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名校梦:美国家长的教育焦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名校梦:美国家长的教育焦虑

野心让那些原本善解人意的大人走火入魔,为了帮你的优秀子女抓住一切机会,你会不会不择手段?

图片来源:Clerkenwell/Getty Images

我们住在圣路易斯的那段时间里,我的妻子曾短暂地在当地最难进的小学工作过一段时间,而我则在当地最难进的高中任职。换言之,我俩当时都在为那条镀金的、通往剑桥大学的流水线打工,而且我们发现,那些富裕的家长可以说是为自家孩子操碎了心:首先孩子的小学得选对,这是他们升入一所好高中的关键,而高中的选择又将决定他们是否能考入常青藤大学,要知道,进入常青藤大学是他们拥有幸福成功人生的唯一保障。孩子若是在二年级画朝圣者的透视图时不幸得了低分,那么他的终身幸福便很可能受到影响。

家长费尽心思,就为了确保孩子能接过象征着富裕和特权的火炬,这种疯狂的痴迷甚至催生了一种文化现象:孩子会在参加慈善和志愿活动前专门制定好战略计划,从而让自己的简历达到最大化充实。在这种环境下,经常会有掌握三门语言的大二学生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的实习机会争得不可开交。《华尔街日报》发布的报告称,有些富裕的家庭在度假时会带上SAT辅导老师,薪金高达500美元/小时。

许多明眼人曾尝试对这些压力山大的父母和孩子讲道理,让他们清醒一点。大约20年前,美国顶尖高中之一、新泽西州劳伦斯威尔学校的前任校长约西亚·邦廷(Josiah Bunting)出版了一本令人毛骨悚然的小说《所有的爱都是卓越的》(All Loves Excelling),书中,一个聪明伶俐的年轻女孩不顾一切地要进入顶尖学府达特茅斯学院,最终因为过度劳累死去了。2015年,《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法兰克·布鲁尼(Frank Bruni)发表了这么一篇文章:《你去的地方并不能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学入学热的解药》(Where You Go Is Not Who You’ll Be: An Antidote to the CollegeAdmissions Mania)。此外,还有一些像苏珊·科尔(Susan Coll)和艾米·珀普尔(Amy Poeppel)这样机灵诙谐的作家创建了一个专注“学术讽刺”的文学分支,探讨这种入学的疯狂浪潮。

但无论我们对这些家长做出多么严肃的警告,或是写出多么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现实却总会比我们的想象荒诞一百八十倍(唐纳德·特朗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三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宣布了代号为“校园蓝调行动”的调查结果,这次调查揭发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大学入学骗局。当局起诉了若干名富裕的家长——包括演员菲丽西提·霍夫曼(Felicity Huffman)和洛瑞·拉芙琳(Lori Loughlin),控诉他们通过舞弊、提供不实信息和贿赂等手段让子女进入顶尖学府的行径。你也许听说过以下劲爆的细节:某位收费甚高的教育顾问帮助家长申请医疗文件,证明孩子有学习障碍,从而使孩子在考试中可以延时交卷;有的顾问则直接跳过这一步,雇成绩好的学生为客户的孩子代考。最令人震惊的是,为了给招生官留下好印象,在申请材料中,有的孩子的头甚至通过修图软件被安到了运动员的身体上。

现在距离这次轰动性事件刚过去四个月,近日,布鲁斯·霍尔辛格(Bruce Holsinger)出版了他的重量级大作《天才学校》(The Gifted School),书中讲述的正是一群有钱的家长通过舞弊、提供不实信息和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把孩子弄进顶尖学校的故事。有人可能认为,这本书的出版是刚好赶上了这波热度,但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在进行某种临摹:书中的故事都取材自新闻头条。

《天才学校》

就算《天才学校》没有因现实中的新闻而黯然失色,读者仍会被这本小说开篇散漫而毫无条理的叙事节奏磨得毫无兴致。书中角色众多,其中许多章节都在介绍来自科罗拉多州一个时髦小镇上的四个家庭的诸多成员,他们积极向上,要求进步(希望能考上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来自各个家庭的四位母亲于数年前相识,并且在经受背叛、疾病、离婚和丧偶等考验后,建立起了无比紧密的革命友谊。故事的开篇描述了她们的孩子,这些孩子意气相投,年龄相仿(基本都在11岁左右),个个聪明伶俐。是什么破坏了这如诗般美好的友谊呢?

