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思想界】彼得·汉德克获诺奖惹争议:文学性能够用政治和道德衡量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思想界】彼得·汉德克获诺奖惹争议:文学性能够用政治和道德衡量吗?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和郭敬明在《演员请就位》中的表现所引起的争议。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朱洁树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和郭敬明在《演员请就位》中的表现所引起的争议。

彼得·汉德克获诺奖惹争议:文学性能够用政治和道德衡量吗?

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7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及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由于2018年的性侵丑闻,媒体普遍预测今年诺奖的评选会与往年不同,向“政治正确”的方向更加靠拢,评选出作品和政治性都无懈可击的作家。然而瑞典文学院评选出了两位来自欧洲的作家,似乎仍然在沿袭欧洲中心主义的“老传统”,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获奖名单一经公布,托卡尔丘克很快就得到了公众认可,然而汉德克却遭遇了铺天盖地的批评。

包括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哈瑞·昆祖鲁(Hari Kunzru)、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在内的众多作家、学者和知识分子公开抗议,称将诺奖殊荣授予一个“否认种族灭绝的人”是“可耻之举”。而与各大国际文学奖屡屡交恶、曾批评诺贝尔文学奖“无非就是六个版面的媒体报道”的汉德克本人也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自己获奖的惊讶。

一直以来,汉德克被西方批评为一个右翼作家或法西斯分子。他曾否认1995年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他将塞尔维亚的命运比作犹太人大屠杀,他还曾于2006年参加前南斯拉夫领导人米洛舍维奇(Slobodan Milošević)的葬礼并发表演说,后者被西方舆论普遍认为是将1990年代的塞尔维亚卷入严酷战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巴尔干屠夫”。

因此,汉德克此番获奖引起了西方知识界的不满。曾在1990年代参与报道南斯拉夫战争的记者Ed Vulliamy在《卫报》撰文称自己于1992年揭露了波斯尼亚集中营却被汉德克否认其存在,对于像Vulliamy这样致力于保存记录波斯尼亚集中营相关史料的人来说,汉德克获得诺奖的消息让人沮丧。“这重要吗?文学必须独立于政治;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应该无视道德或意识形态。但这不是该奖项创立的初衷。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意志,这一奖项应该授予给反映理想的杰出作品。”

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也一直都对汉德克持批评立场,在接受《卫报》采访时,他表示:“2014年,汉德克曾经呼吁废除诺贝尔奖,称其为一个‘文学的错误典范’,而今他成为获奖者,证明了他自己的话是对的。这就是今天的瑞典:一名战争罪的辩护者获得了诺贝尔奖;对于真正的时代英雄朱利安·阿桑奇,这个国家却全力参与了对他的人格攻击。我们本该这样反应:不应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汉德克,而该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阿桑奇。”

《新京报·书评周刊》认为,汉德克的写作和思考方式注定了他与西方的主流话语格格不入。汉德克曾在《试论疲倦》中批评西方媒体总是以某种相同的逻辑和看法去对待所有的事情,这让读者自以为对事件了若指掌,然而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通过亲眼观察和接触才能得到真相。因此他倡导自我与现实接触,以主体观察为真相的“新主体性”文学。1995年,汉德克前往塞尔维亚旅行,写出了游记作品《冬日的旅行》。当时西方主流媒体都将塞尔维亚简单粗暴地视为实施种族灭绝的罪魁祸首,汉德克对这种单一的思维方式深表怀疑:“说在萨拉热窝的玛尔喀勒集贸市场上发生的两次袭击真的是波斯尼亚塞族人干的,这事被证实了吗?”“关于这场战争的历史,难道不会有朝一日被写成另外的样子吗?”

