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两部小说让精神疾病可知可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部小说让精神疾病可知可感

《疯子朱丽叶》和《以兔为食》采用分裂的视角和非连贯性的时间线描述了部分精神障碍对病人自我意识的威胁。

描写某些类型的精神疾病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要解释没有明显起因的那种痛苦和绝望。图片来源:CHRISTOPH HETZMANNSEDER / GETTY

在朱丽叶·埃斯科里亚(Juliet Escoria)的新小说中,女主人公、少女朱丽叶在试图第二次自杀的前几个小时里,开始“做一些事情将自己从自身剥离出来”。她仿佛已经从自身抽离,并看到自己的模样:一个瘦得皮包骨、蓬头垢脸的女孩,她受到幻觉中的恶魔侵扰,她说,“太没有意思……不如死了算了。”这个想象让朱丽叶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女孩暂时没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了。她甚至暗示,杀死这样的自己,是出于仁慈。“她看起来如此不知所措”,朱丽叶解释说,“我为她感到难过。”

这个极度游离和极度共鸣的时刻透露了描写某些类型的精神疾病所面临的的一个挑战,即难以将没有明显起因的那种痛苦和绝望清晰表达出来。《疯子朱丽叶》(Juliet the Maniac)主要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展开,埃斯科里亚在中间穿插着档案文献和预述(提前叙述未来事件),近距离叙述让朱丽叶挣扎不已的狂躁型抑郁症。这种描写方式带来了一种失衡却全面的效果:读者不但能够体会女孩的精神状态,还能够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到她的经历。

宾妮·柯舍博姆(Binnie Kirshenbaum)的作品《以兔为食》(Rabbits for Food)也采用了类似的分裂视角。这部小说讲述了作家宾妮的故事,她因为严重抑郁而入院治疗,在此期间,她捏造了关于自己的虚构经历,并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像是从一个安全的距离观察自己一样。柯舍博姆不时用宾妮治疗性写作小组的写作话题打破这种克制性的叙述,揭露了一个更加完整却不时自相矛盾的画面:一个女性正试图使发生在身上的一切合理化。对于宾妮和朱丽叶,分裂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症状和应对机制,会改变她们的情绪和行为。埃斯科里亚和柯舍博姆构建的小说旨在重现这种感觉,中间不断穿插不同的视角和时间线,讲述精神疾病对自我意识所带来的的打击。

在埃斯科里亚的小说中,朱丽叶害怕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是狂躁型抑郁症的本质特征之一。15岁的朱丽叶是一个自信、成绩优秀的叛逆学生。随着症状越来越严重,她的胸口受到了“影子大军”的压迫,导致她无法说话,课本上的字渐渐在眼前支离破碎,她感到过去的自己正在被一个陌生人取代。“她的名字曾经叫朱丽叶”,她在想,“她曾经是海伦和罗伯特的女儿,她不是天才,只是一个疯子。”在首次试图自杀失败后,她在医院中醒来,对父母造成的伤害让她感到非常内疚,她感觉自己似乎“从他们的女儿变异成了一个怪物”。即使长大成人,朱丽叶仍通过一封《来自未来的信》反省,她无法让自己的身份与当年试图自杀的女孩协调一致:“故事中的女孩是谁?那是其他人。我未拥有过她,也不了解她,但她却拥有我,了解我。”

《疯子朱丽叶》

《疯子朱丽叶》的一个隐晦目的是了解和驱除受伤的另一个自己,书中的成年朱丽叶仿佛是在编写一份有关自己崩溃情况的病例报告。这个故事从朱丽叶第一次病症出现不久前开始,持续到她在问题青少年寄宿学校的整个治疗期间,以第一人称的简短叙述方式展开。但是,在这些闪现的记忆和反思中还穿插着临床研究文献,与朱丽叶的外在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

一份“来自未来的资料”讲述了青少年食用抗抑郁症药物的副作用,这份资料认为,目前自杀的意图似乎无迹可寻。Redwood Trails寄宿学校出具的“病历”追踪了朱丽叶的病症随时间推移的发展和不断加长的药物清单。书中还出现了医生的评估和朱丽叶自己的手写记录,就像是扫描件一样,还带有标题(例如“卢克的信[最终版:复印件,个人记录],2000年1月”),是可作为研究用的人为记录。这些插入的记录与叙述篇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迫使读者在朱丽叶的内心世界和从远距离观察她的生活之间不停转换,每个角度似乎都与另一个角度在准确性上有所矛盾。

《以兔为食》有着相似的结构,却没有那么直观,书中的主人公对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思考。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讲述宾妮进入了精神病房的情况,之后又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回顾宾妮入院的过程。第三人称的叙述实际上是主人公宾妮撰写的文章:她将自己的病和治疗过程编成了小说。书中还穿插着她对一直排斥参加的创意写作治疗小组的反应。这些反应以日记的形式呈现,揭露了她生命之中最痛苦和决定性的一些时刻,但最后又转变成第二人称,宾妮正是以这种形式将自己剥离。

