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牙缝中的青金石:一段失落的女性写作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牙缝中的青金石:一段失落的女性写作史

在中世纪,有不少精工细作、装帧华美的书本都出自修女之手。

这副牙齿上的牙垢里暗藏玄机。 图片来源:CHRISTINA WARINNER

在小心翼翼地用弱酸分解一处有1000年历史的牙垢时,学者阿妮塔·拉蒂尼(Anita Radini)透过显微镜发现了一抹光彩照人、非同寻常的蓝色。

后来她得知其学名为青金石蓝(ultramarine),若回到1000年前,这种颜料有且仅有一个来源,那就是阿富汗某一特定地区产出的青金石。当时它的珍贵程度与黄金不相上下。值得一提的是,它主要用来为圣母玛利亚的衣袍着色,这在多个世纪以来的艺术创作中已形成传统。牙缝里能有这种蓝色的人,生前极可能是中世纪手稿的抄写员或插画匠。

这个人究竟是谁?首先,她是一名女性。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的结果表明,她大约生活在997年至1162年间,葬于德国达尔海姆(Dalheim)的一处女子修道院。以此观之,她牙缝里的蓝色颗粒足以令一段中世纪手稿的失落历史重见天日:手稿作者并不限于男性修士。在中世纪,有不少精工细作、装帧华美的书本都出自修女之手。由此也可推知,修女当中想必有一群技艺特别精湛的人,她们正是因此而取得了使用青金石蓝这种珍贵且稀有的颜料的资格。

若颜料能留存在牙垢里,那就意味着我们也有可能在里面发现纤维、金属及其它类型的染料。“这无疑是一项重大发现。”来自新里斯本大学、主攻工艺美术的历史学家马克·克拉克(Mark Clarke)说。他没有参与前文提到的新研究,但指出我们也许能够透过牙垢里的微粒来识别金匠、木工或其它类型的艺术行当。“这为考古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拉蒂尼与合作作者克里斯蒂娜·沃琳娜(Christina Warinner)起初并未打算研究这种带有精美插画的(illuminated)手稿的产出过程。拉蒂尼目前任教于约克大学,她原本的兴趣是借助牙垢里的淀粉颗粒来推断其主人的饮食习惯,沃琳娜则在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从事微生物组(microbiome)的研究,古代人口腔细菌里的DNA是其关注的焦点。但这些蓝色微粒实在是无比亮眼,根本无法忽视。

青金石的价值与宝石相近,是青金石蓝这种颜料的主要来源,其微粒在牙缝里的状态可参见上图
图片来源:CHRISTINA WARINNER

“你能想象我们刚得出这一发现时不停联系各种陌生同行(making cold calls,业界俚语,直译为“打冷电话”,指与某些现阶段素不相识、但今后极可能在研究上有合作的人建立联系的过程——译注)的情景吗?”沃琳娜说,“‘您好,我在研究牙齿里的这东西,它有1000多年历史,里面有些蓝色微粒。您方便帮个忙吗?’人们觉得我们已经疯了。我们设法找到了一些物理学家,他们的态度就类似于,‘我不明白你们在说些什么。’我们还去拜访了从事艺术品修复的专家,而他们的反应则是,‘你们研究牙菌斑做甚?’”后来,沃琳娜终于在约克大学找到了愿意合作的物理学家,肯定了这种蓝色的确来自青金石矿,而后者又源自青金石。

但艺术领域的专家仍持怀疑态度。一些人提出,女性画匠的技艺水准一般不足以取得青金石蓝颜料的使用资格。还有人对沃琳娜表示,这名女性之所以能接触到青金石蓝,也许不过是因为她是个清洁工。

沃琳娜又找到了专门研究12世纪德国女性抄写员的俄亥俄大学历史学家艾利森·比奇(Alison Beach)。在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比奇和一群同行梳理了长久以来遭到忽视的、女性在中世纪图书生产中的贡献。比奇认为,真正的难点在于:尽管大部分带有签名的手稿上面签的都是男性的名字,但手稿中的绝大部分却是不带签名的。不过,现存的手稿中的确有一小部分签的是女性的名字,且学者们也已经发现,修士与修女在书籍生产过程中是有协作的。

比奇甚至跟一封1168年的信件打过交道:修女“N”在某男子修道院委员会里负责图书管理,她曾运用羊皮纸、皮革和丝绸等名贵材料造出过一本豪华版手稿。这名修女生活的修道院距离达尔海姆只有40英里,含有青金石微粒的牙齿正是在那里出土的。此外,透过鉴别,比奇还发现某本使用青金石颜料的书出自一名德国女性抄写员之手,时间在1200年左右。颜料从阿富汗出发,途径丝绸之路到达欧洲,其旅程将近4000英里。种种证据表明,在附近地区的确有女性抄写员使用青金石颜料来撰写书籍,且于相近的时间段在世。

