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试水商业化,知乎智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试水商业化,知乎智乎?

在知乎上搜索“知乎商业化”,能搜出来的上百条提问的回答里,几乎没有一条的赞同数达到10以上。显然,用户们对知乎商业化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图片来源:网络

文/华琛 刘姝媚

在知乎上搜索“知乎商业化”,能搜出来的上百条提问的回答里,几乎没有一条的赞同数达到10以上。

显然,用户们对知乎商业化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张佳玮认为,“知乎在试水商业化”、“知乎又到了关键期”这样的声音似乎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听多了也就麻木了。知乎变得越来越开放,但他作为一名用户,并不那么关心知乎的未来与盈利模式。

“知乎的前途只有它自己能够掌握。我会在这里继续寻找我感兴趣的东西,商不商业化跟我没有关系,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决定他看到的知乎是什么样的。”这是被点赞次数最多的回答之一。

“知乎盐club2014”图标

“参加‘知乎盐 Club 2014’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是近日知乎上最火的问题之一。

4月25日晚,知乎“盐club2014”在北京举行。“盐club”是这个著名的问答型社区平台一年一度的用户颁奖活动,今年的口号从“发现更大的世界”换成了更有底气的“让世界发现你”,至于参与者,则是从8000位报名名单中选出的800名知乎活跃用户。

知乎,这家以问答为基础的网站,用四年时间从小众走向大众,进而试水商业化。然而也面临着营销气浓则质量下滑的质疑。

从最初靠创始人邀请形成的小众圈子,到现在拥有1700多万用户,在外界不断有声音认为“知乎走到关键节点”的今天,深深采访了知乎不同层次的用户,并以此为线,展现知乎这四年。

知乎四年的发展,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课题:这类聚合小众兴趣发展壮大的网站,是否不能谈钱?小众或大众趣味能不能在商业营销下达到平衡,关于这些,知乎网站知乎?

从小众到大众

2010年12月20日3点19分20秒,知乎上线,创始人周源在知乎上添加了第一个话题——公司。这距离他想要办一个问答型网站仅仅过去不到半年。

当年的中文互联网,吐槽和灌水文化充斥了社区、论坛,贴吧用户可以轻松地盖楼达上万条,大家在叹息网络娱乐化、灌水化不可改变的同时,享受这份娱乐至死。

以倡导“认真、专业、友善的知识经验分享”自居的知乎此时问世,在很多人看来是“找死”。结果,知乎第一版竟吸引了包括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马化腾在内的行业精英的关注。

一名知乎的早期用户对深深回忆说,知乎在建立之初采用的是邀请制,起初主要偏向互联网行业,依托科技界如李开复这样的名人回答专业问题。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贡献值发放一定数量的邀请码,可以邀请外部用户加入知乎。

现在旅居法国的作家张佳玮正是在那段时间开始,接触知乎。

在知乎联合创办人张亮的邀请下,张佳玮开始进入知乎,回答关于文学、欧洲与体育等方面的问题:“那时候的知乎就像是互联网早期的小圈子论坛,大家都很有表达欲,也愿意认真讨论点东西。”张佳玮在接受深深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社区网站必然要选择两条路,一条路是开放转型,另一条路是继续闭塞,继续当小圈子,然后逐渐人去茶凉。

知乎选择了前者。

小众洁癖者的离去

知乎用户特征

经过了接近两年的邀请制发展,创始人周源认为其发展速度还是过慢了:“就像是一个人口基数停止增长的城市,开始渐渐缺乏足够的多样性。”他这样表达当时的判断。

于是,周源和他的团队做了一个决定:2013年3月,知乎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注册。

整个2013年,从注册用户到活跃用户数、内容量,知乎有了20倍到40倍的增长。这种转变,周源把它比喻为“从一个小县城,变成一个大城市”,知乎异常顺利的完成了“工具化+社区化+开放”的转变。

