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第一渣男天团”出道,还《都挺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第一渣男天团”出道,还《都挺好》?

《都挺好》之所以引发空前热议,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女主角苏明玉是中国电视剧中从没有过的“狠角色”。

图/豆瓣

文|孙百卉

《都挺好》,又名《妇仇者联盟》,无疑是近期最热门的国产剧。

不仅花式上热搜,而且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甚至有网店抓住商机,出售怒骂苏家三父子服务。

图/豆瓣

不少网友纷纷被“大女主”苏明玉的女子力折服,感慨咱们国产剧里的女性角色终于不用在“斗小三、生儿子、守妇道”这种三俗情节中挣扎。

可是,你真的看懂这部剧在讲什么吗?

中国多久没这种“女子力”爽剧了?

关于剧里苏家“渣男天团”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这是中国电视剧中少见的男性角色集体崩塌。

△人形自走厄运鲤

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一种对于男权意识形态的反抗性叙事,揭露男权文化的噬女本质是这种反抗性叙事的最主要内容之一。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进入电影实践改造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而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欧洲,无论是电影还是剧集,女权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无处不在。

前几天还有一个筹备毕业作品的学生对我说,他打算拍一部女权主义的作品,因为他刚刚听到一个导演说,现在的作品不女权已经没有市场了。

看吧,女权主义对于绝大多数男性而言,除了投机,还能指望别的吗?

当我们在为欧美女权爽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傲骨之战》热血贲张的时候;

△《傲骨之战》第三季已强势回归!图/豆瓣

当我们在为丧剧《使女的故事》《伦敦生活》窒息压抑的时候;

当我们在为东亚友邻的《问题餐厅》《就算敏感点也无妨》义愤填膺的时候;

我相信,每个人都在心中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女性主义电视剧?

其实中国有,而且很早。

上个世纪90年代,当好莱坞热衷于制造男性英雄神话的时候,我们的电视剧在大量展现职业女性的风采,女性高就业率与经济独立一直是我国女权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当日剧在讲述凄绝美绝的爱情故事的时候,我们的电视剧在讲述农村女性如何摆脱封建的身份依附关系,对浪漫幻想的破灭使女性懂得,成长只能靠自强。

图/网络

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了呢?

这当然不是一夕发生的事,而是一个市场选择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但总体来说,是从现实主义的式微,与网络文学对电视剧本的收编开始的。

进入新世纪,宫斗、穿越、玄幻、都市小言等类型的网络IP大量进入电视剧市场,女性题材的现实主义创作最终土崩瓦解。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中国的观众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一部真正的女权意识形态的作品。

不是《我的前半生》、《那年花开月正圆》那种嘴里喊着独立,却步步靠男人的伪女权剧;

也不是《知否》那种用嫡庶尊卑的道统秩序,为女性斗争的合法性背书的女性励志剧;

当然更不是那些杂糅了毫无逻辑的剧情和矫揉造作的情感的玛丽苏职场剧。

国产剧史上最狠“大女主”

《都挺好》之所以引发空前热议,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女主角苏明玉是中国电视剧中从没有过的“狠角色”。

围绕这个形象的每个设定都直指男权社会的软肋。

因为是女孩子,她从小被家庭差别对待,小到一餐一饭、家务劳动,大到就学就业、财产分配,明玉与两个哥哥都是天壤之别,这是对男权社会重男轻女痼疾的无情揭露。

图/腾讯视频

苏明玉不珍视爱情,甚至认为谈恋爱是一件麻烦的事,她不会一见到帅哥就开始期待约会,也不会把爱情放在事业的前面。

很多人挽尊地说:

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性格缺陷使她无法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但我倒想奉劝这样想的人一句:

别因为自己离不开亲密关系就觉得别人也不能独立完整地存在!

