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城市之声:现代英国城市及诞生于此的音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城市之声:现代英国城市及诞生于此的音乐

工厂、车间和煤矿——以及它们今日的风光不再——定义了我们战后历史的基础,但唯有音乐,才能像书本和戏剧一样,在让我们知晓我们的过去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英国未来可能的走向。

怒气冲冲……1995年Pulp乐队主唱Jarvis Cocker带领乐队登台演唱。图片来源:Mick Hutson/MICK HUTSON / Redferns

“在一个现代化的环境里,我们和这个世界可以去尽情冒险、去拥有权力、找到乐趣,以及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转变——但同时,这个环境也可能随时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摧毁我们知道的一切,以及我们自己。”这句话摘自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的专著《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本书以“20世纪的现代性”为主题。这句话在英格兰乐队Joy Division的2007年纪录片中被用作开场白,点明了该影片的基本主题之一:对这个乐队与曼彻斯特城之间、以及对音乐和其发源城市之间的关系的探讨。

Joy Division乐队——以及音乐厂牌“工厂唱片(Factory records)”,该厂牌发行了这个乐队的所有专辑,并在乐队解散后整理披露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绯闻秘事——成立之时,曼彻斯特的老产业社群已被走向衰败和萧条的阴影笼罩了许多年,这大概也是导致乐队的歌曲充满忧郁气息的部分原因。但行走在城市里密集的建筑之间,他们也感受到了马歇尔·伯曼笔下的“高速公路世界(the expressway world)”所带来的未来主义的兴奋情绪,乐队1979年的歌曲《Shadowplay》的首句灵感也正是来源于此:“到市中心去吧,在所有道路交汇的地方,我等着你(To the centre of the city where all roads meet, waiting for you)。”

乐队的灵魂人物兼主唱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自杀身亡后,Joy Division更名为New Order。乐队的大量收入被用于打造曼彻斯特传奇夜店“Hacienda”,此举在这座城市后来的经济振兴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段时期,曼彻斯特的学生人数陡然增多,高耸的塔楼在市中心拔地而起。于是Joy Division和New Order在歌中唱出的愿景真的成为了现实:这座老旧的工业城市成功实现了向后工业化的转变,这一伟大壮举被简单粗暴地归结为现代英国人的老生常谈:城市的复兴依赖于“文化”。

Joy Division主唱伊恩·柯蒂斯。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流行音乐背后的故事总会过多地聚焦于美国,但许多英国城市——谢菲尔德、利兹、伯明翰和格拉斯哥——以及在这些城市创作的音乐及其背后的传说,与孟菲斯、新奥尔良、旧金山和其他美国城市的一样引人入胜。这些英国音乐的吸引力显然更大,因为它们讲述的故事如今已是尘封的历史:那些与吉他、唱片公司和热门单曲相关的传说在当今世界能找到的共鸣已越来越少,而且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力量也在快速消亡。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披头士乐队的崛起,一段彰显英国城市创造力的特殊时期也随之开启,后来,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摇滚乐走向没落,这段时期也宣告结束——这并不代表英国城市已与音乐完全脱离,但属于它的这个精彩篇章已然结束,接下来要进行全新的探索了。

“一座城市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卡尔·惠特尼(Karl Whitney)在自己的新书《热单工厂》(Hit Factories)的开篇如此发问,这本书记录了他游览英国11座城市,并探寻它们音乐过往的旅行经历。“60年代利物浦的节奏流行(beat-pop)、曼彻斯特的后朋克(post-punk)、谢菲尔德的电子合成器流行乐(electronic synth-pop)、布里斯托的神游舞曲(trip-hop),以及考文垂的对牙买加斯卡(Jamaican ska)的朋克式复兴等音乐形式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影响下产生的呢?”这里的每一个问题都值得长篇大论,虽然卡尔·惠特尼在书中并没有给出全面确切的答案,但他聪明地把英国音乐融入工业化的历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讨论,并且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

《热单工厂》

当时的英国城市充斥着各色音乐人以及摇滚乐的新兴歌手和乐队,他分析道,彼时的英国以工厂为根本,要求工人勤奋肯干,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极力渴求通过娱乐消遣活动来逃离现实生活。为了维持由来已久的权力结构,伦敦的音乐产业利用了这一点,这也是这座城市里财大气粗的富裕阶级一直以来的做法:用惠特尼的话说,当时的流行乐和摇滚乐产业可以说是“一种采掘产业,至少在象征意义上可以跟‘采矿’一概而论……人才总是从他们发迹和成长的地方被挖走,到别的地方去发光发热”。