知乎开放注册之后,大量网友涌入。用户的增长,带来了更多出色的答案、更多行业的经验,却也伴随着低质量的问题、没营养的回答,这让一些原本享受着小圈子氛围的老用户无所适从。

“早期的‘大V’们,在开放之初就抱着悲观心态离开了。有些挣扎了一段时间,也离开了。能从一开始就留到现在的不多。”一位对知乎长期保持关注的学者对深深表示。

知乎上三个曾赫赫有名的用户:佐藤谦一,葛巾,yolfilm,现在都已不再回答问题。

知识崇拜型朋友圈

在逐渐成长的几年间,作为一个典型的问答平台,知乎给用户带来的远非一个问题的答案那么简单。

在某种意义上,知乎为用户做了一些跟问答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比如交友、求职、创业、树立行业口碑、获得线下客户来源等。大大小小的圈子由此而生。

问答以外,用户在知乎的需求(图片来自知乎)

知乎用户朝颜告诉深深,他在知乎上已经拥有了8292名关注者,这距离他第一次登陆知乎,才过去了1年零5个月。

2013年末,朝颜还住在大学宿舍里,一名关系比较好的室友经常跟他提起知乎上有趣的问答和故事。于是他也跟着用起知乎来。

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敢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写一些短评。用知乎的时间久了,回答越写越长,粉丝数量也从一位数两位数,慢慢增加到四位数。最初在知乎上崇拜的那些“大V”,有的也成为了他的朋友。

羊小雪算是朝颜在知乎上认识得比较早的的“大V”。一开始,朝颜觉得这姑娘在知乎“算是逼格特别高的”,她回答各种奇怪的问题,文风也比较特别。在知乎上“勾搭”了几次之后,两个人就互加微信了,什么话题都聊,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混知乎久了,朝颜自己也成了“大V”中的一位。他加进了一些知乎微信群,其中一个群名字叫“捡肥皂”。这个群里,在知乎上看起来回答很正经的一些大牛,都表现出自己“猥琐”的一面。比如羽田中山,在知乎上一本正经的,在群里却很逗,很受欢迎。有时候朝颜一觉醒来,就发现群里光是表情就发了五六百条。

后来他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交换生。刚到美国的时候,就是一个认识很久的知乎“大V”开着车带他玩了好几天。“如果在其他地方认识,可能就很难有这种信任。我觉得知乎上的用户好像都比较信任,比其他网站认识的要更信任一些。”朝颜说。

那些早期就互相关注的“大V”,一般在私底下都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反而在粉丝慢慢增多了之后,就算是出于礼貌或兴趣而去关注某人,也很难聊得起来。朝颜觉得,这是因为早期互相关注的用户已经拥有了很深的感情基础,大家很难再有同样的心力在同一个平台上去结识新朋友了。

但不是所有“大V”都好接触。在朝颜的印象里,王石的语气很“豆瓣”,他一开始觉得这个人挺有意思的,私下通过私信、评论跟他交流过几次,逐渐感觉到他挺跩。反反复复关注又取关了几次,现在两个人都互相取消关注了。

还有一个让他印象很深的是菠菜,那时候菠菜还不叫“菠菜”,当时朝颜特别喜欢菠菜的回答,加上他自己平时常写的也是情感类文章,就想关注菠菜,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朝颜想起来还挺委屈:“大概我在只有三四百粉的时候就被拉黑了,不知道为什么。”

创业者成核心变量

在知乎2014年的宣传视频中,周源曾强调:“知乎最开始的讨论就是专业的、职业的、认真的和友善的。”现在,职业类问答依然是知乎上的主流信息。

上海长宁区茅台路179号,有一家面包店的名字叫Epi-ciel。它的主产品是盐面包和土司。店主Sansanl是一个女孩,她在知乎上拥有一个专栏。

Sansanl之前在日本学烘焙,在她回国前半年,因为兴趣而在知乎上回答一些关于烘焙的问题,于是结交了很多有相同爱好的朋友。

当时,Sansanl想在上海开一家日式烘焙店,有一个北京的知友,带着他认为很好的一个面包,到上海去启发她的灵感。sansanl的知乎专栏就是那时候开起来的,她在专栏上透露她需要学徒和创业伙伴,很快就有知友给她发了私信,后来她的烘焙店就真地开起来了。

