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在安全性口碑上落于下风的日系品牌,终于有“人”要站出来自圆其说了。本田中国、广汽本田、东风本田联合举办“2014 Honda 中国媒体大会”。而大会的主题居然是安全——FUNTEC SAFETY 创造“零事故”社会。
本田说要零事故,你信吗?
听到“零事故”这个词,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以安全著称的品牌沃尔沃。后者为其自身制定的研发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零伤亡。很显然,本田的“零事故”要比沃尔沃的“零伤亡”更厉害。因为后者还允许出事故但不能有伤亡。
说到这,恐怕会有不少某系粉哈哈大笑了,“日本车站出来说安全本就可笑,它还要实现零事故,这不就是公鸡飞到了屋顶上——唱高调么?”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那么你肯定是中了某系的毒有点深。
关于日系车到底是不是比其他车系更不安全的问题,车云菌计划在近期的某个时间段内再来进行一次讨论,虽然这个话题已经讨论得太多了。当然,这样的问题最终或许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而我们再来讨论它,则希望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来将一些流行的安全上的错误认识,进行一些解读和纠正。此处按下暂且不表,今天,笔者主要聊聊这次参加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的新体会。
坦白说,本田在大会上让笔者体验的主被动安全技术内容,并没有多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包括并线盲区检测系统、360°全景影像系统、自动泊车系统、HUD等等,目前在不少车型上都已经出现。而即使是其展示的技术含量最高的协调性无人驾驶系统,目前也仍然处在实验阶段。其目前所进行的展示,更像是一个实现编号程序的电脑,在驾驶着汽车在一条固定路线上行驶。不过,这并不代表在2014 Honda中国媒体大会上就毫无收获。
正确道路交通安全理念的宣传很重要
本田的安全研发思路有三大方向,分别为人、通讯以及技术。其中将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说起来我们都会明白人在交通活动中为什么重要——即使是坦克,也需要正确的开法,否则也可能把自己整残。
根据一份来自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和日本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行人分别占据了其中的26%和35%,而摩托车(含自行车)的死亡人数,则分别占据了37%和31%。如果我们交通活动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有正确的安全交通理念并严格遵守它,那么我们面前的事故率和死亡率很可能就会大幅度下降。
在这方面,本田长期坚持对社会交通参与者进行安全驾驶普及宣传,其资料显示至今已经进行了43年。在日本有累积727万人,参加了本田的国内培训。另外,从1972年开始,在日本之外的36个国家进行了相关安全驾驶普及活动。
这样做的结果是,2010年中国13亿人口,交通死亡率是8.9万人。而日本人口1.26亿人,交通死亡率不过0.49万人。
当然,本田也承认,在中国它们并没有举办过多少这样的活动,因此这就是本田未来在中国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实,笔者认为这不仅仅应该是本田的工作,更是我们汽车媒体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何平衡不同质量车型碰撞中的安全
对人的安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而汽车安全方面的技术同样至关重要,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以往,日系在被动安全上受到的诟病较多,尤其是日系引以为傲的溃缩式前舱结构,却往往被用户看做是“软弱”的代名词。实际上呢?通过本田的介绍,让笔者明白了一点,在软和硬之间,需要的是一种绝佳的平衡,而不是绝对的软和绝对的硬。
就车架结构而言,为了让其在碰撞中吸收能量达到最佳缓冲效果,就应该设计得像一根软硬合适的手机外壳一样。太软,像蒙上一层棉花,起不到保护作用。我们也不能做得最硬,那样同样无法起到缓冲效果,直接威胁到乘员的安全(碰撞减速度加载到了乘员身上)。
本田ACE承载式车身(本田称之为更安全的设计,但更大面积的碰撞损伤,恐怕又要被人拿来做文章了)
汽车前部要比以往做得更软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碰撞中对行人的保护。目前,国内在这方面还没有正式的法规,在C-NCAP中也没有对这一项的测试。不过在欧洲和北美,汽车结构设计的行人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同样的,行人保护的设计也需要掌握一个平衡。比如承受行人头部碰撞的引擎盖,如果太硬,直接伤害行人的头部;如果太软,那么又让行人头部与发动机前舱内的零部件碰撞,同样会造成巨大伤害。
本田在安全设计上还有一点让笔者觉得很有兴趣。前段时间坊间讨论不同质量车型之间的碰撞,所承受的动能大小不同,更轻的车往往会吃亏。这样的理论是没错的,那么又该如何去解决它呢?本田设计师说,在设计过程中就会有意降低质量大的车型前舱的整体强度,从而让它们在与质量小的车型碰撞的时候,攻击性降低一些。
应该说,日系的这种设计还是颇为人性化的,它的出发点是全体交通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汽车用户。然而这就引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质量小的车型在碰撞中处在劣势,本田又把大车的前舱碰撞强度降低一定级别,以削弱它的攻击性。那么,当它与并未考虑这一点的车型碰撞时,攻击性是不是又太弱了些?而这,是不是日系在日常碰撞中往往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呢?
车云小结:
“在我们看来,本田的人大多数都是技术宅男,他们过去总以为把技术钻研透了,为大家带来最高品质的产品即可。而面对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它们和信任它们,又总是有些手足无措。”在会下的交流中,广汽本田开发部中方人员说道。如今,日系车的代表之一本田,终于开始出来讲安全了,这本身就可看做是日系的一个突破。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它们在解释安全性的问题上,似乎又并没有太多的有新意和说服力的表达方式。所谈的主要内容,依然是各种主被动安全技术,但又并不具备唯一性和明显超出竞争对手的先进性。本田要把汽车安全说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至于“零事故”,希望在笔者的有生之年里能够看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