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本周关键词:刘亮程、伍尔夫、冯骥才、过劳、理想工作、冷漠旁观、汉学、尼安德特人……

作者:董子琪

编辑:黄月

《捎话》

刘亮程 著 
译林出版社 2018年10月

刘亮程是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的作者。《一个人的村庄》描写了中国西北农村瘠薄黄土地上的农民生活,然而与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不同,此书并没有沉浸入乡土现实之中(比如像赵树理一样描摹风俗人情,或者像贾平凹一样书写乡土百科全书),而是将农家生活书写得富有哲思色彩与内省精神。这本《捎话》写的是城市人陌生的生活,它的标题是一个动作——指的是凭借人力将一个消息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捎话”,捎的并非是普通家常的寒暄,而是带有神意的、关乎到民族文化存灭的重要话语。

在这部小说中,和捎话人一起担负此重任的,就是本书的主角——一头小母驴。借由这头小母驴的纯净眼光,作者刘亮程将天上地下,鬼魂人间,甚至动物与人类的世界都串联一体。这样沟通天人、世间万物的世界观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就已经很显著了,正如他所写的那句话,“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以动物作为主角的小说并不少见,动物叙事带来的新鲜感也会为小说增添新的可能性。比如莫言《生死疲劳》的主角转世投胎,先后成为了驴、牛、狗、猪,所以驴、牛、狗、猪也都轮流当过第一主角。刘亮程《捎话》中母驴的特殊之处在于,她(书中的代词都是“她”而并非“它”)并不是生活在世俗中的普通动物,而是具有神性的,是可以通过叫声与天沟通并看见鬼魂的神性动物;此外,她也不是由人转世投胎的、残余着人性的中间物,而是真正生活于此世的一只懵懂的真驴。既有神性又有动物性,这么写一种常见的家畜是冒险的,但是在这部小说中,这样一只驴子的形象的完成是令人信服的。

《漩涡里》

冯骥才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11月

冯骥才的“回望五十年”系列,终于写到了距离现实最近的一本《漩涡里》(1990-2013)。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话,“回望五十年”应当依次为《无路可逃》(1966-1976)、《凌汛》(1977-1979)、《激流中》(1979-1989)、《搁浅》(1989-1994)与《漩涡里》(1995-2013),目前只有《搁浅》尚未出版。 《漩涡里》以《激流中》的结尾作为开始,以1990年为分界线,冯骥才认为,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事实上,在那时感觉到一个时代结束的了不仅有冯骥才,还有他的文友们。在《漩涡里》这本书里,他饶有趣味地描述起文人们的变化:王蒙和刘心武已经埋头“红学”了,张贤良更是下海经商了,还给自己印上了带着总经理头衔的名片,并且花了两千元购置了进口真皮公文包,“春风得意地夹在胳膊里,开会时请假去王府饭店与港商谈生意。”

在这部回忆录中,冯骥才将自己近二十年的举动称为“纵入漩涡”之中,因为就在这个阶段,他的身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个人书斋走向广阔天地,从一位小说家变为一位文物保护者——他将自己的变化描述为“从一己的世界蹦了出来”、“做行动的知识分子”。上世纪90年代之后,从文学中断的彷徨之中走出, 这样一位行动的知识分子,不仅在天津街头为保护旧街区奔走呼告,还在乡野村落为遗落的民俗文化留下记录,然而现实困难无处不在,比如保护行动缺少官方支持、缺少经费以及缺少专家等等,但他依然有着“文化抢救”的决心,并认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如同记录时代巨变和心灵变革一样,都是有良心的作家需要担负的职责。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

[英]昆汀·贝尔 著 萧易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这部《弗吉尼亚·伍尔夫传》的作者昆汀·贝尔是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外甥(作者注:伍尔夫是昆汀·贝尔妈妈的妹妹,所以两人的关系是姨妈和外甥,并非本书中文版序中的姑姑和侄子),也是一位英国画家、雕塑家和艺术评论家。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作家传记的作者频繁提到作品、引用他人评价的写法不同,昆汀·贝尔承认,英国文学或者文学赏鉴并非他的长项,所以在这部传记中,他并没有非常着重评价小说,或者说依赖评论家的分析。他坚信,自己与伍尔夫的亲属关系可以帮助他更好地处理历史记录和证据,也可以更好地切入伍尔夫的人生语境。但贝尔却没有避开对于伍尔夫创作重要时刻的研究,在提到传主与她的重要作品《到灯塔去》时,他引用了伍尔夫日记以及与朋友的通信,来“猜测”解读她的创作心境。

