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阿涅斯·瓦尔达如何拓展了银幕女性的内心世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阿涅斯·瓦尔达如何拓展了银幕女性的内心世界

在其大放异彩的数十载导演生涯中,瓦尔达以非传统的人性和才智刻画出了女性角色的生命。

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1928.5.30-2019.3.29) 插画:Sofia Bonati

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1928-2019)1965年导演的电影《幸福》中的故事发生在炎热而青葱翠绿的法国乡村。她请了演员让-克劳德·德鲁奥(Jean-Claude Drouot)和他现实中的妻儿在阳光灿烂的背景下出演虚构的一家人。然而,伊甸园一般的幸福生活脆弱无比——德鲁奥扮演的角色爱上了另一位女性,他想在原配和外遇之间左右逢源,悲剧很快发生了。

瓦尔达向我们展示了田园诗一般的家庭生活,尽管(或者说因为)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发现伴侣可以交替,他貌似从中找到了幸福。《幸福》是一部经过华丽渲染的影片,既对家庭生活进行讽刺,同时又体现了家庭生活给人的吸引力,用印象派的原色展现画面。

3月29日,阿涅斯·瓦尔达在即将迎来91岁生日之际与世长辞,她作为法国新浪潮中唯一的女导演而为人熟知,被尊称为新浪潮的“母亲”或“祖母”。瓦尔达的处女作《短角情事》于1955年推出,比后来由男性主导的首部新浪潮电影早了整整五年。新浪潮的男导演彻底改变了电影形式,却在对女性的刻画上延续传统风格。与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在60年代电影中活泼而迷惑十足的女角色相比,瓦尔达更喜欢展示男性冷漠、女性被视如敝屣的一面,她的作品更为尖锐。

她还热衷于在影片中采用传统的电影语言。在1962年的电影《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中,柯琳妮·玛钱德(Corinne Marchand)饰演一位美丽的女歌手,她在巴黎的街头游荡,当时的她刚得知自己可能罹患癌症,内心十分恐惧。影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几乎与现实时间一致,却让人感觉异常漫长,反映出等待坏消息时主观上对于时间的可怕感知。克莱奥在影片中对虚荣心和身份认同进行反思的方式在同年代中别树一帜,她从自己作为一位美丽女性的主观视角出发,而不是以他人眼中一个肤浅、被理想化的形象进行反思。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剧照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瓦尔达导演了许多出色的专题影片,在这期间,她十分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她的表现方式与同时代的男导演迥异。瓦尔达在60年代末与丈夫雅克·德米(Jacques Demy)一起搬到加利福尼亚,期间她以黑豹党(Black Panthers)和街头涂鸦艺术家等为对象制作了一些激进的纪录片。1977年,瓦尔达推出作品中政治立场最为鲜明的电影《一个唱,一个不唱》。该片通过讲述两位女性交织一生的友谊,探索了法国萌芽的女性主义和堕胎合法化运动,在法国允许合法堕胎一年后上映。瓦尔达本人一直都积极参与该运动,电影中的角色坦率地对女性运动进行探讨。然而,《一个唱,一个不唱》并非死板的政治长篇,而是采用抗议式的吟游歌曲和表演,像是一部欢快乐观的音乐剧,将恩格斯的语录融入到流行民谣中。

《天涯沦落女》也许是瓦尔达最好的作品,该片表达的内容却不如之前那样充满希望。桑德里娜·伯奈尔(Sandrine Bonnaire)饰演的莫娜是一位年轻的流浪女,她背着帐篷,孤身一人在寒冷的乡村游荡。这是一位孤立无援的女性在进行非常危险的探索。她摆脱社会和作为女性的束缚,甚至不顾个人形象,她在旅途上与传统女性相遇,吸引着她们,引导她们反抗。莫娜被社会抛弃,被视作毫无价值,她的叛逆注定是悲剧。

瓦尔达通过从右往左一系列突出的长镜头拍摄这位脱离社会的女孩,常常掠过镜头下的角色,体现她的尊严。瓦尔达在多部作品中均有使用这种标志性的镜头,就像是睁着好奇的双眼漫步,有条理地描绘她好奇的内心。