这种不断穿插和重复性的结构(部分篇章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但几乎是分毫不差的复制)让人晕头转向,但又恰到好处。根据之前从第三人称角度进行的叙述,宾妮抑郁症的一个病症是短期的记忆缺失导致叙述不连贯:“她发现自己可以描述一个场景,但在将故事连接在一起的结构上却是一片空白,就像是页面上突然跳过了一些字段一样。”因此,讲述宾妮故事的篇章更短也更加碎片化,多是一些极端情绪出现的片刻,柯舍博姆一直到作品结尾才揭露导致宾妮抑郁症的关键事件。

《以兔为食》

宾妮跟朱丽叶一样,因为自己所患的病而同时感到自我厌恶和处于分裂状态。但宾妮在身份的分裂上没有那么严重,没有那么急迫地要自我抹除。患上抑郁后,宾妮食欲不振,并“呈现出一种虚幻感,想要自己消失”。在无法自杀时,她将自己的护照和驾驶证放到碎纸机中碎掉,在丈夫回家并问她“在不在家”时,感到手足无措。宾妮接受了自己的形象,即“难以产生喜爱感情的人”,这是从旁观者的第三人称叙述角度得出的评价。这种叙述方式让宾妮更容易将自己看作是一个角色,从而也更容易看到自己作为虚构人物的挣扎,可以像在医院那样跟自己说:“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宾妮持有的态度可解读为一种否定的态度。精神疾病可能会让人质疑对自身最深信不疑的那部分,根据这种质疑的程度,通过叙述的方式来决定哪些是现实,却能够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柯舍博姆和埃斯科里亚采用剥离的方式来构建故事——宾妮的手稿和写作话题,朱丽叶的病历和书信——通过剥离和穿插的方式与角色进行交流。这种结构,还为宾妮和朱丽叶在接受一些痛苦得难以面对的事情时提供了缓冲。在将自己所面临的情况虚构化的过程中,她们找回了失去的一部分自我。

编者按:如果你有想过自杀,请记住你并非孤立无援。如果需要支持和资源,请拨打救助热线(800-810-1117)。

(翻译:macy)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Two Novels That Make Mental Illness Legibl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部小说让精神疾病可知可感

《疯子朱丽叶》和《以兔为食》采用分裂的视角和非连贯性的时间线描述了部分精神障碍对病人自我意识的威胁。

描写某些类型的精神疾病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要解释没有明显起因的那种痛苦和绝望。图片来源:CHRISTOPH HETZMANNSEDER / GETTY

在朱丽叶·埃斯科里亚(Juliet Escoria)的新小说中,女主人公、少女朱丽叶在试图第二次自杀的前几个小时里,开始“做一些事情将自己从自身剥离出来”。她仿佛已经从自身抽离,并看到自己的模样:一个瘦得皮包骨、蓬头垢脸的女孩,她受到幻觉中的恶魔侵扰,她说,“太没有意思……不如死了算了。”这个想象让朱丽叶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女孩暂时没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了。她甚至暗示,杀死这样的自己,是出于仁慈。“她看起来如此不知所措”,朱丽叶解释说,“我为她感到难过。”

这个极度游离和极度共鸣的时刻透露了描写某些类型的精神疾病所面临的的一个挑战,即难以将没有明显起因的那种痛苦和绝望清晰表达出来。《疯子朱丽叶》(Juliet the Maniac)主要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展开,埃斯科里亚在中间穿插着档案文献和预述(提前叙述未来事件),近距离叙述让朱丽叶挣扎不已的狂躁型抑郁症。这种描写方式带来了一种失衡却全面的效果:读者不但能够体会女孩的精神状态,还能够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到她的经历。

宾妮·柯舍博姆(Binnie Kirshenbaum)的作品《以兔为食》(Rabbits for Food)也采用了类似的分裂视角。这部小说讲述了作家宾妮的故事,她因为严重抑郁而入院治疗,在此期间,她捏造了关于自己的虚构经历,并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像是从一个安全的距离观察自己一样。柯舍博姆不时用宾妮治疗性写作小组的写作话题打破这种克制性的叙述,揭露了一个更加完整却不时自相矛盾的画面:一个女性正试图使发生在身上的一切合理化。对于宾妮和朱丽叶,分裂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症状和应对机制,会改变她们的情绪和行为。埃斯科里亚和柯舍博姆构建的小说旨在重现这种感觉,中间不断穿插不同的视角和时间线,讲述精神疾病对自我意识所带来的的打击。