认识主道》(Scivias)当中的插图页,该书作者为12世纪修女宾根的希德嘉(Hildegard of Bingen),插画出自两个无名画匠之手。其中的蓝色颜料就来自青金石
图片来源:Heidelberg University Library / Cod. Sal. X,16 / page 2r

研究团队推测了该名女性牙垢中青金石的多种可能来源。微粒是否来自于反复亲吻一本带插画的手稿?这一做法在此女逝世大约300年之后才较为普及。它是否来自药物里掺杂的青金石,如希腊和伊斯兰药方中会有的那种?没有证据表明12世纪的德国有人采纳此类药方。此外,青金石颗粒的品质相当上乘,这意味着它们经历了一个工作量颇大的研磨过程。此细节尤其能够表明:这批青金石乃是专门用来做颜料的。

在结论当中,研究团队提出了两种可能性最大的情形:此女是一名画匠,她在用舌头舔舐、润湿画笔的时候摄入了青金石颜料,或者是在为自己或他人准备颜料时吸入了青金石粉末。比奇称,你几乎可以开始描绘她的样貌了:日复一日地坐在桌前为一份手稿而忙碌。“对一名研究中世纪的历史学家来说,”她补充道,“这种来自某一个体的生活且确凿无疑的实物证据,乃是万分宝贵的。”

同样研究中世纪抄写员的范德比尔特大学教授辛西娅·塞勒斯(Cynthia Cyrus)告诉我说,阅读这篇论文乃是“她一天里最振奋的时刻”。她提到,与许多修道院类似,这名女性下葬的修道院也毁于一场中世纪的大火。那里的生活究竟是何等样貌,已经难以考证。但女性的牙齿表明,该地可能是一处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图书生产场所。

沃琳娜仍在继续研究古老牙垢里的微粒。她和同行已经从中发现了包括昆虫肢体、来自异域的观赏性花卉的花粉、鸦片、少量的羊毛、牛奶蛋白等许多东西——凡此种种,皆反映出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日常生活的零碎片断,经过时光的沉淀,积聚为了现代牙医亟欲除之而后快的坚硬牙垢。“他们也不为未来的考古学家想一想。”沃琳娜打趣道。

(翻译:林达)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Why a Medieval Woman Had Lapis Lazuli Hidden in Her Teeth

最新更新时间:01/17 14:0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牙缝中的青金石:一段失落的女性写作史

在中世纪,有不少精工细作、装帧华美的书本都出自修女之手。

这副牙齿上的牙垢里暗藏玄机。 图片来源:CHRISTINA WARINNER

在小心翼翼地用弱酸分解一处有1000年历史的牙垢时,学者阿妮塔·拉蒂尼(Anita Radini)透过显微镜发现了一抹光彩照人、非同寻常的蓝色。

后来她得知其学名为青金石蓝(ultramarine),若回到1000年前,这种颜料有且仅有一个来源,那就是阿富汗某一特定地区产出的青金石。当时它的珍贵程度与黄金不相上下。值得一提的是,它主要用来为圣母玛利亚的衣袍着色,这在多个世纪以来的艺术创作中已形成传统。牙缝里能有这种蓝色的人,生前极可能是中世纪手稿的抄写员或插画匠。

这个人究竟是谁?首先,她是一名女性。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的结果表明,她大约生活在997年至1162年间,葬于德国达尔海姆(Dalheim)的一处女子修道院。以此观之,她牙缝里的蓝色颗粒足以令一段中世纪手稿的失落历史重见天日:手稿作者并不限于男性修士。在中世纪,有不少精工细作、装帧华美的书本都出自修女之手。由此也可推知,修女当中想必有一群技艺特别精湛的人,她们正是因此而取得了使用青金石蓝这种珍贵且稀有的颜料的资格。

若颜料能留存在牙垢里,那就意味着我们也有可能在里面发现纤维、金属及其它类型的染料。“这无疑是一项重大发现。”来自新里斯本大学、主攻工艺美术的历史学家马克·克拉克(Mark Clarke)说。他没有参与前文提到的新研究,但指出我们也许能够透过牙垢里的微粒来识别金匠、木工或其它类型的艺术行当。“这为考古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拉蒂尼与合作作者克里斯蒂娜·沃琳娜(Christina Warinner)起初并未打算研究这种带有精美插画的(illuminated)手稿的产出过程。拉蒂尼目前任教于约克大学,她原本的兴趣是借助牙垢里的淀粉颗粒来推断其主人的饮食习惯,沃琳娜则在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从事微生物组(microbiome)的研究,古代人口腔细菌里的DNA是其关注的焦点。但这些蓝色微粒实在是无比亮眼,根本无法忽视。