借由这部传记,他更想要做的是对于伍尔夫人生事实的清楚描述。从这本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这部传记避免将传记主角的人生分解为充满戏剧性的不同主题——比如最近引入中文版的福克纳传记《成为福克纳》,就以不同的主题概括了传主的各个人生阶段,如“危机和童年”、“不合时宜”、“黑色孪生子”等等——贝尔选择直接按照年代,简单朴素地梳理了姨妈伍尔夫的人生经历。

人生学校:理想的工作

[英]人生学校 编著 王绍祥 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11

“人生学校”是作家阿兰·德波顿和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前任馆长索菲·霍华斯共同创立的一间机构,这个机构开设课程、出版书籍,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大众关切的、而学校和家庭却不曾教授的哲学命题。《理想的工作》一书探讨的就是现代人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是否真的存在一种将个人爱好与赚钱相结合的理想工作?

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中,奥利地诗人里尔克曾劝说来信者应当改变对自己枯燥职业的态度,因为个人不满自己的职业的状况确实是普遍的,而个人与职业的互相不耐烦是相互的,“我只能劝你去想一想,是不是一切的职业都是这样,向个人尽是无理的要求,尽是敌意,它同样也饱受了许多低声忍气、不满于那枯燥的职责的人们的憎恶。”

既然现实中个人兴趣与工作匹配错位、理想失落的状况常有发生,连里尔克都无能为力——选秀节目上叫嚣着实现梦想的选手其实就可以被视为比较戏剧化的案例,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在现实中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本书就是这样一张帮助人们找到理想工作的路径地图,它将寻找理想工作分割为几个问题,比如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激情、走出家庭的职业模板等等,又将寻找自己的乐趣分解成几个步骤,不仅包括确认自己的热情,还包括对一些职业想象的祛魅。直接去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困难的,而将这个整体的目标分解成可以执行的小步骤,也许就会简单点儿。

《过劳时代》

[日]森冈孝二 著 米彦君 译
新星出版社 新经典文化 2019年1月

这是一线城市很常见的生活场景:晚上十点,小区门口的快递箱前,快递小哥的电瓶车拖着一大堆包裹,一行行地输入着储物号码;不远处的路口,刚从互联网公司下班的员工焦急地刷着手机等待着出租车;24小时便利店里,店员一边忙着盘货,一边不停叨念着“欢迎光临”,因为来买夜宵的人正逐渐多了起来。所有行业的工作节奏都在加快,甚至“996”(早晨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工作制已被默认为是诸如金融、IT等行业的基本规则——虽然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下,大企业员工连夜加班猝死的新闻不绝于耳。

事实上,不仅中国如此,从欧美世界到发展中国家,全球的员工们都在越来越疲于奔命。这不禁令人感到好奇,为何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发达,人们却没有从中获得体力以及精神的解放?日本学者森冈孝二以《过劳时代》一书,从全球化、信息技术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过劳背后的社会动向。比如说,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使得员工在家中也难逃老板的24小时询唤,看起来为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网购和快递服务,其实进一步加重了体力劳动者的过劳现象,所以看起来更光鲜亮丽的生活并不会让人们活得更好。此外,这本书也披露了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并且引入了美国、荷兰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为解决过劳问题所做出的尝试。

《旁观者: 一桩美国凶杀案的现代启示》

 [美]凯文·库克 著  汪洋、周长天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19年1月

1964年,美国纽约市一位年轻女子、昵称“基蒂”的凯瑟琳·吉诺维斯,在自家门前被人用刀捅死,犯罪过程共持续33分钟,28岁的受害者基蒂全身13处穿刺伤,凶手往返两度追杀基蒂,三次拿刀捅向她。《纽约时报》随后刊发头条新闻,宣称在案发过程中共有38人耳闻或目击凶案发生,但均未报警,引发了全美对于都市人情冷漠的大讨论。然而,本书作者凯文·库克在根据警局档案、庭审纪录等历史资料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流传的案情并非实情:《纽约时报》的报道有为博取读者眼球、捏造细节的嫌疑,事实上,了解凶案并袖手旁观的人只有2人,而并非38人。

哲学家陈嘉映将这个案例评价为“一个现代寓言故事”,因为案件流传中的群体冷漠现象与其说是确然之事,不如说折射了人们的社会心态。至于对旁观者或者说看客冷漠的批判,鲁迅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写过一篇题为《示众》的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将看客群像而非死囚作为小说的主角,在对看客激动、兴奋又冷漠的反应的描摹中,鲁迅将行刑示众的残酷性层层剥开,向人们显示出,“行刑”并不是最血腥的,“示众”才是杀人的必要步骤——这一点也许可以与《旁观者》一书传达的意义相通。

