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关于历史上强征韩国劳工,日本先承认后否认惹恼韩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关于历史上强征韩国劳工,日本先承认后否认惹恼韩国

7月7日,韩国外交部在官网通过弹窗介绍日本在世界遗产大会上承认强征朝鲜(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半岛)劳工一事,并上传日本用英文发表的声明内容。

作者:《东北亚财经》主编 濠江客

7月7日,韩国外交部在官网(www.mofa.go.kr)通过弹窗介绍日本在世界遗产大会上承认强征朝鲜(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半岛)劳工一事,并上传日本用英文发表的声明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日本政府代表部大使佐藤地5日在德国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用英语发表声明,他说“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Koreans and others who were brought against their will and forced to work under harsh conditions in the 1940s at some of the sites”。韩政府将其解释为,上世纪40年代,大批韩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被日本政府征用,在部分遗址所在地“被强制劳动”(forced to work)。

然而,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在日本申遗成功后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佐藤地的声明内容并不意味着日本承认强征劳工的历史。且日本政府发给日本媒体的译文把“forced to work”译成“被要求劳动”,被指没有充分表现“forced”一词带有的强制性。韩方对此表示,按国际惯例,日方英文声明中的“against their will”和 “forced to work”一般指的是强制劳动。

目前除了在官网上上传与“强制劳动”相关的声明内容外,韩国外交部尚无计划开展其他宣传活动。但是日本政府已经决定今后将利用双边对话平台和国际会议机制,积极宣传当时韩国人被迫进行的劳动不属于国际劳工组织(ILO)《强制劳动条约》所禁止的强制劳动。

对于日本人的出尔反尔,韩方反驳称英文声明才是正本

对于日本政府在日本近代工业设施申遗成功后主张日方并未承认强制劳动,韩国外交部6日表示,日方声明的英文版本才是正本。

韩国外交部官员说,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波姆(德国)5日在审议过程中表示英文版是正本。这说明,日方虽然主张前一天并未承认强制征用半岛劳工的历史,但从日方在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发表的英文版声明内容来看,日方确实承认了强证劳工事实。

分析认为,韩国政府之所以重视英文版声明,是因为考虑到界定是否为强制劳动或强制劳役的相关国际标准。根据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有关强制劳动宣判的内容,在陈述强制劳动时使用了“were forced to work”的措辞。海牙国际法庭也在2012年相关判决中,就强制劳动的陈述采用了“he was forced to work”的措辞。

由此,韩政府认为,将日方在近代工业设施申遗过程提及的“forced to work”解释为“强制劳动”,与界定强制劳动或强制劳役的国际标准及惯例相吻合。外交部长官尹炳世当天也评价称,日方声明中“brought against their will”、“forced to work”的措辞一般指的是强制劳动。

日本长崎端岛,又名军舰岛。该岛被包括在“明治申遗”对象中,三菱公司曾在该岛开发海底煤矿。

日本近代工业设施所以申遗成功,前提是承认曾强征半岛居民

7月5日,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虽然世界遗产大会发表的有关评审结果的文件(Decision)正文并没有提及日本曾强征朝鲜(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半岛)劳工的历史事实,但文件以加配注解的方式间接反映了有关史实,与此同时,日方口头承认曾强征朝鲜劳工。

这次入选的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产”共23个设施中有7个设施涉及日本强征约5.8万名朝鲜劳工的历史,申遗工作曾因日本试图为其近代殖民与侵略史“正名”而遭到非议。

韩日在大会审议日本申遗项目之前进行多轮谈判商讨“强征劳工”问题,最终达成了一致。由此日本提交的申遗文本获得全体委员会成员的同意,会议审议通过了申遗文本。有关评审结果的文件以加配注解、附录日本政府代表团的立场文件的方式反映了日本曾强征半岛居民的事实。

日本政府代表团方面在向委员会成员发表立场时表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提出的建议,将努力向世人介绍各设施的全部历史事实。上世纪40年代,大批“韩国人”(指的是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半岛居民)和其他国家的人民被动员到部分明治工业设施,并在恶劣的条件下被强制劳役,而这与被强征人员的本人意愿相违背,且二战当时日本政府曾施行强征劳工政策。日本政府为向世人介绍这些历史事实已做好了准备。

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7月5日曾经表示,韩方的意见充分反映到了这次日本近代工业设施申遗的过程当中,这是韩方通过外交努力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以此为契机,希望韩日关系发展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尹炳世没想到日本人变脸耍赖的这么快。

韩政府拟针对另一日本遗产地址松下村塾被列入世界遗产制定应对方案

在此次日本近代工业设施申遗成功的遗址中,包括了日本对外扩张思想先驱者吉田松阴创办的教育机构“松下村塾”。韩国外交部发言人鲁光镒7日表示,将带着问题意识,通过其他多种方式研讨相关方案。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层面对此提出异议不会有很大收效。

松下村塾是一所创办于德川幕府末期的学校,培养出了如甲午战争元凶、第一任韩国统监伊藤博文等人物。创办人吉田松阴主张“征韩论(日本针对韩半岛的对外扩张论调)”和“大东亚共荣圈”,为日本的帝国主义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据悉,他还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最为尊敬的人物。

在日本明治工业革命设施申遗过程中,涉及强征朝鲜(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半岛)劳工的端岛煤矿等7处遗址引起了争议,但对于松下村塾,韩国政府此前并未正式提及。部分韩国市民团体谴责称,松下村塾被列为世界遗产等于是给日本过去的错误正名、给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提供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于历史上强征韩国劳工,日本先承认后否认惹恼韩国

