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建筑学是一个寻找“恰当”与“相适”的过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建筑学是一个寻找“恰当”与“相适”的过程

建筑学的本质,是要追求现代主义建筑学所制定所谓的“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那种审美。

文|建筑档案

建筑师汤桦

“汤老师是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建筑学学生,他在学生时代就成名。那个年代是个文艺至上的时代,不光是建筑界,电影,音乐,摇滚很火,文艺片也刚刚兴起。汤老师说那个时候不写两句诗,就不好意思见你的女神,大概是那种状态。我认为他骨子里这种审美情趣是一直都在的,他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在那里,而且是很明晰的,不管他是否用语言去传达这个事情。”

建筑的迭代

我们这一辈人跟年轻一辈的建筑学已经不一样,建筑思想,包括价值观、处理建筑的手法和措施都不一样。这一代人崇尚乌托邦和理想主义,而新的一代则有其他的价值观,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一个科学没有迭代的话,显然它就不能进步。现在科学的迭代已经非常快了,但建筑学还算是没那么剧烈。上个世纪90年代,我还在批判这个事情: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学老是停在那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艺术非常厉害,电影有李安,香港的音乐达到一种高峰,当代画家群体等等。但建筑学比较稳定,它还是在现代主义建筑学的那条道路上稳定地发展。所以那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建筑没有这种革命性,或者叫先锋出现?

汤桦,重庆两路口电子商场设计渲染图,1984

八十年代末后现代主义就被引进了中国,其实后现代主义在西方不是那个年代的,大概是在60和70年代的时期,开始反省现代主义那些东西,大家在想这些是不是过于的“清教徒”。因为现代主义就是一种纯粹主义,永远是特别纯粹的理想,后现代主义就是要破这个东西,调侃一下,反讽一下。但是回顾一下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接触解构主义,这三个东西都是在一条线上的,后现代主义只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加了个post。解构主义也是一样,它显然解构的是现代主义,它绝对不是解构古典主义。

材料和技术是促成建筑革命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现代主义当时是在欧洲战后,出现了钢铁和钢筋混凝土这些以前没有的材料和技术。但是到了今天,我们还在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建房子,虽然我们现在开始用3D打印这些东西,但3D打印的材料本身还是所谓的“混凝土”,无非就是在混凝土里面加一些高纤维的聚合物,它的建造方式严格来说还是传统的。在一个革命性的技术还没出现之前,一个建筑学要产生一个完全的“革命”,我觉得还是有点问题的。比如现在全世界的建筑师可能都有想过怎么把一个房子漂浮起来,克服重力。如果某一些材料、技术能够达到这个效果,那就出现一个革命性的东西了,可能整个建筑的样式,整个空间的关系都会发生改变。

汤桦,宝安新三馆项目,2016

建筑的“误读”

记得是陈丹青讲过一个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是我觉得当时中国画家里可以说是技巧最厉害的人——大概是他在国内学画了很久,后来终于有机会去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或是巴黎卢浮宫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他以前学的都错位了。以前全是在印刷的杂志上看到这些画,但是到了现场真正看画的时候,他发现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汤桦,kahn 的学校,2015

在真的画里能看出真正的技巧,印刷出来的东西把很多东西都掩盖了,这就像阅读里面的“误读”,误读很重要,误读就是读者对作者进行的一个再创造。其实我们那个年代所有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这些东西都是一种误读。误读是经过我们自己的一种想象和消化,把它变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所以我们跟一个“真正的西方建筑师”对话的时候,讲讲这个东西的时候,有时候觉得好像是有点对不上。真的应该对不上,但是这种对不上也挺有意思,我觉得。就变成了我们加入了我们的理解,变成了一个新的东西,或者是有新含义的一个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这个也蛮有意义,蛮有趣味的。我觉得误读是很有生命力的,是读者自己的一种创造。

我经常说建筑学没法教,只能学,每个人的学法不同,每个人感受世界的方式也不同,所以他误读到了什么也不同。而且,建筑学毕竟不像数学和物理,连以前说物理学是特别客观的一个科学,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建筑学就更不客观了,他本来就不是1+1=2的事情,就更难教,也更难表达。

