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与阿里越来越像,京东要放弃原有商业模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与阿里越来越像,京东要放弃原有商业模式?

阿里与京东的边界正逐渐变得模糊,曾经那个誓要做零售行业价值链整合者的京东,如今却在追随他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的脚步,且在追随、模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阿里与京东的边界正逐渐变得模糊,曾经那个誓要做零售行业价值链整合者的京东,如今却在追随他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的脚步,且在追随、模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论是故事开端的商业模式,还是故事中的战略布局,甚至是具体的执行环节(诸如商务舱、金融、信用机制等),都无一例外,都是参照阿里巴巴的框架进行布局。

一、京东曾经的边界

过去我们会认为,京东存在的价值是连接商品与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购物体验。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到物流的全程掌控,提升零售的用户体验与整体效率。特别是零售效率这块,京东库存周转的时效性与商品结算的账期,以及整个商品流通的效率,在整个电商业内都首屈一指,即使与传统零售企业相比也略胜一筹。

记得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曾经说过,消费品领域价值链一分为二,一半为品牌商所有,一半归零售商所有,品牌商设计品牌、生产、定价、市场推广等,是有价值的,应该赚一半钱,零售商(暗指京东)投资建立各种服务体系(仓储物流用户等),也应该分一半的钱。

今天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商自己开始做零售商的事情。用品牌商自己的话说,他们正试图摆脱零售商的控制,无论是传统领域苏宁、国美这样的家电连锁,还是线上的京东,很多时候他们发现利润都给了这些零售商,零售商似乎什么都没做,就拿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他们忙前忙后收入却很拮据。

不仅如此,对比京东最新的财报数据(2014财年财报),以及一年前刘强东的采访记录,我们发现目前京东自营收入占比正出现萎缩态势,且还在不断高速萎缩。当时是牛文文的采访,当时刘强东是这么说的“京东将来赚钱大部分还是靠自营。自营做了价值链条的一半,第三方平台只做了20%,截了客流而已,仓库没做,品质控制没做,要赚更多的钱没有道理”,整篇采访中充满对阿里模式的不屑。

二、高仿阿里的京东

当然我们并不排除这样的萎缩是京东的刻意之举,这是京东某种“升级战略”中的一环,特别是仔细观察研究京东你会发现,他的结构和商业模式越来越像阿里。

有这种感觉的其实并不止我一个,就连阿里集团副总裁张剑锋也是这么认为的,在某活动上他直接指出“京东原先的商业模式是做自营,但是这种商业模式是看不到盈利的那一天的,国外的类似电商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未来也许他们能看到盈利的一线希望,今天你会不断看到,它正在通过高仿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苦苦追求由负转正”。

“只要阿里巴巴做什么它就马上会去做,阿里做村淘它也搞个村帮,阿里做阿里云,它也做个京东云,阿里做支付宝钱包它也做个京东钱包,阿里做天猫国际它也马上做一个全球购,“我们做一个阿里汽车事业部它也马上紧跟着会开一个汽车频道”,所以京东一半市值来自于资本对于阿里的期待”张剑锋如是说。

其实京东模仿阿里的布局远并不止张剑锋说的这些,还有京东去年推出的商务舱(模仿阿里妈妈流量平台),以及刚刚推出的京东到家(这个不存在模仿,因为阿里与京东目前都在尝试阶段,只是京东的节奏慢于阿里)等等很多,这里不在一一例举。

值得强调的是,是京东内部对待京东金融的布局价值,当前京东内部正努力将京东金融打造成与阿里小微金融事业群相似的职能部门,无论是京东将金融独立,还是对于该业务未来的期望都是如此。可能产品的表现形式上(股权众筹、白条等)与阿里有些许区别,但其对平台的价值部署是一致的。

可能说高仿有些偏激,但京东与阿里这两家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现在走的越来越像,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把两者放在同类别中进行业务数据的比较,那么京东曾经的物流优势、对商品的把控优势如今正逐渐丧失,要知道阿里也在布局关于物流的菜鸟网络,且覆盖范围远远大于京东。最关键的是,京东的用户、生态还远不如阿里。

在我的定义中,过去的京东所代表的是独享经济,是将商业链所有环节抓在自己手中。而阿里代表的则是共享经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共有资源,无论是用户,还是商户,甚至是政府,利用他们去完善自己的商业链。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战略布局更符合互联网的规律,曾经的京东并不符合。

不过庆幸的是,现在我们看到京东正在模仿阿里战略,做出对市场的转变,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共享经济的胜利(这里曾鸣的价值不可忽视,而京东似乎并没有如此高度的人)。至于很多人评论家拿着京东的财报(其中增长速度与移动化数据),说京东有望与阿里一决雌雄,更有甚者说京东会超越阿里。在我看来,这可能只是一个玩笑,一个可能连评论家自己都不可能相信的玩笑。

最后,我想问抄袭阿里的京东,何时是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京东

6.7k
  • 京东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投入65亿元以旧换新
  • 京东与比亚迪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涉数智化供应链服务、企业经营物资集采等领域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与阿里越来越像,京东要放弃原有商业模式?

