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诗一会】阿莱士·施蒂格:在字词变得沉默的地方,事物说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诗一会】阿莱士·施蒂格:在字词变得沉默的地方,事物说话

阿莱士曾前往世界各地,让诗歌在旅行中汲取养分。用他的话来说,“诗歌不是竹子,不用那么悉心去养它;诗歌是蘑菇,你把它扔在哪儿,它就在哪儿生长。”

阿莱士·施蒂格(Aleš Šteger,1973-),斯洛文尼亚诗人、小说家、散文家

阿莱士·施蒂格是斯洛文尼亚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诗人,迄今已出版多部诗集、小说集和散文集,并参与过艺术、音乐和电影等多领域的跨界合作。2011年,他的代表作诗集《事物之书》被翻译成英文出版,作品以新颖的视角探讨了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受到了欧美诗歌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德国巴伐利亚艺术学院授予阿莱士国际霍斯特·比内克诗歌奖,称其为“今日最富原创力的欧洲诗人”。

在欧洲的许多小语种国家,以母语写作常常被看作是为当地文化发声的一种方式,但在阿莱士的作品中,人们却很难发现对于斯洛文尼亚的政治或历史的指涉。或许,正是斯洛文尼亚处于欧洲中心的地理优势唤起了阿莱士对多元文化的关注,他曾前往世界各地,让诗歌在旅行中汲取养分。用他的话来说,“诗歌不是竹子,不用那么悉心去养它;诗歌是蘑菇,你把它扔在哪儿,它就在哪儿生长。”在他的诗集《地下天空之上》中,东京、卢布尔雅那、柏林、瓜达拉哈、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名透露了诗人的足迹。对于中国,阿莱士同样不陌生。他曾多次受邀参加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举办的国际诗歌节和朗诵会,而杜甫则是对他影响最深的诗人之一。

近日,阿莱士的诗集《从伤口另一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译介出版,涵盖了诗人从1997年至今创作的近百首诗歌,分别选自诗集《喀什米尔》《瘿瘤》《事物之书》《身体之书》和《地下天空之上》。这些诗作呈现了阿莱士一向主张的“反常规思维”,他擅长以一种理性、思辨又极为细腻的方式去观看和倾听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事物,并通过词语的多重意象和意象之间的逻辑转换,探索事物内部与世界之间超越现实意义的关联。这些被观察和书写的事物可能是无生命的核桃、石头、回形针、牙签等,也可能是具有生命特质的身体部位,如嘴、胃、牙齿,乃至作为部分病体的瘿瘤。在多数情况下,指向诗人的“我”是不在场的,诗歌的空间被语言本身占据,形成独有的体系。正如阿莱士所描述的,“在字词变得沉默的地方,事物说话。”

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从书中选取部分诗歌,以期为读者呈现诗人阿莱士超越传统语境的个性化表达。

《从伤口另一端:阿莱士·施蒂格诗选》
阿莱士·施蒂格 著  梁俪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05

零度万有引力

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读到
星星死去有两种方式。
按第一种方式星星开始
冷却。好几百万年之后
它慢慢耗尽它的热和光。
所有具有生命力潜能的元素衰萎,
直到它终于变成
无限的寒冷,一颗死去的巨大天星的视地平。
按第二种方式星星开始
收缩。好几百万年之后
每一粒原子,每一束光,
每一种欲望,思维,希望都被
压入一个不存在的中心。
当星星和它整个的大气层
被压缩成一只网球
整个过程才结束。
所有一切成了一个中心,
无穷的质量和引力。
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读到
星星死去有两种方式。
当一个孩子消失
每一次出生不过只是重复
这两种死亡中的一种:
文明的崛起,诗歌的起源。
我出生了两次而我的父亲
有两次对我失去希望。
你瞪眼瞧着书本太久,
他说,这对你的健康很不好。
如果你总算能学会怎么样正确地拿好球拍
把球击过球网,
你会要开心得多。
 

瘿瘤

离子无声的爆发。信号中悬浮的能量。
反引力。骨肿胀中磁力的舞。

瘿瘤。

只有当肉体刺入黑暗裸眼才可以分辨,
当无助的肉体被暗影遮蔽,完全顺服,
像病人屈就技师冷漠的手,
当他们关上身后X光室的门。
他们让他独自和机器呆在一起,
合成橡胶在他胸部伸缩自如。
辐射。有可能致命。

瘿瘤。

离太阳的色球层一亿里远
大量白热气体毫无来由地升腾
在虚空的外缘蚀刻不可思议的影像,
之后分离并极速跃入外太空。
炙热。几乎不可感知。

日珥。
瘿瘤。

以在记忆和肉体中穿越的
光波的字长
记录伤口,愈合
这个世界的残损拥有的命名。
 

当你在平底锅一侧杀死它,你不会注意到,
死后,鸡蛋长出一只眼。

它太小,满足不了
早餐时哪怕最节制的胃口。

可它已在看,已盯住你的世界。
它的视野里有什么,从没有表情的视角?