2006年,汉德克参加了前南斯拉夫领导人米洛舍维奇的葬礼

2016年,汉德克在中国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不理解为何西方不认同他对南斯拉夫内战的观点。他指出,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应该平衡不同方面的观点,因此当西方媒体称塞族是邪恶的时候,他用《冬天的故事》(这也是唯一一本写那段战争的书)来传达塞尔维亚人自己的声音。“对我来说,南斯拉夫意味着一个没有民族主义的国度。在那个时候,南斯拉夫代表了第三条道路。但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崩溃后,民族主义又出现了。但当时有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是能坐下来和谈的,而不是战争。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西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没有好的战争。”

彼得·汉德克中文译者梁锡江在接受《新京报·书评周刊》的采访时指出,对于“求真”或揭露真相的冲动是贯穿汉德克写作生涯的主线之一。由于他的母亲是斯洛文尼亚人,他对斯洛文尼亚有切身观察,因此在南斯拉夫问题上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外界宣传并不能反映当地的真实情况,因此他即使面对批判也从未妥协。在梁锡江看来,汉德克继承了奥地利作家的普遍特点,即关注弱势群体和普通人的生活,能够“用优美的笔调,用超脱的、富有同情心的幽默感去描述这一切”。

《新京报·书评周刊》另一篇文章《诺贝尔文学奖,该被取消了吗?》指出,围绕汉德克的争议不再和文学有关,仿佛他获得的是诺贝尔和平奖,在这场讨论中,再度出现了左翼和右翼争锋相对、文学靠后立场先行的情况。然而在文学世界里,重要的不是作家得出了什么结论,而是作家用何种方式获得结论。汉德克的文学价值正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用于探索异见的观察方式——即对外界强加的观点和草率得出的结论保持怀疑,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理解世界。

文章继而认为,如今文学的评判标准已经从艺术性转向了政治正确的程度,这让政治异见者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从这个角度来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汉德克是一个勇敢又难得的决定——在丑闻风波过后的第二年,他们没有屈从于大众的压力,捍卫了在这个时代中保持格格不入的权力——即真正的文学性。“就这一点来说,诺奖又是一个不可替代、无法或缺的存在。我们不可能指望其他有影响力的奖项,例如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或普利策奖之类的做出这样的选择,颁奖给一个身上挂满政治争议的人物。”

对于不属于西方世界的我们来说,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更能理解汉德克的立场,即反抗西方对所谓真相和真理的垄断。西方主流社会将塞尔维亚视为有原罪的民族,却忽视了巴尔干地区不断发生冲突与悲剧的历史原因——而这正是汉德克想要提醒人们的。正如丽贝卡·韦斯特(Rebecca West)在《黑羊与灰鹰》一书中指出的,巴尔干地区过去的600年就是不断被西方利用、背叛、当做工具的历史,这造成了一连串的民族悲剧与苦难。然而直至今日,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几乎在西方话语中处于失语的状态。即使是一位有着斯洛文尼亚血统的争议作家获得了诺奖,我们也难以在媒体上看到对巴尔干问题的讨论与反思。

对于汉德克作品的文学价值,或许也需要读者自行去阅读、去判断——毕竟在这场关于他是否应该得奖的争议中,对其作品的严肃讨论是缺席的,接受审视的几乎完全是他的个人品质(更准确地说是他的政治立场)。印度《经济时报》刊文指出,如果诺贝尔文学奖评判的是作家本人,那温斯顿·丘吉尔也不配获得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他获奖的十年前,他可以说是造成孟加拉大饥荒300万印度人死亡的罪魁祸首。因此文章认为,一个更合理地面对诺贝尔文学奖“不合理”指控的态度就是别太把它当回事了,“特别是在当下这个时候,此类奖项和荣誉多如牛毛,总是会有人赞许一些选择,横眉冷对另外一些‘更有问题’的选择。”

郭敬明担任《演员请就位》评委:中国影视行业畸形发展的缩影?

日前,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上线。这档与《演员的诞生》类似的节目本意是由四位导演为陷入瓶颈期的明星提供磨练演技的机会,并从中发现沧海遗珠,没想到节目刚刚开播,最先上热搜的却是担任评委的郭敬明。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郭敬明谈校园霸凌”“郭敬明反驳李诚儒”等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事件的起因是,郭敬明安排自己组里的几位年轻演员表演《悲伤逆流成河》中的桥段,助演嘉宾李诚儒在观看过程中就露出不解表情,然后在点评环节表示自己如坐针毡,“家国情怀,忠人义士,我们能写的东西太多了,难道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看这种:高中生谈恋爱,男人抱着女生,刚一走近,就哄起来……这就是畅销书?”