答案是:水晶学院——“一所面向优秀学生的新公学。”

一时间,这些曾经多年来相互支持的好朋友为了有限的学位变成了竞争对手,而且他们心里很清楚,这是一场零和博弈(即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公学系统固然优秀,这是公认的,但这并不是他们争抢的重点,他们的目标是进入水晶学院:水晶学院相当难进,而且还有什么是比能够得到你的朋友和邻居都得不到的东西更让人满足的事情呢?书中,招生委员会希望寻找“一个由杰出的学习者组成的多元化群体,他们因强烈的愿望而团结在一起,他们渴望突破学习的边界,改变自己,改变身边的世界”。行吧,“强烈的愿望”在这儿向来供不应求。很快,这个群体就自己分崩离析了。

尽管《天才学校》开头的节奏有些过于缓慢,但往后看你就会为故事的发展拍案叫绝。野心让那些原本善解人意的大人走火入魔。毕竟水晶学院出来的学生“将会成为罗德学者或者供职于最高法院——他们将会成为世界思潮的引领者”。为了帮你的优秀子女抓住这一切,你会不会不择手段?

霍尔辛格在对这种病态竞争的描述中加入了大量的黑色幽默,尤其是在叙述那些开明的父母为了保证他们理想的纯洁性而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的时候。每个人都喜欢多元化,只有在考学的时候除外;一般在这种时候,对精英主义、平权举措(指企业或学校采取的鼓励雇用和录取少数民族、弱势民族、女性等以防止种族与性别歧视的行动)、特权叠加以及政治正确的指责,很快就开始像吸血蝙蝠一样满天飞了。

水晶学院的招生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笔试、综合评估,以及口头演讲,这些步骤据称都是为了确定能找到“最纯净的奶油”。(这个比喻是否有暗示肤色的嫌疑?)每份申请的最后一个部分名为“闪光点”,这个部分是重中之重,每个孩子需要把自己最为独一无二的技能展示出来。霍尔辛格解释道,这个要求的本意是好的,但很可能会导致把握不好分寸的家长给孩子帮倒忙。

随着家长们对水晶学院的痴迷变得愈加疯狂,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霍尔辛格设定的叙述节奏之精妙。他在精心构筑的章节中描写了这些人逐渐堕落的过程,他们堕入了羞耻、欺诈和诓骗的大坑。一位母亲后来终于意识到“我们的重点早已不在孩子身上了”,但可惜为时已晚。

作者布鲁斯·霍尔辛格。图片来源:Tom Cogill

霍尔辛格是弗吉尼亚大学英语文学系的教授,同时也是中世纪文学领域的学者。他的专业领域似乎跟他笔下的故事相隔千里。但事实上,他对14世纪神秘文化的了解,对他抓住当代教育理论空虚浅薄的特质起到了很大作用。《天才学校》有很多内容都是与“认知能力”和“多种评估措施的重要性”相关的官样文章。此外,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能还认识到,霍尔辛格对21世纪交流方式的熟悉程度丝毫不亚于对他14世纪的羊皮纸的了解。《天才学校》这本书还附有备忘录、短信和视频博客,完美地还原了当今与电子信息技术联系紧密的生活。

但霍尔辛格本质上并不是一个讽刺作家,或者说,他至少不是一个刻薄的人。他在描述这些深陷泥沼的家长和孩子时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无论他们的所作所为多么恶劣,他也没有为了展示自己的写作技巧而牺牲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虽然他们有很多弱点,也失败了很多次,但他对他们的梦想和恐惧的尊重依然闪耀着深沉的人道主义关怀。的确,《天才学校》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这种病态文化的一剂解药,它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种解决方法让我们感到一丝甜蜜,也让我们相信,无论我们父母有多么骇人可怕,我们都在不断地越变越好。

本文作者Ron Charles是《华盛顿邮报》的特约书评人。他还拥有自己的专属书评网站TotallyHipVideoBookReview.com。

(翻译:黄婧思)

来源:华盛顿邮报

原标题:Parents will stop at nothing to get their kids into a prestigious school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名校梦:美国家长的教育焦虑

野心让那些原本善解人意的大人走火入魔,为了帮你的优秀子女抓住一切机会,你会不会不择手段?