它见证时间吗,冷淡地穿过空间的时间?
眼球,眼球,裂开的蛋壳,浑沌还是秩序?

时辰这么早,对一只小眼睛来说大大的问题。
而你——你真想要一个答案?

当你坐下,眼对眼,从桌旁,
取一块面包皮你迅速就让它什么也看不见。
 

沙洲

昨夜,庭院中的橡树将我唤醒。
屋外,从树冠中,我又一次听见
我里面的世界沙沙作响。

这是一次视角的神奇倒转,
如同我突然绷紧锈迹斑斑的物镜。
那长久隐匿在景深无法被辨认的
涌到表面。成为表面。

清晨,我打开门,
沉陷进齐踝深的暗沉落叶。
我轻轻拨开它们,脚步从两扇门之间掠过。
穿过第一扇门进入一个存在着的世界,
穿过同一张第二扇门进入并未存在的世界。
 

回形针

你放下手中的纸觉得困惑。
你这时才注意到一枚回形针铁锈色的压痕。
一条向内的道路盘旋着的路牌。

如同一根看不见的线她将世界的残屑聚拢。
她温暖过你,用她卷裹自己的方式。像一个胎儿。
像一只蜗牛。像集体墓穴里的一具躯体。

她的本意不是要为这世界增添或从中取走什么。
不是个创造者,这小小的回形针。她只是接触发生的一个理由。
有人取走她。谁,为什么——你不知道。

也不知有多少张纸片丢失了。
用一根手指重温那个印痕你继续开始阅读。
在你打开一个空间中的一个空间中的空间之前。

这首诗没有完结。
 

成都

一架飞机的轰鸣
横穿一座有茅屋的
花园。

战乱年代
杜甫曾在这里找到
厕身之地。

光阴是一名齿缝宽大的老媪,
一言不发
仍在门前等他。

本文诗歌部分选自《从伤口另一端:阿莱士·施蒂格诗选》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诗一会】阿莱士·施蒂格:在字词变得沉默的地方,事物说话

阿莱士曾前往世界各地,让诗歌在旅行中汲取养分。用他的话来说,“诗歌不是竹子,不用那么悉心去养它;诗歌是蘑菇,你把它扔在哪儿,它就在哪儿生长。”

阿莱士·施蒂格(Aleš Šteger,1973-),斯洛文尼亚诗人、小说家、散文家

阿莱士·施蒂格是斯洛文尼亚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诗人,迄今已出版多部诗集、小说集和散文集,并参与过艺术、音乐和电影等多领域的跨界合作。2011年,他的代表作诗集《事物之书》被翻译成英文出版,作品以新颖的视角探讨了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受到了欧美诗歌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德国巴伐利亚艺术学院授予阿莱士国际霍斯特·比内克诗歌奖,称其为“今日最富原创力的欧洲诗人”。

在欧洲的许多小语种国家,以母语写作常常被看作是为当地文化发声的一种方式,但在阿莱士的作品中,人们却很难发现对于斯洛文尼亚的政治或历史的指涉。或许,正是斯洛文尼亚处于欧洲中心的地理优势唤起了阿莱士对多元文化的关注,他曾前往世界各地,让诗歌在旅行中汲取养分。用他的话来说,“诗歌不是竹子,不用那么悉心去养它;诗歌是蘑菇,你把它扔在哪儿,它就在哪儿生长。”在他的诗集《地下天空之上》中,东京、卢布尔雅那、柏林、瓜达拉哈、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名透露了诗人的足迹。对于中国,阿莱士同样不陌生。他曾多次受邀参加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举办的国际诗歌节和朗诵会,而杜甫则是对他影响最深的诗人之一。

近日,阿莱士的诗集《从伤口另一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译介出版,涵盖了诗人从1997年至今创作的近百首诗歌,分别选自诗集《喀什米尔》《瘿瘤》《事物之书》《身体之书》和《地下天空之上》。这些诗作呈现了阿莱士一向主张的“反常规思维”,他擅长以一种理性、思辨又极为细腻的方式去观看和倾听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事物,并通过词语的多重意象和意象之间的逻辑转换,探索事物内部与世界之间超越现实意义的关联。这些被观察和书写的事物可能是无生命的核桃、石头、回形针、牙签等,也可能是具有生命特质的身体部位,如嘴、胃、牙齿,乃至作为部分病体的瘿瘤。在多数情况下,指向诗人的“我”是不在场的,诗歌的空间被语言本身占据,形成独有的体系。正如阿莱士所描述的,“在字词变得沉默的地方,事物说话。”