他举了纽卡斯尔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此外,包括The Animals乐队、布莱恩·费瑞(Bryan Ferry)和斯汀(Sting)在内的许多顶尖音乐人都迅速地搬到了伦敦——反之,曼彻斯特之所以曾被注入大量鲜活的音乐力量,是因为这座城市绝大部分70年代后期的成功音乐人都留在了这里,帮助它完成了复兴。但这两座城市的发展轨迹都有一个同样的重点。如果没有工业做背景,文化便很难发展起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以服务和所谓“文化”为基础建设经济而实现二度振兴的城市,始终无法使自己的创新成就与过去相媲美,这可以说是很讽刺了。举个例子,最近一个发迹于曼彻斯特城市群且一举成名的乐队是Elbow乐队,但他们发行第一张唱片也已早在1999年了。

上述内容也许有些过于理论化,但惠特尼同样十分善于把文字聚焦在特定的音乐人和特定地区上,并揣摩他们之间的联系。当他在利物浦的乡间小路上散步时——那里曾是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生活的地方——他发现了一些很奇妙的东西:“这里的公园、林荫小道和充满田园风光的小路仿佛打开了一个通往田园风格的英格兰的虫洞……你可以通过披头士的专辑《佩柏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窥见一二:里面描写了室外演奏台、灌木篱墙和一种有目的性的休闲。”他对谢菲尔德的描写也极具真知灼见,他写到了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这座城市的扩张,以及诞生于此的许多乐队对未来主义的感知力,其中的几支乐队都曾通过《发条橙》汲取灵感(包括Heaven 17乐队、Clock DVA乐队,以及诞生于90年代的舞曲组合Moloko)。书中同样值得一读的是对来自格拉斯哥的三重唱组合Blue Nile的长篇致敬文,这个组合的佳作极其优美地传达了这座城市建筑的宏伟壮观和后工业时代的悲伤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

披头士乐队。图片来源:John Pratt/Getty Images

惠特尼的这本书描绘了一个宏大的世界,因此,他对不同内容的着墨便会不可避免地有不同程度的偏重,他常按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描述对象。在有的地方,他能追寻到音乐人和布景师的踪迹,聆听他们记忆中的往事和见解,但他在其他某些城市却一无所获。他总爱居高临下地看待重金属摇滚乐和硬摇滚,但这种类型的英国音乐以及英国文化与工业噪音之间的联系其实十分令人着迷。他只在讲述来自伯明翰的黑色安息日乐队(Black Sabbath)时提到了重金属音乐话题,直接选择性地忽视了这种音乐形式的其他核心地区——其中包括诺丁汉、纽卡斯尔和加的夫周边的工业区。此外,他还用了过多的篇幅来描写自己去某某地的交通线路、自己对高尔夫的喜爱,还有自己的午餐菜式等冗余的细节——即“我走进布里斯托的科尔斯顿大会堂(Colston Hall)之前,先在外面坐了一会儿,喝了点儿咖啡,吃了口我在附近快餐连锁点Greggs买的煎蛋卷”之类的叙述。读这些断断续续的叙述是需要耐心的,但就全书的内容来看,这份耐心是完全值得的。

贯穿这本书的这段历史在今日看来仍有些不可思议。在20世纪50年代,让英国人接受摇滚乐的这个想法几乎是天方夜谭——至少在英国音乐人把摇滚推向完全让人出乎意料的方向,让它成为英国在二十世纪后期奋力挣扎过程中的背景音乐之前是如此。此外,惠特尼在书中还提到了英国脱欧事件,并指出某些经典歌曲的歌词和音乐其实是对这个国家后来走向作出的准确预言:包括披头士乐队《Eleanor Rigby》——它令人振奋地捕捉到了利物浦战后走向衰落的伤感情绪;The Specials乐队1981年的杰作《Ghost Town》;Pulp乐队以一种戏谑和愤懑的语气唱响无产阶级心声的《Common People》;以及几乎每一首的Joy Division的针锋相对、意味深长的歌曲。工厂、车间和煤矿——以及它们今日的风光不再——定义了我们战后历史的基础,但唯有音乐,才能像书本和戏剧一样,在让我们知晓过去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英国未来可能的走向。

卡尔·惠特尼(Karl Whitney)的新作《热单工厂》由Weidenfeld & Nicolson出版社出版。

(翻译:黄婧思)

