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气杀手:两本关于空气污染的著作向我们揭示了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气杀手:两本关于空气污染的著作向我们揭示了什么?

两个关于空气污染的研究揭示,大气这个“无形杀手”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伤害是令人震惊的。

伦敦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相当高 图片来源:Nick Ansell/PA

1952年12月5日,浓厚的烟雾笼罩了伦敦城。雾霾在当时的伦敦并不罕见,但这场大雾非同寻常。它持续不散,而且越来越浓。两天后,能见度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只有一米出头。伦敦市民仿佛被蒙住了双眼,有的浑然不知地在车流中行走,有的失足跌落火车站台。在萨德勒威尔斯剧院(Sadler's Wells)演出的《茶花女》被迫中止,因为剧院充斥着浓雾,观众无法看清舞台。

许多市民患上了呼吸道疾病,医院病房渐趋满员。大雾笼罩伦敦的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成千上万的人已因为连续多日吸入充斥着烟灰的空气而奄奄一息,其中有约8000至12000人最终死亡。“二战期间任何一次持续五天的德军轰炸所造成的平民伤亡人数都没有这次雾霾多。”蒂姆·史莫德利(Tim Smedley)在《净化空气》(Clearing the Air)一书中写道。

这次灾害可以说是空气污染造成的可怕影响最为强有力的例证。作为对这次事件的回应,英国政府于1956年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极力控制煤炭用量——因为煤烟是引起此次浓雾的主要原因。“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雾霾在伦敦已经是过去式了。”史莫德利写道。此后的数十年,空气污染在伦敦一直被视为是一个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

《净化空气》

但史莫德利和《窒息》(Choked)的作者贝丝·加德纳(Beth Gardiner)都在自己的新作中明确提到,现在看起来,这种心照不宣的确信实在是自大得令人害怕。英国今天的空气也许看上去与雾霾不沾边,但空气质量却无情地每况愈下,今天的空气跟1952年的一样,正在侵害我们的身体,只不过我们今天吸入的致命的空气污染物大多是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的小颗粒,不再是当年一团一团的煤烟罢了。受污染的空气曾经在我们面前清晰可见,但今天的它已经变成了几乎隐形的威胁。

空气污染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伦敦。全世界范围内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在吸入对身体有害的空气,而且伤害程度还在持续上升。加德纳在书中写道:“我们呼吸的空气是人类生命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东西。但当今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在富有还是贫穷的国家,空气都在潜移默化地毒害着我们。”

我们已经半梦半醒地踏入了一个公共健康危机。抓住空气污染的“主犯”并不难:向空气排放氮氧化物和细微颗粒(即PM2.5)的机动车辆(尤其是柴油车)。它们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依然呈上升趋势,这些污染物损害着我们的肺,污染着我们的血液。今年三月初,科学家发布了可归因于大气污染的早逝人数,这个数字令人震惊:每年880万。当今世界每10个人里就有9个呼吸着高污染物浓度的空气。因此,每年都有将近60万名儿童死于空气污染所导致或加重的疾病。

《窒息》

史莫德利和加德纳通过朴实而生动的术语把大气污染对人造成的伤害展露无遗。这两位作者的创作都出于对自己孩子的关爱,他们都恰如其分地把我们今天面临的空气污染危机与由全球变暖导致的灾害联系了起来。正如加德纳所说:“这两者是我们在建立世界时打下有损于健康的地基——化石燃料时就已埋下的隐患。”

在加德纳的《窒息》和史莫德利的《净化空气》两本书之间,前者更具描述性,讲述了空气污染带来的令人心痛的影响——她举了布鲁克林、波兰、德里和柏林的例子——许多人因此丧生。相反,史莫德利的书更具指示性,在书的最后,他描绘了一幅拯救我们城市的详细蓝图。他提议的措施包括,禁止汽油车和柴油车驶入市中心、用电动交通工具替换柴油公共汽车和火车、不再使用木材燃烧炉或烧煤等。他坚信,这个愿景是能够实现的。“然而,实现它需要10年还是100年,就取决于公众压力的大小和政府的政治意愿了。”

(翻译:黄婧思)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卫报

原标题:Clearing the Air by Tim Smedley; Choked by Beth Gardiner – review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气杀手:两本关于空气污染的著作向我们揭示了什么?