阿里与京东的边界正逐渐变得模糊,曾经那个誓要做零售行业价值链整合者的京东,如今却在追随他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的脚步,且在追随、模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阿里与京东的边界正逐渐变得模糊,曾经那个誓要做零售行业价值链整合者的京东,如今却在追随他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的脚步,且在追随、模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论是故事开端的商业模式,还是故事中的战略布局,甚至是具体的执行环节(诸如商务舱、金融、信用机制等),都无一例外,都是参照阿里巴巴的框架进行布局。

一、京东曾经的边界

过去我们会认为,京东存在的价值是连接商品与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购物体验。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到物流的全程掌控,提升零售的用户体验与整体效率。特别是零售效率这块,京东库存周转的时效性与商品结算的账期,以及整个商品流通的效率,在整个电商业内都首屈一指,即使与传统零售企业相比也略胜一筹。

记得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曾经说过,消费品领域价值链一分为二,一半为品牌商所有,一半归零售商所有,品牌商设计品牌、生产、定价、市场推广等,是有价值的,应该赚一半钱,零售商(暗指京东)投资建立各种服务体系(仓储物流用户等),也应该分一半的钱。

今天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商自己开始做零售商的事情。用品牌商自己的话说,他们正试图摆脱零售商的控制,无论是传统领域苏宁、国美这样的家电连锁,还是线上的京东,很多时候他们发现利润都给了这些零售商,零售商似乎什么都没做,就拿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他们忙前忙后收入却很拮据。

不仅如此,对比京东最新的财报数据(2014财年财报),以及一年前刘强东的采访记录,我们发现目前京东自营收入占比正出现萎缩态势,且还在不断高速萎缩。当时是牛文文的采访,当时刘强东是这么说的“京东将来赚钱大部分还是靠自营。自营做了价值链条的一半,第三方平台只做了20%,截了客流而已,仓库没做,品质控制没做,要赚更多的钱没有道理”,整篇采访中充满对阿里模式的不屑。

二、高仿阿里的京东

当然我们并不排除这样的萎缩是京东的刻意之举,这是京东某种“升级战略”中的一环,特别是仔细观察研究京东你会发现,他的结构和商业模式越来越像阿里。

有这种感觉的其实并不止我一个,就连阿里集团副总裁张剑锋也是这么认为的,在某活动上他直接指出“京东原先的商业模式是做自营,但是这种商业模式是看不到盈利的那一天的,国外的类似电商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未来也许他们能看到盈利的一线希望,今天你会不断看到,它正在通过高仿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苦苦追求由负转正”。

“只要阿里巴巴做什么它就马上会去做,阿里做村淘它也搞个村帮,阿里做阿里云,它也做个京东云,阿里做支付宝钱包它也做个京东钱包,阿里做天猫国际它也马上做一个全球购,“我们做一个阿里汽车事业部它也马上紧跟着会开一个汽车频道”,所以京东一半市值来自于资本对于阿里的期待”张剑锋如是说。

其实京东模仿阿里的布局远并不止张剑锋说的这些,还有京东去年推出的商务舱(模仿阿里妈妈流量平台),以及刚刚推出的京东到家(这个不存在模仿,因为阿里与京东目前都在尝试阶段,只是京东的节奏慢于阿里)等等很多,这里不在一一例举。

值得强调的是,是京东内部对待京东金融的布局价值,当前京东内部正努力将京东金融打造成与阿里小微金融事业群相似的职能部门,无论是京东将金融独立,还是对于该业务未来的期望都是如此。可能产品的表现形式上(股权众筹、白条等)与阿里有些许区别,但其对平台的价值部署是一致的。

可能说高仿有些偏激,但京东与阿里这两家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现在走的越来越像,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把两者放在同类别中进行业务数据的比较,那么京东曾经的物流优势、对商品的把控优势如今正逐渐丧失,要知道阿里也在布局关于物流的菜鸟网络,且覆盖范围远远大于京东。最关键的是,京东的用户、生态还远不如阿里。

在我的定义中,过去的京东所代表的是独享经济,是将商业链所有环节抓在自己手中。而阿里代表的则是共享经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共有资源,无论是用户,还是商户,甚至是政府,利用他们去完善自己的商业链。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战略布局更符合互联网的规律,曾经的京东并不符合。

不过庆幸的是,现在我们看到京东正在模仿阿里战略,做出对市场的转变,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共享经济的胜利(这里曾鸣的价值不可忽视,而京东似乎并没有如此高度的人)。至于很多人评论家拿着京东的财报(其中增长速度与移动化数据),说京东有望与阿里一决雌雄,更有甚者说京东会超越阿里。在我看来,这可能只是一个玩笑,一个可能连评论家自己都不可能相信的玩笑。

最后,我想问抄袭阿里的京东,何时是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