明玉对爱情的冷淡,是对男权文化将女性的价值与“有男人爱”捆绑在一起的反叛。

图/豆瓣

苏明玉的性格是坚定、沉着、理智、叛逆的,这些都与男权社会对女性软弱、没有主见、感情用事、良顺的期待背道而驰,特别是她对男性伴侣的放荡勾引,完全是对传统社会要求女性矜持保守的挑战。

她的香水哪里是喷在她身上,分明就是喷在每个女性的心上,分分钟燃起被压抑的撩汉的欲望。

当她借醉酒把石天冬当代驾诓回家的时候,满屏都是“男孩子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的弹幕,引起极度舒适。

图/优酷

明玉的性格刻画是对传统社会性别气质的挑战。

苏明玉从小经常被妈妈和二哥打,长大后二哥也依然认为这个妹妹想打就能打,于是在葬礼上被拦住的拳头,终于在老婆利益受损的时候重重地落下,这是对男权社会针对女性的暴力的控诉。

可笑的是弹幕里看到有人说明成这是爱老婆的表现,且不说这根本就是他从小有妈撑腰看不起明玉,偏偏长大之后处处不如明玉,因嫉妒而重度心理扭曲的表现。

图/豆瓣

暴力倾向这一点就值得警惕,好在剧组拎得清,借由朱父之口提醒广大女性,遇到有暴力倾向的男人一定要绕着走。

对已婚女性的批评与反思

对于明玉的设定,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那就是她的社会关系中没有女性情谊。

这在女权影视作品中不多见,因为女权主义鼓励女性的连结与互助。

图/豆瓣

很多人都关注到这部剧中的“渣男天团”,但却忽略了,这部剧对于男权社会的已婚女性亦有所反思与批评。

与“渣男天团”一开始就将自私自利、爱钱如命、虚伪狡诈的本性暴露无遗不同,对于已婚女性的刻画,基本都经历了反转。

而且令她们暴露出自私虚伪、反复无常本性的,都是小家庭的利益面临损失的时候。

这就是有学者提出过的“人盯人”式的父权制:

异性恋的家庭制度规划出来的私密空间,为个别化的父权制提供了化整为零的执行场所。

每个身处异性恋(婚姻)中的女性都是一个被丈夫/男友管制的妻子/女友。

“嫁鸡随鸡”的传统观念不仅削弱了女性自身的反抗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她们只能看到自己小家庭的利益,而看不到女性群体的权益,于是女性的力量在男权制社会无法得到团结。

图/豆瓣

就目前播出的内容看,《都挺好》的确在批判男权意识形态方面刷出了国产剧的新高度。

但对于女主角明玉的塑造,已经显现出了矛盾性与逃避性。

矛盾性体现在:

一方面要将明玉塑造为一个能量巨大且具有独立、完整的主体性的单身女性楷模,一方面又要将她的强势和独立解释为原生家庭不幸的负面产物,将人们的关注焦点引到对原生家庭不幸的恐惧,而不是去关注女性的内在能量。

图/微博

逃避性体现在:爱情又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女主的避风港,这同样是对于女性内在能量的变相否定。

果然,《都挺好》依然是用异性恋来治愈明玉的创伤,但国产剧能撑到25集才让女主确立恋爱关系也算是意外惊喜了。

图/豆瓣

一部剧一旦不得不拖长,三观就很难稳定了。

但我还是非常喜欢苏明玉这个角色,她让我想起了《冰雪奇缘》中爱莎变身时唱的那句“The perfect girl has gone”。

图/Giphy

或许依然有很多人喜欢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就像《都挺好》这个求生欲很强的名字,听上去就如同正午的阳光一般温暖。

我一向认为,对于女性在男权社会所体验的寒凉与冰冷,男性是没有感知力的。

如果我是导演,我不会让苏明玉的兴趣爱好是拼搭房子,我会让她养蛇、变色龙和蜥蜴。

没错,就是那些传说中的冷血动物啊!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

孙百卉

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助理研究员,女权主义者,从事女权主义与影视艺术及媒介文化的交叉研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第一渣男天团”出道,还《都挺好》?

