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央行降息是不是中国版QE?分歧大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央行降息是不是中国版QE?分歧大了

目前中国实体经济依旧低迷,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相对偏高,央行半年内第三次降息,引发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是否意味着“中国版QE”的议论,市场普遍认为,中国货币政策正由“稳健”转为“宽松”,降准降息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仍将加码。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中国人民银行半年内第三次降息,中国货币政策正由“稳健”转为“宽松”。

央行5月10日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降至5.6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谈及降息原因,央行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表示,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外部需求波动较大,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同时,国内物价水平总体处于低位,实际利率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为继续适当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间。

国家统计局5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CPI同比涨1.5%,连续8个月处于低于2%的低通胀。同日发布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4.6%,与上月持平,工业通缩已持续38个月,超过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纪录。

对此,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分析称,经济运行所面临的下行压力、物价总水平保持低位,都决定了通过名义利率适度下调以实现实体经济部门的实际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客观需要,以此稳定实体经济运行预期。

他还认为,尽管企业名义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在CPI环比下降,特别是PPI较快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相对偏高。降息主要是通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升市场投资意愿,使经济景气预期变得更好。

陆磊分析,利率政策仅仅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工具,对预期的引导还需要财税、产业、区域政策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进行引导,仅有融资成本降低是不够的,还需要形成融资的有效需求,以实现金融资源存量和增量的优化配。还需要有效的金融监管政策和激励金融创新的法律发挥加以配合。

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则认为,与别的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走形或者跑冒滴漏相比,降息的操作简单效果直接,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半年之内,央行三度降息,两度降准,使得外界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了一些诸如“强刺激”和“中国版QE(量化宽松)”等议论。资料显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俗称“印钞禁”,指一国货币当局通过大量印钞,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该政策通常是往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无效的情况下才被货币当局采用,即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实施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分析称,不应该将这次利率下调解读为中国版的QE,降息降准等政策工具仍属于常规货币政策操作。马骏认为,一些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是在政策利率接近于零,而实体经济又面临衰退的背景下采用的非常规政策手段。从流动性创造机制来看,中国也有使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其他常规政策工具的空间。这些工具足以有效地调节流动性供给,保持货币与信贷的平稳增长。

央行方面也不断表示,仍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货币政策正由“稳健”转为“宽松”。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在未来仍必不可少。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分析称,当前实体经济依旧低迷,实际融资成本仅是表面“缓解”,强势汇率输入通缩,为缓解存量债务风险、配合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发行,本次降息的时点和幅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每次地方政府债务到期高峰央行都会有动作。去年二季度,同样是城投债务到期高峰,央行决定再贷款、定向降准和PSL支持;去年12月,存量债务上报截止日前,银行纷纷抢占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末班车,央行11月降息;而今年二季度,又面临了城投债务大量到期,央行在2月选择了降息。二季度政府债务置换压力巨大,央行再次降准、降息。

管清友具体分析称,降息可以压低无风险利率,减轻地方发行人债务负担。他进一步分析认为,尽管央行说不会QE,但如果市场缺长期流动性配置置换债意愿依旧不强,那就不排除再次降准的可能。

管清友预测,本轮降息并非货币宽松的终点,市场对货币宽松预期的刺激不会因此终结。降息之后还有降息。降息最大的意义是存量风险防范。货币流入股市,可以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叠加注册制,为经济创新和转型打开空间。货币流入房地产,可以通过抵押品价值缓释信用风险和银行资产质量压力。降息降低企业负债成本,企业利润和现金流改善直接缓解存量债务风险。

据央行5月8日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物价涨幅回落,外占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为弥补外占减少等造成的流动性缺口,年初以来央行搭配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流动性供给,从量价两方面保持货币中性适度,包括逆回购、SLO等公开市场操作、SLF、MLF、存款准备金率、PSL等。央行称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重松紧适度和预调微调,既要防止过度“放水”固化结构扭曲、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也要根据流动性供需、物价和经济形势等基础条件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

但是,上述《报告》删去了“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的措辞,海通宏观债券研究院姜超分析称,这强调了政府主导的投资扩张空间有限,凸显货币政策重要性,后续货币宽松空间仍大。

姜超估算,央行一季度净投放资金达1.13万亿。央行货币政策从整体上看维持宽松。当前市场上QE呼声渐大,原因在于信贷利率迟迟难降,而央行称无须以量化宽松的方式大幅扩张流动性水平,目前各类货币政策工具都有较大的空间,意味着在传统降息降准等政策方面或进一步加大力度。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则认为,虽然央行报告否认QE,但预计未来货币加码宽松。央行提出“加快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不断拓宽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空间,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此,任泽平预计,央行将再降一次息,并将取消存款利率上限。

在降息政策效果判断上,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认为,降息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不会立刻下降,需要一到三个月才会体现出效果;短期内房地产销售会继续向好,销售的稳定会继续遏制投资下滑的趋势,促进房地产投资的企稳。但没有进一步的政策出台的话,销售不可能一直好下去。

他预计,中国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降准降息和灵活的宽松政策随时待命。继续宽松毫无疑问是大方向,此次降息后,降准降息会继续的相继出现,一方面实体经济需要降低融资成本,目前传导机制已改善,“堰塞湖”已缓解,另一方面为地方债务置换提供低利率环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央行降息是不是中国版QE?分歧大了