在国际电影研究者、影评家和制片人的推动下,瓦尔达在晚年得以多次举办作品回顾展,她的作品受到肯定。2017年,她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去年,英国电影学院举办了瓦尔达银幕作品季并推出巡回放映活动“拾穗的真相”(Gleaning Truths),在全英播放她的影片;去年七月,她上了《视与听》(Sight & Sound )的杂志封面。

2017年,瓦尔达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瓦尔达在职业生涯后期大火,差点要演变成大众眼中的一个“梗”了,其中一个原因是她极具辨识度的娃娃头和小脸。她的形象被做成挖空的硬纸板,无数的人发推特吐槽她古怪的红毯造型,即便是印有她名字的T恤看起来也给人一种倚老卖老的感觉。她被当作是一个“古怪老太太”的形象,与她作为导演在过去数十载出品多部杰作的身份格格不入。一位资深男导演必定不会遭到这样的对待,这是事实。然而,不可否认,人们重新认识到她的优秀,让她得以受到新生代影迷和作家的关注。观众感受到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和才智,与此同时,瓦尔达的魅力还体现在她所表达的自我:看起来永远活力十足、玩世不恭、举止优雅。

瓦尔达的作品在其生前就被奉为经典,这样的待遇在当代女导演中极为罕见。去年夏天她在英国电影学院发表演讲时谦虚地表示:“人们记住了我的电影,我为此感到自豪。我从未因拍电影而盈利,这就是给我的最大奖励。我之所以能够在最后这十年里获奖,是因为我老了,大家想让我晚年过得开心。”瓦尔达在晚年扬名,这点为未来提供了启发性的示范。她在第二波女性主义发生前开始工作,并在生前见证自己的艺术作品在第四波女性主义中备受推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所有女性隐藏着一颗叛逆的心。”瓦尔达曾对《天涯沦落女》的女主作此评价。她的电影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确切表达了这种叛逆。她是当之无愧的导演,作品中既表达了高度个性化的女性一面,又充满感情地对亦真亦假的角色进行刻画,两者完美融合。她有着出类拔萃的作品、鲜见的高寿,并且在世时已名声远播,伴随着人们对瓦尔达蜂拥而至的致敬和怀念,或许能够为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这样的可能性让人感到振奋。

(翻译:macy)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新政治家

原标题:How Agnès Varda revolutionised the inner lives of women on scree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阿涅斯·瓦尔达如何拓展了银幕女性的内心世界

在其大放异彩的数十载导演生涯中,瓦尔达以非传统的人性和才智刻画出了女性角色的生命。

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1928.5.30-2019.3.29) 插画:Sofia Bonati

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1928-2019)1965年导演的电影《幸福》中的故事发生在炎热而青葱翠绿的法国乡村。她请了演员让-克劳德·德鲁奥(Jean-Claude Drouot)和他现实中的妻儿在阳光灿烂的背景下出演虚构的一家人。然而,伊甸园一般的幸福生活脆弱无比——德鲁奥扮演的角色爱上了另一位女性,他想在原配和外遇之间左右逢源,悲剧很快发生了。

瓦尔达向我们展示了田园诗一般的家庭生活,尽管(或者说因为)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发现伴侣可以交替,他貌似从中找到了幸福。《幸福》是一部经过华丽渲染的影片,既对家庭生活进行讽刺,同时又体现了家庭生活给人的吸引力,用印象派的原色展现画面。

3月29日,阿涅斯·瓦尔达在即将迎来91岁生日之际与世长辞,她作为法国新浪潮中唯一的女导演而为人熟知,被尊称为新浪潮的“母亲”或“祖母”。瓦尔达的处女作《短角情事》于1955年推出,比后来由男性主导的首部新浪潮电影早了整整五年。新浪潮的男导演彻底改变了电影形式,却在对女性的刻画上延续传统风格。与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在60年代电影中活泼而迷惑十足的女角色相比,瓦尔达更喜欢展示男性冷漠、女性被视如敝屣的一面,她的作品更为尖锐。