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从书中选取部分诗歌,以期为读者呈现诗人阿莱士超越传统语境的个性化表达。

《从伤口另一端:阿莱士·施蒂格诗选》
阿莱士·施蒂格 著  梁俪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05

零度万有引力

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读到
星星死去有两种方式。
按第一种方式星星开始
冷却。好几百万年之后
它慢慢耗尽它的热和光。
所有具有生命力潜能的元素衰萎,
直到它终于变成
无限的寒冷,一颗死去的巨大天星的视地平。
按第二种方式星星开始
收缩。好几百万年之后
每一粒原子,每一束光,
每一种欲望,思维,希望都被
压入一个不存在的中心。
当星星和它整个的大气层
被压缩成一只网球
整个过程才结束。
所有一切成了一个中心,
无穷的质量和引力。
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读到
星星死去有两种方式。
当一个孩子消失
每一次出生不过只是重复
这两种死亡中的一种:
文明的崛起,诗歌的起源。
我出生了两次而我的父亲
有两次对我失去希望。
你瞪眼瞧着书本太久,
他说,这对你的健康很不好。
如果你总算能学会怎么样正确地拿好球拍
把球击过球网,
你会要开心得多。
 

瘿瘤

离子无声的爆发。信号中悬浮的能量。
反引力。骨肿胀中磁力的舞。

瘿瘤。

只有当肉体刺入黑暗裸眼才可以分辨,
当无助的肉体被暗影遮蔽,完全顺服,
像病人屈就技师冷漠的手,
当他们关上身后X光室的门。
他们让他独自和机器呆在一起,
合成橡胶在他胸部伸缩自如。
辐射。有可能致命。

瘿瘤。

离太阳的色球层一亿里远
大量白热气体毫无来由地升腾
在虚空的外缘蚀刻不可思议的影像,
之后分离并极速跃入外太空。
炙热。几乎不可感知。

日珥。
瘿瘤。

以在记忆和肉体中穿越的
光波的字长
记录伤口,愈合
这个世界的残损拥有的命名。
 

当你在平底锅一侧杀死它,你不会注意到,
死后,鸡蛋长出一只眼。

它太小,满足不了
早餐时哪怕最节制的胃口。

可它已在看,已盯住你的世界。
它的视野里有什么,从没有表情的视角?

它见证时间吗,冷淡地穿过空间的时间?
眼球,眼球,裂开的蛋壳,浑沌还是秩序?

时辰这么早,对一只小眼睛来说大大的问题。
而你——你真想要一个答案?

当你坐下,眼对眼,从桌旁,
取一块面包皮你迅速就让它什么也看不见。
 

沙洲

昨夜,庭院中的橡树将我唤醒。
屋外,从树冠中,我又一次听见
我里面的世界沙沙作响。

这是一次视角的神奇倒转,
如同我突然绷紧锈迹斑斑的物镜。
那长久隐匿在景深无法被辨认的
涌到表面。成为表面。

清晨,我打开门,
沉陷进齐踝深的暗沉落叶。
我轻轻拨开它们,脚步从两扇门之间掠过。
穿过第一扇门进入一个存在着的世界,
穿过同一张第二扇门进入并未存在的世界。
 

回形针

你放下手中的纸觉得困惑。
你这时才注意到一枚回形针铁锈色的压痕。
一条向内的道路盘旋着的路牌。

如同一根看不见的线她将世界的残屑聚拢。
她温暖过你,用她卷裹自己的方式。像一个胎儿。
像一只蜗牛。像集体墓穴里的一具躯体。

她的本意不是要为这世界增添或从中取走什么。
不是个创造者,这小小的回形针。她只是接触发生的一个理由。
有人取走她。谁,为什么——你不知道。

也不知有多少张纸片丢失了。
用一根手指重温那个印痕你继续开始阅读。
在你打开一个空间中的一个空间中的空间之前。

这首诗没有完结。
 

成都

一架飞机的轰鸣
横穿一座有茅屋的
花园。

战乱年代
杜甫曾在这里找到
厕身之地。

光阴是一名齿缝宽大的老媪,
一言不发
仍在门前等他。

本文诗歌部分选自《从伤口另一端:阿莱士·施蒂格诗选》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