图片来源:Clerkenwell/Getty Images

我们住在圣路易斯的那段时间里,我的妻子曾短暂地在当地最难进的小学工作过一段时间,而我则在当地最难进的高中任职。换言之,我俩当时都在为那条镀金的、通往剑桥大学的流水线打工,而且我们发现,那些富裕的家长可以说是为自家孩子操碎了心:首先孩子的小学得选对,这是他们升入一所好高中的关键,而高中的选择又将决定他们是否能考入常青藤大学,要知道,进入常青藤大学是他们拥有幸福成功人生的唯一保障。孩子若是在二年级画朝圣者的透视图时不幸得了低分,那么他的终身幸福便很可能受到影响。

家长费尽心思,就为了确保孩子能接过象征着富裕和特权的火炬,这种疯狂的痴迷甚至催生了一种文化现象:孩子会在参加慈善和志愿活动前专门制定好战略计划,从而让自己的简历达到最大化充实。在这种环境下,经常会有掌握三门语言的大二学生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的实习机会争得不可开交。《华尔街日报》发布的报告称,有些富裕的家庭在度假时会带上SAT辅导老师,薪金高达500美元/小时。

许多明眼人曾尝试对这些压力山大的父母和孩子讲道理,让他们清醒一点。大约20年前,美国顶尖高中之一、新泽西州劳伦斯威尔学校的前任校长约西亚·邦廷(Josiah Bunting)出版了一本令人毛骨悚然的小说《所有的爱都是卓越的》(All Loves Excelling),书中,一个聪明伶俐的年轻女孩不顾一切地要进入顶尖学府达特茅斯学院,最终因为过度劳累死去了。2015年,《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法兰克·布鲁尼(Frank Bruni)发表了这么一篇文章:《你去的地方并不能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学入学热的解药》(Where You Go Is Not Who You’ll Be: An Antidote to the CollegeAdmissions Mania)。此外,还有一些像苏珊·科尔(Susan Coll)和艾米·珀普尔(Amy Poeppel)这样机灵诙谐的作家创建了一个专注“学术讽刺”的文学分支,探讨这种入学的疯狂浪潮。

但无论我们对这些家长做出多么严肃的警告,或是写出多么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现实却总会比我们的想象荒诞一百八十倍(唐纳德·特朗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三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宣布了代号为“校园蓝调行动”的调查结果,这次调查揭发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大学入学骗局。当局起诉了若干名富裕的家长——包括演员菲丽西提·霍夫曼(Felicity Huffman)和洛瑞·拉芙琳(Lori Loughlin),控诉他们通过舞弊、提供不实信息和贿赂等手段让子女进入顶尖学府的行径。你也许听说过以下劲爆的细节:某位收费甚高的教育顾问帮助家长申请医疗文件,证明孩子有学习障碍,从而使孩子在考试中可以延时交卷;有的顾问则直接跳过这一步,雇成绩好的学生为客户的孩子代考。最令人震惊的是,为了给招生官留下好印象,在申请材料中,有的孩子的头甚至通过修图软件被安到了运动员的身体上。

现在距离这次轰动性事件刚过去四个月,近日,布鲁斯·霍尔辛格(Bruce Holsinger)出版了他的重量级大作《天才学校》(The Gifted School),书中讲述的正是一群有钱的家长通过舞弊、提供不实信息和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把孩子弄进顶尖学校的故事。有人可能认为,这本书的出版是刚好赶上了这波热度,但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在进行某种临摹:书中的故事都取材自新闻头条。

《天才学校》

就算《天才学校》没有因现实中的新闻而黯然失色,读者仍会被这本小说开篇散漫而毫无条理的叙事节奏磨得毫无兴致。书中角色众多,其中许多章节都在介绍来自科罗拉多州一个时髦小镇上的四个家庭的诸多成员,他们积极向上,要求进步(希望能考上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来自各个家庭的四位母亲于数年前相识,并且在经受背叛、疾病、离婚和丧偶等考验后,建立起了无比紧密的革命友谊。故事的开篇描述了她们的孩子,这些孩子意气相投,年龄相仿(基本都在11岁左右),个个聪明伶俐。是什么破坏了这如诗般美好的友谊呢?