《都挺好》之所以引发空前热议,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女主角苏明玉是中国电视剧中从没有过的“狠角色”。

图/豆瓣

文|孙百卉

《都挺好》,又名《妇仇者联盟》,无疑是近期最热门的国产剧。

不仅花式上热搜,而且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甚至有网店抓住商机,出售怒骂苏家三父子服务。

图/豆瓣

不少网友纷纷被“大女主”苏明玉的女子力折服,感慨咱们国产剧里的女性角色终于不用在“斗小三、生儿子、守妇道”这种三俗情节中挣扎。

可是,你真的看懂这部剧在讲什么吗?

中国多久没这种“女子力”爽剧了?

关于剧里苏家“渣男天团”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这是中国电视剧中少见的男性角色集体崩塌。

△人形自走厄运鲤

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一种对于男权意识形态的反抗性叙事,揭露男权文化的噬女本质是这种反抗性叙事的最主要内容之一。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进入电影实践改造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而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欧洲,无论是电影还是剧集,女权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无处不在。

前几天还有一个筹备毕业作品的学生对我说,他打算拍一部女权主义的作品,因为他刚刚听到一个导演说,现在的作品不女权已经没有市场了。

看吧,女权主义对于绝大多数男性而言,除了投机,还能指望别的吗?

当我们在为欧美女权爽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傲骨之战》热血贲张的时候;

△《傲骨之战》第三季已强势回归!图/豆瓣

当我们在为丧剧《使女的故事》《伦敦生活》窒息压抑的时候;

当我们在为东亚友邻的《问题餐厅》《就算敏感点也无妨》义愤填膺的时候;

我相信,每个人都在心中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女性主义电视剧?

其实中国有,而且很早。

上个世纪90年代,当好莱坞热衷于制造男性英雄神话的时候,我们的电视剧在大量展现职业女性的风采,女性高就业率与经济独立一直是我国女权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当日剧在讲述凄绝美绝的爱情故事的时候,我们的电视剧在讲述农村女性如何摆脱封建的身份依附关系,对浪漫幻想的破灭使女性懂得,成长只能靠自强。

图/网络

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了呢?

这当然不是一夕发生的事,而是一个市场选择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但总体来说,是从现实主义的式微,与网络文学对电视剧本的收编开始的。

进入新世纪,宫斗、穿越、玄幻、都市小言等类型的网络IP大量进入电视剧市场,女性题材的现实主义创作最终土崩瓦解。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中国的观众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一部真正的女权意识形态的作品。

不是《我的前半生》、《那年花开月正圆》那种嘴里喊着独立,却步步靠男人的伪女权剧;

也不是《知否》那种用嫡庶尊卑的道统秩序,为女性斗争的合法性背书的女性励志剧;

当然更不是那些杂糅了毫无逻辑的剧情和矫揉造作的情感的玛丽苏职场剧。

国产剧史上最狠“大女主”

《都挺好》之所以引发空前热议,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女主角苏明玉是中国电视剧中从没有过的“狠角色”。

围绕这个形象的每个设定都直指男权社会的软肋。

因为是女孩子,她从小被家庭差别对待,小到一餐一饭、家务劳动,大到就学就业、财产分配,明玉与两个哥哥都是天壤之别,这是对男权社会重男轻女痼疾的无情揭露。

图/腾讯视频

苏明玉不珍视爱情,甚至认为谈恋爱是一件麻烦的事,她不会一见到帅哥就开始期待约会,也不会把爱情放在事业的前面。

很多人挽尊地说:

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性格缺陷使她无法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但我倒想奉劝这样想的人一句:

别因为自己离不开亲密关系就觉得别人也不能独立完整地存在!

