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思想界】六小龄童被群嘲:是“人设崩塌”,还是“网络狂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思想界】六小龄童被群嘲:是“人设崩塌”,还是“网络狂欢”?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六小龄童的“人设”崩塌和刘强东案件最新进展。

作者:林子人

编辑:朱洁树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六小龄童的“人设”崩塌和刘强东案件最新进展。

六小龄童被群嘲:是“人设崩塌”,还是“网络狂欢”?

12月末,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章金莱)面临前所未有的声誉危机。

86版《西游记》是观众心目中的经典

本月初,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在大门外张贴六小龄童大幅照片的做法被游客在网上曝光。根据游客拍摄的视频显示,“吴承恩纪念馆”的牌匾左侧有一幅目测高度有一米左右的六小龄童照片,馆内还有以六小龄童为主角的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尽管随后馆方发布情况说明称,六小龄童是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网传纪念馆内“挂满六小龄童照片”与事实并不相符,但六小龄童还是引来了数不清的批评。

随着舆论发酵,一类新的“句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时间易逝,光阴荏苒,2018年即将接近尾声。说到尾声,我就想起了我们师徒四人在86版《西游记》中经历的最后一难。明年年初,中美合拍的《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将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的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正能量的形象,文体两开花,弘扬中华文化,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这一句式被称为“六小龄童体”,其精髓便是毫无痕迹的转折,不管之前在说什么,都会转折到六小龄童的新电影上来。该句式被大范围传播、挪用、调侃,甚至衍生出了一种被称为“六学”(六小龄童学)的网络亚文化。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六学”是部分中国网友对电视剧《西游记》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一些言行进行的模仿和恶搞。网友自发组织成立“六学研究学会”,以百度贴吧为据点,把六小龄童说过的话、写过的字、做过的事纷纷挖掘出来,然后用各种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不加篡改,不加评论。上文中的“文体两开花”一句,出自2017年六小龄童在《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的悼念现场的发言,他借机宣传了自己的新戏,原话是“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将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正能量的形象,文体两开花,弘扬中华文化,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章金莱于1959年出生于上海,他的家庭因四代演猴戏被称为“猴王世家”,他的父亲章宗义从6岁开始学猴戏,被称为“六龄童”,同样从6岁开始学猴戏的章金莱和哥哥章金星分别被命名为“六小龄童”和“小六龄童”。电视剧《西游记》播出后,六小龄童的名字家喻户晓。然而从曾经的国民偶像到众人群嘲的对象,六小龄童的口碑和声誉经历了某种大起大落,他当下面临的猛烈批评,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六小龄童多年来垄断《西游记》阐释权的不满集中爆发的结果。

六小龄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和“美猴王”联系在一起

公众号“新周刊”梳理了六小龄童“人设”崩塌的历程。2016年可谓是六小龄童的声誉顶点。那一年的春节前夕,一个以六小龄童为原型的广告片《把乐带回家之猴王世家》勾起观众的无数感动和怀旧情绪,因为六小龄童没能登上春晚舞台,诸多看着《西游记》长大的年轻人纷纷为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鸣不平。

不过人们随后就回过神来,意识到尽管六小龄童声称“猴戏不姓章”,但多年来他经常在媒体/互联网上发表评论,坚持不懈地做两件事,一是批评其他版本的西游故事,二是宣传他理解下的西游文化。

从演过孙悟空的周星驰、张卫健、陈浩民到日本动漫作品《七龙珠》,六小龄童都发表过反对意见,在多个场合演讲时,他提到“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并反复讲述小朋友问他“孙悟空到底有几个女朋友”的故事,因此也被网友嘲讽说“六小龄童老师的本质是一台复读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六小龄童反对别人重新阐释《西游记》,他自己却参演了戏说色彩浓重的《吴承恩与西游记》等剧。

在一味否定其他版本的孙悟空的同时,六小龄童开始将自己包装成《西游记》的权威。2007年,他出版了《六小龄童品西游》,2010年,该书以《听孙悟空说西游》的名称再版,然而这两本书的内容基本是由百度百科、稗官野史、西游原文、成功学鸡汤和个人经历杂糅而成。2016年,他又出版了《西游记珍藏版》,声称对原著的“封建迷信”内容进行了删减。