汤桦,戊戌旺旺,2018

建筑的本质

说起来有点像一个有点年代感似的,我个人理解的建筑学的本质,是要追求现代主义建筑学所制定所谓的“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那种审美,我希望是有的。但是今天的建筑学已经很难被这样描述,就像70年代的时候,有个美国评论家Charles Jencks写过一篇文章,说现代主义在十字路口上,他讲的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发生,对现代主义有一个反省、有一个冲击,到了十字路口,开始有了别的选择。

其实当时还没那么严重,但是今天真是非常严峻了。今天大家对建筑学的理解有很大的分歧,你可以看到很多建筑师做出来的东西,在我们这代人眼里可能根本就不是建筑,有可能更像一个装置、一个艺术品一样。所以你要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讨论建筑学的本质,就可能一万个人有一万个解答。

汤桦,故城意像,2017

但是我还是喜欢追问这个事情。我经常想,如果把建筑所有的东西都去掉——建筑无非就是物质的构成——建筑有自己的外表,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材料性,自己的组合方式,还有自己的一个样子和形式,把这些东西都全部去掉后,还剩下什么?把所有表象的东西都全部拿掉,最核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个是需要追问的。就像路易斯·康(LouisI Isadore Kahn)所讲的可度量(measurable)和不可度量(unmeasurable)。

“去掉环绕在外面的所有事物,包括技术、理论,等等,建筑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建造房子是人类的基本欲望,遮风蔽雨,一开始它就在那里。于是,平静地去建造,发自内心地去建造,遵循材料的意愿去建造,真实地去建造,快乐地去建造,这也许就是建筑学最本真的意义。”

汤桦,中秋·贡嘎雪峰,2017

建筑的恰当表达

作为一个建筑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设计语言,这是属于个人的。更重要的是怎么在一个地方做恰当的事情。所谓恰当的事情就是要将土地、场地、以及场地所面临的所有环境、任何跟场地有关的、或是跟项目有关的所有原始信息转变成一个“恰当”的建筑学表达。这可能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汤桦,天府国际会议中心,2018

从整体来看,自己年轻的时候肯定更注重建筑形式的表现,怎么把这个建筑做得很好看、很漂亮,这当然也是必须的,也是老师在课堂上不断教我们的。一个建筑要有它的美学标准。像学院派的复杂体系,节奏、韵律、对比等等,构图上侧重美术的一种标准。但是到了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建筑实践,我觉得它跟画画不一样。画一幅画,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可以。无论多么荒诞,你可以画出来,画得好不好看这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建筑就不一样。首先建筑使用的资源不一样,画画的资源就是一张纸、一个图版、一个画架,但是建筑动不动就是上亿的资金在你手上,你要把这个资金变成一个社会产品,或者说变成一个公共使用的空间,你怎么才能对得起这种隐藏在巨大投资后面的社会资源。建筑的经济成本是代表了一个社会资源,它后面凝聚了无数人的劳动,无数人的想象和期待,最后通过建筑师的手,把它变成一个实体。

汤桦,HORSE OF ARCHITECTURE, 2016

一个虚的东西,最后在建筑师手上把它建出来,说起来这是一个非常人道主义的工作。建筑师所有的工作是要为人服务,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认识上的转移。我年轻的时候有点像画家,我想做个什么东西出来,很个人主义的,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建筑学的终极目的是建造实体的房子。尽管在形而上的层面。图面建筑学仍然是最高精神象征。就像乔治·徳·契里柯的街道和城市,永远都是我的精神食粮。但是,建造的快乐,真实的材料和组织关系,强大的混凝土和钢材的力度,触及感官的肌理和质感,阴影和遮蔽营造的空间氛围,都在表达着一个人类最古老的经验,与神秘的大自然共生和抵抗的智慧劳作。”