《远航:魏斐德演讲访谈录》

 [美] 魏斐德 著  梁禾 编
新星出版社 2018年12月

魏斐德(1937-2006)是著名的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曾著《洪业:清朝开国史》《中华帝制的衰落》《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等作品,这本《远航》收录了魏斐德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所有重要演讲稿和访谈文稿。一般来讲,相较于专著而言,演讲和访谈更容易被一般读者所接受。

这本书中的几篇讲演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远航》是1993年魏斐德当选美国历史学会主席时的就职演说,在演说中,魏斐德将历史的历程,诸如哥伦布航海史、华人在拉丁美洲的历史与自己的个人亲历相互交织。《中医经历的上海沦陷区》是他在哈佛大学一个学术会议上的演讲,那次演讲由傅高义主持,会议不仅邀请了大陆和台湾学者,还有邀请了日本学者同来讨论,在这一民族情感激烈碰撞的场合,魏斐德选择从一个私人医生的视角出发,来还原上海沦陷区的历史。 《关于认同与国家形成的反思》这一演讲,也同样是在民族情绪亢奋的气氛中进行的,他在此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首先必须澄清“国家”、“民族”、“社会”、“社区”和“种族”等理念的形成与歧异,对它们加以历史性的分析考察。从这些内容中,读者或许可以一窥这位汉学家为破除偏见狭隘,建立多元包容的开放氛围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尼安德特人》

[瑞典]斯万特·帕博 著 夏志 译
后浪·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8年12月

1856年,也就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的三年前,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以东约10千米处的尼安德河谷,清理采石场的工人发现了一个头盖骨和一些骨头。几年后,这些遗骸被鉴定为属于一种已经灭绝的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是谁?大约于3万年前消失的他们,是否与现代人类有过混血?研究表明,现代人对尼古丁的依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肢体过动症等表现与症状,都多多少少与我们和尼安德特人拥有的共同基因有关。

《尼安德特人》一书的作者斯万特·帕博是一位演化遗传学家,也是古遗传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1997年,他与同事成功测得了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2010年,他在《科学》杂志发布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这本书与其说是古人类DNA学科前沿进展的介绍,不如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研究回忆录。帕博在古DNA领域30多年的探索,已经拉开了古老基因变异如何影响现代人生理的研究序幕。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本周关键词:刘亮程、伍尔夫、冯骥才、过劳、理想工作、冷漠旁观、汉学、尼安德特人……

作者:董子琪

编辑:黄月

《捎话》

刘亮程 著 
译林出版社 2018年10月

刘亮程是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的作者。《一个人的村庄》描写了中国西北农村瘠薄黄土地上的农民生活,然而与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不同,此书并没有沉浸入乡土现实之中(比如像赵树理一样描摹风俗人情,或者像贾平凹一样书写乡土百科全书),而是将农家生活书写得富有哲思色彩与内省精神。这本《捎话》写的是城市人陌生的生活,它的标题是一个动作——指的是凭借人力将一个消息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捎话”,捎的并非是普通家常的寒暄,而是带有神意的、关乎到民族文化存灭的重要话语。

在这部小说中,和捎话人一起担负此重任的,就是本书的主角——一头小母驴。借由这头小母驴的纯净眼光,作者刘亮程将天上地下,鬼魂人间,甚至动物与人类的世界都串联一体。这样沟通天人、世间万物的世界观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就已经很显著了,正如他所写的那句话,“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以动物作为主角的小说并不少见,动物叙事带来的新鲜感也会为小说增添新的可能性。比如莫言《生死疲劳》的主角转世投胎,先后成为了驴、牛、狗、猪,所以驴、牛、狗、猪也都轮流当过第一主角。刘亮程《捎话》中母驴的特殊之处在于,她(书中的代词都是“她”而并非“它”)并不是生活在世俗中的普通动物,而是具有神性的,是可以通过叫声与天沟通并看见鬼魂的神性动物;此外,她也不是由人转世投胎的、残余着人性的中间物,而是真正生活于此世的一只懵懂的真驴。既有神性又有动物性,这么写一种常见的家畜是冒险的,但是在这部小说中,这样一只驴子的形象的完成是令人信服的。