作为导演和原著作者的郭敬明非常冷静沉着地回应批评。他先是退了一步承认演员在表演上的不足全部都是导演的责任,然后解释说这部电影并不只是情情爱爱,而是中国第一部反映校园霸凌的戏,接着抛出了一句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话:“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自己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最后,他把这一论点拔高到电影价值的高度,称允许不同电影的存在,本身就是电影世界的迷人之处。

许多观众发现,尽管郭敬明担任导演拍摄的电影在豆瓣等网络平台的评分普遍不高,但他是一个能够娴熟运用电影理论,且无惧在行业前辈面前表达观点的人。在《郭敬明对表演的理念我居然每个字都想认同》一文中,自媒体人“孟大明白”表示自己惊讶地看到,和其他三位导演陈凯歌、李少红、赵薇相比,郭敬明居然是经验最少却谈表演谈最多、最喜欢阐述戏剧理论的那位,且他对一些演员的点评是在理的。比如说当他点评刘雅瑟对《滚蛋吧!肿瘤君》的重新演绎时指出,刘的表演没有节制和递进,一直在哭个不停,导演一定会剪掉,观众也受不了反复的内容输出。“孟大明白”同意郭敬明的观点,即影视作品和现实生活不同,需要浓缩,观众没有精力和耐心看演员用同样的方式演一段毫无变化的戏。

“老实说看完这节目我都迷惑了,从头到尾郭敬明的导演思路是踏实不浮夸的,而且他根本不会因为自己是新手而感到畏惧,面对资深大导和演员依然强势有主见,为什么《小时代》里会有那么多扯头发、在冬天的天台上醉酒跳舞、在高速公路上光脚奔跑的抓马表演呢?是不是前几部片子的口碑风暴让他有所反思?或是这几年蛰伏他又学习了戏剧理论?”“孟大明白”写道。

然而,更多评论者认为郭敬明还是那个原来的那个郭敬明——能言善道,但实则对表演和影视作品并无严肃创作者的认真态度和敬畏之心。“界面新闻”记者刘燕秋认为,郭敬明对李诚儒的反驳不过是利用大众情绪,再一次施展他巧妙的话题转移术。郭敬明毫不犹豫地抓住了李诚儒评论中的漏洞——家国情怀、忠人义士这些主题要高于中学生谈恋爱——这种居高临下的知识分子式的文艺创作视角并不受当下年轻人的待见,虽然他真正想谈的是电影“不能用廉价的笔触引发广泛的共鸣”(李诚儒在后面的采访时补充说明了这一点),但郭敬明回避了这个问题,转向人们对文艺作品的自由选择权问题,于是许多观众就被他说服了,认为他有道理。

然而刘燕秋认为,文艺作品的多样性固然有其存在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艺作品没有高下之分,“人们当然有喜欢和不喜欢一部电影的自由,但文艺作品一定是有一套评价标准的,就比如,郭敬明的电影和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在艺术价值上能相提并论吗?”她指出,郭敬明并不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诡辩术”。早在2014年一期《锵锵三人行》节目中,两位主持人窦文涛和许子东就已发现,在面对涉嫌抄袭、对文学价值的思考和商业定位这些敏感问题时,郭敬明能够侃侃而谈地给出再正确不过的答案,但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回答。

郭敬明曾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表示,自己非常享受那种无论提到什么话题都能及时发表见解的感觉,不能容忍自己被当成无知的小学生。从他的表述中,我们或许能够理解为何他会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大谈特谈表演理论——而真正的资深导演陈凯歌在指导演员时不谈理论,只谈具体问题,反而能让人豁然开朗。“人最终是要做到知行合一的,不管在综艺节目里如何能言善辩,不能回避的是,在郭敬明的影视作品里,我们无法感受到他对艺术的诚意。”刘燕秋写道。

自媒体人“萝贝贝”看来,郭敬明受邀参加节目成为“演技点评大师”,和这档节目本身一样,都是中国影视行业畸形发展的缩影:《演员请就位》的内容策划充满了跟风的痕迹(节目显然是借鉴了“创造101”加上观察类综艺观察室的模式),剪辑缺乏对素材的精心选择和有效安排,导致成片充斥着无信息量的镜头;另外,参加节目的许多明星也缺乏“成为演员”的素养和决心;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演员的诞生》还是《演员请就位》,都没能准确把握演技的评价标准和表现形式。《演员的诞生》是把所有故事都狗血化处理,演激烈情绪的演员最容易得到关注;《演员请就位》开播前发出的“演员小考”题目是让大家表演“怒目”,但这几秒钟的、只能成为表情包的“怒目”表演又能反映出多少真实演技呢?