7月7日,韩国外交部在官网通过弹窗介绍日本在世界遗产大会上承认强征朝鲜(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半岛)劳工一事,并上传日本用英文发表的声明内容。

作者:《东北亚财经》主编 濠江客

7月7日,韩国外交部在官网(www.mofa.go.kr)通过弹窗介绍日本在世界遗产大会上承认强征朝鲜(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半岛)劳工一事,并上传日本用英文发表的声明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日本政府代表部大使佐藤地5日在德国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用英语发表声明,他说“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Koreans and others who were brought against their will and forced to work under harsh conditions in the 1940s at some of the sites”。韩政府将其解释为,上世纪40年代,大批韩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被日本政府征用,在部分遗址所在地“被强制劳动”(forced to work)。

然而,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在日本申遗成功后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佐藤地的声明内容并不意味着日本承认强征劳工的历史。且日本政府发给日本媒体的译文把“forced to work”译成“被要求劳动”,被指没有充分表现“forced”一词带有的强制性。韩方对此表示,按国际惯例,日方英文声明中的“against their will”和 “forced to work”一般指的是强制劳动。

目前除了在官网上上传与“强制劳动”相关的声明内容外,韩国外交部尚无计划开展其他宣传活动。但是日本政府已经决定今后将利用双边对话平台和国际会议机制,积极宣传当时韩国人被迫进行的劳动不属于国际劳工组织(ILO)《强制劳动条约》所禁止的强制劳动。

对于日本人的出尔反尔,韩方反驳称英文声明才是正本

对于日本政府在日本近代工业设施申遗成功后主张日方并未承认强制劳动,韩国外交部6日表示,日方声明的英文版本才是正本。

韩国外交部官员说,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波姆(德国)5日在审议过程中表示英文版是正本。这说明,日方虽然主张前一天并未承认强制征用半岛劳工的历史,但从日方在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发表的英文版声明内容来看,日方确实承认了强证劳工事实。

分析认为,韩国政府之所以重视英文版声明,是因为考虑到界定是否为强制劳动或强制劳役的相关国际标准。根据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有关强制劳动宣判的内容,在陈述强制劳动时使用了“were forced to work”的措辞。海牙国际法庭也在2012年相关判决中,就强制劳动的陈述采用了“he was forced to work”的措辞。

由此,韩政府认为,将日方在近代工业设施申遗过程提及的“forced to work”解释为“强制劳动”,与界定强制劳动或强制劳役的国际标准及惯例相吻合。外交部长官尹炳世当天也评价称,日方声明中“brought against their will”、“forced to work”的措辞一般指的是强制劳动。

日本长崎端岛,又名军舰岛。该岛被包括在“明治申遗”对象中,三菱公司曾在该岛开发海底煤矿。

日本近代工业设施所以申遗成功,前提是承认曾强征半岛居民

7月5日,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虽然世界遗产大会发表的有关评审结果的文件(Decision)正文并没有提及日本曾强征朝鲜(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半岛)劳工的历史事实,但文件以加配注解的方式间接反映了有关史实,与此同时,日方口头承认曾强征朝鲜劳工。

这次入选的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产”共23个设施中有7个设施涉及日本强征约5.8万名朝鲜劳工的历史,申遗工作曾因日本试图为其近代殖民与侵略史“正名”而遭到非议。

韩日在大会审议日本申遗项目之前进行多轮谈判商讨“强征劳工”问题,最终达成了一致。由此日本提交的申遗文本获得全体委员会成员的同意,会议审议通过了申遗文本。有关评审结果的文件以加配注解、附录日本政府代表团的立场文件的方式反映了日本曾强征半岛居民的事实。

日本政府代表团方面在向委员会成员发表立场时表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提出的建议,将努力向世人介绍各设施的全部历史事实。上世纪40年代,大批“韩国人”(指的是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半岛居民)和其他国家的人民被动员到部分明治工业设施,并在恶劣的条件下被强制劳役,而这与被强征人员的本人意愿相违背,且二战当时日本政府曾施行强征劳工政策。日本政府为向世人介绍这些历史事实已做好了准备。

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7月5日曾经表示,韩方的意见充分反映到了这次日本近代工业设施申遗的过程当中,这是韩方通过外交努力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以此为契机,希望韩日关系发展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尹炳世没想到日本人变脸耍赖的这么快。

韩政府拟针对另一日本遗产地址松下村塾被列入世界遗产制定应对方案

在此次日本近代工业设施申遗成功的遗址中,包括了日本对外扩张思想先驱者吉田松阴创办的教育机构“松下村塾”。韩国外交部发言人鲁光镒7日表示,将带着问题意识,通过其他多种方式研讨相关方案。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层面对此提出异议不会有很大收效。

松下村塾是一所创办于德川幕府末期的学校,培养出了如甲午战争元凶、第一任韩国统监伊藤博文等人物。创办人吉田松阴主张“征韩论(日本针对韩半岛的对外扩张论调)”和“大东亚共荣圈”,为日本的帝国主义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据悉,他还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最为尊敬的人物。

在日本明治工业革命设施申遗过程中,涉及强征朝鲜(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半岛)劳工的端岛煤矿等7处遗址引起了争议,但对于松下村塾,韩国政府此前并未正式提及。部分韩国市民团体谴责称,松下村塾被列为世界遗产等于是给日本过去的错误正名、给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提供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