来源:卫报

原标题:Hit Factories by Karl Whitney review - British cities and the music they produce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城市之声:现代英国城市及诞生于此的音乐

工厂、车间和煤矿——以及它们今日的风光不再——定义了我们战后历史的基础,但唯有音乐,才能像书本和戏剧一样,在让我们知晓我们的过去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英国未来可能的走向。

怒气冲冲……1995年Pulp乐队主唱Jarvis Cocker带领乐队登台演唱。图片来源:Mick Hutson/MICK HUTSON / Redferns

“在一个现代化的环境里,我们和这个世界可以去尽情冒险、去拥有权力、找到乐趣,以及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转变——但同时,这个环境也可能随时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摧毁我们知道的一切,以及我们自己。”这句话摘自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的专著《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本书以“20世纪的现代性”为主题。这句话在英格兰乐队Joy Division的2007年纪录片中被用作开场白,点明了该影片的基本主题之一:对这个乐队与曼彻斯特城之间、以及对音乐和其发源城市之间的关系的探讨。

Joy Division乐队——以及音乐厂牌“工厂唱片(Factory records)”,该厂牌发行了这个乐队的所有专辑,并在乐队解散后整理披露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绯闻秘事——成立之时,曼彻斯特的老产业社群已被走向衰败和萧条的阴影笼罩了许多年,这大概也是导致乐队的歌曲充满忧郁气息的部分原因。但行走在城市里密集的建筑之间,他们也感受到了马歇尔·伯曼笔下的“高速公路世界(the expressway world)”所带来的未来主义的兴奋情绪,乐队1979年的歌曲《Shadowplay》的首句灵感也正是来源于此:“到市中心去吧,在所有道路交汇的地方,我等着你(To the centre of the city where all roads meet, waiting for you)。”

乐队的灵魂人物兼主唱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自杀身亡后,Joy Division更名为New Order。乐队的大量收入被用于打造曼彻斯特传奇夜店“Hacienda”,此举在这座城市后来的经济振兴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段时期,曼彻斯特的学生人数陡然增多,高耸的塔楼在市中心拔地而起。于是Joy Division和New Order在歌中唱出的愿景真的成为了现实:这座老旧的工业城市成功实现了向后工业化的转变,这一伟大壮举被简单粗暴地归结为现代英国人的老生常谈:城市的复兴依赖于“文化”。

Joy Division主唱伊恩·柯蒂斯。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流行音乐背后的故事总会过多地聚焦于美国,但许多英国城市——谢菲尔德、利兹、伯明翰和格拉斯哥——以及在这些城市创作的音乐及其背后的传说,与孟菲斯、新奥尔良、旧金山和其他美国城市的一样引人入胜。这些英国音乐的吸引力显然更大,因为它们讲述的故事如今已是尘封的历史:那些与吉他、唱片公司和热门单曲相关的传说在当今世界能找到的共鸣已越来越少,而且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力量也在快速消亡。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披头士乐队的崛起,一段彰显英国城市创造力的特殊时期也随之开启,后来,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摇滚乐走向没落,这段时期也宣告结束——这并不代表英国城市已与音乐完全脱离,但属于它的这个精彩篇章已然结束,接下来要进行全新的探索了。

“一座城市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卡尔·惠特尼(Karl Whitney)在自己的新书《热单工厂》(Hit Factories)的开篇如此发问,这本书记录了他游览英国11座城市,并探寻它们音乐过往的旅行经历。“60年代利物浦的节奏流行(beat-pop)、曼彻斯特的后朋克(post-punk)、谢菲尔德的电子合成器流行乐(electronic synth-pop)、布里斯托的神游舞曲(trip-hop),以及考文垂的对牙买加斯卡(Jamaican ska)的朋克式复兴等音乐形式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影响下产生的呢?”这里的每一个问题都值得长篇大论,虽然卡尔·惠特尼在书中并没有给出全面确切的答案,但他聪明地把英国音乐融入工业化的历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讨论,并且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

《热单工厂》

当时的英国城市充斥着各色音乐人以及摇滚乐的新兴歌手和乐队,他分析道,彼时的英国以工厂为根本,要求工人勤奋肯干,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极力渴求通过娱乐消遣活动来逃离现实生活。为了维持由来已久的权力结构,伦敦的音乐产业利用了这一点,这也是这座城市里财大气粗的富裕阶级一直以来的做法:用惠特尼的话说,当时的流行乐和摇滚乐产业可以说是“一种采掘产业,至少在象征意义上可以跟‘采矿’一概而论……人才总是从他们发迹和成长的地方被挖走,到别的地方去发光发热”。