汤桦,喀什高台民居的记忆,2017

建筑的物质性和精神性

我觉得建筑学还是应该扎根于物质实践。我觉得物质性很重要,一旦脱离了物质性,就不叫建筑学了。有建筑师设计了虚拟的空间,设计了虚拟体验,但我觉得还不是一样,我觉得那可能更像是一种游戏。

建筑的一些精神上的东西,我觉得没必要特意去提,因为它是不言而喻的。一旦有一个物质性的存在,放在场地里面,或是介入这个场地,它必然会带来一种精神性的特质,只不过是这种精神性的趋势是什么而已,可以是纪念性的也可以是反纪念性的。 “或者说,我们希望强化这种精神性,它要么是纪念性,要么是非纪念性的,或者是别的什么气质,它是一种场地投射给我们的自然的气质。我们希望把这个东西做得很纯粹、很强烈,而不是一个折中的东西。”

汤桦,NEW YEAR OF ROOSTER,2017

建筑的唯一性

“房子对于设计者,可视为他对生活的一个注释,这本是个人意义上极为狭隘的但同时又是极为丰富的注释。其实房子本身的含义是无须讨论的,它始终以一种极为柔和与秘密的方式包含了每个人的梦。于是 , 房子对于建筑师,就成了一个自身趣味和品质的纯形式的表现问题。 ”

在每个项目的特定场地里,前面我提到过要做一个恰当的事情,符合这个场地所想要的那个东西,就是所谓的“唯一性”。我在研究生论文中也提到过的这个唯一性的问题。

一个建筑有它的唯一性,唯一性就是一个建筑放在这块土地上,它才合适,它才恰当,放在另外一个地方就不恰当了。那么既然要达到恰当,或者唯一性的话,就必须把所理解的对于所有场地相关的影响因素,都要做一个很有智慧的解答。很有智慧的一个解答才能达到这一点。

但是说到唯一性,其实也挺不唯一的。唯一性仅仅是针对我个人而言,比如说我觉得这个是我个人的理解,这是唯一的,而对其他人而言有另外一个唯一性,这就是个人的创造性。如果大家都是那么理性的话,可能建筑都是一样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决定了建筑最核心的气质,这还是人的问题。

本文图片由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建筑学是一个寻找“恰当”与“相适”的过程

建筑学的本质,是要追求现代主义建筑学所制定所谓的“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那种审美。

文|建筑档案

建筑师汤桦

“汤老师是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建筑学学生,他在学生时代就成名。那个年代是个文艺至上的时代,不光是建筑界,电影,音乐,摇滚很火,文艺片也刚刚兴起。汤老师说那个时候不写两句诗,就不好意思见你的女神,大概是那种状态。我认为他骨子里这种审美情趣是一直都在的,他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在那里,而且是很明晰的,不管他是否用语言去传达这个事情。”

建筑的迭代

我们这一辈人跟年轻一辈的建筑学已经不一样,建筑思想,包括价值观、处理建筑的手法和措施都不一样。这一代人崇尚乌托邦和理想主义,而新的一代则有其他的价值观,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一个科学没有迭代的话,显然它就不能进步。现在科学的迭代已经非常快了,但建筑学还算是没那么剧烈。上个世纪90年代,我还在批判这个事情: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学老是停在那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艺术非常厉害,电影有李安,香港的音乐达到一种高峰,当代画家群体等等。但建筑学比较稳定,它还是在现代主义建筑学的那条道路上稳定地发展。所以那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建筑没有这种革命性,或者叫先锋出现?

汤桦,重庆两路口电子商场设计渲染图,1984

八十年代末后现代主义就被引进了中国,其实后现代主义在西方不是那个年代的,大概是在60和70年代的时期,开始反省现代主义那些东西,大家在想这些是不是过于的“清教徒”。因为现代主义就是一种纯粹主义,永远是特别纯粹的理想,后现代主义就是要破这个东西,调侃一下,反讽一下。但是回顾一下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接触解构主义,这三个东西都是在一条线上的,后现代主义只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加了个post。解构主义也是一样,它显然解构的是现代主义,它绝对不是解构古典主义。

