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被咬定跟司机是雇佣关系,Uber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被咬定跟司机是雇佣关系,Uber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为它工作,却不是它的员工。你可能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美国的Uber独立承包商们却不满意这样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

Uber因为没有处理好与专车司机之间的关系而上了被告席。判决结果不但影响此类叫车App商业运营模式,更牵动专车司机的个人权利与利益。

6月中旬加利福尼亚劳工委员会受理了Uber专车司机提起的诉讼,由于Uber不仅仅充当司机与乘客的中间人角色,而且参与到了司机审查、跟踪用户评分以及确认服务费用的各个环节,所以陪审团裁定公司与提出诉讼的司机之间为雇佣关系。

这并不是Uber遇到的第一次劳务关系诉讼。去年旧金山一位专车司机起诉Uber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劳务费以及作为专车在两个月里产生的其他费用。原告表示作为兼职司机出车赚取的收入仅够支付平台佣金,但要做全职司机她的工作相当于加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加班费。判决结果要求Uber支付原告4152.1美元赔偿金。

虽然此类判决仅针对个别司机,但已有参议员要求联邦政府参考这些案例为专车平台与司见的关系进行定位。同时一部分Uber司机建立起非正式组织,如UberPeople论坛。加利福尼亚南部的司机也于去年8月与美国卡车驾驶员工会结盟。这些司机认为自己是Uber的全职员工,应获得更多的劳动权益。

Uber官网首页。图片来源:get.uber.com.cn

但是无论是Uber、Lyft还是中国本土的滴滴快滴都不认为自己是司机的雇主。近期Uber在中国的官网首页上明确标出司机的定位是“独立承包商”。采访中Uber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Uber是一家创新科技企业而非租车公司,并不拥有司机和车队。”其提供的资料显示芝加哥专车司机平均每周出车时间低于20小时,由于公司并没有规定司机出勤工时所以不能定义为雇佣关系。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劳动法事务部主任丁香解释,根据中国劳动法公司与司机双方的关系根据其签订的合同来确认。Uber与司机签订的合同确认是承揽合作关系。

Uber当然会否认自己是交通运输承运人,这是它商业模式的基石。而且,当我们说到Uber时也已经不单是在说一家提供即时生活便利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快递业的Uber有Postmates,干洗业的Uber有Washio,保洁业的Uber有MyClean。在中国,实践众包模式的互联网平台正在努力争取自己的市场。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一定会把享受服务的人算作自己的用户,但却一定不会把直接提供服务的人当作自己的员工。

Uber及此类叫车工具的快速发展壮大就是凭借专车司机独立承包人的商业模式。它凭借灵活自由无时间约束的优势吸引一大批有车人士将专车司机作为兼职,以期丰富收入来源。对于Uber来说,确认雇佣关系意味着公司将在出勤工时、服务水平、员工管理等方面对专车司机有更多的控制,这可能将使Uber失去一批入驻者。但是更严重的是,它会为公司增加巨大的支出,甚至完全破坏这种商业模式。以家居保洁行业的Uber,MyClean这家创业公司为例,它从承包商模式转为雇佣模式后劳动力成本提高了40%。

在美国公司必须代扣和缴纳所得税,承担员工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工资和失业保险。而这一切对承包商却并不适用,Uber节省了昂贵的雇佣成本。接单出车的一切费用由司机自己承担。最近美国一项调查发现,Uber和Lyft的专车平均每月花费965美元,包括汽车保险、维修、油费和停车费用。

但是这种模式相较正式雇佣关系让司机失去更多权利,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一点。

在中国专车司机除了无法享受劳动法规定的五险一金等福利,更重要的是私家车没有运营资格,不受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一旦发生事故根据《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险保险条款》的相关规定,在保险期间内,非营业用汽车从事营业运输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将不予赔付。

曾入驻Uber Blcak的杨师傅说司机的一切信息都由Uber控制,出现事故Uber若清空一切资料专车将与黑车无异,得不到保险公司索赔。

Uber Blcak曾对专车司机进行高峰时期2.5倍溢价奖励。杨师傅举例:一个司机接单100元,Uber将补贴到250元,其中包括要扣除的20%多Uber佣金和超过20%的租赁公司提成,此外还要负担油耗、停车、保养等费用,司机自己只能赚到100多。滴滴快滴和易道用车杨师傅都入驻过,但半个月前他彻底退出了专车运营。

中国的叫车平台与平台服务提供者的矛盾也在逐渐突显。最近一次叫车平台与专车司机的冲突发生在7月3日,当天下午51用车的司机普遍收到扣除订单奖励的短信,金额由100百到2000不等,理由是违规刷单。投诉无门,也没有适用法律可以维权。北京的部分车主半个小时之内聚集到51用车办公处讨说法。五个小时之后 51主动短信通知没有刷单的车主将返还被扣款项。

暂时中国的司机们并不太在乎自己是员工还是独立承包商,他们更关心的是收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Uber

