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孟建民:建筑设计是一个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孟建民:建筑设计是一个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非自然属性在增强,建筑以“人”为中心就必然跟随人的变化而变化,探索建筑的未来性,最终实现“建筑服务于人”。

文|建筑档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孟建民

不规定建筑设计的切入点,以“全方位人文关怀”为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致力于追求满足“健康、高效、人文”三要素的本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非自然属性在增强,建筑以“人”为中心就必然跟随人的变化而变化,探索建筑的未来性,最终实现“建筑服务于人”。这是建筑师孟建民的自我期许与行动,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建筑创作就像一个圆

在建筑设计中,很多建筑师和建筑系的学生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是先从功能入手还是先从形式入手?从功能关系开始做设计,还是先想个形式,再往里面装功能?其实这是建筑师面临的一个最原始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从形式切入或从功能切入都是可以的。建筑设计是这两者的交互,在设计建筑形式的时候,如果功能关系不合理,需要反过来调整形式;同样,在处理功能关系的时候,建筑形式表达达不到预期效果,也需要适当调整功能。建筑创作就像是一个圆,内部被划分为很多不同的设计要素,包括功能、形式、文脉、技术、传统、未来等等。任意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设计切入点,切入后再与其它的要素产生碰撞、磨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作品。

孟建民,深圳市基督教堂,1999年

每个建筑师有不同的设计切入点,有人切入点是功能,也有人是形式、文脉或者技术。有些建筑师规定自己的切入点,也有些是不规定的。我则属于后者,在接到设计任务时,我会具体分析并根据项目类型、设计内容和面临不同的问题来决定如何切入设计。

建筑的妙处在于:有时候设计构思一座房子,落成后可以完整呈现方案最初的想法;也有些时候一开始是某种形式,建成后则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建筑设计过程是千变万化的。

孟建民,渡江战役纪念馆,2007年

建筑服务于人

中国建筑创作从仿学期进入探索期的时候,流行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就是过分地追求外在形式,而对建筑的品质、技术、材料、设备、环境都有所忽视。在过去,英雄主义的形式化泛滥,形式就成了衡量建筑创作好坏和胜败优劣的标准。追求形式并没有错,但光是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建筑的内在品质,就是一个问题了。我近年来一直反思我国建筑创作现象,结合过去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出“本原设计”理念,提倡建筑设计要回归理性,回归本原,不要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外表浮华而不考虑建筑功能、空间和环境品质。形式只是建筑的一部分,不能只关注这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问题,甚至是更本原、更本质的东西。

孟建民,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2016年

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所用,所以我强调建筑服务于人。形式是给人看的,虽然看也是为人服务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太单一了。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综合性,在注重形式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在品质,切忌为了所谓的个性,一味追求张扬和夸大,做一些比较怪异的或者不考虑造价和使用功能的作品。

健康、高效、人文

建筑最核心的价值是服务于人。讲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这一点却很难。实际上很多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自己主观的目的而忽略了建筑是为了服务于在里面生活、工作的人,为他们创造一个更优质的环境。因此,有些建筑看起来高大上,进去却满是污染,不通风,采光也不好,违背了建筑设计的初衷。所以说,建筑设计要立足于美学之上,解决人们基本的“健康”问题,只有将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创造出高品质的建筑作品。

“本原设计”三要素

其次是“高效”,在设计过程中很多人会因为形式而牺牲效率,甚至由于建筑师的经验不足,屈就于没有任何建筑设计经验的业主要求。比如说,应该配四五部电梯的建筑,实际却只配两部,导致住户出入不便,降低其生活效率。我认为作为建筑师要有责任感,要为自己所设计的每一座建筑负责,而不是只为开发商负责。我不希望最终由使用者去承担低效的、不合理的设计所带来的后果。

“人文”就是要全方位的人文关怀。例如医院设计,不能只考虑为患者服务,医院的使用者还包括医护人员,行政后勤人员、家属探视者等,他们的需求都应该被考虑和满足。包括无障碍的提出,更意味着老人、小孩、孕妇这些特殊群体都需要获得相应的关怀。设计中一旦缺乏人文关怀,就仅仅是停留在体现空间特点上,没有触及到建筑的本原。我认为只有同时满足本原设计的三要素:健康、高效、人文,才能最终实现建筑服务于人。

建筑在变动

我强调建筑的未来性,实际上也是对建筑发展的理论反思。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当中有渐变,有突变。过去的我们停留在“传统”建筑学观念上:建筑是一种静止的艺术存在,是凝固的音乐。但事实上,建筑正在发生改变,它可以新陈代谢,可以装卸,可以加减,建筑不再是永恒不变的。