材料和技术是促成建筑革命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现代主义当时是在欧洲战后,出现了钢铁和钢筋混凝土这些以前没有的材料和技术。但是到了今天,我们还在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建房子,虽然我们现在开始用3D打印这些东西,但3D打印的材料本身还是所谓的“混凝土”,无非就是在混凝土里面加一些高纤维的聚合物,它的建造方式严格来说还是传统的。在一个革命性的技术还没出现之前,一个建筑学要产生一个完全的“革命”,我觉得还是有点问题的。比如现在全世界的建筑师可能都有想过怎么把一个房子漂浮起来,克服重力。如果某一些材料、技术能够达到这个效果,那就出现一个革命性的东西了,可能整个建筑的样式,整个空间的关系都会发生改变。

汤桦,宝安新三馆项目,2016

建筑的“误读”

记得是陈丹青讲过一个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是我觉得当时中国画家里可以说是技巧最厉害的人——大概是他在国内学画了很久,后来终于有机会去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或是巴黎卢浮宫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他以前学的都错位了。以前全是在印刷的杂志上看到这些画,但是到了现场真正看画的时候,他发现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汤桦,kahn 的学校,2015

在真的画里能看出真正的技巧,印刷出来的东西把很多东西都掩盖了,这就像阅读里面的“误读”,误读很重要,误读就是读者对作者进行的一个再创造。其实我们那个年代所有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这些东西都是一种误读。误读是经过我们自己的一种想象和消化,把它变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所以我们跟一个“真正的西方建筑师”对话的时候,讲讲这个东西的时候,有时候觉得好像是有点对不上。真的应该对不上,但是这种对不上也挺有意思,我觉得。就变成了我们加入了我们的理解,变成了一个新的东西,或者是有新含义的一个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这个也蛮有意义,蛮有趣味的。我觉得误读是很有生命力的,是读者自己的一种创造。

我经常说建筑学没法教,只能学,每个人的学法不同,每个人感受世界的方式也不同,所以他误读到了什么也不同。而且,建筑学毕竟不像数学和物理,连以前说物理学是特别客观的一个科学,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建筑学就更不客观了,他本来就不是1+1=2的事情,就更难教,也更难表达。

汤桦,戊戌旺旺,2018

建筑的本质

说起来有点像一个有点年代感似的,我个人理解的建筑学的本质,是要追求现代主义建筑学所制定所谓的“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那种审美,我希望是有的。但是今天的建筑学已经很难被这样描述,就像70年代的时候,有个美国评论家Charles Jencks写过一篇文章,说现代主义在十字路口上,他讲的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发生,对现代主义有一个反省、有一个冲击,到了十字路口,开始有了别的选择。

其实当时还没那么严重,但是今天真是非常严峻了。今天大家对建筑学的理解有很大的分歧,你可以看到很多建筑师做出来的东西,在我们这代人眼里可能根本就不是建筑,有可能更像一个装置、一个艺术品一样。所以你要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讨论建筑学的本质,就可能一万个人有一万个解答。

汤桦,故城意像,2017

但是我还是喜欢追问这个事情。我经常想,如果把建筑所有的东西都去掉——建筑无非就是物质的构成——建筑有自己的外表,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材料性,自己的组合方式,还有自己的一个样子和形式,把这些东西都全部去掉后,还剩下什么?把所有表象的东西都全部拿掉,最核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个是需要追问的。就像路易斯·康(LouisI Isadore Kahn)所讲的可度量(measurable)和不可度量(unmeasurable)。

“去掉环绕在外面的所有事物,包括技术、理论,等等,建筑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建造房子是人类的基本欲望,遮风蔽雨,一开始它就在那里。于是,平静地去建造,发自内心地去建造,遵循材料的意愿去建造,真实地去建造,快乐地去建造,这也许就是建筑学最本真的意义。”

汤桦,中秋·贡嘎雪峰,2017

建筑的恰当表达

作为一个建筑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设计语言,这是属于个人的。更重要的是怎么在一个地方做恰当的事情。所谓恰当的事情就是要将土地、场地、以及场地所面临的所有环境、任何跟场地有关的、或是跟项目有关的所有原始信息转变成一个“恰当”的建筑学表达。这可能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汤桦,天府国际会议中心,2018

