的开发情况问询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全科人士,对方表示,比亚迪现在已没有参与该线路的建设。该项目由广安交投集团负责,中铁三局负责施工,目前轨道梁已经架好,其中一段2.2公里的区间已开始试车,年底时会全线贯通。

实际上,这2.2公里正是比亚迪前期建设的,后期由于政策原因,比亚迪退出了项目建设。

按照52号文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需要单独做规划,但根据广安规划局人士的说法,广安没有做单独的轨道交通规划,而是放在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当中。

界面新闻记者又以市民身份致电广安市发改委,询问广安云轨的建设是否经过了省级和国家级相关部门的审批,但工作人员并没有答复。

没有公开资料显示广安云轨经过了审批,但建设在持续进行。

视频:11月29日广安云轨试车

2017年广安市GDP为1173.8亿元,按照52号文的要求,远远达不到建云轨的标准。

广安云轨项目为比亚迪先期自行出资修建, 刘卡丁说,“好多地方的钱都是我们垫着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收回。”

“现在我们越来越规范,一定要看到批文才新建。”刘卡丁说。

走流程意味着效率下降,但刘卡丁表示,比亚迪从现在开始将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推进项目,“越是按照规矩来,投资就越有回报,越不按照规矩来,投资回报就越没法保障。”

“身份”不明的云巴

云轨碰上了监管政策,且短时间看不到重启的希望。好在比亚迪手上还有另一个项目:云巴。

“比亚迪搞云巴的一个重要原因,肯定是想规避之前云轨被叫停的问题。”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城轨中心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

云巴看上去和云轨类似,也在高架轨道上行驶,但运量较小,每小时单向客运能力小于1万人次;造价也比较低,每公里约1亿元。比亚迪称,云巴适用于中小型城市干线、大城市加密线、机场高铁接驳线、景区观光线等。

问题是,云巴能否规避发改委的审批?

在比亚迪主编、西安质监局发布的《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中,云巴被定义为“胶轮有轨电车”,即“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和橡胶车轮,利用走行轮和设于走行轮下方、内侧的导向轮,实现在导轨梁上行进和转向的车辆。”

根据52号文,有轨电车不用经过国家级发改委和住建部门审批,只需省级层面审批即可,对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地区人口也没有强制要求。也就是说,作为有轨电车的云巴在审批流程上会比作为单轨的云轨简单。

但对于云巴被归为有轨电车这回事,并非所有人都认同。

中国城轨协会副会长周晓勤表示,轻轨和有轨电车没有黑白分明的界限,全封闭、100%专用路权、编组大一些的电车就可以归为轻轨,而全封闭、100%路权正是云巴的特点。

界面新闻又咨询了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人员称,对于云巴这种新型轨交制式还没有国家级的标准,目前分类采用的是2007年发布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西安编制的是地方标准,不予置评。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现代有轨电车分会则对界面新闻表示,根据现有标准,很难确定云巴属于轨道交通的哪个制式。根据《CJJ/T 114-2007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和《GBT 50833-20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两个标准来看,对现代有轨电车的定义,基本还保留了采用电力驱动、钢轮钢轨、100%或75%低地板、中低运量、轨道以地面铺设为主等特点。而云巴采用的是胶轮,同时是在封闭的高架上运行的,严格来说并不符合电车的定义。

但有轨电车分会也表示,如果按照运能等级来划分,有轨电车可以定位为低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与中、大运量的轻轨和地铁制式区分开。除了比亚迪“云巴”之外,中车株所推出的“智轨”、中车青岛四方的“胶轮导轨车”等低运量公共交通系统也存在定义问题,协会正在积极调研,尽快明确其归属,以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比亚迪也在积极推进新的划分标准。“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做的事情。”刘卡丁说。他认为城市轨道可以按运量划分,每小时单向客运能力小于1万人次就是低运量,1-3万人次是中运量,3万以上是大运量,按照不同的标准管理。但改变行业标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另一方面,即使云巴被划入有轨电车范畴,仍然可能面临审批问题。周晓勤表示,52号文虽然提到了有轨电车的项目审批在省级发改委,但是否需要编制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再批可行性研究等很多问题都没有明确,“有的企业和政府打擦边球,可能投机取巧让项目上去了,但留下的是长期的隐患,最后害的是自己”。

比亚迪也有类似的担心。“(云巴)到底应该找谁批?国家层面说这是小运量,不归他们批,但省里又没有得到国家明确指示说应该省里批,担心建好后犯规,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刘卡丁说。

目前,西安、淮安、重庆璧山、西双版纳、玉溪等十多个城市有意向修建云巴,部分城市已经完成线路规划,其中西双版纳已经完成了环境评价,但比亚迪始终没有开工。有云轨的教训在前,他们不想再做花钱不讨好的事。

“现在我们所有的资源配置都是根据城市的审批进度进行调配的,谁能先拿到批文,我们就先在那里开工。”刘卡丁说,“并且还要解决钱的问题,政府的资本金要到位,毕竟我们不是在做慈善。”

比亚迪云巴至今还没有正式对外发布。刘卡丁称,他们要踏踏实实的找一条线落地,然后再公开发布。

不愿放弃的比亚迪

从手机电池到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的业务领域看似跨度巨大,实际上具有完整的内在逻辑: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而电动车制造成本很大一部分在于动力电池,这使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占据了有利地位。如今,比亚迪如今有24万员工,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2017年营收为1058亿元。

轨道交通也有潜力与比亚迪的其他业务形成协同效应,补足比亚迪在交通领域的版图。

轨道交通一般分工程建设、列车制造、信号系统以及轨道运营四部分,其中在列车制造和信号系统领域,中国中车和中国通号长期占据垄断地位。“比亚迪跟几家国企不一样,中车、通号等企业的列车制造和信号系统是分开的,但比亚迪是一个整体,从造车到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甚至轨道梁都是深度集成的。”刘卡丁说。

周晓勤也认为,比亚迪在轨道交通的活跃是一件好事。国内拥有城市轨道车辆生产资质的企业主要有七家,其中中车旗下公司占据六家,第七家是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比亚迪的进入改变了这个局面,给市场带来了竞争。

刘卡丁形容比亚迪目前的市场处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就是第一个正式开通云轨或云巴的城市。

“比亚迪轨道交通之所以走到今天,银川花博园的示范线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但银川的示范线毕竟是在旅游园区里,不是常规的通勤线,而且每年有半年的时间闭园。”刘卡丁说。他相信,只要第一个城市开通运营,比亚迪的有轨列车就会遍地开花。

另一方面,比亚迪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今年5月,比亚迪云轨中标巴西名城萨尔瓦多的轨道交通项目,这笔订单价值6.89亿美元。对于比亚迪来说,海外的轨道交通生意反而比国内好做:“国外的管理模式不像我们这么着急,国会批准、财力、标准、回报、运维等方面都要说清楚,然后经过设计、评审,再慢慢建设。”刘卡丁说。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两年并不算长。比亚迪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学习轨道交通市场的规矩,与政府磨合、与市场磨合,或许在2019年,他们的第五项主力业务将真正走上正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