答案是:水晶学院——“一所面向优秀学生的新公学。”

一时间,这些曾经多年来相互支持的好朋友为了有限的学位变成了竞争对手,而且他们心里很清楚,这是一场零和博弈(即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公学系统固然优秀,这是公认的,但这并不是他们争抢的重点,他们的目标是进入水晶学院:水晶学院相当难进,而且还有什么是比能够得到你的朋友和邻居都得不到的东西更让人满足的事情呢?书中,招生委员会希望寻找“一个由杰出的学习者组成的多元化群体,他们因强烈的愿望而团结在一起,他们渴望突破学习的边界,改变自己,改变身边的世界”。行吧,“强烈的愿望”在这儿向来供不应求。很快,这个群体就自己分崩离析了。

尽管《天才学校》开头的节奏有些过于缓慢,但往后看你就会为故事的发展拍案叫绝。野心让那些原本善解人意的大人走火入魔。毕竟水晶学院出来的学生“将会成为罗德学者或者供职于最高法院——他们将会成为世界思潮的引领者”。为了帮你的优秀子女抓住这一切,你会不会不择手段?

霍尔辛格在对这种病态竞争的描述中加入了大量的黑色幽默,尤其是在叙述那些开明的父母为了保证他们理想的纯洁性而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的时候。每个人都喜欢多元化,只有在考学的时候除外;一般在这种时候,对精英主义、平权举措(指企业或学校采取的鼓励雇用和录取少数民族、弱势民族、女性等以防止种族与性别歧视的行动)、特权叠加以及政治正确的指责,很快就开始像吸血蝙蝠一样满天飞了。

水晶学院的招生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笔试、综合评估,以及口头演讲,这些步骤据称都是为了确定能找到“最纯净的奶油”。(这个比喻是否有暗示肤色的嫌疑?)每份申请的最后一个部分名为“闪光点”,这个部分是重中之重,每个孩子需要把自己最为独一无二的技能展示出来。霍尔辛格解释道,这个要求的本意是好的,但很可能会导致把握不好分寸的家长给孩子帮倒忙。

随着家长们对水晶学院的痴迷变得愈加疯狂,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霍尔辛格设定的叙述节奏之精妙。他在精心构筑的章节中描写了这些人逐渐堕落的过程,他们堕入了羞耻、欺诈和诓骗的大坑。一位母亲后来终于意识到“我们的重点早已不在孩子身上了”,但可惜为时已晚。

作者布鲁斯·霍尔辛格。图片来源:Tom Cogill

霍尔辛格是弗吉尼亚大学英语文学系的教授,同时也是中世纪文学领域的学者。他的专业领域似乎跟他笔下的故事相隔千里。但事实上,他对14世纪神秘文化的了解,对他抓住当代教育理论空虚浅薄的特质起到了很大作用。《天才学校》有很多内容都是与“认知能力”和“多种评估措施的重要性”相关的官样文章。此外,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能还认识到,霍尔辛格对21世纪交流方式的熟悉程度丝毫不亚于对他14世纪的羊皮纸的了解。《天才学校》这本书还附有备忘录、短信和视频博客,完美地还原了当今与电子信息技术联系紧密的生活。

但霍尔辛格本质上并不是一个讽刺作家,或者说,他至少不是一个刻薄的人。他在描述这些深陷泥沼的家长和孩子时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无论他们的所作所为多么恶劣,他也没有为了展示自己的写作技巧而牺牲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虽然他们有很多弱点,也失败了很多次,但他对他们的梦想和恐惧的尊重依然闪耀着深沉的人道主义关怀。的确,《天才学校》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这种病态文化的一剂解药,它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种解决方法让我们感到一丝甜蜜,也让我们相信,无论我们父母有多么骇人可怕,我们都在不断地越变越好。

本文作者Ron Charles是《华盛顿邮报》的特约书评人。他还拥有自己的专属书评网站TotallyHipVideoBookReview.com。

(翻译:黄婧思)

来源:华盛顿邮报

原标题:Parents will stop at nothing to get their kids into a prestigious school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