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天堂的代价:自杀炸弹袭击者如何形塑了这个时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天堂的代价:自杀炸弹袭击者如何形塑了这个时代

为什么人们会自愿实施自杀式袭击?伊恩·奥弗顿试图在新书《天堂的代价》中找到答案。

2012年5月,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居民迅速对两名自杀炸弹受害者实施援救。图片来源:Syrian News Agency/EPA

首次为《观察家报》报道自杀式炸弹袭击的经历对我而言记忆犹新。那是在2002年,耶稣撒冷的雅法路(Jaffa Road),主要的商业街之一。28岁的巴勒斯坦女子瓦法·伊德里斯(Wafa Idris)自爆杀死了81岁的以色列男性平哈斯·托卡特里(Pinhas Tokatli),另有多人受伤。

最近一次报道自杀式炸弹是2007年在伊拉克城市塔尔·阿法尔(Tal Afar),一名19岁的逊尼派人弹闯入住在他附近的某什叶派警官的婚宴并引爆了炸弹,导致包括两名儿童在内的4人死亡。我报道过不少骇人听闻的暴力场景,但在面对自杀式袭击的余波时屡屡被一种特别的恐惧所震撼。

伊恩·奥弗顿(Iain Overton)的新书《天堂的代价》(The Price of Paradise)试图深入理解自杀式炸弹袭击这一现象,迄今为止它已经夺去7.2万条人命,首起有记载的自杀式炸弹袭击是1881年俄国的一场暗杀沙皇的行动。

感叹死亡人数是很容易的事,但更难的是理解参与其中的个人的动机。曾旅居世界各地的作者就此发问:为什么人们会自愿实施自杀式袭击?

这个好问题,之前已经有不少人试图回答它——如学术界、记者以及伊斯兰学者。但追寻意义是件很烦人的差事。

在袭击指使者以及先行准备了说明视频的袭击者本人看来,自杀式炸弹袭击都是一件英雄式的举措。借助于政治或者宗教意识形态,它被采纳此举的人界定为一种抵抗行动:反对占领或者干预,此外它也经常被视为敌对性的(譬如针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但这些都难以解释为什么某一个体会成为自杀式炸弹袭击者。

另一种方法是观察个体袭击者的心理,看其生活和信念是如何令他们走上那条路的。我不禁回忆起:在21世纪初的自杀式炸弹袭击高峰期,身处以色列和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你只需要花很短的时间就能知道受害者和杀手的身份。

《天堂的代价》

针对杀手亲友团的访谈以及对其生活的详尽透视,自杀式袭击都是为了寻求意义。不管是把袭击说成是起于国仇家恨,还是将杀手个人的挫折加以合理化以提出一种解释,都难免产生一种理想化的炸弹袭击者形象。你与真正的理解依旧有一定距离。

奥弗顿提出的是某种关于自杀式炸弹袭击的大一统理论,它追踪了一个世纪以来的一连串血腥的乌托邦思想或自毁式谋杀的线索,这种行为预示着一类观念,即认为自我牺牲乃是为了更大的善好,或者说反映了认为自我将会在死后延续下去的宗教信念。

“诸如此类的影响,”他在前言里写道,“是本书标题的灵感来源……它关涉到将死亡接受为自杀式炸弹袭击的代价。一场自杀式袭击如何被理解为击败敌人以及在尘世间开启全新的和平时代的最佳途径——乃至于唯一的途径。一场自杀式袭击如何被看作为其来生提供了烈士式的上天堂途径,以作为其行动的回报。”

《天堂的代价》切中时弊、引人深思,是一本极为可读的相关主题的概观。奥弗顿不仅正确地提出了问题,还试图将最近的一些现象置于自杀式袭击的更广阔脉络中来加以考察,譬如俄国革命年代的炸弹袭击者、神风特攻队和回天雷(注:日本海军在二战末期曾经使用的鱼雷,由人工直接操纵)以及泰米尔猛虎组织的“黑虎”敢死队等。

不过,如果说奥弗顿对伊斯兰意识形态——它被用来辩护一些暴力致死和杀害平民的行为——的脉络尚且有不错的概述,那他在别的问题上就没有那么笃定了。在某处,他提到了埃及宗教领袖优素福·艾尔-卡拉达维(Yusuf al-Qaradawi)支持以自杀式炸弹袭击来对付以色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卡拉达维本人拒绝使用“自杀式袭击行动”这样的表述。

正如奥弗顿在别处所表明的,实际情况是主流的伊斯兰教义严禁自杀式袭击以及杀害平民。这样的话,其拥趸就需要提出一些繁复的论证——譬如像卡尔达维那样的——来让此类行为显得更可接受。

《天堂的代价》最有趣之处在于,它追踪了过去40年来自杀式袭击的发展历程——它在中东冲突里原本是威慑的手段,到了“伊斯兰国”这里则变成了目的本身。用奥弗顿的话来说,它成了一种主张“自杀式炸弹袭击者的牺牲乃是胜利的先导”的臆想。

但最为紧迫的问题仍是关乎未来的。层出不穷的自杀式袭击是否会因为维系它的一系列环境的衰落——譬如自封的“伊斯兰国”哈里发——而走向终结?