他举了纽卡斯尔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此外,包括The Animals乐队、布莱恩·费瑞(Bryan Ferry)和斯汀(Sting)在内的许多顶尖音乐人都迅速地搬到了伦敦——反之,曼彻斯特之所以曾被注入大量鲜活的音乐力量,是因为这座城市绝大部分70年代后期的成功音乐人都留在了这里,帮助它完成了复兴。但这两座城市的发展轨迹都有一个同样的重点。如果没有工业做背景,文化便很难发展起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以服务和所谓“文化”为基础建设经济而实现二度振兴的城市,始终无法使自己的创新成就与过去相媲美,这可以说是很讽刺了。举个例子,最近一个发迹于曼彻斯特城市群且一举成名的乐队是Elbow乐队,但他们发行第一张唱片也已早在1999年了。

上述内容也许有些过于理论化,但惠特尼同样十分善于把文字聚焦在特定的音乐人和特定地区上,并揣摩他们之间的联系。当他在利物浦的乡间小路上散步时——那里曾是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生活的地方——他发现了一些很奇妙的东西:“这里的公园、林荫小道和充满田园风光的小路仿佛打开了一个通往田园风格的英格兰的虫洞……你可以通过披头士的专辑《佩柏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窥见一二:里面描写了室外演奏台、灌木篱墙和一种有目的性的休闲。”他对谢菲尔德的描写也极具真知灼见,他写到了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这座城市的扩张,以及诞生于此的许多乐队对未来主义的感知力,其中的几支乐队都曾通过《发条橙》汲取灵感(包括Heaven 17乐队、Clock DVA乐队,以及诞生于90年代的舞曲组合Moloko)。书中同样值得一读的是对来自格拉斯哥的三重唱组合Blue Nile的长篇致敬文,这个组合的佳作极其优美地传达了这座城市建筑的宏伟壮观和后工业时代的悲伤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

披头士乐队。图片来源:John Pratt/Getty Images

惠特尼的这本书描绘了一个宏大的世界,因此,他对不同内容的着墨便会不可避免地有不同程度的偏重,他常按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描述对象。在有的地方,他能追寻到音乐人和布景师的踪迹,聆听他们记忆中的往事和见解,但他在其他某些城市却一无所获。他总爱居高临下地看待重金属摇滚乐和硬摇滚,但这种类型的英国音乐以及英国文化与工业噪音之间的联系其实十分令人着迷。他只在讲述来自伯明翰的黑色安息日乐队(Black Sabbath)时提到了重金属音乐话题,直接选择性地忽视了这种音乐形式的其他核心地区——其中包括诺丁汉、纽卡斯尔和加的夫周边的工业区。此外,他还用了过多的篇幅来描写自己去某某地的交通线路、自己对高尔夫的喜爱,还有自己的午餐菜式等冗余的细节——即“我走进布里斯托的科尔斯顿大会堂(Colston Hall)之前,先在外面坐了一会儿,喝了点儿咖啡,吃了口我在附近快餐连锁点Greggs买的煎蛋卷”之类的叙述。读这些断断续续的叙述是需要耐心的,但就全书的内容来看,这份耐心是完全值得的。

贯穿这本书的这段历史在今日看来仍有些不可思议。在20世纪50年代,让英国人接受摇滚乐的这个想法几乎是天方夜谭——至少在英国音乐人把摇滚推向完全让人出乎意料的方向,让它成为英国在二十世纪后期奋力挣扎过程中的背景音乐之前是如此。此外,惠特尼在书中还提到了英国脱欧事件,并指出某些经典歌曲的歌词和音乐其实是对这个国家后来走向作出的准确预言:包括披头士乐队《Eleanor Rigby》——它令人振奋地捕捉到了利物浦战后走向衰落的伤感情绪;The Specials乐队1981年的杰作《Ghost Town》;Pulp乐队以一种戏谑和愤懑的语气唱响无产阶级心声的《Common People》;以及几乎每一首的Joy Division的针锋相对、意味深长的歌曲。工厂、车间和煤矿——以及它们今日的风光不再——定义了我们战后历史的基础,但唯有音乐,才能像书本和戏剧一样,在让我们知晓过去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英国未来可能的走向。

卡尔·惠特尼(Karl Whitney)的新作《热单工厂》由Weidenfeld & Nicolson出版社出版。

(翻译:黄婧思)

来源:卫报

原标题:Hit Factories by Karl Whitney review - British cities and the music they produce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