孟建民,“猛犸一号”动感影院,2018年

海上的游轮,空中的“飞行巨无霸”,都可以满足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功能需求,这种移动建筑和固定建筑之间有又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可能目前在形式上会有所不同,但是在未来,建筑应不再受限于风格类型这些传统的概念,建筑与其他制造门类的界限会被打破,其形态终将融于人类的各种生存形式。所以说,建筑会变得更加智能化,甚至会慢慢动起来,而动态建筑也将能够完成不动建筑所承载的使命。我们不能继续用传统的思维来看建筑,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要正视科技的发展,站在未来思考现在。

走向“泛建筑学”

泛建筑学正是基于对建筑未来性的研究而提出的。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建筑服务于人的同时,也应随着人的改变而改变。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接受各种科技发展对自身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自然属性逐渐被削弱,而人工属性在慢慢增强。

赛博格式人类

未来的人类可能会出现三种增强:第一种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类智力的增强,比如给人的大脑里面植入芯片,人机合一。第二种是体力的增强,比如美国陆战队的特种兵,吃一粒药就可以几天不睡觉以延长他们的战斗力。最后一种是生命力的增强,医疗条件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固然可以延长人类寿命。

经过人工智能改造后的“超人类”,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了。未来是不可想象的,比如现在我们习惯于用说话的方式来进行交流,而将来的我们可能不用面对面,甚至不需要说话,仅凭调频传输,即可达到思想上的交流了。现在我们处于互联网时代,以后可能就是生物化联网,万物联网了。

孟建民,《未来穴居》设计草图,2019年

科技发展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也给予了重新定义建筑的可能。相比于“传统”建筑学所强调的美观,泛建筑学是去建筑形态化的,对美观和风格形态的追求不再是建筑设计的主要评价标准。下一代建筑,将在创新技术支持之下实现智慧化、动态化、生态化的发展,将不再是静态的外观,而能以扭转移动的形体为人类带来动态的体验;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结构,而是充满智慧的伙伴,成为一艘能全方位协助生活应用的诺亚方舟。

本文图片由深总院-孟建民建筑工作室提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孟建民:建筑设计是一个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非自然属性在增强,建筑以“人”为中心就必然跟随人的变化而变化,探索建筑的未来性,最终实现“建筑服务于人”。

文|建筑档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孟建民

不规定建筑设计的切入点,以“全方位人文关怀”为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致力于追求满足“健康、高效、人文”三要素的本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非自然属性在增强,建筑以“人”为中心就必然跟随人的变化而变化,探索建筑的未来性,最终实现“建筑服务于人”。这是建筑师孟建民的自我期许与行动,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建筑创作就像一个圆

在建筑设计中,很多建筑师和建筑系的学生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是先从功能入手还是先从形式入手?从功能关系开始做设计,还是先想个形式,再往里面装功能?其实这是建筑师面临的一个最原始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从形式切入或从功能切入都是可以的。建筑设计是这两者的交互,在设计建筑形式的时候,如果功能关系不合理,需要反过来调整形式;同样,在处理功能关系的时候,建筑形式表达达不到预期效果,也需要适当调整功能。建筑创作就像是一个圆,内部被划分为很多不同的设计要素,包括功能、形式、文脉、技术、传统、未来等等。任意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设计切入点,切入后再与其它的要素产生碰撞、磨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作品。

孟建民,深圳市基督教堂,1999年

每个建筑师有不同的设计切入点,有人切入点是功能,也有人是形式、文脉或者技术。有些建筑师规定自己的切入点,也有些是不规定的。我则属于后者,在接到设计任务时,我会具体分析并根据项目类型、设计内容和面临不同的问题来决定如何切入设计。

建筑的妙处在于:有时候设计构思一座房子,落成后可以完整呈现方案最初的想法;也有些时候一开始是某种形式,建成后则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建筑设计过程是千变万化的。

孟建民,渡江战役纪念馆,2007年

建筑服务于人

中国建筑创作从仿学期进入探索期的时候,流行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就是过分地追求外在形式,而对建筑的品质、技术、材料、设备、环境都有所忽视。在过去,英雄主义的形式化泛滥,形式就成了衡量建筑创作好坏和胜败优劣的标准。追求形式并没有错,但光是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建筑的内在品质,就是一个问题了。我近年来一直反思我国建筑创作现象,结合过去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出“本原设计”理念,提倡建筑设计要回归理性,回归本原,不要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外表浮华而不考虑建筑功能、空间和环境品质。形式只是建筑的一部分,不能只关注这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问题,甚至是更本原、更本质的东西。