两个关于空气污染的研究揭示,大气这个“无形杀手”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伤害是令人震惊的。

伦敦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相当高 图片来源:Nick Ansell/PA

1952年12月5日,浓厚的烟雾笼罩了伦敦城。雾霾在当时的伦敦并不罕见,但这场大雾非同寻常。它持续不散,而且越来越浓。两天后,能见度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只有一米出头。伦敦市民仿佛被蒙住了双眼,有的浑然不知地在车流中行走,有的失足跌落火车站台。在萨德勒威尔斯剧院(Sadler's Wells)演出的《茶花女》被迫中止,因为剧院充斥着浓雾,观众无法看清舞台。

许多市民患上了呼吸道疾病,医院病房渐趋满员。大雾笼罩伦敦的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成千上万的人已因为连续多日吸入充斥着烟灰的空气而奄奄一息,其中有约8000至12000人最终死亡。“二战期间任何一次持续五天的德军轰炸所造成的平民伤亡人数都没有这次雾霾多。”蒂姆·史莫德利(Tim Smedley)在《净化空气》(Clearing the Air)一书中写道。

这次灾害可以说是空气污染造成的可怕影响最为强有力的例证。作为对这次事件的回应,英国政府于1956年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极力控制煤炭用量——因为煤烟是引起此次浓雾的主要原因。“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雾霾在伦敦已经是过去式了。”史莫德利写道。此后的数十年,空气污染在伦敦一直被视为是一个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

《净化空气》

但史莫德利和《窒息》(Choked)的作者贝丝·加德纳(Beth Gardiner)都在自己的新作中明确提到,现在看起来,这种心照不宣的确信实在是自大得令人害怕。英国今天的空气也许看上去与雾霾不沾边,但空气质量却无情地每况愈下,今天的空气跟1952年的一样,正在侵害我们的身体,只不过我们今天吸入的致命的空气污染物大多是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的小颗粒,不再是当年一团一团的煤烟罢了。受污染的空气曾经在我们面前清晰可见,但今天的它已经变成了几乎隐形的威胁。

空气污染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伦敦。全世界范围内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在吸入对身体有害的空气,而且伤害程度还在持续上升。加德纳在书中写道:“我们呼吸的空气是人类生命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东西。但当今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在富有还是贫穷的国家,空气都在潜移默化地毒害着我们。”

我们已经半梦半醒地踏入了一个公共健康危机。抓住空气污染的“主犯”并不难:向空气排放氮氧化物和细微颗粒(即PM2.5)的机动车辆(尤其是柴油车)。它们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依然呈上升趋势,这些污染物损害着我们的肺,污染着我们的血液。今年三月初,科学家发布了可归因于大气污染的早逝人数,这个数字令人震惊:每年880万。当今世界每10个人里就有9个呼吸着高污染物浓度的空气。因此,每年都有将近60万名儿童死于空气污染所导致或加重的疾病。

《窒息》

史莫德利和加德纳通过朴实而生动的术语把大气污染对人造成的伤害展露无遗。这两位作者的创作都出于对自己孩子的关爱,他们都恰如其分地把我们今天面临的空气污染危机与由全球变暖导致的灾害联系了起来。正如加德纳所说:“这两者是我们在建立世界时打下有损于健康的地基——化石燃料时就已埋下的隐患。”

在加德纳的《窒息》和史莫德利的《净化空气》两本书之间,前者更具描述性,讲述了空气污染带来的令人心痛的影响——她举了布鲁克林、波兰、德里和柏林的例子——许多人因此丧生。相反,史莫德利的书更具指示性,在书的最后,他描绘了一幅拯救我们城市的详细蓝图。他提议的措施包括,禁止汽油车和柴油车驶入市中心、用电动交通工具替换柴油公共汽车和火车、不再使用木材燃烧炉或烧煤等。他坚信,这个愿景是能够实现的。“然而,实现它需要10年还是100年,就取决于公众压力的大小和政府的政治意愿了。”

(翻译:黄婧思)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卫报

原标题:Clearing the Air by Tim Smedley; Choked by Beth Gardiner – review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