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左美云:智慧养老要以老人为中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左美云:智慧养老要以老人为中心

智慧养老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持老人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医疗卫生、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各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一方面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活得有尊严,另一方面要利用好老年人的经验智慧,为第二次人口红利做支撑。

2018年11月16日,江苏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加快,边富边老和无人养老的现象相互交织,通过智慧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老年护理和服务成为重要且必要的现实选择。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养老转型升级带来机遇。今日,在由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组织的专题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教授做了题为《智慧养老,让梦想走进现实》的演讲,探讨老龄化、信息化并进的大趋势大背景下智慧养老的应用与前景。

他在演讲中提出,智慧养老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持老人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医疗卫生、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各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一方面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活得有尊严,另一方面要利用好老年人的经验智慧,为第二次人口红利做支撑。

左美云强调,智慧养老在应用新技术时一定要有人性的温暖,以老人为中心,让老人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比如在开发老年人应用的可穿戴设备时,像跌倒报警仪,如果需要经常充电让老人觉得麻烦,就没有做到以老人为中心。而利用热成像技术远程监控老人是否跌倒,则是比较人性化的应用。

其次要追求技术的精度。比如说大数据养老,要针对老人个人的体征数据做精准推荐、个性化推荐。现在的匹配精度还远远不够。

此外,智慧养老还要有思想的光芒,在养老模式上有所创新,讲究养老的智慧。比如日本现在强调无退休社会,我们想要开启的第二次人口红利,都与人性和思想有关。

他根据不同的养老模式,给出了智慧养老不同的实施方式:居家模式下开发智慧家居、帮助老人建立生命历程数据库;社区模式下利用科技把“空巢”变“蜂巢”,比如云南的一个社区,老人通过微信建立一个群,每天在群里面可以看到谁在活动,谁在发言,如果是有老人两三天都没发言,他们就会主动去看一下;机构模式下,建立智能老年公寓信息化系统;平台模式下建立虚拟养老院、医养结合平台等。

左美云还给出了未来的智慧养老模型,利用可穿戴设备每天及时收集、传输老年人数据,然后由保健大夫给出当天活动建议和活动食谱;由机器人完成家务;由VR\AR技术帮助老人进入情景游戏,回到孩提时代、青春时代,或者去想的地方;由互联网帮助老人建立情感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等。

最后,他特别指出,在科技时代,不仅仅要在养老场景下考虑技术对老年人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障老人的生活不被科技落下。比如在手机打车时代,怎样帮助老人在路边打到车。他建议打车平台增加一项功能:老人打车时,可由他人帮助老人打车,老人用现金付车费,打车平台同时给他人和接单司机各奖励公益分,激励他人和司机共同帮助解决科技时代老年人打车难的问题。

在讨论环节,其他与会人员也就养老问题纷纷发言。数字资产研究院副董事长邵青介绍了国外先进的智慧监测技术:德国的一家公司,能采用纳米技术在人体内24小时在线监控,然后通过蓝牙技术把监测到的470项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智能手机。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佳指出了市面上的智能养老产品的不足之处。比如说智能音箱常常因为老人的口音或者口齿不清而造成应用的局限性很大;  智能感应灯没有考虑到老人行动迟缓而造成亮灯时间不符合老人需求;机器人提供的服务并不是老人实际需要的。 他认为智能养老产品不仅必须真正满足老人的需求,关键是后期服务也要能跟得上,才能真正进入到老年人的生活。

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对政府在养老领域承担的职能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政府应只做政策的制定者、养老市场资源的投放者、市场运行规范的监督者,经营应留给市场来做。如果有市场解决不了或者市场不愿意花钱做的事,则由政府托底,比如负担经济能力非常差的老人的养老费用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左美云:智慧养老要以老人为中心

智慧养老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持老人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医疗卫生、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各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一方面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活得有尊严,另一方面要利用好老年人的经验智慧,为第二次人口红利做支撑。

2018年11月16日,江苏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加快,边富边老和无人养老的现象相互交织,通过智慧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老年护理和服务成为重要且必要的现实选择。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养老转型升级带来机遇。今日,在由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组织的专题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教授做了题为《智慧养老,让梦想走进现实》的演讲,探讨老龄化、信息化并进的大趋势大背景下智慧养老的应用与前景。

他在演讲中提出,智慧养老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持老人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医疗卫生、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各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一方面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活得有尊严,另一方面要利用好老年人的经验智慧,为第二次人口红利做支撑。

左美云强调,智慧养老在应用新技术时一定要有人性的温暖,以老人为中心,让老人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比如在开发老年人应用的可穿戴设备时,像跌倒报警仪,如果需要经常充电让老人觉得麻烦,就没有做到以老人为中心。而利用热成像技术远程监控老人是否跌倒,则是比较人性化的应用。

其次要追求技术的精度。比如说大数据养老,要针对老人个人的体征数据做精准推荐、个性化推荐。现在的匹配精度还远远不够。

此外,智慧养老还要有思想的光芒,在养老模式上有所创新,讲究养老的智慧。比如日本现在强调无退休社会,我们想要开启的第二次人口红利,都与人性和思想有关。

他根据不同的养老模式,给出了智慧养老不同的实施方式:居家模式下开发智慧家居、帮助老人建立生命历程数据库;社区模式下利用科技把“空巢”变“蜂巢”,比如云南的一个社区,老人通过微信建立一个群,每天在群里面可以看到谁在活动,谁在发言,如果是有老人两三天都没发言,他们就会主动去看一下;机构模式下,建立智能老年公寓信息化系统;平台模式下建立虚拟养老院、医养结合平台等。

左美云还给出了未来的智慧养老模型,利用可穿戴设备每天及时收集、传输老年人数据,然后由保健大夫给出当天活动建议和活动食谱;由机器人完成家务;由VR\AR技术帮助老人进入情景游戏,回到孩提时代、青春时代,或者去想的地方;由互联网帮助老人建立情感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等。

最后,他特别指出,在科技时代,不仅仅要在养老场景下考虑技术对老年人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障老人的生活不被科技落下。比如在手机打车时代,怎样帮助老人在路边打到车。他建议打车平台增加一项功能:老人打车时,可由他人帮助老人打车,老人用现金付车费,打车平台同时给他人和接单司机各奖励公益分,激励他人和司机共同帮助解决科技时代老年人打车难的问题。

在讨论环节,其他与会人员也就养老问题纷纷发言。数字资产研究院副董事长邵青介绍了国外先进的智慧监测技术:德国的一家公司,能采用纳米技术在人体内24小时在线监控,然后通过蓝牙技术把监测到的470项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智能手机。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佳指出了市面上的智能养老产品的不足之处。比如说智能音箱常常因为老人的口音或者口齿不清而造成应用的局限性很大;  智能感应灯没有考虑到老人行动迟缓而造成亮灯时间不符合老人需求;机器人提供的服务并不是老人实际需要的。 他认为智能养老产品不仅必须真正满足老人的需求,关键是后期服务也要能跟得上,才能真正进入到老年人的生活。

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对政府在养老领域承担的职能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政府应只做政策的制定者、养老市场资源的投放者、市场运行规范的监督者,经营应留给市场来做。如果有市场解决不了或者市场不愿意花钱做的事,则由政府托底,比如负担经济能力非常差的老人的养老费用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