孟建民,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2016年

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所用,所以我强调建筑服务于人。形式是给人看的,虽然看也是为人服务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太单一了。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综合性,在注重形式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在品质,切忌为了所谓的个性,一味追求张扬和夸大,做一些比较怪异的或者不考虑造价和使用功能的作品。

健康、高效、人文

建筑最核心的价值是服务于人。讲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这一点却很难。实际上很多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自己主观的目的而忽略了建筑是为了服务于在里面生活、工作的人,为他们创造一个更优质的环境。因此,有些建筑看起来高大上,进去却满是污染,不通风,采光也不好,违背了建筑设计的初衷。所以说,建筑设计要立足于美学之上,解决人们基本的“健康”问题,只有将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创造出高品质的建筑作品。

“本原设计”三要素

其次是“高效”,在设计过程中很多人会因为形式而牺牲效率,甚至由于建筑师的经验不足,屈就于没有任何建筑设计经验的业主要求。比如说,应该配四五部电梯的建筑,实际却只配两部,导致住户出入不便,降低其生活效率。我认为作为建筑师要有责任感,要为自己所设计的每一座建筑负责,而不是只为开发商负责。我不希望最终由使用者去承担低效的、不合理的设计所带来的后果。

“人文”就是要全方位的人文关怀。例如医院设计,不能只考虑为患者服务,医院的使用者还包括医护人员,行政后勤人员、家属探视者等,他们的需求都应该被考虑和满足。包括无障碍的提出,更意味着老人、小孩、孕妇这些特殊群体都需要获得相应的关怀。设计中一旦缺乏人文关怀,就仅仅是停留在体现空间特点上,没有触及到建筑的本原。我认为只有同时满足本原设计的三要素:健康、高效、人文,才能最终实现建筑服务于人。

建筑在变动

我强调建筑的未来性,实际上也是对建筑发展的理论反思。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当中有渐变,有突变。过去的我们停留在“传统”建筑学观念上:建筑是一种静止的艺术存在,是凝固的音乐。但事实上,建筑正在发生改变,它可以新陈代谢,可以装卸,可以加减,建筑不再是永恒不变的。

孟建民,“猛犸一号”动感影院,2018年

海上的游轮,空中的“飞行巨无霸”,都可以满足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功能需求,这种移动建筑和固定建筑之间有又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可能目前在形式上会有所不同,但是在未来,建筑应不再受限于风格类型这些传统的概念,建筑与其他制造门类的界限会被打破,其形态终将融于人类的各种生存形式。所以说,建筑会变得更加智能化,甚至会慢慢动起来,而动态建筑也将能够完成不动建筑所承载的使命。我们不能继续用传统的思维来看建筑,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要正视科技的发展,站在未来思考现在。

走向“泛建筑学”

泛建筑学正是基于对建筑未来性的研究而提出的。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建筑服务于人的同时,也应随着人的改变而改变。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接受各种科技发展对自身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自然属性逐渐被削弱,而人工属性在慢慢增强。

赛博格式人类

未来的人类可能会出现三种增强:第一种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类智力的增强,比如给人的大脑里面植入芯片,人机合一。第二种是体力的增强,比如美国陆战队的特种兵,吃一粒药就可以几天不睡觉以延长他们的战斗力。最后一种是生命力的增强,医疗条件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固然可以延长人类寿命。

经过人工智能改造后的“超人类”,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了。未来是不可想象的,比如现在我们习惯于用说话的方式来进行交流,而将来的我们可能不用面对面,甚至不需要说话,仅凭调频传输,即可达到思想上的交流了。现在我们处于互联网时代,以后可能就是生物化联网,万物联网了。

孟建民,《未来穴居》设计草图,2019年

科技发展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也给予了重新定义建筑的可能。相比于“传统”建筑学所强调的美观,泛建筑学是去建筑形态化的,对美观和风格形态的追求不再是建筑设计的主要评价标准。下一代建筑,将在创新技术支持之下实现智慧化、动态化、生态化的发展,将不再是静态的外观,而能以扭转移动的形体为人类带来动态的体验;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结构,而是充满智慧的伙伴,成为一艘能全方位协助生活应用的诺亚方舟。

本文图片由深总院-孟建民建筑工作室提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