“这种演技节目所有的错乱,都是我们当下娱乐行业的缩影,”“萝贝贝”认为,“时无英雄,竖子装大师;艺术、商业、人气,所有评价标准都错乱地拧在一起;演技烂的太多,一旦开始讨论演技,就是狗血化演技,短视频式演技。这么一想,这类节目也有其意义,节目的荒腔走板,恰如贵行业的荒腔走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郭敬明

  • 郭敬明的审美,值多少钱?
  • 郭敬明又跨界做美业了?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思想界】彼得·汉德克获诺奖惹争议:文学性能够用政治和道德衡量吗?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和郭敬明在《演员请就位》中的表现所引起的争议。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朱洁树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和郭敬明在《演员请就位》中的表现所引起的争议。

彼得·汉德克获诺奖惹争议:文学性能够用政治和道德衡量吗?

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7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及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由于2018年的性侵丑闻,媒体普遍预测今年诺奖的评选会与往年不同,向“政治正确”的方向更加靠拢,评选出作品和政治性都无懈可击的作家。然而瑞典文学院评选出了两位来自欧洲的作家,似乎仍然在沿袭欧洲中心主义的“老传统”,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获奖名单一经公布,托卡尔丘克很快就得到了公众认可,然而汉德克却遭遇了铺天盖地的批评。

包括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哈瑞·昆祖鲁(Hari Kunzru)、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在内的众多作家、学者和知识分子公开抗议,称将诺奖殊荣授予一个“否认种族灭绝的人”是“可耻之举”。而与各大国际文学奖屡屡交恶、曾批评诺贝尔文学奖“无非就是六个版面的媒体报道”的汉德克本人也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自己获奖的惊讶。

一直以来,汉德克被西方批评为一个右翼作家或法西斯分子。他曾否认1995年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他将塞尔维亚的命运比作犹太人大屠杀,他还曾于2006年参加前南斯拉夫领导人米洛舍维奇(Slobodan Milošević)的葬礼并发表演说,后者被西方舆论普遍认为是将1990年代的塞尔维亚卷入严酷战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巴尔干屠夫”。

因此,汉德克此番获奖引起了西方知识界的不满。曾在1990年代参与报道南斯拉夫战争的记者Ed Vulliamy在《卫报》撰文称自己于1992年揭露了波斯尼亚集中营却被汉德克否认其存在,对于像Vulliamy这样致力于保存记录波斯尼亚集中营相关史料的人来说,汉德克获得诺奖的消息让人沮丧。“这重要吗?文学必须独立于政治;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应该无视道德或意识形态。但这不是该奖项创立的初衷。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意志,这一奖项应该授予给反映理想的杰出作品。”

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也一直都对汉德克持批评立场,在接受《卫报》采访时,他表示:“2014年,汉德克曾经呼吁废除诺贝尔奖,称其为一个‘文学的错误典范’,而今他成为获奖者,证明了他自己的话是对的。这就是今天的瑞典:一名战争罪的辩护者获得了诺贝尔奖;对于真正的时代英雄朱利安·阿桑奇,这个国家却全力参与了对他的人格攻击。我们本该这样反应:不应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汉德克,而该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阿桑奇。”

《新京报·书评周刊》认为,汉德克的写作和思考方式注定了他与西方的主流话语格格不入。汉德克曾在《试论疲倦》中批评西方媒体总是以某种相同的逻辑和看法去对待所有的事情,这让读者自以为对事件了若指掌,然而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通过亲眼观察和接触才能得到真相。因此他倡导自我与现实接触,以主体观察为真相的“新主体性”文学。1995年,汉德克前往塞尔维亚旅行,写出了游记作品《冬日的旅行》。当时西方主流媒体都将塞尔维亚简单粗暴地视为实施种族灭绝的罪魁祸首,汉德克对这种单一的思维方式深表怀疑:“说在萨拉热窝的玛尔喀勒集贸市场上发生的两次袭击真的是波斯尼亚塞族人干的,这事被证实了吗?”“关于这场战争的历史,难道不会有朝一日被写成另外的样子吗?”