“六小龄童这次遭到公众舆论的围攻,也恰恰是因为他自己多年来不遗余力的造神运动……的确,孙悟空本身的魅力加之六小龄童的精妙表演,86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已经成为中国影视艺术史上无需置疑的经典。然而这也就意味着,六小龄童要么彻底放下孙悟空带给他的荣耀重新出发,要么在大圣的阴影里越陷越深。”“新周刊”撰稿人曹徒南写道。

事实上,六小龄童本来拥有足够的资本走出“大圣的阴影”。公众号“Vista看天下”撰稿人陈香香指出,六小龄童除了孙悟空这一经典角色之外,还在一系列主题、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中奉献过精湛演出。在问鼎过东京电影节和百花奖的1991年经典电影《过年》里,六小龄童与赵丽蓉、葛优、李保田、梁天等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也毫不逊色,将一个内向又窝囊的中学老师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在舞台剧《诗意中国》中,六小龄童扮演鲁迅,无论是相貌还是气质都非常贴切。他还在2004年电视剧《连城诀》中扮演大反派花铁干,把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演绎得淋漓尽致。

六小龄童曾经演绎过鲁迅等不同角色

陈香香列举了老戏骨的两条不同出路,一是淡薄名利如游本昌,在演完济公后便退隐江湖;二是戏路百变的唐国强,一次又一次创造新的巅峰。可惜的是,六小龄童哪条路都没有选,而是沉溺在《西游记》和孙悟空的光环里,不断自我感动,甚至是自我欺骗。

自媒体人“X博士”看来,“六学”这种亚文化的形成,印证了互联网的特点:它既能让人迅速膨胀,也会迅速将其反噬。“六学”的本质,其实不是网友的恶意诽谤和攻击,而是一场网络狂欢,单纯处于娱乐目的。六小龄童会成为调侃对象,是因为他的知名度高,有大量的话题适合被消费、娱乐和二次创作,于是他被动成为了一种亚文化符号,成为网友恶搞和二次创作的对象。“互联网传播,就是《三体》中能把三维变成二维的二向箔。经过互联网的传播,那些有话题度的人,总会被压缩成一个梗、一种观点,甚至一个表情包。”

网络狂欢的对象无法通过正向反驳洗刷掉“污名”,因为狂欢的本质就是玩乐,越是反驳,可供消费的点就越多,舆论就会越变本加厉。因此“X博士”建议六小龄童学习唐国强,利用网友“狂欢”的特点,主动自黑玩梗,化身为与时俱进的新潮爷爷、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顺势收割一波“黑转粉”。

六小龄童还曾扮演过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网友评论称:“我们终于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刘强东案件尘埃落定:从“不起诉”到“无罪”,还有多少距离?

历经近四个月的刘强东涉嫌性侵案终于尘埃落定。据《财经》报道,美国西部时间12月21日中午,明尼苏达州亨内平郡检察官迈克·弗里曼(Mike Freeman)宣布,不会对涉嫌性侵的中国商人刘强东提起诉讼。

“就像许多性侵犯案件一样,这是一个复杂的情况。它也与其他性侵犯案件类似,无法证伪性行为是双方同意的。当我们审查监控录像、短信、警察随身摄像机视频和证人陈述时,很明显我们无法达到我们的举证要求,因此我们无法提出指控。”弗里曼进一步表示,因为不想让年轻女性再次受害,所以不会做详细说明。

检察官做出不予起诉决定后,刘强东代理律师Jill Brisbois发表公开声明,详细描述了事件经过,称刘强东被释放后,女方通过电话和短信反复索要钱财,刘强东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答应女方用钱和解的要求。Brisbois在声明中表示:“尽管检察官办公室认为不应该对刘强东先生提起指控,但就像任何被诬告犯罪的人一样,刘强东先生的名誉已经严重受损。有人在调查期间不断散布大量的不实和误导信息,希望今天的结论和将来警方调查人员公布的证据可以澄清此前大量流传的错误信息和猜测。”

根据美联社的消息,女方律师Wil Florin在检方决定数小时后发声,指责检方不公,称亨内平郡检查院从来没有要求与女方见面,也从来没有问过她任何问题。他也批评检察官办公室在圣诞假期前发布新闻,甚至“没有以通常的礼貌,告知她他们的意图”。据了解,Florin将在美国对刘强东提起民事诉讼,他认为应该把刘强东交给民事陪审团,以决定刘强东和京东的代表们“是否应当对当晚事件负责”。