目前中国实体经济依旧低迷,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相对偏高,央行半年内第三次降息,引发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是否意味着“中国版QE”的议论,市场普遍认为,中国货币政策正由“稳健”转为“宽松”,降准降息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仍将加码。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中国人民银行半年内第三次降息,中国货币政策正由“稳健”转为“宽松”。

央行5月10日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降至5.6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谈及降息原因,央行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表示,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外部需求波动较大,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同时,国内物价水平总体处于低位,实际利率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为继续适当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间。

国家统计局5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CPI同比涨1.5%,连续8个月处于低于2%的低通胀。同日发布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4.6%,与上月持平,工业通缩已持续38个月,超过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纪录。

对此,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分析称,经济运行所面临的下行压力、物价总水平保持低位,都决定了通过名义利率适度下调以实现实体经济部门的实际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客观需要,以此稳定实体经济运行预期。

他还认为,尽管企业名义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在CPI环比下降,特别是PPI较快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相对偏高。降息主要是通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升市场投资意愿,使经济景气预期变得更好。

陆磊分析,利率政策仅仅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工具,对预期的引导还需要财税、产业、区域政策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进行引导,仅有融资成本降低是不够的,还需要形成融资的有效需求,以实现金融资源存量和增量的优化配。还需要有效的金融监管政策和激励金融创新的法律发挥加以配合。

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则认为,与别的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走形或者跑冒滴漏相比,降息的操作简单效果直接,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半年之内,央行三度降息,两度降准,使得外界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了一些诸如“强刺激”和“中国版QE(量化宽松)”等议论。资料显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俗称“印钞禁”,指一国货币当局通过大量印钞,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该政策通常是往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无效的情况下才被货币当局采用,即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实施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分析称,不应该将这次利率下调解读为中国版的QE,降息降准等政策工具仍属于常规货币政策操作。马骏认为,一些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是在政策利率接近于零,而实体经济又面临衰退的背景下采用的非常规政策手段。从流动性创造机制来看,中国也有使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其他常规政策工具的空间。这些工具足以有效地调节流动性供给,保持货币与信贷的平稳增长。

央行方面也不断表示,仍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货币政策正由“稳健”转为“宽松”。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在未来仍必不可少。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分析称,当前实体经济依旧低迷,实际融资成本仅是表面“缓解”,强势汇率输入通缩,为缓解存量债务风险、配合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发行,本次降息的时点和幅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每次地方政府债务到期高峰央行都会有动作。去年二季度,同样是城投债务到期高峰,央行决定再贷款、定向降准和PSL支持;去年12月,存量债务上报截止日前,银行纷纷抢占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末班车,央行11月降息;而今年二季度,又面临了城投债务大量到期,央行在2月选择了降息。二季度政府债务置换压力巨大,央行再次降准、降息。

管清友具体分析称,降息可以压低无风险利率,减轻地方发行人债务负担。他进一步分析认为,尽管央行说不会QE,但如果市场缺长期流动性配置置换债意愿依旧不强,那就不排除再次降准的可能。

管清友预测,本轮降息并非货币宽松的终点,市场对货币宽松预期的刺激不会因此终结。降息之后还有降息。降息最大的意义是存量风险防范。货币流入股市,可以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叠加注册制,为经济创新和转型打开空间。货币流入房地产,可以通过抵押品价值缓释信用风险和银行资产质量压力。降息降低企业负债成本,企业利润和现金流改善直接缓解存量债务风险。

据央行5月8日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物价涨幅回落,外占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为弥补外占减少等造成的流动性缺口,年初以来央行搭配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流动性供给,从量价两方面保持货币中性适度,包括逆回购、SLO等公开市场操作、SLF、MLF、存款准备金率、PSL等。央行称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重松紧适度和预调微调,既要防止过度“放水”固化结构扭曲、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也要根据流动性供需、物价和经济形势等基础条件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

但是,上述《报告》删去了“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的措辞,海通宏观债券研究院姜超分析称,这强调了政府主导的投资扩张空间有限,凸显货币政策重要性,后续货币宽松空间仍大。

姜超估算,央行一季度净投放资金达1.13万亿。央行货币政策从整体上看维持宽松。当前市场上QE呼声渐大,原因在于信贷利率迟迟难降,而央行称无须以量化宽松的方式大幅扩张流动性水平,目前各类货币政策工具都有较大的空间,意味着在传统降息降准等政策方面或进一步加大力度。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则认为,虽然央行报告否认QE,但预计未来货币加码宽松。央行提出“加快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不断拓宽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空间,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此,任泽平预计,央行将再降一次息,并将取消存款利率上限。

在降息政策效果判断上,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认为,降息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不会立刻下降,需要一到三个月才会体现出效果;短期内房地产销售会继续向好,销售的稳定会继续遏制投资下滑的趋势,促进房地产投资的企稳。但没有进一步的政策出台的话,销售不可能一直好下去。

他预计,中国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降准降息和灵活的宽松政策随时待命。继续宽松毫无疑问是大方向,此次降息后,降准降息会继续的相继出现,一方面实体经济需要降低融资成本,目前传导机制已改善,“堰塞湖”已缓解,另一方面为地方债务置换提供低利率环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