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伊壁鸠鲁派比斯多葛派更适合当代生活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伊壁鸠鲁派比斯多葛派更适合当代生活吗?

在普遍认知中,伊壁鸠鲁派讲求享乐,而斯多葛派讲求美德,把享乐升华为美好。这么说其实对伊壁鸠鲁并不公平,他其实是所有古代哲学家中最接近、最理解现代世俗生活的一位。

《尼德兰箴言》中杂乱无章的生活,彼得·布勒哲尔绘 图片来源:Gemäldegalerie, Berlin / Aeon

“追求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是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中一个相当有名的措辞,但很少有人知道《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其实是受到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的启发才写下这句话的。托马斯·杰斐逊认为自己是一个伊壁鸠鲁派(伊壁鸠鲁学派是古希腊的哲学流派之一,属于唯物主义无神论,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以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译注),杰斐逊和他的前辈们约翰·洛克(John Locke)、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大卫·休谟(David Hume)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等英国政治家哲学家们一样,深受伊壁鸠鲁派的影响。

如今,面对一份盐放太多、难以入口的食物,如果你向服务员投诉,那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会称你为伊壁鸠鲁派(享乐主义者);如果你默默忍受,他们会称你为斯多葛派(禁欲主义者)。在普遍认知中,伊壁鸠鲁派讲求享乐,而斯多葛派讲求美德,把享乐升华为美好。但这么说其实对伊壁鸠鲁并不公平,他其实是所有古代哲学家中最接近、最理解现代世俗生活的一位。

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学说曾广泛传播于希腊和罗马文化之中。伊壁鸠鲁出生于公元前341年,距柏拉图逝世仅6年,待到伊壁鸠鲁成年的时候,正是著书立说的好时机。在古希腊末期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之时,伊壁鸠鲁18岁。古希腊由独立城邦组成,并由此诞生了横跨波斯帝国的统治王朝。芝诺(Zeno)和伊壁鸠鲁同样活跃在这一时期,他在塞浦路斯创立了斯多葛派,后来又在雅典传授斯多葛学派。之后,罗马斯多葛学派的塞内卡(Seneca)既批判伊壁鸠鲁,同时又积极地引用他的话。

如今,这两大古典哲学派别的争论已经归结到了对待舒适和快乐的态度上面——你会把食物退回去吗?尽管缺乏完整的哲学逻辑,但恰恰是这种误解宣告了伊壁鸠鲁派的胜利。斯多葛派关注的是价值层次,而伊壁鸠鲁派关注的是人们的感受。如果反过来,斯多葛派获得胜利,那么斯多葛派就意味着高风亮节,而伊壁鸠鲁派只是微不足道。

伊壁鸠鲁派的确专注于寻求快乐,但也不止于此。关于寻求快乐、减轻生活中的痛苦,伊壁鸠鲁学派的确有过很多讨论,甚至多过关于理性的讨论。同时他们对“智慧”生活也很感兴趣,这一概念在当今时代已经演变成知识消费。但是,把快乐简单地等同于美味佳肴,这是对于伊壁鸠鲁派的严重误解。

伊壁鸠鲁认为民主的理性依赖于科学。我们现在对于伊壁鸠鲁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一首名为《物性论》的长诗。《物性论》是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Lucretius)写的7400行哲理长诗,其内容主要是阐明伊壁鸠鲁的哲学,卢克莱修大约生活在伊壁鸠鲁之后250年。当时,这首诗只流传在少数文人之中,直到15世纪才被重新发现,诗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从根本上挑战了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义。

伊壁鸠鲁雕像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首长诗的内容读起来非常现代化。《物性论》一诗分为6卷,卢克莱修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空间和时间是无限的,自然是一场无穷无尽的实验,人类社会是一场生存之战,生命没有来世,宗教只是残酷的妄想,宇宙的存在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世界是物质的——只有些许的自由意志。如此而言,我们应当如何生活?放弃幻想,诉诸理性。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执迷错误的想法,如果我们把这些痛苦最小化,反过来,快乐就会最大化。

世俗的现代人太过伊壁鸠鲁主义,以至于我们可能忽略了这一真知灼见。伊壁鸠鲁并不强调完美主义,也不对快乐做出细细甄别——比如,把食物退回去。他明白佛教所说的轮回,即无尽的渴望带来无尽的痛苦。当我们没完没了地寻求快乐时,快乐的本质就被辱没了。譬如,享受性爱是自然而然的快乐,但是如果你试图掌控爱人,那么性爱就与快乐背道而驰了。

伊壁鸠鲁对于生儿育女的态度也出奇的现代。他认为,孩子带来的快乐和痛苦一样多,所以有人会选择不生孩子。这种选择“不生孩子”的现代夫妇相当符合当代的伊壁鸠鲁派文化。告诉人们追求所谓的幸福,然后期望他们为他人承担几十年的责任,这有意义吗?也许吧,如果你真的寻求意义的话。我们对“意义”的理解就像斯多葛学派所信奉的美德,他们认为美德会带来幸福。