刘强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起诉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郭烨在“腾讯·大家”撰文解释了美国检方在法律系统中的作用及运作机制。在美国主流刑事诉讼教科书之一《当代刑事诉讼程序》的“起诉·起诉决定的作出”部分,第一段落就强调了美国检察官对于案件有着极为宽泛的自由裁量权,大体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是否将案件交付预审、是否对案件提起公诉、是否以较重/较轻的罪名起诉、是否以单个/多个罪名起诉。

不起诉(non prosecution)是检察官自由裁量权之一,乃检察官基于种种法律、政策考量,终止诉讼进程的一种程序性决定,无法回答“犯罪事实是否存在”的问题。郭烨指出,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官对于案件起诉/不起诉的权力几乎不受包括实体法律在内的其他法律限制。在美国,检察官拥有的自由裁量权几乎只受来自证据和公共利益考量的制约,而该制约全凭检察官自由心证。因此,检方系统过于宽泛的自由裁量权在美国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明尼苏达当地报纸《星坛报》发表了一系列报道。该报分析了2015年到2016年期间超过1300份性侵案件,只有1/4的人被检察院发起诉讼,最终不到10%的性侵报告以定罪告终。

纽约律师“赵丹赵丹喵”在微博上发文解释称,检方不起诉和无罪是两个概念:在任何一个国家,有罪和无罪与否都只有法院才能做出判定,并且只针对具体罪名。但是,法院能做出认定的前提是走刑事法律程序,即检方提出起诉。在刘强东案中,检方决定不起诉的一个合理推测是,性侵案件起诉难度极高,因为在法律上证明是否“自愿”需要极强的证据标准。与此同时,地方检察官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作为明尼苏达州的州检察官,检查资源当然要优先分配给危及到当地人民生命安全的暴力犯罪,况且刘强东花大价钱请了当地的明星刑事律师,就算真的上庭,被告律师也有种种招数拖延或狡辩。种种原因导致了检方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等部分国内媒体和自媒体在标题内使用“无罪”之类的表述来对刘强东案件的最新进展做出报道,被部分资深媒体人批评为表述不够严谨专业。媒体人方可成撰文批评了这种偷换法律概念的做法。他指出,在法院判决前,任何人都是无罪的,因此“刘强东无罪”不是一个新闻点,“不予起诉”才是,也就是检察官声明里写的“no  charges”。“有品质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案件时,不会擅自替换这些法律概念,不会用从‘no charges’引申出‘innocent’、‘not guilty’这样的说法。美联社的报道里面确实用了innocent这个词,但是整句话是这样写的:‘Liu’s attorneys have said he is innocent.’(刘的律师称他是无罪的。)”

刘强东涉嫌性侵事件的这一结局再一次提醒我们,性侵受害者通过法律途径获取正义、惩罚施暴者的艰辛——如果后者掌握巨大的金钱与权力,往往能在这个过程中反咬一口,将污水泼向受害者。在检方公布不起诉决定后,刘强东律师迅速对中文媒体发布声明,将事件描述为一个刘强东并不相识的女生,利用性敲诈勒索的“仙人跳”故事。随着媒体报道的发酵,部分网民转向攻击女方,甚至有网络大V公然鼓动网友人肉女方的真实身份。

媒体人陈迪在微博上撰文指出,仙人跳的说法素来在中国舆论场内很有市场,刘强东阵营中早早准备好了这些舆论反攻材料却隐忍不发,是因为早已断定检方起诉很难,大概率流产,而如果早早指控女方仙人跳,效果最多只会流于“他被逼急了就血口喷人”,哪怕往后确实不会面临检方起诉,也无法完全在舆论场中洗刷掉污名。

而在检方声明已出后再放出这些材料,就起到了“借东风大翻盘”的效果。“他们利用了一个优势:大量没有耐心阅读细节与没有兴趣了解法律概念的观众,根本就分不清‘检方不予起诉’与‘刘强东真的没干坏事’与‘刘强东说的都是真的’的区别。检方放弃后再放自家说辞,就形成了一个‘检方为刘强东阵营说法背书’的印象,而这印象其实完全是假象。”

“刘强东方面与女方各自提供的说法,并不会因为检方现在的决定,就导致谁的更可信谁的更不可信。你现在主张‘女生笑着邀请刘强东进房间’有多少信度,‘女助理试图坐在两人中间却被刘强东命令别拦着我’就同样有多少信度。只要不开庭,就毫无办法在实然意义上给两者下定义。”陈迪说。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思想界】六小龄童被群嘲:是“人设崩塌”,还是“网络狂欢”?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六小龄童的“人设”崩塌和刘强东案件最新进展。

作者:林子人

编辑:朱洁树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六小龄童的“人设”崩塌和刘强东案件最新进展。

六小龄童被群嘲:是“人设崩塌”,还是“网络狂欢”?

