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茶、辣椒和外卖:口味偏好与英国穆斯林的身份认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茶、辣椒和外卖:口味偏好与英国穆斯林的身份认同

人们的审美或艺术偏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社会因素的决定,其味蕾的癖好也同样如此。

每一代人的口味都不尽相同 图片来源:Rawpixel.com/Shutterstock

食品。所有人都需要它。但它也告诉着我们:我们是谁?这是近期我在一项聚焦于西方穆斯林身份认同演进的研究里所探讨的问题。

鉴于大部分英国穆斯林如今既非移民也非移民子女,我试图理解他们的身份认同是如何变化的,兼顾跨地域和代际间传承这两个视点。基于此,除语言和衣着等文化认同标志外,我也考察了数百名受访者所食用的食品类型,田野工作为期18个月,横跨英国和欧洲大陆。

就以茶为例。这种饮料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但茶的做法事关重大。英国穆斯林人口里约有三分之二都有南亚文化背景,它经常会将“传统茶”(Desi chai/tea)与“英式茶”(English tea)相区分。

回味无穷吧?图片来源:Wayne Dsouza/Shutterstock

所谓传统茶,是指一种将等量的牛奶与水结合茶包一并在火炉里煮开,偶尔配以诸如肉桂、豆蔻或姜等香辛料的饮品,而英式茶则会用一壶开水来冲泡茶包,时常会加上少许牛奶。据我研究,第一代南亚移民里的绝大部分人都只喝前者,对后者则屡有异样的眼光。例如,有一次,我听见一个英籍巴勒斯坦裔老者不无傲慢地将英式茶斥为“太淡,跟加了调味料的水差不多”。

另一方面,他们的后代通常既喝传统茶又喝英式茶(或者以他们不时会使用的称谓来说,“马萨拉茶”[masala系印度茶叶调料的总称,意即印度风味茶——译注]),而这意味着在民族根基和社会语境的交互影响下出现了一种左右逢源的文化认同。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鬼椒(Naga pepper)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之一,主要生长于孟加拉国。生于英国的孟加拉裔青年伊姆兰(Imran)在接受访谈时告诉我说,在他的叔叔自孟加拉国来伦敦探亲期间,家里掀起了一场“吃辣比赛”。他和他的父亲都已在英国居住了20年以上,但仍觉得自己非得参与这种夸示勇敢的活动不可。

仅仅吃了两口,伊姆兰就冲进房间灌了几大口牛奶,以安抚他火辣的舌头。父亲虽摆出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继续坚持,但两道泪痕早已划过脸颊,从孟加拉国来的叔叔成了那天的赢家。伊姆兰的故事意味着,定居英格兰的经历已经令他的吃辣能力大为退化——而这是孟加拉文化的重要一环。他清楚地记得,同年下半年自己回国时,村里的女子们都不无嘲讽意味地叫道:“有了你这个伦敦来的,我们做饭都不能加辣,要不然你就得哭死了!”

酷辣难耐 图片来源:Julie Clopper/Shutterstock.com

品味的社会学

1979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证:主流社群会以对立于庸众(hoi polloi)之粗鄙的方式来定义自己的品味,以构建其“文化资本”。换言之,布迪厄想说的是,上行下效乃是社会建构的。

在我自己的分析中,我有意从字面上来定义他的“品味”(taste)一词——即关涉到嘴里所感受到的味道——为其引入了一层新意。人们的审美或艺术偏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社会因素的决定,其味蕾的癖好也同样如此。易言之,社会化有一个生理学的维度。我称之为关于品味的社会学。

在研究过程里,我很快就能区分出第一代移民与其生于英国的后代在口味上的差别。这一反差是如此地强烈,以至于我可以用“守旧派”(old guard)和“维新派”(avant-garde)来为其命名。一言以蔽之:我发现守旧派喜好油腻的咖喱食品和薄煎饼,而维新派则偏爱吃外卖或诸如面条这类快餐或简餐。某一次,我想起自己曾观察到一群青年穆斯林用困惑的眼神盯着一名上了年纪的印度“大叔”,看着他把一整块披萨撕成小块,浸进洋葱辣椒拌辣羊肉(lamb karahi)里,就好像在吃印度薄饼一样。