明玉对爱情的冷淡,是对男权文化将女性的价值与“有男人爱”捆绑在一起的反叛。

图/豆瓣

苏明玉的性格是坚定、沉着、理智、叛逆的,这些都与男权社会对女性软弱、没有主见、感情用事、良顺的期待背道而驰,特别是她对男性伴侣的放荡勾引,完全是对传统社会要求女性矜持保守的挑战。

她的香水哪里是喷在她身上,分明就是喷在每个女性的心上,分分钟燃起被压抑的撩汉的欲望。

当她借醉酒把石天冬当代驾诓回家的时候,满屏都是“男孩子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的弹幕,引起极度舒适。

图/优酷

明玉的性格刻画是对传统社会性别气质的挑战。

苏明玉从小经常被妈妈和二哥打,长大后二哥也依然认为这个妹妹想打就能打,于是在葬礼上被拦住的拳头,终于在老婆利益受损的时候重重地落下,这是对男权社会针对女性的暴力的控诉。

可笑的是弹幕里看到有人说明成这是爱老婆的表现,且不说这根本就是他从小有妈撑腰看不起明玉,偏偏长大之后处处不如明玉,因嫉妒而重度心理扭曲的表现。

图/豆瓣

暴力倾向这一点就值得警惕,好在剧组拎得清,借由朱父之口提醒广大女性,遇到有暴力倾向的男人一定要绕着走。

对已婚女性的批评与反思

对于明玉的设定,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那就是她的社会关系中没有女性情谊。

这在女权影视作品中不多见,因为女权主义鼓励女性的连结与互助。

图/豆瓣

很多人都关注到这部剧中的“渣男天团”,但却忽略了,这部剧对于男权社会的已婚女性亦有所反思与批评。

与“渣男天团”一开始就将自私自利、爱钱如命、虚伪狡诈的本性暴露无遗不同,对于已婚女性的刻画,基本都经历了反转。

而且令她们暴露出自私虚伪、反复无常本性的,都是小家庭的利益面临损失的时候。

这就是有学者提出过的“人盯人”式的父权制:

异性恋的家庭制度规划出来的私密空间,为个别化的父权制提供了化整为零的执行场所。

每个身处异性恋(婚姻)中的女性都是一个被丈夫/男友管制的妻子/女友。

“嫁鸡随鸡”的传统观念不仅削弱了女性自身的反抗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她们只能看到自己小家庭的利益,而看不到女性群体的权益,于是女性的力量在男权制社会无法得到团结。

图/豆瓣

就目前播出的内容看,《都挺好》的确在批判男权意识形态方面刷出了国产剧的新高度。

但对于女主角明玉的塑造,已经显现出了矛盾性与逃避性。

矛盾性体现在:

一方面要将明玉塑造为一个能量巨大且具有独立、完整的主体性的单身女性楷模,一方面又要将她的强势和独立解释为原生家庭不幸的负面产物,将人们的关注焦点引到对原生家庭不幸的恐惧,而不是去关注女性的内在能量。

图/微博

逃避性体现在:爱情又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女主的避风港,这同样是对于女性内在能量的变相否定。

果然,《都挺好》依然是用异性恋来治愈明玉的创伤,但国产剧能撑到25集才让女主确立恋爱关系也算是意外惊喜了。

图/豆瓣

一部剧一旦不得不拖长,三观就很难稳定了。

但我还是非常喜欢苏明玉这个角色,她让我想起了《冰雪奇缘》中爱莎变身时唱的那句“The perfect girl has gone”。

图/Giphy

或许依然有很多人喜欢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就像《都挺好》这个求生欲很强的名字,听上去就如同正午的阳光一般温暖。

我一向认为,对于女性在男权社会所体验的寒凉与冰冷,男性是没有感知力的。

如果我是导演,我不会让苏明玉的兴趣爱好是拼搭房子,我会让她养蛇、变色龙和蜥蜴。

没错,就是那些传说中的冷血动物啊!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

孙百卉

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助理研究员,女权主义者,从事女权主义与影视艺术及媒介文化的交叉研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