12月末,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章金莱)面临前所未有的声誉危机。

86版《西游记》是观众心目中的经典

本月初,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在大门外张贴六小龄童大幅照片的做法被游客在网上曝光。根据游客拍摄的视频显示,“吴承恩纪念馆”的牌匾左侧有一幅目测高度有一米左右的六小龄童照片,馆内还有以六小龄童为主角的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尽管随后馆方发布情况说明称,六小龄童是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网传纪念馆内“挂满六小龄童照片”与事实并不相符,但六小龄童还是引来了数不清的批评。

随着舆论发酵,一类新的“句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时间易逝,光阴荏苒,2018年即将接近尾声。说到尾声,我就想起了我们师徒四人在86版《西游记》中经历的最后一难。明年年初,中美合拍的《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将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的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正能量的形象,文体两开花,弘扬中华文化,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这一句式被称为“六小龄童体”,其精髓便是毫无痕迹的转折,不管之前在说什么,都会转折到六小龄童的新电影上来。该句式被大范围传播、挪用、调侃,甚至衍生出了一种被称为“六学”(六小龄童学)的网络亚文化。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六学”是部分中国网友对电视剧《西游记》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一些言行进行的模仿和恶搞。网友自发组织成立“六学研究学会”,以百度贴吧为据点,把六小龄童说过的话、写过的字、做过的事纷纷挖掘出来,然后用各种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不加篡改,不加评论。上文中的“文体两开花”一句,出自2017年六小龄童在《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的悼念现场的发言,他借机宣传了自己的新戏,原话是“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将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正能量的形象,文体两开花,弘扬中华文化,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章金莱于1959年出生于上海,他的家庭因四代演猴戏被称为“猴王世家”,他的父亲章宗义从6岁开始学猴戏,被称为“六龄童”,同样从6岁开始学猴戏的章金莱和哥哥章金星分别被命名为“六小龄童”和“小六龄童”。电视剧《西游记》播出后,六小龄童的名字家喻户晓。然而从曾经的国民偶像到众人群嘲的对象,六小龄童的口碑和声誉经历了某种大起大落,他当下面临的猛烈批评,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六小龄童多年来垄断《西游记》阐释权的不满集中爆发的结果。

六小龄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和“美猴王”联系在一起

公众号“新周刊”梳理了六小龄童“人设”崩塌的历程。2016年可谓是六小龄童的声誉顶点。那一年的春节前夕,一个以六小龄童为原型的广告片《把乐带回家之猴王世家》勾起观众的无数感动和怀旧情绪,因为六小龄童没能登上春晚舞台,诸多看着《西游记》长大的年轻人纷纷为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鸣不平。

不过人们随后就回过神来,意识到尽管六小龄童声称“猴戏不姓章”,但多年来他经常在媒体/互联网上发表评论,坚持不懈地做两件事,一是批评其他版本的西游故事,二是宣传他理解下的西游文化。

从演过孙悟空的周星驰、张卫健、陈浩民到日本动漫作品《七龙珠》,六小龄童都发表过反对意见,在多个场合演讲时,他提到“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并反复讲述小朋友问他“孙悟空到底有几个女朋友”的故事,因此也被网友嘲讽说“六小龄童老师的本质是一台复读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六小龄童反对别人重新阐释《西游记》,他自己却参演了戏说色彩浓重的《吴承恩与西游记》等剧。

在一味否定其他版本的孙悟空的同时,六小龄童开始将自己包装成《西游记》的权威。2007年,他出版了《六小龄童品西游》,2010年,该书以《听孙悟空说西游》的名称再版,然而这两本书的内容基本是由百度百科、稗官野史、西游原文、成功学鸡汤和个人经历杂糅而成。2016年,他又出版了《西游记珍藏版》,声称对原著的“封建迷信”内容进行了删减。