她还热衷于在影片中采用传统的电影语言。在1962年的电影《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中,柯琳妮·玛钱德(Corinne Marchand)饰演一位美丽的女歌手,她在巴黎的街头游荡,当时的她刚得知自己可能罹患癌症,内心十分恐惧。影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几乎与现实时间一致,却让人感觉异常漫长,反映出等待坏消息时主观上对于时间的可怕感知。克莱奥在影片中对虚荣心和身份认同进行反思的方式在同年代中别树一帜,她从自己作为一位美丽女性的主观视角出发,而不是以他人眼中一个肤浅、被理想化的形象进行反思。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剧照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瓦尔达导演了许多出色的专题影片,在这期间,她十分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她的表现方式与同时代的男导演迥异。瓦尔达在60年代末与丈夫雅克·德米(Jacques Demy)一起搬到加利福尼亚,期间她以黑豹党(Black Panthers)和街头涂鸦艺术家等为对象制作了一些激进的纪录片。1977年,瓦尔达推出作品中政治立场最为鲜明的电影《一个唱,一个不唱》。该片通过讲述两位女性交织一生的友谊,探索了法国萌芽的女性主义和堕胎合法化运动,在法国允许合法堕胎一年后上映。瓦尔达本人一直都积极参与该运动,电影中的角色坦率地对女性运动进行探讨。然而,《一个唱,一个不唱》并非死板的政治长篇,而是采用抗议式的吟游歌曲和表演,像是一部欢快乐观的音乐剧,将恩格斯的语录融入到流行民谣中。

《天涯沦落女》也许是瓦尔达最好的作品,该片表达的内容却不如之前那样充满希望。桑德里娜·伯奈尔(Sandrine Bonnaire)饰演的莫娜是一位年轻的流浪女,她背着帐篷,孤身一人在寒冷的乡村游荡。这是一位孤立无援的女性在进行非常危险的探索。她摆脱社会和作为女性的束缚,甚至不顾个人形象,她在旅途上与传统女性相遇,吸引着她们,引导她们反抗。莫娜被社会抛弃,被视作毫无价值,她的叛逆注定是悲剧。

瓦尔达通过从右往左一系列突出的长镜头拍摄这位脱离社会的女孩,常常掠过镜头下的角色,体现她的尊严。瓦尔达在多部作品中均有使用这种标志性的镜头,就像是睁着好奇的双眼漫步,有条理地描绘她好奇的内心。

在国际电影研究者、影评家和制片人的推动下,瓦尔达在晚年得以多次举办作品回顾展,她的作品受到肯定。2017年,她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去年,英国电影学院举办了瓦尔达银幕作品季并推出巡回放映活动“拾穗的真相”(Gleaning Truths),在全英播放她的影片;去年七月,她上了《视与听》(Sight & Sound )的杂志封面。

2017年,瓦尔达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瓦尔达在职业生涯后期大火,差点要演变成大众眼中的一个“梗”了,其中一个原因是她极具辨识度的娃娃头和小脸。她的形象被做成挖空的硬纸板,无数的人发推特吐槽她古怪的红毯造型,即便是印有她名字的T恤看起来也给人一种倚老卖老的感觉。她被当作是一个“古怪老太太”的形象,与她作为导演在过去数十载出品多部杰作的身份格格不入。一位资深男导演必定不会遭到这样的对待,这是事实。然而,不可否认,人们重新认识到她的优秀,让她得以受到新生代影迷和作家的关注。观众感受到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和才智,与此同时,瓦尔达的魅力还体现在她所表达的自我:看起来永远活力十足、玩世不恭、举止优雅。

瓦尔达的作品在其生前就被奉为经典,这样的待遇在当代女导演中极为罕见。去年夏天她在英国电影学院发表演讲时谦虚地表示:“人们记住了我的电影,我为此感到自豪。我从未因拍电影而盈利,这就是给我的最大奖励。我之所以能够在最后这十年里获奖,是因为我老了,大家想让我晚年过得开心。”瓦尔达在晚年扬名,这点为未来提供了启发性的示范。她在第二波女性主义发生前开始工作,并在生前见证自己的艺术作品在第四波女性主义中备受推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所有女性隐藏着一颗叛逆的心。”瓦尔达曾对《天涯沦落女》的女主作此评价。她的电影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确切表达了这种叛逆。她是当之无愧的导演,作品中既表达了高度个性化的女性一面,又充满感情地对亦真亦假的角色进行刻画,两者完美融合。她有着出类拔萃的作品、鲜见的高寿,并且在世时已名声远播,伴随着人们对瓦尔达蜂拥而至的致敬和怀念,或许能够为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这样的可能性让人感到振奋。

(翻译:macy)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新政治家

原标题:How Agnès Varda revolutionised the inner lives of women on scree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