不论是斯多葛学派还是伊壁鸠鲁学派,他们都明白事物的好坏是相对的。因此,你必须要做出选择,为了获得一种好处,需要放弃另一种。当你智虑周详地做出选择时,就能得到快乐。但斯多葛派认为你的行为遵照天命,而伊壁鸠鲁派则不这么认为。

作为世俗的现代人,我们追求短期的幸福,并且试图在工作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快乐。另一方面,我们也寻求来自同伴的尊重。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切都是有道理的。科学已经证明,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幸福源于社会关系——而不是美丽的玫瑰园或高级时装店。伊壁鸠鲁不仅尊重科学,而且珍视友谊。

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在政治理念上也存在分歧。伊壁鸠鲁派认为政治只会带来重重挫折。斯多葛学派认为,人应当尽可能地以美德参与政治。在我居住的美国,在非总统选举年,有一半的人并不投票,他们似乎本质上是伊壁鸠鲁派。

然而,某种程度上,伊壁鸠鲁还是一位民主政体论者。他曾在雅典郊外的一个花园里建立了一所学校,并且出人意料地对妇女和奴隶开放——同时代的人认为这种做法证明了他的自甘堕落。两千多年后,当杰斐逊提倡美国奴隶应该接受教育时,他可能想到了伊壁鸠鲁。

我想,伊壁鸠鲁已经早早地看到了我们的现代生活:消费太多,自律太少。最重要的是,他希望我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下面是他写给美诺西斯(Menoeceus)的信中的一段话:

我们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无病痛,灵魂无搅扰,而不是通宵达旦的狂饮和寻欢作乐,也不是性爱,更不是在豪华的餐桌上享用山珍海味,满足口腹之欲的所谓快乐生活;快乐是一种清醒的理性,它探究我们所作一切选择的背后的根据,把可能给灵魂带来最大困扰的那些信仰抛弃(译文选自《致美诺西斯的信》)。

你是否认为“追求幸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你闷闷不乐时,是否会自责不已?作为伊壁鸠鲁派,我认为斯多葛派更坚强,因为他们有信仰的慰藉。他们会说,接受命运的安排。伊壁鸠鲁说:智慧胜过他人,也是一场灾难。那么,你是一个世俗的现代人吗?

本文作者Temma Ehrenfeld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她的文章多关于心理学、健康和个人理财。她的作品曾发表在《新闻周刊》(Newsweek)、《洛杉矶书评》(LA Review of Books)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等报刊杂志上。

(翻译:张海宁)

来源:Aeon

原标题:Why Epicurean ideas suit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 secular life

最新更新时间:07/29 12:0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伊壁鸠鲁派比斯多葛派更适合当代生活吗?

在普遍认知中,伊壁鸠鲁派讲求享乐,而斯多葛派讲求美德,把享乐升华为美好。这么说其实对伊壁鸠鲁并不公平,他其实是所有古代哲学家中最接近、最理解现代世俗生活的一位。

《尼德兰箴言》中杂乱无章的生活,彼得·布勒哲尔绘 图片来源:Gemäldegalerie, Berlin / Aeon

“追求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是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中一个相当有名的措辞,但很少有人知道《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其实是受到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的启发才写下这句话的。托马斯·杰斐逊认为自己是一个伊壁鸠鲁派(伊壁鸠鲁学派是古希腊的哲学流派之一,属于唯物主义无神论,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以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译注),杰斐逊和他的前辈们约翰·洛克(John Locke)、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大卫·休谟(David Hume)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等英国政治家哲学家们一样,深受伊壁鸠鲁派的影响。

如今,面对一份盐放太多、难以入口的食物,如果你向服务员投诉,那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会称你为伊壁鸠鲁派(享乐主义者);如果你默默忍受,他们会称你为斯多葛派(禁欲主义者)。在普遍认知中,伊壁鸠鲁派讲求享乐,而斯多葛派讲求美德,把享乐升华为美好。但这么说其实对伊壁鸠鲁并不公平,他其实是所有古代哲学家中最接近、最理解现代世俗生活的一位。

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学说曾广泛传播于希腊和罗马文化之中。伊壁鸠鲁出生于公元前341年,距柏拉图逝世仅6年,待到伊壁鸠鲁成年的时候,正是著书立说的好时机。在古希腊末期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之时,伊壁鸠鲁18岁。古希腊由独立城邦组成,并由此诞生了横跨波斯帝国的统治王朝。芝诺(Zeno)和伊壁鸠鲁同样活跃在这一时期,他在塞浦路斯创立了斯多葛派,后来又在雅典传授斯多葛学派。之后,罗马斯多葛学派的塞内卡(Seneca)既批判伊壁鸠鲁,同时又积极地引用他的话。

如今,这两大古典哲学派别的争论已经归结到了对待舒适和快乐的态度上面——你会把食物退回去吗?尽管缺乏完整的哲学逻辑,但恰恰是这种误解宣告了伊壁鸠鲁派的胜利。斯多葛派关注的是价值层次,而伊壁鸠鲁派关注的是人们的感受。如果反过来,斯多葛派获得胜利,那么斯多葛派就意味着高风亮节,而伊壁鸠鲁派只是微不足道。