“六小龄童这次遭到公众舆论的围攻,也恰恰是因为他自己多年来不遗余力的造神运动……的确,孙悟空本身的魅力加之六小龄童的精妙表演,86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已经成为中国影视艺术史上无需置疑的经典。然而这也就意味着,六小龄童要么彻底放下孙悟空带给他的荣耀重新出发,要么在大圣的阴影里越陷越深。”“新周刊”撰稿人曹徒南写道。

事实上,六小龄童本来拥有足够的资本走出“大圣的阴影”。公众号“Vista看天下”撰稿人陈香香指出,六小龄童除了孙悟空这一经典角色之外,还在一系列主题、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中奉献过精湛演出。在问鼎过东京电影节和百花奖的1991年经典电影《过年》里,六小龄童与赵丽蓉、葛优、李保田、梁天等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也毫不逊色,将一个内向又窝囊的中学老师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在舞台剧《诗意中国》中,六小龄童扮演鲁迅,无论是相貌还是气质都非常贴切。他还在2004年电视剧《连城诀》中扮演大反派花铁干,把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演绎得淋漓尽致。

六小龄童曾经演绎过鲁迅等不同角色

陈香香列举了老戏骨的两条不同出路,一是淡薄名利如游本昌,在演完济公后便退隐江湖;二是戏路百变的唐国强,一次又一次创造新的巅峰。可惜的是,六小龄童哪条路都没有选,而是沉溺在《西游记》和孙悟空的光环里,不断自我感动,甚至是自我欺骗。

自媒体人“X博士”看来,“六学”这种亚文化的形成,印证了互联网的特点:它既能让人迅速膨胀,也会迅速将其反噬。“六学”的本质,其实不是网友的恶意诽谤和攻击,而是一场网络狂欢,单纯处于娱乐目的。六小龄童会成为调侃对象,是因为他的知名度高,有大量的话题适合被消费、娱乐和二次创作,于是他被动成为了一种亚文化符号,成为网友恶搞和二次创作的对象。“互联网传播,就是《三体》中能把三维变成二维的二向箔。经过互联网的传播,那些有话题度的人,总会被压缩成一个梗、一种观点,甚至一个表情包。”

网络狂欢的对象无法通过正向反驳洗刷掉“污名”,因为狂欢的本质就是玩乐,越是反驳,可供消费的点就越多,舆论就会越变本加厉。因此“X博士”建议六小龄童学习唐国强,利用网友“狂欢”的特点,主动自黑玩梗,化身为与时俱进的新潮爷爷、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顺势收割一波“黑转粉”。

六小龄童还曾扮演过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网友评论称:“我们终于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刘强东案件尘埃落定:从“不起诉”到“无罪”,还有多少距离?

历经近四个月的刘强东涉嫌性侵案终于尘埃落定。据《财经》报道,美国西部时间12月21日中午,明尼苏达州亨内平郡检察官迈克·弗里曼(Mike Freeman)宣布,不会对涉嫌性侵的中国商人刘强东提起诉讼。

“就像许多性侵犯案件一样,这是一个复杂的情况。它也与其他性侵犯案件类似,无法证伪性行为是双方同意的。当我们审查监控录像、短信、警察随身摄像机视频和证人陈述时,很明显我们无法达到我们的举证要求,因此我们无法提出指控。”弗里曼进一步表示,因为不想让年轻女性再次受害,所以不会做详细说明。

检察官做出不予起诉决定后,刘强东代理律师Jill Brisbois发表公开声明,详细描述了事件经过,称刘强东被释放后,女方通过电话和短信反复索要钱财,刘强东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答应女方用钱和解的要求。Brisbois在声明中表示:“尽管检察官办公室认为不应该对刘强东先生提起指控,但就像任何被诬告犯罪的人一样,刘强东先生的名誉已经严重受损。有人在调查期间不断散布大量的不实和误导信息,希望今天的结论和将来警方调查人员公布的证据可以澄清此前大量流传的错误信息和猜测。”

根据美联社的消息,女方律师Wil Florin在检方决定数小时后发声,指责检方不公,称亨内平郡检查院从来没有要求与女方见面,也从来没有问过她任何问题。他也批评检察官办公室在圣诞假期前发布新闻,甚至“没有以通常的礼貌,告知她他们的意图”。据了解,Florin将在美国对刘强东提起民事诉讼,他认为应该把刘强东交给民事陪审团,以决定刘强东和京东的代表们“是否应当对当晚事件负责”。