2006年,汉德克参加了前南斯拉夫领导人米洛舍维奇的葬礼

2016年,汉德克在中国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不理解为何西方不认同他对南斯拉夫内战的观点。他指出,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应该平衡不同方面的观点,因此当西方媒体称塞族是邪恶的时候,他用《冬天的故事》(这也是唯一一本写那段战争的书)来传达塞尔维亚人自己的声音。“对我来说,南斯拉夫意味着一个没有民族主义的国度。在那个时候,南斯拉夫代表了第三条道路。但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崩溃后,民族主义又出现了。但当时有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是能坐下来和谈的,而不是战争。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西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没有好的战争。”

彼得·汉德克中文译者梁锡江在接受《新京报·书评周刊》的采访时指出,对于“求真”或揭露真相的冲动是贯穿汉德克写作生涯的主线之一。由于他的母亲是斯洛文尼亚人,他对斯洛文尼亚有切身观察,因此在南斯拉夫问题上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外界宣传并不能反映当地的真实情况,因此他即使面对批判也从未妥协。在梁锡江看来,汉德克继承了奥地利作家的普遍特点,即关注弱势群体和普通人的生活,能够“用优美的笔调,用超脱的、富有同情心的幽默感去描述这一切”。

《新京报·书评周刊》另一篇文章《诺贝尔文学奖,该被取消了吗?》指出,围绕汉德克的争议不再和文学有关,仿佛他获得的是诺贝尔和平奖,在这场讨论中,再度出现了左翼和右翼争锋相对、文学靠后立场先行的情况。然而在文学世界里,重要的不是作家得出了什么结论,而是作家用何种方式获得结论。汉德克的文学价值正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用于探索异见的观察方式——即对外界强加的观点和草率得出的结论保持怀疑,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理解世界。

文章继而认为,如今文学的评判标准已经从艺术性转向了政治正确的程度,这让政治异见者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从这个角度来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汉德克是一个勇敢又难得的决定——在丑闻风波过后的第二年,他们没有屈从于大众的压力,捍卫了在这个时代中保持格格不入的权力——即真正的文学性。“就这一点来说,诺奖又是一个不可替代、无法或缺的存在。我们不可能指望其他有影响力的奖项,例如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或普利策奖之类的做出这样的选择,颁奖给一个身上挂满政治争议的人物。”

对于不属于西方世界的我们来说,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更能理解汉德克的立场,即反抗西方对所谓真相和真理的垄断。西方主流社会将塞尔维亚视为有原罪的民族,却忽视了巴尔干地区不断发生冲突与悲剧的历史原因——而这正是汉德克想要提醒人们的。正如丽贝卡·韦斯特(Rebecca West)在《黑羊与灰鹰》一书中指出的,巴尔干地区过去的600年就是不断被西方利用、背叛、当做工具的历史,这造成了一连串的民族悲剧与苦难。然而直至今日,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几乎在西方话语中处于失语的状态。即使是一位有着斯洛文尼亚血统的争议作家获得了诺奖,我们也难以在媒体上看到对巴尔干问题的讨论与反思。

对于汉德克作品的文学价值,或许也需要读者自行去阅读、去判断——毕竟在这场关于他是否应该得奖的争议中,对其作品的严肃讨论是缺席的,接受审视的几乎完全是他的个人品质(更准确地说是他的政治立场)。印度《经济时报》刊文指出,如果诺贝尔文学奖评判的是作家本人,那温斯顿·丘吉尔也不配获得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他获奖的十年前,他可以说是造成孟加拉大饥荒300万印度人死亡的罪魁祸首。因此文章认为,一个更合理地面对诺贝尔文学奖“不合理”指控的态度就是别太把它当回事了,“特别是在当下这个时候,此类奖项和荣誉多如牛毛,总是会有人赞许一些选择,横眉冷对另外一些‘更有问题’的选择。”

郭敬明担任《演员请就位》评委:中国影视行业畸形发展的缩影?

日前,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上线。这档与《演员的诞生》类似的节目本意是由四位导演为陷入瓶颈期的明星提供磨练演技的机会,并从中发现沧海遗珠,没想到节目刚刚开播,最先上热搜的却是担任评委的郭敬明。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郭敬明谈校园霸凌”“郭敬明反驳李诚儒”等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事件的起因是,郭敬明安排自己组里的几位年轻演员表演《悲伤逆流成河》中的桥段,助演嘉宾李诚儒在观看过程中就露出不解表情,然后在点评环节表示自己如坐针毡,“家国情怀,忠人义士,我们能写的东西太多了,难道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看这种:高中生谈恋爱,男人抱着女生,刚一走近,就哄起来……这就是畅销书?”

