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魅族会成为下一个锤子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魅族会成为下一个锤子吗?

魅族仅仅获得了喘息,能否活下去,还是未知数。

文|智见MAX1

近日,工商资料显示,魅族科技完成了来自珠海市国资体系基金的注资,投资主体是珠海国资体系投资基金——珠海虹华新动能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下简称“珠海虹华”)。背后出资方均是珠海国资委旗下主要企业。而魅族强调,公司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黄章(即魅族创始人黄秀章),管理层团结稳定。

据媒体采访一位魅族离职中层,其指出:“珠海投资委觉得企业也不错,只是现在有困难需要帮忙,就联合珠海的龙头企业攒资金投入,给魅族更多时间,熬过这个时期。但结构没变,就是黄章和阿里拿了一点股份出来。”

而黄章本人则在魅族论坛表示:“如果可以选择,我不想做大股东,太累。”

1、魅族的内忧外患

魅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对内机海战术的失败和管理层的飘摇不定让公司元气大伤,对外则面临智能机红利消退后,厂商们在存量市场杀红了眼,魅族却难有招架之力。

国资委伸出援手,让魅族有了喘息的空间。

魅族曾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军者,2009年2月,首款魅族手机M8开售,五个月内销售额突破5亿元,黄章在雷军之前已经被赞为“中国乔布斯”。但是魅族也曾是较封闭的公司,在2014年开始对外融资之前,黄章一直是这家公司唯一股东。

但此后智能手机行业突变,先发优势的魅族被迅速超越。2012年,小米出货量达到719万台,而魅族出货量仅100多万台;2013年魅族手机出货总量超过200万台,但彼时的小米已向2000万的目标狂奔。随后几年,魅族开始机海战术,出货量增长迅速。根据魅族对外公布的数据,2016年魅族出货量达到2200万部,2017年出货量接近2000万部。魅族对外表示,2017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并继续保持盈利。

但在高端市场,魅族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2018年魅族面临压力更大。Countpoint分析师闫占孟表示,魅族2018年全球出货量800万部左右,较2017年有较大幅度下滑。主要因为资金问题导致供应链无法支撑,产品上市一直延后,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处境被动。

而2019年对手机企业来说又是特别艰难的一年。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数据,整个市场同比下跌了3%,总出货量为8800万部,这也是近6年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单季度出货量的新低。除了华为,其他品牌的手机出货量普遍都在下滑。

魅族仅仅获得了喘息,能否活下去,还是未知数。

2、锤子能否给魅族提供前车之鉴

此前的锤子科技获得国资入股,与魅族竟有惊人的相似。由于资金链紧张,锤子科技接受了东方广益投资有限公司的入股。但锤子科技获得国资投资之后,并未改变自己小众手机品牌的困境。

回过头来再看魅族,当2018年其市场份额、销售额均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获得了国资的入股。但仅仅缓解资金链紧张,仅仅打磨好产品,就足够吗?

黄章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产品经理,当由黄章一手操刀的魅族16S发布后,面对市场中几乎清一色异形屏,看似传统的魅族16S确实引起很多注意,首发全网预售售罄,淘系热度上升670%,发布近两天京东自营店预约量更是超过了12万人。

相比于锤子,魅族好产品还能够在推出。但仅仅是好产品,显然并不够。

整个行业遇冷,除了苹果和华米OV五大头部品牌,中国市场的小众手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过去两年中,陆续退出市场的小众手机包括:酷派、金立、美图、锤子……。在2016年IDC统计的手机出货量中,小众厂商的总占比尚能维持近4成,到2018年第四季度,该比例已跌至17.9%。

多年以前,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曾认定“互联网手机”的模式可以跑通,他告诉同伴说以优秀软件为优势、过渡到硬件生产的模式是可行的。5年后,锤子正是失败于硬件供应链的全面溃败。锤子哪怕引入国资解燃眉之急,都未能避免失败,但锤子的教训,能否帮助魅族找到对的方向?

