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脑力劳动到情感劳动,一切劳动都可以外包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脑力劳动到情感劳动,一切劳动都可以外包吗?

这样的发展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脑力工作。1915年美国的办公室职员。图片来源:Library of Congress

工作是艰难的。但我们并不总能明白它究竟有多难,或者其实根本不知道某些形式的劳动(labour)究竟算不算工作(work)。如果你只是站着或者整天盯着屏幕,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劳损。但如果某项任务较具精神性,其难度通常就看不见摸不着了——这使得评价或赞赏此类任务的承担者一事变得相当困难。

当人们感到其它形式的劳动正面临威胁时,以认知性贡献(cognitive contributions)来界定的职业便受到关注。对被某个职业淘汰或者被机器替代的焦虑,让人们倾向于聚焦那些本质上属于人自身的技能和心态。当然,没有任何职业是纯粹的体力或者脑力劳动。但认知在为工作估价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角色。以“情感劳动”为例:历史上照料产业里的低薪职业绝大部分由女性来承担。对情感劳动的承认,与对于其它经济领域的自动化趋势的恐惧乃是相伴相生的关系。

在不断变迁的就业格局里,脑力劳动获得新的承认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一个世纪以前,类似的转型催生了另一新的认知性范畴。对工作之未来的关切致使人们重新评估现有职业的难度。人们愈发感到新技术威胁着农场和工厂里的手工劳动,一些人因此开始谋求更多的坐班式(sedentary)岗位——在办公室里以及在桌前工作——企图为失业者提供一条未来出路。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美好。第一个洞察工作场所里这些变迁的人里有好些是医生,他们对这种认知性劳动(指坐班)对身体和心理所造成的惊人影响提出了日益严正的警告。外行人眼里的劳动力扩军被指责有暗中加重负担之嫌,乃至于存在危险。

医生称这些职业为“脑力工作”,主张它比体力的交易更加耗损从业者的身心。一个坐班的职业和工厂车间的工人相比,可能差不多危险。在为自己提出论证的同时,医生也使得“脑力工人”可以正当地宣称自己的劳动也是艰辛的,更要紧的则在于它是属于人自身的。他们对“脑力工作”的界定和辩护,对于如今将情感劳动视为日益自动化的时代的出路这一做法而言,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脑力工作”的范畴与1870年代至1900年代的“镀金时代”(Gilded Age)相适应。作为一个用来描述认知性任务的新标签,它将当时方兴未艾的心理科学和医学变革与对于技术进步将对工作本质产生影响的恐惧连接了起来。医学和机械装置,认知和资本主义——这形成了一个交叉点,它重新定义了人类本性里的一些关键特征及其与生产性劳动之间的关系。

19世纪晚期,“神经能量”(nervous energy)理论解释了心灵与大脑如何互动——且不论它解释得好不好。神经能量过多会让你激情澎湃,过少则让你精疲力竭。美国神经学家乔治·米勒·比尔德(George Miller Beard)让“神经衰弱”的概念进入了公众视野,用其来解释自己所认为的美国病:现代世界的迅疾和持续的刺激将导致神经的耗竭。

不管是在照料产业里还是在家里,情感劳动长期以来都与女性相关——这是它长期以来忽视的主要理由。

根据比尔德等人的说法,根本的原因在于技术变迁的节奏,这在他们看来是前所未有而且危险的。这正是“脑力工作”之说诞生的背景脉络。它既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办公室工人和工厂工人是差不多劳累的,同时也对一种现代人认为完全不会过时的劳动形式表达了赞赏。

对神经耗竭的医学解释以及制造业领域的机械改进共同将“脑力工作”推上了前台。靠大脑工作的人现在有了一套叙事来说明他们的劳累,以及解释这样一种感觉:导致这种劳累的职业好歹是铁饭碗,至少现在如此。

你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安慰有些莫名其妙。依照其鼓吹者的说法,“脑力工作”使我们成其为人,然而它也在害死我们。稍作反思,它似乎是为人类例外论(human exceptionalism)辩护的不二之选,但凯旋式的心态也遮蔽了认知性劳动所带来的健康后果。

这一点对如今的情感劳动也成立。在心灵-大脑关联方面的科学和医学进步体现为一种“情感转向”,承认了情感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福祉中的正负两方面效应。情感神经科学目前对理解认同和互动而言至关重要,我们正处在一个情感时代。同时,技术对劳动的影响所带来的新一轮焦虑也促使我们去寻找一些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无法胜任的任务。

情感转向与人工智能这两股转型风潮在“情感劳动”上汇聚为一体,精神病学家及其他一些人特别强调了情感劳动的压力之大以及难度之高。不管是在照料产业里还是在家里,情感劳动长期以来都与女性相关——这是它长期以来忽视的主要理由。今天,在技术变革的表面现象之下,它仍维持为一种不会被自动化取代的劳动形式。

情感劳动之于人工智能,正如“脑力工作”之于工厂的机械化:两者都是运用科学和医学来推崇特定类型工作的例子。但不巧的是,我们完全可以指出,在这两个例子里,认知的重要性都仅在制造业工作面临威胁,男性急于为新的行当寻求根据的时候才凸显出来。但如果那意味着对长期以来被低估的工作加以承认,问题也不大。

真正的风险在于,各大公司如今有可能寻求将情感劳动外包,而不是在其内部完成——它们对待“脑力工作”时也是如此。一个世纪以前兴起的管理咨询(management consulting)就是“脑力工作”问世以来的成果之一。问题是,情感劳动是否也能有类似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是否又真的是一件好事?

(翻译:林达)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Aeon

原标题:Is emotional labour next to be outsourced and professionalised?