像这样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而获得支持的用户,不在少数。而在知乎上,一些高质量的用户更期待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周源在一次分享会上曾说:“知乎的领域扩展,其实代表了用户群的变化。但这个用户群里,有一个核心变量,就是创业者。”

王端端一直坚持在知乎上回答投资方面的问题。他以前是金融领域的创业者,经常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给提问者做出理性回答。2013年互联网金融开始大热,他萌生了去从事互联网金融工作的想法,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好机会。

后来,王端端在知乎上认识了人人贷(一家P2P投资理财服务平台)的高管。他先看了那个人的答案,觉得那个人还可以,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就算认识了。现在,王端端的知乎个人介绍已经改成了“人人贷商务顾问”。有趣的是,他的老板现在还经常会对他说:“我看你最新回答的那个问题还可以,要不然你在我们新员工大会上分享一下?”

试水商业化,越大越危险?

3月29日,知乎日报推出了《这里是广告》栏目。与传统的软广不同,知乎日报这个栏目里刊出的所有文章,都明确地告诉读者“这是个广告”。

栏目刊出的第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我们来聊聊你这辈子用过的那些电脑”,用诙谐轻松的语气细数近年来电脑的变迁,最后终于掀开广告主的面纱——Intel Core M处理器。

推出这则广告之后,用户方面的反馈超出了知乎日报的预料。

文章下面大多是好评,用户们讨论起产品的性能和功效、文章的细节,这都是知乎日报所期待得到的优质评论。虽然最初他们对自己生产的广告内容并没有太多信心。一名知乎日报的运营人员透露,他们最开始追求的预期只是没有负面评价,最怕有人说讨厌广告内容。

虽然广告一役得到了胜利,但在知乎出现试水商业化的端倪后,质疑的声音还是出现了。

4月15日,虎嗅网上出现一篇名为《救救知乎:营销气渐盛,越大,越危险》的文章。“救救知乎”四个字触目惊心,似乎带着“营销气息”的知乎马上就要走上绝路。

文章把知乎和豆瓣、果壳进行了对比——豆瓣长期“感冒”;果壳的内容营销难度大,且传播力度不强。但知乎对营销和公关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承载一些相对“重”的内容,且有优质的用户土壤可用于背书。从传播的角度考虑,知乎的用户本身就处在中国互联网用户金字塔的中上层,无需过多的人为推力,重力就是最好的传播武器,很容易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典型案例。

但作者毫不掩饰自己对知乎前途的担忧:“光鲜数据背后内容品质的下降几乎是不可逆的,营销的加入更会加速这一进程。这是摆在知乎面前最大的风控难题。”

在知乎上搜索“知乎商业化”,能搜出来的问题有“如果你负责知乎商业化,你会怎么做?”、“知乎商业化会在哪些方面?”、“为什么总会有人询问知乎会不会商业化?”、“知乎是公益组织吗?”上百条提问的回答里,几乎没有一条的赞同数达到10以上。

显然,用户们对知乎商业化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张佳玮认为,“知乎在试水商业化”、“知乎又到了关键期”这样的声音似乎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听多了也就麻木了。知乎变得越来越开放,但他作为一名用户,并不那么关心知乎的未来与盈利模式。

“知乎的前途只有它自己能够掌握。我会在这里继续寻找我感兴趣的东西,商不商业化跟我没有关系,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决定他看到的知乎是什么样的。”这是被点赞次数最多的回答之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知乎

3.5k
  • “知乎AI先行者沙龙”上海站:大咖齐聚共话产业新篇章
  • 知乎-W(02390.HK):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11.383亿元 同比增长2.2%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试水商业化,知乎智乎?