3、黄章能否再次改变魅族

虽然有多笔融资注入,但魅族本质上还是一家家族企业,黄章本人决定了公司的方向。

2014年前,魅族没有引入外来资本,纯粹是“黄”字号。黄章本人表面上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主要的权责下放到了“三剑客”杨颜、白永祥和李楠手中,2013年前白永祥都担任魅族CEO。

黄章在魅族最艰难的时候,曾经起到过力挽狂澜的作用。2013年,魅族的手机出货量只有440万台,完全无法和小米和荣耀抗衡。在三剑客的力邀之下,2014年,隐居幕后的黄章短暂出山,引入了阿里5.9亿美元投资,确定机海战术,推出低端产品线“魅蓝”,并且放弃阶段性的利润力争市场占有率。

这些做法主要聚焦点是“销量”,短暂地给魅族打入了一剂强心针。魅族的出货量在2015年就激增了350%,达到2000万台。此后,黄章又一次离开了一线,主要通过经营决策会议来参与战略制定。

黄章归隐之心真的是从未消失,魅族稍有起色便再次退隐。但黄章又无法像段永平那样完全放手,退隐江湖。

黄章再次归来,魅族能否改变?

去年11月,李楠在评价小米与美图手机联姻时表示,未来手机行业会是大集团+副牌的战争,细分市场独立品牌机会不大。没过多久,他删除了上述表态。

也许,李楠的这句话正是魅族现在的真实困境,因此他也不得不删除。

有分析指出,华米OV均以大集团+副牌的方式全面出击,华为在高端对标三星、苹果,nova系列对标OPPO、vivo,荣耀狙击小米;OPPO从过去的R系列打天下变成Find系列+Reno系列+A、K系列的产品组合,并手握一加、Realme两张副牌;除了自身体系内的小米、红米,雷军手上还有黑鲨+美图这两张副牌;vivo则推出全新的子品牌iQOO来抢占互联网人群。

魅族现在不仅没有了副牌魅蓝,其本身体量也称不上是大集团。而且从魅族现状来看,其并未展现大破大立的改革姿态,看起来仍然是小修小补的措施。

但此番引入珠海市国资委,对魅族来说仍是个不小的进步。魅族的赢面很小,但赢面很大也从不是市场的常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魅族

3.7k
  • 星纪魅族与Alipay+联合落地智能眼镜首笔线下支付功能
  • 星纪魅族:未来海外销量占比将突破50%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魅族会成为下一个锤子吗?

魅族仅仅获得了喘息,能否活下去,还是未知数。

文|智见MAX1

近日,工商资料显示,魅族科技完成了来自珠海市国资体系基金的注资,投资主体是珠海国资体系投资基金——珠海虹华新动能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下简称“珠海虹华”)。背后出资方均是珠海国资委旗下主要企业。而魅族强调,公司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黄章(即魅族创始人黄秀章),管理层团结稳定。

据媒体采访一位魅族离职中层,其指出:“珠海投资委觉得企业也不错,只是现在有困难需要帮忙,就联合珠海的龙头企业攒资金投入,给魅族更多时间,熬过这个时期。但结构没变,就是黄章和阿里拿了一点股份出来。”

而黄章本人则在魅族论坛表示:“如果可以选择,我不想做大股东,太累。”

1、魅族的内忧外患

魅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对内机海战术的失败和管理层的飘摇不定让公司元气大伤,对外则面临智能机红利消退后,厂商们在存量市场杀红了眼,魅族却难有招架之力。

国资委伸出援手,让魅族有了喘息的空间。

魅族曾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军者,2009年2月,首款魅族手机M8开售,五个月内销售额突破5亿元,黄章在雷军之前已经被赞为“中国乔布斯”。但是魅族也曾是较封闭的公司,在2014年开始对外融资之前,黄章一直是这家公司唯一股东。

但此后智能手机行业突变,先发优势的魅族被迅速超越。2012年,小米出货量达到719万台,而魅族出货量仅100多万台;2013年魅族手机出货总量超过200万台,但彼时的小米已向2000万的目标狂奔。随后几年,魅族开始机海战术,出货量增长迅速。根据魅族对外公布的数据,2016年魅族出货量达到2200万部,2017年出货量接近2000万部。魅族对外表示,2017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并继续保持盈利。