最新更新时间:05/18 11:1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脑力劳动到情感劳动,一切劳动都可以外包吗?

这样的发展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脑力工作。1915年美国的办公室职员。图片来源:Library of Congress

工作是艰难的。但我们并不总能明白它究竟有多难,或者其实根本不知道某些形式的劳动(labour)究竟算不算工作(work)。如果你只是站着或者整天盯着屏幕,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劳损。但如果某项任务较具精神性,其难度通常就看不见摸不着了——这使得评价或赞赏此类任务的承担者一事变得相当困难。

当人们感到其它形式的劳动正面临威胁时,以认知性贡献(cognitive contributions)来界定的职业便受到关注。对被某个职业淘汰或者被机器替代的焦虑,让人们倾向于聚焦那些本质上属于人自身的技能和心态。当然,没有任何职业是纯粹的体力或者脑力劳动。但认知在为工作估价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角色。以“情感劳动”为例:历史上照料产业里的低薪职业绝大部分由女性来承担。对情感劳动的承认,与对于其它经济领域的自动化趋势的恐惧乃是相伴相生的关系。

在不断变迁的就业格局里,脑力劳动获得新的承认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一个世纪以前,类似的转型催生了另一新的认知性范畴。对工作之未来的关切致使人们重新评估现有职业的难度。人们愈发感到新技术威胁着农场和工厂里的手工劳动,一些人因此开始谋求更多的坐班式(sedentary)岗位——在办公室里以及在桌前工作——企图为失业者提供一条未来出路。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美好。第一个洞察工作场所里这些变迁的人里有好些是医生,他们对这种认知性劳动(指坐班)对身体和心理所造成的惊人影响提出了日益严正的警告。外行人眼里的劳动力扩军被指责有暗中加重负担之嫌,乃至于存在危险。

医生称这些职业为“脑力工作”,主张它比体力的交易更加耗损从业者的身心。一个坐班的职业和工厂车间的工人相比,可能差不多危险。在为自己提出论证的同时,医生也使得“脑力工人”可以正当地宣称自己的劳动也是艰辛的,更要紧的则在于它是属于人自身的。他们对“脑力工作”的界定和辩护,对于如今将情感劳动视为日益自动化的时代的出路这一做法而言,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脑力工作”的范畴与1870年代至1900年代的“镀金时代”(Gilded Age)相适应。作为一个用来描述认知性任务的新标签,它将当时方兴未艾的心理科学和医学变革与对于技术进步将对工作本质产生影响的恐惧连接了起来。医学和机械装置,认知和资本主义——这形成了一个交叉点,它重新定义了人类本性里的一些关键特征及其与生产性劳动之间的关系。

19世纪晚期,“神经能量”(nervous energy)理论解释了心灵与大脑如何互动——且不论它解释得好不好。神经能量过多会让你激情澎湃,过少则让你精疲力竭。美国神经学家乔治·米勒·比尔德(George Miller Beard)让“神经衰弱”的概念进入了公众视野,用其来解释自己所认为的美国病:现代世界的迅疾和持续的刺激将导致神经的耗竭。

不管是在照料产业里还是在家里,情感劳动长期以来都与女性相关——这是它长期以来忽视的主要理由。

根据比尔德等人的说法,根本的原因在于技术变迁的节奏,这在他们看来是前所未有而且危险的。这正是“脑力工作”之说诞生的背景脉络。它既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办公室工人和工厂工人是差不多劳累的,同时也对一种现代人认为完全不会过时的劳动形式表达了赞赏。

对神经耗竭的医学解释以及制造业领域的机械改进共同将“脑力工作”推上了前台。靠大脑工作的人现在有了一套叙事来说明他们的劳累,以及解释这样一种感觉:导致这种劳累的职业好歹是铁饭碗,至少现在如此。

你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安慰有些莫名其妙。依照其鼓吹者的说法,“脑力工作”使我们成其为人,然而它也在害死我们。稍作反思,它似乎是为人类例外论(human exceptionalism)辩护的不二之选,但凯旋式的心态也遮蔽了认知性劳动所带来的健康后果。

这一点对如今的情感劳动也成立。在心灵-大脑关联方面的科学和医学进步体现为一种“情感转向”,承认了情感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福祉中的正负两方面效应。情感神经科学目前对理解认同和互动而言至关重要,我们正处在一个情感时代。同时,技术对劳动的影响所带来的新一轮焦虑也促使我们去寻找一些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无法胜任的任务。

情感转向与人工智能这两股转型风潮在“情感劳动”上汇聚为一体,精神病学家及其他一些人特别强调了情感劳动的压力之大以及难度之高。不管是在照料产业里还是在家里,情感劳动长期以来都与女性相关——这是它长期以来忽视的主要理由。今天,在技术变革的表面现象之下,它仍维持为一种不会被自动化取代的劳动形式。

情感劳动之于人工智能,正如“脑力工作”之于工厂的机械化:两者都是运用科学和医学来推崇特定类型工作的例子。但不巧的是,我们完全可以指出,在这两个例子里,认知的重要性都仅在制造业工作面临威胁,男性急于为新的行当寻求根据的时候才凸显出来。但如果那意味着对长期以来被低估的工作加以承认,问题也不大。

真正的风险在于,各大公司如今有可能寻求将情感劳动外包,而不是在其内部完成——它们对待“脑力工作”时也是如此。一个世纪以前兴起的管理咨询(management consulting)就是“脑力工作”问世以来的成果之一。问题是,情感劳动是否也能有类似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是否又真的是一件好事?

(翻译:林达)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Aeon

原标题:Is emotional labour next to be outsourced and professionalised?

最新更新时间:05/18 11:1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