青金石的价值与宝石相近,是青金石蓝这种颜料的主要来源,其微粒在牙缝里的状态可参见上图
图片来源:CHRISTINA WARINNER

“你能想象我们刚得出这一发现时不停联系各种陌生同行(making cold calls,业界俚语,直译为“打冷电话”,指与某些现阶段素不相识、但今后极可能在研究上有合作的人建立联系的过程——译注)的情景吗?”沃琳娜说,“‘您好,我在研究牙齿里的这东西,它有1000多年历史,里面有些蓝色微粒。您方便帮个忙吗?’人们觉得我们已经疯了。我们设法找到了一些物理学家,他们的态度就类似于,‘我不明白你们在说些什么。’我们还去拜访了从事艺术品修复的专家,而他们的反应则是,‘你们研究牙菌斑做甚?’”后来,沃琳娜终于在约克大学找到了愿意合作的物理学家,肯定了这种蓝色的确来自青金石矿,而后者又源自青金石。

但艺术领域的专家仍持怀疑态度。一些人提出,女性画匠的技艺水准一般不足以取得青金石蓝颜料的使用资格。还有人对沃琳娜表示,这名女性之所以能接触到青金石蓝,也许不过是因为她是个清洁工。

沃琳娜又找到了专门研究12世纪德国女性抄写员的俄亥俄大学历史学家艾利森·比奇(Alison Beach)。在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比奇和一群同行梳理了长久以来遭到忽视的、女性在中世纪图书生产中的贡献。比奇认为,真正的难点在于:尽管大部分带有签名的手稿上面签的都是男性的名字,但手稿中的绝大部分却是不带签名的。不过,现存的手稿中的确有一小部分签的是女性的名字,且学者们也已经发现,修士与修女在书籍生产过程中是有协作的。

比奇甚至跟一封1168年的信件打过交道:修女“N”在某男子修道院委员会里负责图书管理,她曾运用羊皮纸、皮革和丝绸等名贵材料造出过一本豪华版手稿。这名修女生活的修道院距离达尔海姆只有40英里,含有青金石微粒的牙齿正是在那里出土的。此外,透过鉴别,比奇还发现某本使用青金石颜料的书出自一名德国女性抄写员之手,时间在1200年左右。颜料从阿富汗出发,途径丝绸之路到达欧洲,其旅程将近4000英里。种种证据表明,在附近地区的确有女性抄写员使用青金石颜料来撰写书籍,且于相近的时间段在世。

认识主道》(Scivias)当中的插图页,该书作者为12世纪修女宾根的希德嘉(Hildegard of Bingen),插画出自两个无名画匠之手。其中的蓝色颜料就来自青金石
图片来源:Heidelberg University Library / Cod. Sal. X,16 / page 2r

研究团队推测了该名女性牙垢中青金石的多种可能来源。微粒是否来自于反复亲吻一本带插画的手稿?这一做法在此女逝世大约300年之后才较为普及。它是否来自药物里掺杂的青金石,如希腊和伊斯兰药方中会有的那种?没有证据表明12世纪的德国有人采纳此类药方。此外,青金石颗粒的品质相当上乘,这意味着它们经历了一个工作量颇大的研磨过程。此细节尤其能够表明:这批青金石乃是专门用来做颜料的。

在结论当中,研究团队提出了两种可能性最大的情形:此女是一名画匠,她在用舌头舔舐、润湿画笔的时候摄入了青金石颜料,或者是在为自己或他人准备颜料时吸入了青金石粉末。比奇称,你几乎可以开始描绘她的样貌了:日复一日地坐在桌前为一份手稿而忙碌。“对一名研究中世纪的历史学家来说,”她补充道,“这种来自某一个体的生活且确凿无疑的实物证据,乃是万分宝贵的。”

同样研究中世纪抄写员的范德比尔特大学教授辛西娅·塞勒斯(Cynthia Cyrus)告诉我说,阅读这篇论文乃是“她一天里最振奋的时刻”。她提到,与许多修道院类似,这名女性下葬的修道院也毁于一场中世纪的大火。那里的生活究竟是何等样貌,已经难以考证。但女性的牙齿表明,该地可能是一处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图书生产场所。

沃琳娜仍在继续研究古老牙垢里的微粒。她和同行已经从中发现了包括昆虫肢体、来自异域的观赏性花卉的花粉、鸦片、少量的羊毛、牛奶蛋白等许多东西——凡此种种,皆反映出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日常生活的零碎片断,经过时光的沉淀,积聚为了现代牙医亟欲除之而后快的坚硬牙垢。“他们也不为未来的考古学家想一想。”沃琳娜打趣道。

(翻译:林达)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Why a Medieval Woman Had Lapis Lazuli Hidden in Her Teeth

最新更新时间:01/17 14:0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