食品与变化中的身份认同

学者一条敦子(Atsuko Ichijo,音译)和罗纳德·兰塔(Ronald Ranta)最近在一项出色的研究里指出,食品也是一种国家认同的符号。譬如,羊杂碎肚(haggis)就经常与苏格兰裙和格子花呢上装一同出现,而鹰嘴豆泥(hummus)则令人想起中东风情。然而在2001年,英国外长罗宾·库克(Robin Cook)却宣称,印度咖喱鸡(chicken tikka masala)不仅是最热门的食物,且“如今是真正的英国国民菜式”——得以与香肠、麦麸糊、约克郡布丁和炸鱼薯条等传统菜式并驾齐驱。这告诉我们即便国家认同也远远不是静态和铁板一块的,而是一场花样繁多的宴会。人类的口味——及其所指代的身份认同——会进化、类似于变色龙且反映出变动不居的社会和文化条件,这在移民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我们不妨把眼光转回伊姆兰,也就是那个出生于英国的孟加拉裔穆斯林青年身上。他告诉我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就受不了家里的香辣腌鱼(shutki)所散发出的浓重气味了——这种鱼干乃是孟加拉国餐饮里的流行菜式。但十几岁时的一些经历也促使他展开了一场自省之旅,重新思考自己与信仰以及民族文化的关系。为取悦家里的长辈,他在这段时间里开始定期祷告,也会吃一些香辣腌鱼。对伊姆兰来说,这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标志着他重新认肯了孟加拉穆斯林的传统。

鱼干:踏上自省之旅的契机 图片来源:Leonardo Martin/Shutterstock

另一位同样出生于英国、祖籍为孟加拉国的穆斯林穆阿兹(Muaaz)与食品的关系在访谈中则有迥然不同的表现。我和他一同参加过宗教隐修课程,其间他理直气壮地吃着意大利面,声称自己在做这道菜的时候一种亚洲香辛料都没碰。不同于伊姆兰,对穆阿兹而言,这也是一项有意识的选择,但标志的却是他从旧地向新居的转变。伊姆兰和穆阿兹都是虔诚的穆斯林,但其信仰实践与文化表达上的形式差异是并行不悖的。

盘中餐食的类型告诉我们的远不只是用餐者的烹饪偏好。它可以为观察人类的身份认同打开一扇窗。盘中餐食的类型变化——兼有地域与代际间的维度——给我们的启示是,身份认同从来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地受到各种社会和文化力量的拉扯。

(文中受访者均系化名)

本文作者是Riyaz Timol是卡迪夫大学英国穆斯林研究的研究助理。

(翻译:林达)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Tea, chillies and takeaway: what food choices reveal about British Muslim identity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茶、辣椒和外卖:口味偏好与英国穆斯林的身份认同

人们的审美或艺术偏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社会因素的决定,其味蕾的癖好也同样如此。

每一代人的口味都不尽相同 图片来源:Rawpixel.com/Shutterstock

食品。所有人都需要它。但它也告诉着我们:我们是谁?这是近期我在一项聚焦于西方穆斯林身份认同演进的研究里所探讨的问题。

鉴于大部分英国穆斯林如今既非移民也非移民子女,我试图理解他们的身份认同是如何变化的,兼顾跨地域和代际间传承这两个视点。基于此,除语言和衣着等文化认同标志外,我也考察了数百名受访者所食用的食品类型,田野工作为期18个月,横跨英国和欧洲大陆。

就以茶为例。这种饮料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但茶的做法事关重大。英国穆斯林人口里约有三分之二都有南亚文化背景,它经常会将“传统茶”(Desi chai/tea)与“英式茶”(English tea)相区分。

回味无穷吧?图片来源:Wayne Dsouza/Shutterstock

所谓传统茶,是指一种将等量的牛奶与水结合茶包一并在火炉里煮开,偶尔配以诸如肉桂、豆蔻或姜等香辛料的饮品,而英式茶则会用一壶开水来冲泡茶包,时常会加上少许牛奶。据我研究,第一代南亚移民里的绝大部分人都只喝前者,对后者则屡有异样的眼光。例如,有一次,我听见一个英籍巴勒斯坦裔老者不无傲慢地将英式茶斥为“太淡,跟加了调味料的水差不多”。

另一方面,他们的后代通常既喝传统茶又喝英式茶(或者以他们不时会使用的称谓来说,“马萨拉茶”[masala系印度茶叶调料的总称,意即印度风味茶——译注]),而这意味着在民族根基和社会语境的交互影响下出现了一种左右逢源的文化认同。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鬼椒(Naga pepper)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之一,主要生长于孟加拉国。生于英国的孟加拉裔青年伊姆兰(Imran)在接受访谈时告诉我说,在他的叔叔自孟加拉国来伦敦探亲期间,家里掀起了一场“吃辣比赛”。他和他的父亲都已在英国居住了20年以上,但仍觉得自己非得参与这种夸示勇敢的活动不可。

仅仅吃了两口,伊姆兰就冲进房间灌了几大口牛奶,以安抚他火辣的舌头。父亲虽摆出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继续坚持,但两道泪痕早已划过脸颊,从孟加拉国来的叔叔成了那天的赢家。伊姆兰的故事意味着,定居英格兰的经历已经令他的吃辣能力大为退化——而这是孟加拉文化的重要一环。他清楚地记得,同年下半年自己回国时,村里的女子们都不无嘲讽意味地叫道:“有了你这个伦敦来的,我们做饭都不能加辣,要不然你就得哭死了!”