在埃斯科里亚的小说中,朱丽叶害怕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是狂躁型抑郁症的本质特征之一。15岁的朱丽叶是一个自信、成绩优秀的叛逆学生。随着症状越来越严重,她的胸口受到了“影子大军”的压迫,导致她无法说话,课本上的字渐渐在眼前支离破碎,她感到过去的自己正在被一个陌生人取代。“她的名字曾经叫朱丽叶”,她在想,“她曾经是海伦和罗伯特的女儿,她不是天才,只是一个疯子。”在首次试图自杀失败后,她在医院中醒来,对父母造成的伤害让她感到非常内疚,她感觉自己似乎“从他们的女儿变异成了一个怪物”。即使长大成人,朱丽叶仍通过一封《来自未来的信》反省,她无法让自己的身份与当年试图自杀的女孩协调一致:“故事中的女孩是谁?那是其他人。我未拥有过她,也不了解她,但她却拥有我,了解我。”

《疯子朱丽叶》

《疯子朱丽叶》的一个隐晦目的是了解和驱除受伤的另一个自己,书中的成年朱丽叶仿佛是在编写一份有关自己崩溃情况的病例报告。这个故事从朱丽叶第一次病症出现不久前开始,持续到她在问题青少年寄宿学校的整个治疗期间,以第一人称的简短叙述方式展开。但是,在这些闪现的记忆和反思中还穿插着临床研究文献,与朱丽叶的外在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

一份“来自未来的资料”讲述了青少年食用抗抑郁症药物的副作用,这份资料认为,目前自杀的意图似乎无迹可寻。Redwood Trails寄宿学校出具的“病历”追踪了朱丽叶的病症随时间推移的发展和不断加长的药物清单。书中还出现了医生的评估和朱丽叶自己的手写记录,就像是扫描件一样,还带有标题(例如“卢克的信[最终版:复印件,个人记录],2000年1月”),是可作为研究用的人为记录。这些插入的记录与叙述篇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迫使读者在朱丽叶的内心世界和从远距离观察她的生活之间不停转换,每个角度似乎都与另一个角度在准确性上有所矛盾。

《以兔为食》有着相似的结构,却没有那么直观,书中的主人公对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思考。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讲述宾妮进入了精神病房的情况,之后又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回顾宾妮入院的过程。第三人称的叙述实际上是主人公宾妮撰写的文章:她将自己的病和治疗过程编成了小说。书中还穿插着她对一直排斥参加的创意写作治疗小组的反应。这些反应以日记的形式呈现,揭露了她生命之中最痛苦和决定性的一些时刻,但最后又转变成第二人称,宾妮正是以这种形式将自己剥离。

这种不断穿插和重复性的结构(部分篇章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但几乎是分毫不差的复制)让人晕头转向,但又恰到好处。根据之前从第三人称角度进行的叙述,宾妮抑郁症的一个病症是短期的记忆缺失导致叙述不连贯:“她发现自己可以描述一个场景,但在将故事连接在一起的结构上却是一片空白,就像是页面上突然跳过了一些字段一样。”因此,讲述宾妮故事的篇章更短也更加碎片化,多是一些极端情绪出现的片刻,柯舍博姆一直到作品结尾才揭露导致宾妮抑郁症的关键事件。

《以兔为食》

宾妮跟朱丽叶一样,因为自己所患的病而同时感到自我厌恶和处于分裂状态。但宾妮在身份的分裂上没有那么严重,没有那么急迫地要自我抹除。患上抑郁后,宾妮食欲不振,并“呈现出一种虚幻感,想要自己消失”。在无法自杀时,她将自己的护照和驾驶证放到碎纸机中碎掉,在丈夫回家并问她“在不在家”时,感到手足无措。宾妮接受了自己的形象,即“难以产生喜爱感情的人”,这是从旁观者的第三人称叙述角度得出的评价。这种叙述方式让宾妮更容易将自己看作是一个角色,从而也更容易看到自己作为虚构人物的挣扎,可以像在医院那样跟自己说:“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宾妮持有的态度可解读为一种否定的态度。精神疾病可能会让人质疑对自身最深信不疑的那部分,根据这种质疑的程度,通过叙述的方式来决定哪些是现实,却能够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柯舍博姆和埃斯科里亚采用剥离的方式来构建故事——宾妮的手稿和写作话题,朱丽叶的病历和书信——通过剥离和穿插的方式与角色进行交流。这种结构,还为宾妮和朱丽叶在接受一些痛苦得难以面对的事情时提供了缓冲。在将自己所面临的情况虚构化的过程中,她们找回了失去的一部分自我。

编者按:如果你有想过自杀,请记住你并非孤立无援。如果需要支持和资源,请拨打救助热线(800-810-1117)。

(翻译:macy)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Two Novels That Make Mental Illness Legibl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