2.5k
  • Uber向澳大利亚出租车司机支付1.78亿美元和解金
  • Uber首席执行官呼吁加快电动汽车推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被咬定跟司机是雇佣关系,Uber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为它工作,却不是它的员工。你可能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美国的Uber独立承包商们却不满意这样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

Uber因为没有处理好与专车司机之间的关系而上了被告席。判决结果不但影响此类叫车App商业运营模式,更牵动专车司机的个人权利与利益。

6月中旬加利福尼亚劳工委员会受理了Uber专车司机提起的诉讼,由于Uber不仅仅充当司机与乘客的中间人角色,而且参与到了司机审查、跟踪用户评分以及确认服务费用的各个环节,所以陪审团裁定公司与提出诉讼的司机之间为雇佣关系。

这并不是Uber遇到的第一次劳务关系诉讼。去年旧金山一位专车司机起诉Uber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劳务费以及作为专车在两个月里产生的其他费用。原告表示作为兼职司机出车赚取的收入仅够支付平台佣金,但要做全职司机她的工作相当于加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加班费。判决结果要求Uber支付原告4152.1美元赔偿金。

虽然此类判决仅针对个别司机,但已有参议员要求联邦政府参考这些案例为专车平台与司见的关系进行定位。同时一部分Uber司机建立起非正式组织,如UberPeople论坛。加利福尼亚南部的司机也于去年8月与美国卡车驾驶员工会结盟。这些司机认为自己是Uber的全职员工,应获得更多的劳动权益。

Uber官网首页。图片来源:get.uber.com.cn

但是无论是Uber、Lyft还是中国本土的滴滴快滴都不认为自己是司机的雇主。近期Uber在中国的官网首页上明确标出司机的定位是“独立承包商”。采访中Uber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Uber是一家创新科技企业而非租车公司,并不拥有司机和车队。”其提供的资料显示芝加哥专车司机平均每周出车时间低于20小时,由于公司并没有规定司机出勤工时所以不能定义为雇佣关系。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劳动法事务部主任丁香解释,根据中国劳动法公司与司机双方的关系根据其签订的合同来确认。Uber与司机签订的合同确认是承揽合作关系。

Uber当然会否认自己是交通运输承运人,这是它商业模式的基石。而且,当我们说到Uber时也已经不单是在说一家提供即时生活便利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快递业的Uber有Postmates,干洗业的Uber有Washio,保洁业的Uber有MyClean。在中国,实践众包模式的互联网平台正在努力争取自己的市场。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一定会把享受服务的人算作自己的用户,但却一定不会把直接提供服务的人当作自己的员工。

Uber及此类叫车工具的快速发展壮大就是凭借专车司机独立承包人的商业模式。它凭借灵活自由无时间约束的优势吸引一大批有车人士将专车司机作为兼职,以期丰富收入来源。对于Uber来说,确认雇佣关系意味着公司将在出勤工时、服务水平、员工管理等方面对专车司机有更多的控制,这可能将使Uber失去一批入驻者。但是更严重的是,它会为公司增加巨大的支出,甚至完全破坏这种商业模式。以家居保洁行业的Uber,MyClean这家创业公司为例,它从承包商模式转为雇佣模式后劳动力成本提高了40%。

在美国公司必须代扣和缴纳所得税,承担员工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工资和失业保险。而这一切对承包商却并不适用,Uber节省了昂贵的雇佣成本。接单出车的一切费用由司机自己承担。最近美国一项调查发现,Uber和Lyft的专车平均每月花费965美元,包括汽车保险、维修、油费和停车费用。

但是这种模式相较正式雇佣关系让司机失去更多权利,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一点。

在中国专车司机除了无法享受劳动法规定的五险一金等福利,更重要的是私家车没有运营资格,不受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一旦发生事故根据《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险保险条款》的相关规定,在保险期间内,非营业用汽车从事营业运输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将不予赔付。

曾入驻Uber Blcak的杨师傅说司机的一切信息都由Uber控制,出现事故Uber若清空一切资料专车将与黑车无异,得不到保险公司索赔。

Uber Blcak曾对专车司机进行高峰时期2.5倍溢价奖励。杨师傅举例:一个司机接单100元,Uber将补贴到250元,其中包括要扣除的20%多Uber佣金和超过20%的租赁公司提成,此外还要负担油耗、停车、保养等费用,司机自己只能赚到100多。滴滴快滴和易道用车杨师傅都入驻过,但半个月前他彻底退出了专车运营。

中国的叫车平台与平台服务提供者的矛盾也在逐渐突显。最近一次叫车平台与专车司机的冲突发生在7月3日,当天下午51用车的司机普遍收到扣除订单奖励的短信,金额由100百到2000不等,理由是违规刷单。投诉无门,也没有适用法律可以维权。北京的部分车主半个小时之内聚集到51用车办公处讨说法。五个小时之后 51主动短信通知没有刷单的车主将返还被扣款项。

暂时中国的司机们并不太在乎自己是员工还是独立承包商,他们更关心的是收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