酷辣难耐 图片来源:Julie Clopper/Shutterstock.com

品味的社会学

1979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证:主流社群会以对立于庸众(hoi polloi)之粗鄙的方式来定义自己的品味,以构建其“文化资本”。换言之,布迪厄想说的是,上行下效乃是社会建构的。

在我自己的分析中,我有意从字面上来定义他的“品味”(taste)一词——即关涉到嘴里所感受到的味道——为其引入了一层新意。人们的审美或艺术偏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社会因素的决定,其味蕾的癖好也同样如此。易言之,社会化有一个生理学的维度。我称之为关于品味的社会学。

在研究过程里,我很快就能区分出第一代移民与其生于英国的后代在口味上的差别。这一反差是如此地强烈,以至于我可以用“守旧派”(old guard)和“维新派”(avant-garde)来为其命名。一言以蔽之:我发现守旧派喜好油腻的咖喱食品和薄煎饼,而维新派则偏爱吃外卖或诸如面条这类快餐或简餐。某一次,我想起自己曾观察到一群青年穆斯林用困惑的眼神盯着一名上了年纪的印度“大叔”,看着他把一整块披萨撕成小块,浸进洋葱辣椒拌辣羊肉(lamb karahi)里,就好像在吃印度薄饼一样。

食品与变化中的身份认同

学者一条敦子(Atsuko Ichijo,音译)和罗纳德·兰塔(Ronald Ranta)最近在一项出色的研究里指出,食品也是一种国家认同的符号。譬如,羊杂碎肚(haggis)就经常与苏格兰裙和格子花呢上装一同出现,而鹰嘴豆泥(hummus)则令人想起中东风情。然而在2001年,英国外长罗宾·库克(Robin Cook)却宣称,印度咖喱鸡(chicken tikka masala)不仅是最热门的食物,且“如今是真正的英国国民菜式”——得以与香肠、麦麸糊、约克郡布丁和炸鱼薯条等传统菜式并驾齐驱。这告诉我们即便国家认同也远远不是静态和铁板一块的,而是一场花样繁多的宴会。人类的口味——及其所指代的身份认同——会进化、类似于变色龙且反映出变动不居的社会和文化条件,这在移民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我们不妨把眼光转回伊姆兰,也就是那个出生于英国的孟加拉裔穆斯林青年身上。他告诉我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就受不了家里的香辣腌鱼(shutki)所散发出的浓重气味了——这种鱼干乃是孟加拉国餐饮里的流行菜式。但十几岁时的一些经历也促使他展开了一场自省之旅,重新思考自己与信仰以及民族文化的关系。为取悦家里的长辈,他在这段时间里开始定期祷告,也会吃一些香辣腌鱼。对伊姆兰来说,这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标志着他重新认肯了孟加拉穆斯林的传统。

鱼干:踏上自省之旅的契机 图片来源:Leonardo Martin/Shutterstock

另一位同样出生于英国、祖籍为孟加拉国的穆斯林穆阿兹(Muaaz)与食品的关系在访谈中则有迥然不同的表现。我和他一同参加过宗教隐修课程,其间他理直气壮地吃着意大利面,声称自己在做这道菜的时候一种亚洲香辛料都没碰。不同于伊姆兰,对穆阿兹而言,这也是一项有意识的选择,但标志的却是他从旧地向新居的转变。伊姆兰和穆阿兹都是虔诚的穆斯林,但其信仰实践与文化表达上的形式差异是并行不悖的。

盘中餐食的类型告诉我们的远不只是用餐者的烹饪偏好。它可以为观察人类的身份认同打开一扇窗。盘中餐食的类型变化——兼有地域与代际间的维度——给我们的启示是,身份认同从来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地受到各种社会和文化力量的拉扯。

(文中受访者均系化名)

本文作者是Riyaz Timol是卡迪夫大学英国穆斯林研究的研究助理。

(翻译:林达)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Tea, chillies and takeaway: what food choices reveal about British Muslim identity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