《漩涡里》

冯骥才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11月

冯骥才的“回望五十年”系列,终于写到了距离现实最近的一本《漩涡里》(1990-2013)。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话,“回望五十年”应当依次为《无路可逃》(1966-1976)、《凌汛》(1977-1979)、《激流中》(1979-1989)、《搁浅》(1989-1994)与《漩涡里》(1995-2013),目前只有《搁浅》尚未出版。 《漩涡里》以《激流中》的结尾作为开始,以1990年为分界线,冯骥才认为,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事实上,在那时感觉到一个时代结束的了不仅有冯骥才,还有他的文友们。在《漩涡里》这本书里,他饶有趣味地描述起文人们的变化:王蒙和刘心武已经埋头“红学”了,张贤良更是下海经商了,还给自己印上了带着总经理头衔的名片,并且花了两千元购置了进口真皮公文包,“春风得意地夹在胳膊里,开会时请假去王府饭店与港商谈生意。”

在这部回忆录中,冯骥才将自己近二十年的举动称为“纵入漩涡”之中,因为就在这个阶段,他的身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个人书斋走向广阔天地,从一位小说家变为一位文物保护者——他将自己的变化描述为“从一己的世界蹦了出来”、“做行动的知识分子”。上世纪90年代之后,从文学中断的彷徨之中走出, 这样一位行动的知识分子,不仅在天津街头为保护旧街区奔走呼告,还在乡野村落为遗落的民俗文化留下记录,然而现实困难无处不在,比如保护行动缺少官方支持、缺少经费以及缺少专家等等,但他依然有着“文化抢救”的决心,并认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如同记录时代巨变和心灵变革一样,都是有良心的作家需要担负的职责。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

[英]昆汀·贝尔 著 萧易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这部《弗吉尼亚·伍尔夫传》的作者昆汀·贝尔是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外甥(作者注:伍尔夫是昆汀·贝尔妈妈的妹妹,所以两人的关系是姨妈和外甥,并非本书中文版序中的姑姑和侄子),也是一位英国画家、雕塑家和艺术评论家。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作家传记的作者频繁提到作品、引用他人评价的写法不同,昆汀·贝尔承认,英国文学或者文学赏鉴并非他的长项,所以在这部传记中,他并没有非常着重评价小说,或者说依赖评论家的分析。他坚信,自己与伍尔夫的亲属关系可以帮助他更好地处理历史记录和证据,也可以更好地切入伍尔夫的人生语境。但贝尔却没有避开对于伍尔夫创作重要时刻的研究,在提到传主与她的重要作品《到灯塔去》时,他引用了伍尔夫日记以及与朋友的通信,来“猜测”解读她的创作心境。

借由这部传记,他更想要做的是对于伍尔夫人生事实的清楚描述。从这本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这部传记避免将传记主角的人生分解为充满戏剧性的不同主题——比如最近引入中文版的福克纳传记《成为福克纳》,就以不同的主题概括了传主的各个人生阶段,如“危机和童年”、“不合时宜”、“黑色孪生子”等等——贝尔选择直接按照年代,简单朴素地梳理了姨妈伍尔夫的人生经历。

人生学校:理想的工作

[英]人生学校 编著 王绍祥 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11

“人生学校”是作家阿兰·德波顿和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前任馆长索菲·霍华斯共同创立的一间机构,这个机构开设课程、出版书籍,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大众关切的、而学校和家庭却不曾教授的哲学命题。《理想的工作》一书探讨的就是现代人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是否真的存在一种将个人爱好与赚钱相结合的理想工作?

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中,奥利地诗人里尔克曾劝说来信者应当改变对自己枯燥职业的态度,因为个人不满自己的职业的状况确实是普遍的,而个人与职业的互相不耐烦是相互的,“我只能劝你去想一想,是不是一切的职业都是这样,向个人尽是无理的要求,尽是敌意,它同样也饱受了许多低声忍气、不满于那枯燥的职责的人们的憎恶。”

既然现实中个人兴趣与工作匹配错位、理想失落的状况常有发生,连里尔克都无能为力——选秀节目上叫嚣着实现梦想的选手其实就可以被视为比较戏剧化的案例,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在现实中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本书就是这样一张帮助人们找到理想工作的路径地图,它将寻找理想工作分割为几个问题,比如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激情、走出家庭的职业模板等等,又将寻找自己的乐趣分解成几个步骤,不仅包括确认自己的热情,还包括对一些职业想象的祛魅。直接去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困难的,而将这个整体的目标分解成可以执行的小步骤,也许就会简单点儿。

《过劳时代》

[日]森冈孝二 著 米彦君 译
新星出版社 新经典文化 2019年1月

这是一线城市很常见的生活场景:晚上十点,小区门口的快递箱前,快递小哥的电瓶车拖着一大堆包裹,一行行地输入着储物号码;不远处的路口,刚从互联网公司下班的员工焦急地刷着手机等待着出租车;24小时便利店里,店员一边忙着盘货,一边不停叨念着“欢迎光临”,因为来买夜宵的人正逐渐多了起来。所有行业的工作节奏都在加快,甚至“996”(早晨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工作制已被默认为是诸如金融、IT等行业的基本规则——虽然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下,大企业员工连夜加班猝死的新闻不绝于耳。