从整体来看,自己年轻的时候肯定更注重建筑形式的表现,怎么把这个建筑做得很好看、很漂亮,这当然也是必须的,也是老师在课堂上不断教我们的。一个建筑要有它的美学标准。像学院派的复杂体系,节奏、韵律、对比等等,构图上侧重美术的一种标准。但是到了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建筑实践,我觉得它跟画画不一样。画一幅画,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可以。无论多么荒诞,你可以画出来,画得好不好看这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建筑就不一样。首先建筑使用的资源不一样,画画的资源就是一张纸、一个图版、一个画架,但是建筑动不动就是上亿的资金在你手上,你要把这个资金变成一个社会产品,或者说变成一个公共使用的空间,你怎么才能对得起这种隐藏在巨大投资后面的社会资源。建筑的经济成本是代表了一个社会资源,它后面凝聚了无数人的劳动,无数人的想象和期待,最后通过建筑师的手,把它变成一个实体。

汤桦,HORSE OF ARCHITECTURE, 2016

一个虚的东西,最后在建筑师手上把它建出来,说起来这是一个非常人道主义的工作。建筑师所有的工作是要为人服务,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认识上的转移。我年轻的时候有点像画家,我想做个什么东西出来,很个人主义的,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建筑学的终极目的是建造实体的房子。尽管在形而上的层面。图面建筑学仍然是最高精神象征。就像乔治·徳·契里柯的街道和城市,永远都是我的精神食粮。但是,建造的快乐,真实的材料和组织关系,强大的混凝土和钢材的力度,触及感官的肌理和质感,阴影和遮蔽营造的空间氛围,都在表达着一个人类最古老的经验,与神秘的大自然共生和抵抗的智慧劳作。”

汤桦,喀什高台民居的记忆,2017

建筑的物质性和精神性

我觉得建筑学还是应该扎根于物质实践。我觉得物质性很重要,一旦脱离了物质性,就不叫建筑学了。有建筑师设计了虚拟的空间,设计了虚拟体验,但我觉得还不是一样,我觉得那可能更像是一种游戏。

建筑的一些精神上的东西,我觉得没必要特意去提,因为它是不言而喻的。一旦有一个物质性的存在,放在场地里面,或是介入这个场地,它必然会带来一种精神性的特质,只不过是这种精神性的趋势是什么而已,可以是纪念性的也可以是反纪念性的。 “或者说,我们希望强化这种精神性,它要么是纪念性,要么是非纪念性的,或者是别的什么气质,它是一种场地投射给我们的自然的气质。我们希望把这个东西做得很纯粹、很强烈,而不是一个折中的东西。”

汤桦,NEW YEAR OF ROOSTER,2017

建筑的唯一性

“房子对于设计者,可视为他对生活的一个注释,这本是个人意义上极为狭隘的但同时又是极为丰富的注释。其实房子本身的含义是无须讨论的,它始终以一种极为柔和与秘密的方式包含了每个人的梦。于是 , 房子对于建筑师,就成了一个自身趣味和品质的纯形式的表现问题。 ”

在每个项目的特定场地里,前面我提到过要做一个恰当的事情,符合这个场地所想要的那个东西,就是所谓的“唯一性”。我在研究生论文中也提到过的这个唯一性的问题。

一个建筑有它的唯一性,唯一性就是一个建筑放在这块土地上,它才合适,它才恰当,放在另外一个地方就不恰当了。那么既然要达到恰当,或者唯一性的话,就必须把所理解的对于所有场地相关的影响因素,都要做一个很有智慧的解答。很有智慧的一个解答才能达到这一点。

但是说到唯一性,其实也挺不唯一的。唯一性仅仅是针对我个人而言,比如说我觉得这个是我个人的理解,这是唯一的,而对其他人而言有另外一个唯一性,这就是个人的创造性。如果大家都是那么理性的话,可能建筑都是一样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决定了建筑最核心的气质,这还是人的问题。

本文图片由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