伊壁鸠鲁派的确专注于寻求快乐,但也不止于此。关于寻求快乐、减轻生活中的痛苦,伊壁鸠鲁学派的确有过很多讨论,甚至多过关于理性的讨论。同时他们对“智慧”生活也很感兴趣,这一概念在当今时代已经演变成知识消费。但是,把快乐简单地等同于美味佳肴,这是对于伊壁鸠鲁派的严重误解。

伊壁鸠鲁认为民主的理性依赖于科学。我们现在对于伊壁鸠鲁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一首名为《物性论》的长诗。《物性论》是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Lucretius)写的7400行哲理长诗,其内容主要是阐明伊壁鸠鲁的哲学,卢克莱修大约生活在伊壁鸠鲁之后250年。当时,这首诗只流传在少数文人之中,直到15世纪才被重新发现,诗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从根本上挑战了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义。

伊壁鸠鲁雕像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首长诗的内容读起来非常现代化。《物性论》一诗分为6卷,卢克莱修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空间和时间是无限的,自然是一场无穷无尽的实验,人类社会是一场生存之战,生命没有来世,宗教只是残酷的妄想,宇宙的存在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世界是物质的——只有些许的自由意志。如此而言,我们应当如何生活?放弃幻想,诉诸理性。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执迷错误的想法,如果我们把这些痛苦最小化,反过来,快乐就会最大化。

世俗的现代人太过伊壁鸠鲁主义,以至于我们可能忽略了这一真知灼见。伊壁鸠鲁并不强调完美主义,也不对快乐做出细细甄别——比如,把食物退回去。他明白佛教所说的轮回,即无尽的渴望带来无尽的痛苦。当我们没完没了地寻求快乐时,快乐的本质就被辱没了。譬如,享受性爱是自然而然的快乐,但是如果你试图掌控爱人,那么性爱就与快乐背道而驰了。

伊壁鸠鲁对于生儿育女的态度也出奇的现代。他认为,孩子带来的快乐和痛苦一样多,所以有人会选择不生孩子。这种选择“不生孩子”的现代夫妇相当符合当代的伊壁鸠鲁派文化。告诉人们追求所谓的幸福,然后期望他们为他人承担几十年的责任,这有意义吗?也许吧,如果你真的寻求意义的话。我们对“意义”的理解就像斯多葛学派所信奉的美德,他们认为美德会带来幸福。

不论是斯多葛学派还是伊壁鸠鲁学派,他们都明白事物的好坏是相对的。因此,你必须要做出选择,为了获得一种好处,需要放弃另一种。当你智虑周详地做出选择时,就能得到快乐。但斯多葛派认为你的行为遵照天命,而伊壁鸠鲁派则不这么认为。

作为世俗的现代人,我们追求短期的幸福,并且试图在工作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快乐。另一方面,我们也寻求来自同伴的尊重。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切都是有道理的。科学已经证明,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幸福源于社会关系——而不是美丽的玫瑰园或高级时装店。伊壁鸠鲁不仅尊重科学,而且珍视友谊。

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在政治理念上也存在分歧。伊壁鸠鲁派认为政治只会带来重重挫折。斯多葛学派认为,人应当尽可能地以美德参与政治。在我居住的美国,在非总统选举年,有一半的人并不投票,他们似乎本质上是伊壁鸠鲁派。

然而,某种程度上,伊壁鸠鲁还是一位民主政体论者。他曾在雅典郊外的一个花园里建立了一所学校,并且出人意料地对妇女和奴隶开放——同时代的人认为这种做法证明了他的自甘堕落。两千多年后,当杰斐逊提倡美国奴隶应该接受教育时,他可能想到了伊壁鸠鲁。

我想,伊壁鸠鲁已经早早地看到了我们的现代生活:消费太多,自律太少。最重要的是,他希望我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下面是他写给美诺西斯(Menoeceus)的信中的一段话:

我们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无病痛,灵魂无搅扰,而不是通宵达旦的狂饮和寻欢作乐,也不是性爱,更不是在豪华的餐桌上享用山珍海味,满足口腹之欲的所谓快乐生活;快乐是一种清醒的理性,它探究我们所作一切选择的背后的根据,把可能给灵魂带来最大困扰的那些信仰抛弃(译文选自《致美诺西斯的信》)。

你是否认为“追求幸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你闷闷不乐时,是否会自责不已?作为伊壁鸠鲁派,我认为斯多葛派更坚强,因为他们有信仰的慰藉。他们会说,接受命运的安排。伊壁鸠鲁说:智慧胜过他人,也是一场灾难。那么,你是一个世俗的现代人吗?

本文作者Temma Ehrenfeld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她的文章多关于心理学、健康和个人理财。她的作品曾发表在《新闻周刊》(Newsweek)、《洛杉矶书评》(LA Review of Books)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等报刊杂志上。

(翻译:张海宁)

来源:Aeon

原标题:Why Epicurean ideas suit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 secular life

最新更新时间:07/29 12:0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