本文作者Peter Beaumont是《卫报》资深记者,专注于非洲及中东等地区的报道。

(翻译:林达)

 

来源:卫报

原标题:The Price of Paradise: How the Suicide Bomber Shaped the Modern Ageby Iain Overton – review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天堂的代价:自杀炸弹袭击者如何形塑了这个时代

为什么人们会自愿实施自杀式袭击?伊恩·奥弗顿试图在新书《天堂的代价》中找到答案。

2012年5月,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居民迅速对两名自杀炸弹受害者实施援救。图片来源:Syrian News Agency/EPA

首次为《观察家报》报道自杀式炸弹袭击的经历对我而言记忆犹新。那是在2002年,耶稣撒冷的雅法路(Jaffa Road),主要的商业街之一。28岁的巴勒斯坦女子瓦法·伊德里斯(Wafa Idris)自爆杀死了81岁的以色列男性平哈斯·托卡特里(Pinhas Tokatli),另有多人受伤。

最近一次报道自杀式炸弹是2007年在伊拉克城市塔尔·阿法尔(Tal Afar),一名19岁的逊尼派人弹闯入住在他附近的某什叶派警官的婚宴并引爆了炸弹,导致包括两名儿童在内的4人死亡。我报道过不少骇人听闻的暴力场景,但在面对自杀式袭击的余波时屡屡被一种特别的恐惧所震撼。

伊恩·奥弗顿(Iain Overton)的新书《天堂的代价》(The Price of Paradise)试图深入理解自杀式炸弹袭击这一现象,迄今为止它已经夺去7.2万条人命,首起有记载的自杀式炸弹袭击是1881年俄国的一场暗杀沙皇的行动。

感叹死亡人数是很容易的事,但更难的是理解参与其中的个人的动机。曾旅居世界各地的作者就此发问:为什么人们会自愿实施自杀式袭击?

这个好问题,之前已经有不少人试图回答它——如学术界、记者以及伊斯兰学者。但追寻意义是件很烦人的差事。

在袭击指使者以及先行准备了说明视频的袭击者本人看来,自杀式炸弹袭击都是一件英雄式的举措。借助于政治或者宗教意识形态,它被采纳此举的人界定为一种抵抗行动:反对占领或者干预,此外它也经常被视为敌对性的(譬如针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但这些都难以解释为什么某一个体会成为自杀式炸弹袭击者。

另一种方法是观察个体袭击者的心理,看其生活和信念是如何令他们走上那条路的。我不禁回忆起:在21世纪初的自杀式炸弹袭击高峰期,身处以色列和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你只需要花很短的时间就能知道受害者和杀手的身份。

《天堂的代价》

针对杀手亲友团的访谈以及对其生活的详尽透视,自杀式袭击都是为了寻求意义。不管是把袭击说成是起于国仇家恨,还是将杀手个人的挫折加以合理化以提出一种解释,都难免产生一种理想化的炸弹袭击者形象。你与真正的理解依旧有一定距离。

奥弗顿提出的是某种关于自杀式炸弹袭击的大一统理论,它追踪了一个世纪以来的一连串血腥的乌托邦思想或自毁式谋杀的线索,这种行为预示着一类观念,即认为自我牺牲乃是为了更大的善好,或者说反映了认为自我将会在死后延续下去的宗教信念。

“诸如此类的影响,”他在前言里写道,“是本书标题的灵感来源……它关涉到将死亡接受为自杀式炸弹袭击的代价。一场自杀式袭击如何被理解为击败敌人以及在尘世间开启全新的和平时代的最佳途径——乃至于唯一的途径。一场自杀式袭击如何被看作为其来生提供了烈士式的上天堂途径,以作为其行动的回报。”

《天堂的代价》切中时弊、引人深思,是一本极为可读的相关主题的概观。奥弗顿不仅正确地提出了问题,还试图将最近的一些现象置于自杀式袭击的更广阔脉络中来加以考察,譬如俄国革命年代的炸弹袭击者、神风特攻队和回天雷(注:日本海军在二战末期曾经使用的鱼雷,由人工直接操纵)以及泰米尔猛虎组织的“黑虎”敢死队等。

不过,如果说奥弗顿对伊斯兰意识形态——它被用来辩护一些暴力致死和杀害平民的行为——的脉络尚且有不错的概述,那他在别的问题上就没有那么笃定了。在某处,他提到了埃及宗教领袖优素福·艾尔-卡拉达维(Yusuf al-Qaradawi)支持以自杀式炸弹袭击来对付以色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卡拉达维本人拒绝使用“自杀式袭击行动”这样的表述。

正如奥弗顿在别处所表明的,实际情况是主流的伊斯兰教义严禁自杀式袭击以及杀害平民。这样的话,其拥趸就需要提出一些繁复的论证——譬如像卡尔达维那样的——来让此类行为显得更可接受。

《天堂的代价》最有趣之处在于,它追踪了过去40年来自杀式袭击的发展历程——它在中东冲突里原本是威慑的手段,到了“伊斯兰国”这里则变成了目的本身。用奥弗顿的话来说,它成了一种主张“自杀式炸弹袭击者的牺牲乃是胜利的先导”的臆想。

但最为紧迫的问题仍是关乎未来的。层出不穷的自杀式袭击是否会因为维系它的一系列环境的衰落——譬如自封的“伊斯兰国”哈里发——而走向终结?

本文作者Peter Beaumont是《卫报》资深记者,专注于非洲及中东等地区的报道。

(翻译:林达)

 

来源:卫报

原标题:The Price of Paradise: How the Suicide Bomber Shaped the Modern Ageby Iain Overton – review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