在知乎上搜索“知乎商业化”,能搜出来的上百条提问的回答里,几乎没有一条的赞同数达到10以上。显然,用户们对知乎商业化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图片来源:网络

文/华琛 刘姝媚

在知乎上搜索“知乎商业化”,能搜出来的上百条提问的回答里,几乎没有一条的赞同数达到10以上。

显然,用户们对知乎商业化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张佳玮认为,“知乎在试水商业化”、“知乎又到了关键期”这样的声音似乎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听多了也就麻木了。知乎变得越来越开放,但他作为一名用户,并不那么关心知乎的未来与盈利模式。

“知乎的前途只有它自己能够掌握。我会在这里继续寻找我感兴趣的东西,商不商业化跟我没有关系,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决定他看到的知乎是什么样的。”这是被点赞次数最多的回答之一。

“知乎盐club2014”图标

“参加‘知乎盐 Club 2014’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是近日知乎上最火的问题之一。

4月25日晚,知乎“盐club2014”在北京举行。“盐club”是这个著名的问答型社区平台一年一度的用户颁奖活动,今年的口号从“发现更大的世界”换成了更有底气的“让世界发现你”,至于参与者,则是从8000位报名名单中选出的800名知乎活跃用户。

知乎,这家以问答为基础的网站,用四年时间从小众走向大众,进而试水商业化。然而也面临着营销气浓则质量下滑的质疑。

从最初靠创始人邀请形成的小众圈子,到现在拥有1700多万用户,在外界不断有声音认为“知乎走到关键节点”的今天,深深采访了知乎不同层次的用户,并以此为线,展现知乎这四年。

知乎四年的发展,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课题:这类聚合小众兴趣发展壮大的网站,是否不能谈钱?小众或大众趣味能不能在商业营销下达到平衡,关于这些,知乎网站知乎?

从小众到大众

2010年12月20日3点19分20秒,知乎上线,创始人周源在知乎上添加了第一个话题——公司。这距离他想要办一个问答型网站仅仅过去不到半年。

当年的中文互联网,吐槽和灌水文化充斥了社区、论坛,贴吧用户可以轻松地盖楼达上万条,大家在叹息网络娱乐化、灌水化不可改变的同时,享受这份娱乐至死。

以倡导“认真、专业、友善的知识经验分享”自居的知乎此时问世,在很多人看来是“找死”。结果,知乎第一版竟吸引了包括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马化腾在内的行业精英的关注。

一名知乎的早期用户对深深回忆说,知乎在建立之初采用的是邀请制,起初主要偏向互联网行业,依托科技界如李开复这样的名人回答专业问题。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贡献值发放一定数量的邀请码,可以邀请外部用户加入知乎。

现在旅居法国的作家张佳玮正是在那段时间开始,接触知乎。

在知乎联合创办人张亮的邀请下,张佳玮开始进入知乎,回答关于文学、欧洲与体育等方面的问题:“那时候的知乎就像是互联网早期的小圈子论坛,大家都很有表达欲,也愿意认真讨论点东西。”张佳玮在接受深深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社区网站必然要选择两条路,一条路是开放转型,另一条路是继续闭塞,继续当小圈子,然后逐渐人去茶凉。

知乎选择了前者。

小众洁癖者的离去

知乎用户特征

经过了接近两年的邀请制发展,创始人周源认为其发展速度还是过慢了:“就像是一个人口基数停止增长的城市,开始渐渐缺乏足够的多样性。”他这样表达当时的判断。

于是,周源和他的团队做了一个决定:2013年3月,知乎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注册。

整个2013年,从注册用户到活跃用户数、内容量,知乎有了20倍到40倍的增长。这种转变,周源把它比喻为“从一个小县城,变成一个大城市”,知乎异常顺利的完成了“工具化+社区化+开放”的转变。