但在高端市场,魅族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2018年魅族面临压力更大。Countpoint分析师闫占孟表示,魅族2018年全球出货量800万部左右,较2017年有较大幅度下滑。主要因为资金问题导致供应链无法支撑,产品上市一直延后,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处境被动。

而2019年对手机企业来说又是特别艰难的一年。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数据,整个市场同比下跌了3%,总出货量为8800万部,这也是近6年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单季度出货量的新低。除了华为,其他品牌的手机出货量普遍都在下滑。

魅族仅仅获得了喘息,能否活下去,还是未知数。

2、锤子能否给魅族提供前车之鉴

此前的锤子科技获得国资入股,与魅族竟有惊人的相似。由于资金链紧张,锤子科技接受了东方广益投资有限公司的入股。但锤子科技获得国资投资之后,并未改变自己小众手机品牌的困境。

回过头来再看魅族,当2018年其市场份额、销售额均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获得了国资的入股。但仅仅缓解资金链紧张,仅仅打磨好产品,就足够吗?

黄章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产品经理,当由黄章一手操刀的魅族16S发布后,面对市场中几乎清一色异形屏,看似传统的魅族16S确实引起很多注意,首发全网预售售罄,淘系热度上升670%,发布近两天京东自营店预约量更是超过了12万人。

相比于锤子,魅族好产品还能够在推出。但仅仅是好产品,显然并不够。

整个行业遇冷,除了苹果和华米OV五大头部品牌,中国市场的小众手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过去两年中,陆续退出市场的小众手机包括:酷派、金立、美图、锤子……。在2016年IDC统计的手机出货量中,小众厂商的总占比尚能维持近4成,到2018年第四季度,该比例已跌至17.9%。

多年以前,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曾认定“互联网手机”的模式可以跑通,他告诉同伴说以优秀软件为优势、过渡到硬件生产的模式是可行的。5年后,锤子正是失败于硬件供应链的全面溃败。锤子哪怕引入国资解燃眉之急,都未能避免失败,但锤子的教训,能否帮助魅族找到对的方向?

3、黄章能否再次改变魅族

虽然有多笔融资注入,但魅族本质上还是一家家族企业,黄章本人决定了公司的方向。

2014年前,魅族没有引入外来资本,纯粹是“黄”字号。黄章本人表面上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主要的权责下放到了“三剑客”杨颜、白永祥和李楠手中,2013年前白永祥都担任魅族CEO。

黄章在魅族最艰难的时候,曾经起到过力挽狂澜的作用。2013年,魅族的手机出货量只有440万台,完全无法和小米和荣耀抗衡。在三剑客的力邀之下,2014年,隐居幕后的黄章短暂出山,引入了阿里5.9亿美元投资,确定机海战术,推出低端产品线“魅蓝”,并且放弃阶段性的利润力争市场占有率。

这些做法主要聚焦点是“销量”,短暂地给魅族打入了一剂强心针。魅族的出货量在2015年就激增了350%,达到2000万台。此后,黄章又一次离开了一线,主要通过经营决策会议来参与战略制定。

黄章归隐之心真的是从未消失,魅族稍有起色便再次退隐。但黄章又无法像段永平那样完全放手,退隐江湖。

黄章再次归来,魅族能否改变?

去年11月,李楠在评价小米与美图手机联姻时表示,未来手机行业会是大集团+副牌的战争,细分市场独立品牌机会不大。没过多久,他删除了上述表态。

也许,李楠的这句话正是魅族现在的真实困境,因此他也不得不删除。

有分析指出,华米OV均以大集团+副牌的方式全面出击,华为在高端对标三星、苹果,nova系列对标OPPO、vivo,荣耀狙击小米;OPPO从过去的R系列打天下变成Find系列+Reno系列+A、K系列的产品组合,并手握一加、Realme两张副牌;除了自身体系内的小米、红米,雷军手上还有黑鲨+美图这两张副牌;vivo则推出全新的子品牌iQOO来抢占互联网人群。

魅族现在不仅没有了副牌魅蓝,其本身体量也称不上是大集团。而且从魅族现状来看,其并未展现大破大立的改革姿态,看起来仍然是小修小补的措施。

但此番引入珠海市国资委,对魅族来说仍是个不小的进步。魅族的赢面很小,但赢面很大也从不是市场的常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