刘强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起诉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郭烨在“腾讯·大家”撰文解释了美国检方在法律系统中的作用及运作机制。在美国主流刑事诉讼教科书之一《当代刑事诉讼程序》的“起诉·起诉决定的作出”部分,第一段落就强调了美国检察官对于案件有着极为宽泛的自由裁量权,大体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是否将案件交付预审、是否对案件提起公诉、是否以较重/较轻的罪名起诉、是否以单个/多个罪名起诉。

不起诉(non prosecution)是检察官自由裁量权之一,乃检察官基于种种法律、政策考量,终止诉讼进程的一种程序性决定,无法回答“犯罪事实是否存在”的问题。郭烨指出,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官对于案件起诉/不起诉的权力几乎不受包括实体法律在内的其他法律限制。在美国,检察官拥有的自由裁量权几乎只受来自证据和公共利益考量的制约,而该制约全凭检察官自由心证。因此,检方系统过于宽泛的自由裁量权在美国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明尼苏达当地报纸《星坛报》发表了一系列报道。该报分析了2015年到2016年期间超过1300份性侵案件,只有1/4的人被检察院发起诉讼,最终不到10%的性侵报告以定罪告终。

纽约律师“赵丹赵丹喵”在微博上发文解释称,检方不起诉和无罪是两个概念:在任何一个国家,有罪和无罪与否都只有法院才能做出判定,并且只针对具体罪名。但是,法院能做出认定的前提是走刑事法律程序,即检方提出起诉。在刘强东案中,检方决定不起诉的一个合理推测是,性侵案件起诉难度极高,因为在法律上证明是否“自愿”需要极强的证据标准。与此同时,地方检察官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作为明尼苏达州的州检察官,检查资源当然要优先分配给危及到当地人民生命安全的暴力犯罪,况且刘强东花大价钱请了当地的明星刑事律师,就算真的上庭,被告律师也有种种招数拖延或狡辩。种种原因导致了检方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等部分国内媒体和自媒体在标题内使用“无罪”之类的表述来对刘强东案件的最新进展做出报道,被部分资深媒体人批评为表述不够严谨专业。媒体人方可成撰文批评了这种偷换法律概念的做法。他指出,在法院判决前,任何人都是无罪的,因此“刘强东无罪”不是一个新闻点,“不予起诉”才是,也就是检察官声明里写的“no  charges”。“有品质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案件时,不会擅自替换这些法律概念,不会用从‘no charges’引申出‘innocent’、‘not guilty’这样的说法。美联社的报道里面确实用了innocent这个词,但是整句话是这样写的:‘Liu’s attorneys have said he is innocent.’(刘的律师称他是无罪的。)”

刘强东涉嫌性侵事件的这一结局再一次提醒我们,性侵受害者通过法律途径获取正义、惩罚施暴者的艰辛——如果后者掌握巨大的金钱与权力,往往能在这个过程中反咬一口,将污水泼向受害者。在检方公布不起诉决定后,刘强东律师迅速对中文媒体发布声明,将事件描述为一个刘强东并不相识的女生,利用性敲诈勒索的“仙人跳”故事。随着媒体报道的发酵,部分网民转向攻击女方,甚至有网络大V公然鼓动网友人肉女方的真实身份。

媒体人陈迪在微博上撰文指出,仙人跳的说法素来在中国舆论场内很有市场,刘强东阵营中早早准备好了这些舆论反攻材料却隐忍不发,是因为早已断定检方起诉很难,大概率流产,而如果早早指控女方仙人跳,效果最多只会流于“他被逼急了就血口喷人”,哪怕往后确实不会面临检方起诉,也无法完全在舆论场中洗刷掉污名。

而在检方声明已出后再放出这些材料,就起到了“借东风大翻盘”的效果。“他们利用了一个优势:大量没有耐心阅读细节与没有兴趣了解法律概念的观众,根本就分不清‘检方不予起诉’与‘刘强东真的没干坏事’与‘刘强东说的都是真的’的区别。检方放弃后再放自家说辞,就形成了一个‘检方为刘强东阵营说法背书’的印象,而这印象其实完全是假象。”

“刘强东方面与女方各自提供的说法,并不会因为检方现在的决定,就导致谁的更可信谁的更不可信。你现在主张‘女生笑着邀请刘强东进房间’有多少信度,‘女助理试图坐在两人中间却被刘强东命令别拦着我’就同样有多少信度。只要不开庭,就毫无办法在实然意义上给两者下定义。”陈迪说。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