知乎开放注册之后,大量网友涌入。用户的增长,带来了更多出色的答案、更多行业的经验,却也伴随着低质量的问题、没营养的回答,这让一些原本享受着小圈子氛围的老用户无所适从。

“早期的‘大V’们,在开放之初就抱着悲观心态离开了。有些挣扎了一段时间,也离开了。能从一开始就留到现在的不多。”一位对知乎长期保持关注的学者对深深表示。

知乎上三个曾赫赫有名的用户:佐藤谦一,葛巾,yolfilm,现在都已不再回答问题。

知识崇拜型朋友圈

在逐渐成长的几年间,作为一个典型的问答平台,知乎给用户带来的远非一个问题的答案那么简单。

在某种意义上,知乎为用户做了一些跟问答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比如交友、求职、创业、树立行业口碑、获得线下客户来源等。大大小小的圈子由此而生。

问答以外,用户在知乎的需求(图片来自知乎)

知乎用户朝颜告诉深深,他在知乎上已经拥有了8292名关注者,这距离他第一次登陆知乎,才过去了1年零5个月。

2013年末,朝颜还住在大学宿舍里,一名关系比较好的室友经常跟他提起知乎上有趣的问答和故事。于是他也跟着用起知乎来。

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敢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写一些短评。用知乎的时间久了,回答越写越长,粉丝数量也从一位数两位数,慢慢增加到四位数。最初在知乎上崇拜的那些“大V”,有的也成为了他的朋友。

羊小雪算是朝颜在知乎上认识得比较早的的“大V”。一开始,朝颜觉得这姑娘在知乎“算是逼格特别高的”,她回答各种奇怪的问题,文风也比较特别。在知乎上“勾搭”了几次之后,两个人就互加微信了,什么话题都聊,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混知乎久了,朝颜自己也成了“大V”中的一位。他加进了一些知乎微信群,其中一个群名字叫“捡肥皂”。这个群里,在知乎上看起来回答很正经的一些大牛,都表现出自己“猥琐”的一面。比如羽田中山,在知乎上一本正经的,在群里却很逗,很受欢迎。有时候朝颜一觉醒来,就发现群里光是表情就发了五六百条。

后来他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交换生。刚到美国的时候,就是一个认识很久的知乎“大V”开着车带他玩了好几天。“如果在其他地方认识,可能就很难有这种信任。我觉得知乎上的用户好像都比较信任,比其他网站认识的要更信任一些。”朝颜说。

那些早期就互相关注的“大V”,一般在私底下都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反而在粉丝慢慢增多了之后,就算是出于礼貌或兴趣而去关注某人,也很难聊得起来。朝颜觉得,这是因为早期互相关注的用户已经拥有了很深的感情基础,大家很难再有同样的心力在同一个平台上去结识新朋友了。

但不是所有“大V”都好接触。在朝颜的印象里,王石的语气很“豆瓣”,他一开始觉得这个人挺有意思的,私下通过私信、评论跟他交流过几次,逐渐感觉到他挺跩。反反复复关注又取关了几次,现在两个人都互相取消关注了。

还有一个让他印象很深的是菠菜,那时候菠菜还不叫“菠菜”,当时朝颜特别喜欢菠菜的回答,加上他自己平时常写的也是情感类文章,就想关注菠菜,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朝颜想起来还挺委屈:“大概我在只有三四百粉的时候就被拉黑了,不知道为什么。”

