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网络上疯传《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公布的消息,并披露了一些细节,着重会对专车的经营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执惠旅游翻看了几乎所有关于专车新规的报道,对于规定近乎严苛的专车新规,对比Uber的行事态度,不免有几分担心:
面对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封堵,Uber的态度是逆势而上,用卡兰尼克的话说就是“将油门踩到底!”在韩国被禁,Uber公开嘲笑“首尔市政府还生活在过去”;在美国堪萨斯城被监管,Uber强烈谴责当地政府的政策是“反科技”;在荷兰被判决颁发禁令,Uber回应称将继续提供服务。前不久Uber还向欧盟发起投诉。在遭到政府部门和警方威胁的地区,聘请了大量资深政治顾问,以说服各州的法律制定者。
但是在中国,Uber确态度大转变,着实乖巧了许多,这种乖巧和顺从体现在因地制宜地注册成商务租车公司,来解决Uber司机的合理合法性问题。而且Uber在中国推出的首款服务是与租车公司合作。Uber上线的拼车服务“人民优步”,也将其定义为公益服务,承诺不对司机收取20%的管理费,而且在扣掉成本之后所有收入都返还司机,甚至称这样可以帮助中国政府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种反Uber的态度,也是让人揉揉眼睛,这还是Uber吗。
乖Uber积极在中国结亲
-
Uber E轮融资共获得12亿美元,百度参股6亿美元,其副总裁刘骏成为Uber中国的董事。
-
Uber在国内的运营公司为御驾(上海)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外国法人独资。
-
柳甄(柳传志侄女),Uber中国区高管。
-
百度钱包和Uber联合推出的“哆啦A梦主题车”, 尝试专车服务和移动支付结合,试水体验式营销。
-
百度地图把叫车功能移交Uber,双方合作加速O2O服务落地
-
顺丰联合Uber推出“顺丰次晨达”,已在深圳推出,司机会化身顺丰快递员为客户上门收取快件。 预计今年5月开始在北上广深杭等7城正式对外推出。
-
《乱斗西游2》携手Uber合作推出私人订制版“主题战车”,公测当日将有5名来自娱乐、体育、游戏电竞三界领域的神秘明星玩家化身Uber司机,与玩家乘客展开 “一键约战”活动。
-
华润置地北京联合Uber送入伏大礼,两大巨头首次进行跨界营销
-
Uber与国内金融企业中国平安推出了“一键呼叫一个亿”活动,在上海地区免费为10名幸运用户提供体验当1天亿万富翁的机会。
-
出境游品牌来来会与Uber 推出“城市旅行者”,共同为都市人提供舒适、私人的智慧出行方案。
Uber本土化
自Google将服务器移至香港后再退出中国,跨国互联网公司都在反思并调整自己的中国战略。比如Evernote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印象笔记,并在国内架设了服务器;Linkedin授权沈博阳团队开发针对中国市场的职业社交产品赤兔;这种种转变都是之前不可想象的,这种转变一方面说明跨国互联网公司某种程度的妥协,愿意为了庞大的中国市场愿意某种程度的自我阉割;另一方面说明跨国互联网公司开始重视本地化运营,尊重中国市场的客观规律,而非高高在上地想当然;
Uber也许是看到了众多前辈在中国市场的曲线救国策略,经卡兰尼克确认,uber已经决定将在中国单独成立一家公司来运营手机召车等业务,并预要引入外部资本成立合资公司。卡兰尼克在接受采访时也略带调侃的表示:“这是我们在全球各地唯一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太不一样了。”但也非常认真的表示了uber要变得更中国化,他说,Uber决定为中国业务设立单独的实体、单独的管理机制和单独总部,“我们要办一个真正的中国公司,找到中国投资者。就像我们在各地,有出身中国的总经理一样,我们也应该要有中国股东”。
无论专车新规何时出台,围绕政府利益展开的方向是不会偏离的,很欣慰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愿意主动表态对适应中国市场所做的一些改变,这与Uber一直以来给人的那种“爱谁谁我就这样”的架势有了颠覆性的突破,低姿态,谦虚慎行,Uber除了在用户体验层面继续往极致了做,刷新用户对P2P更新的认识之外,主动迎合中国市场的差异性,也是将保证uber开发亚洲这块巨大潜在市场的根基。
作者宋成龙,执惠旅游专家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