事实上,不仅中国如此,从欧美世界到发展中国家,全球的员工们都在越来越疲于奔命。这不禁令人感到好奇,为何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发达,人们却没有从中获得体力以及精神的解放?日本学者森冈孝二以《过劳时代》一书,从全球化、信息技术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过劳背后的社会动向。比如说,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使得员工在家中也难逃老板的24小时询唤,看起来为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网购和快递服务,其实进一步加重了体力劳动者的过劳现象,所以看起来更光鲜亮丽的生活并不会让人们活得更好。此外,这本书也披露了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并且引入了美国、荷兰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为解决过劳问题所做出的尝试。

《旁观者: 一桩美国凶杀案的现代启示》

 [美]凯文·库克 著  汪洋、周长天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19年1月

1964年,美国纽约市一位年轻女子、昵称“基蒂”的凯瑟琳·吉诺维斯,在自家门前被人用刀捅死,犯罪过程共持续33分钟,28岁的受害者基蒂全身13处穿刺伤,凶手往返两度追杀基蒂,三次拿刀捅向她。《纽约时报》随后刊发头条新闻,宣称在案发过程中共有38人耳闻或目击凶案发生,但均未报警,引发了全美对于都市人情冷漠的大讨论。然而,本书作者凯文·库克在根据警局档案、庭审纪录等历史资料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流传的案情并非实情:《纽约时报》的报道有为博取读者眼球、捏造细节的嫌疑,事实上,了解凶案并袖手旁观的人只有2人,而并非38人。

哲学家陈嘉映将这个案例评价为“一个现代寓言故事”,因为案件流传中的群体冷漠现象与其说是确然之事,不如说折射了人们的社会心态。至于对旁观者或者说看客冷漠的批判,鲁迅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写过一篇题为《示众》的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将看客群像而非死囚作为小说的主角,在对看客激动、兴奋又冷漠的反应的描摹中,鲁迅将行刑示众的残酷性层层剥开,向人们显示出,“行刑”并不是最血腥的,“示众”才是杀人的必要步骤——这一点也许可以与《旁观者》一书传达的意义相通。

《远航:魏斐德演讲访谈录》

 [美] 魏斐德 著  梁禾 编
新星出版社 2018年12月

魏斐德(1937-2006)是著名的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曾著《洪业:清朝开国史》《中华帝制的衰落》《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等作品,这本《远航》收录了魏斐德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所有重要演讲稿和访谈文稿。一般来讲,相较于专著而言,演讲和访谈更容易被一般读者所接受。

这本书中的几篇讲演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远航》是1993年魏斐德当选美国历史学会主席时的就职演说,在演说中,魏斐德将历史的历程,诸如哥伦布航海史、华人在拉丁美洲的历史与自己的个人亲历相互交织。《中医经历的上海沦陷区》是他在哈佛大学一个学术会议上的演讲,那次演讲由傅高义主持,会议不仅邀请了大陆和台湾学者,还有邀请了日本学者同来讨论,在这一民族情感激烈碰撞的场合,魏斐德选择从一个私人医生的视角出发,来还原上海沦陷区的历史。 《关于认同与国家形成的反思》这一演讲,也同样是在民族情绪亢奋的气氛中进行的,他在此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首先必须澄清“国家”、“民族”、“社会”、“社区”和“种族”等理念的形成与歧异,对它们加以历史性的分析考察。从这些内容中,读者或许可以一窥这位汉学家为破除偏见狭隘,建立多元包容的开放氛围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尼安德特人》

[瑞典]斯万特·帕博 著 夏志 译
后浪·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8年12月

1856年,也就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的三年前,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以东约10千米处的尼安德河谷,清理采石场的工人发现了一个头盖骨和一些骨头。几年后,这些遗骸被鉴定为属于一种已经灭绝的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是谁?大约于3万年前消失的他们,是否与现代人类有过混血?研究表明,现代人对尼古丁的依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肢体过动症等表现与症状,都多多少少与我们和尼安德特人拥有的共同基因有关。

《尼安德特人》一书的作者斯万特·帕博是一位演化遗传学家,也是古遗传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1997年,他与同事成功测得了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2010年,他在《科学》杂志发布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这本书与其说是古人类DNA学科前沿进展的介绍,不如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研究回忆录。帕博在古DNA领域30多年的探索,已经拉开了古老基因变异如何影响现代人生理的研究序幕。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