创业者成核心变量

在知乎2014年的宣传视频中,周源曾强调:“知乎最开始的讨论就是专业的、职业的、认真的和友善的。”现在,职业类问答依然是知乎上的主流信息。

上海长宁区茅台路179号,有一家面包店的名字叫Epi-ciel。它的主产品是盐面包和土司。店主Sansanl是一个女孩,她在知乎上拥有一个专栏。

Sansanl之前在日本学烘焙,在她回国前半年,因为兴趣而在知乎上回答一些关于烘焙的问题,于是结交了很多有相同爱好的朋友。

当时,Sansanl想在上海开一家日式烘焙店,有一个北京的知友,带着他认为很好的一个面包,到上海去启发她的灵感。sansanl的知乎专栏就是那时候开起来的,她在专栏上透露她需要学徒和创业伙伴,很快就有知友给她发了私信,后来她的烘焙店就真地开起来了。

像这样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而获得支持的用户,不在少数。而在知乎上,一些高质量的用户更期待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周源在一次分享会上曾说:“知乎的领域扩展,其实代表了用户群的变化。但这个用户群里,有一个核心变量,就是创业者。”

王端端一直坚持在知乎上回答投资方面的问题。他以前是金融领域的创业者,经常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给提问者做出理性回答。2013年互联网金融开始大热,他萌生了去从事互联网金融工作的想法,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好机会。

后来,王端端在知乎上认识了人人贷(一家P2P投资理财服务平台)的高管。他先看了那个人的答案,觉得那个人还可以,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就算认识了。现在,王端端的知乎个人介绍已经改成了“人人贷商务顾问”。有趣的是,他的老板现在还经常会对他说:“我看你最新回答的那个问题还可以,要不然你在我们新员工大会上分享一下?”

试水商业化,越大越危险?

3月29日,知乎日报推出了《这里是广告》栏目。与传统的软广不同,知乎日报这个栏目里刊出的所有文章,都明确地告诉读者“这是个广告”。

栏目刊出的第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我们来聊聊你这辈子用过的那些电脑”,用诙谐轻松的语气细数近年来电脑的变迁,最后终于掀开广告主的面纱——Intel Core M处理器。

推出这则广告之后,用户方面的反馈超出了知乎日报的预料。

文章下面大多是好评,用户们讨论起产品的性能和功效、文章的细节,这都是知乎日报所期待得到的优质评论。虽然最初他们对自己生产的广告内容并没有太多信心。一名知乎日报的运营人员透露,他们最开始追求的预期只是没有负面评价,最怕有人说讨厌广告内容。

虽然广告一役得到了胜利,但在知乎出现试水商业化的端倪后,质疑的声音还是出现了。

4月15日,虎嗅网上出现一篇名为《救救知乎:营销气渐盛,越大,越危险》的文章。“救救知乎”四个字触目惊心,似乎带着“营销气息”的知乎马上就要走上绝路。

文章把知乎和豆瓣、果壳进行了对比——豆瓣长期“感冒”;果壳的内容营销难度大,且传播力度不强。但知乎对营销和公关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承载一些相对“重”的内容,且有优质的用户土壤可用于背书。从传播的角度考虑,知乎的用户本身就处在中国互联网用户金字塔的中上层,无需过多的人为推力,重力就是最好的传播武器,很容易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典型案例。

但作者毫不掩饰自己对知乎前途的担忧:“光鲜数据背后内容品质的下降几乎是不可逆的,营销的加入更会加速这一进程。这是摆在知乎面前最大的风控难题。”

在知乎上搜索“知乎商业化”,能搜出来的问题有“如果你负责知乎商业化,你会怎么做?”、“知乎商业化会在哪些方面?”、“为什么总会有人询问知乎会不会商业化?”、“知乎是公益组织吗?”上百条提问的回答里,几乎没有一条的赞同数达到10以上。

显然,用户们对知乎商业化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张佳玮认为,“知乎在试水商业化”、“知乎又到了关键期”这样的声音似乎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听多了也就麻木了。知乎变得越来越开放,但他作为一名用户,并不那么关心知乎的未来与盈利模式。

“知乎的前途只有它自己能够掌握。我会在这里继续寻找我感兴趣的东西,商不商业化跟我没有关系,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决定他看到的知乎是什么样的。”这是被点赞次数最多的回答之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