作为导演和原著作者的郭敬明非常冷静沉着地回应批评。他先是退了一步承认演员在表演上的不足全部都是导演的责任,然后解释说这部电影并不只是情情爱爱,而是中国第一部反映校园霸凌的戏,接着抛出了一句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话:“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自己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最后,他把这一论点拔高到电影价值的高度,称允许不同电影的存在,本身就是电影世界的迷人之处。

许多观众发现,尽管郭敬明担任导演拍摄的电影在豆瓣等网络平台的评分普遍不高,但他是一个能够娴熟运用电影理论,且无惧在行业前辈面前表达观点的人。在《郭敬明对表演的理念我居然每个字都想认同》一文中,自媒体人“孟大明白”表示自己惊讶地看到,和其他三位导演陈凯歌、李少红、赵薇相比,郭敬明居然是经验最少却谈表演谈最多、最喜欢阐述戏剧理论的那位,且他对一些演员的点评是在理的。比如说当他点评刘雅瑟对《滚蛋吧!肿瘤君》的重新演绎时指出,刘的表演没有节制和递进,一直在哭个不停,导演一定会剪掉,观众也受不了反复的内容输出。“孟大明白”同意郭敬明的观点,即影视作品和现实生活不同,需要浓缩,观众没有精力和耐心看演员用同样的方式演一段毫无变化的戏。

“老实说看完这节目我都迷惑了,从头到尾郭敬明的导演思路是踏实不浮夸的,而且他根本不会因为自己是新手而感到畏惧,面对资深大导和演员依然强势有主见,为什么《小时代》里会有那么多扯头发、在冬天的天台上醉酒跳舞、在高速公路上光脚奔跑的抓马表演呢?是不是前几部片子的口碑风暴让他有所反思?或是这几年蛰伏他又学习了戏剧理论?”“孟大明白”写道。

然而,更多评论者认为郭敬明还是那个原来的那个郭敬明——能言善道,但实则对表演和影视作品并无严肃创作者的认真态度和敬畏之心。“界面新闻”记者刘燕秋认为,郭敬明对李诚儒的反驳不过是利用大众情绪,再一次施展他巧妙的话题转移术。郭敬明毫不犹豫地抓住了李诚儒评论中的漏洞——家国情怀、忠人义士这些主题要高于中学生谈恋爱——这种居高临下的知识分子式的文艺创作视角并不受当下年轻人的待见,虽然他真正想谈的是电影“不能用廉价的笔触引发广泛的共鸣”(李诚儒在后面的采访时补充说明了这一点),但郭敬明回避了这个问题,转向人们对文艺作品的自由选择权问题,于是许多观众就被他说服了,认为他有道理。

然而刘燕秋认为,文艺作品的多样性固然有其存在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艺作品没有高下之分,“人们当然有喜欢和不喜欢一部电影的自由,但文艺作品一定是有一套评价标准的,就比如,郭敬明的电影和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在艺术价值上能相提并论吗?”她指出,郭敬明并不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诡辩术”。早在2014年一期《锵锵三人行》节目中,两位主持人窦文涛和许子东就已发现,在面对涉嫌抄袭、对文学价值的思考和商业定位这些敏感问题时,郭敬明能够侃侃而谈地给出再正确不过的答案,但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回答。

郭敬明曾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表示,自己非常享受那种无论提到什么话题都能及时发表见解的感觉,不能容忍自己被当成无知的小学生。从他的表述中,我们或许能够理解为何他会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大谈特谈表演理论——而真正的资深导演陈凯歌在指导演员时不谈理论,只谈具体问题,反而能让人豁然开朗。“人最终是要做到知行合一的,不管在综艺节目里如何能言善辩,不能回避的是,在郭敬明的影视作品里,我们无法感受到他对艺术的诚意。”刘燕秋写道。

自媒体人“萝贝贝”看来,郭敬明受邀参加节目成为“演技点评大师”,和这档节目本身一样,都是中国影视行业畸形发展的缩影:《演员请就位》的内容策划充满了跟风的痕迹(节目显然是借鉴了“创造101”加上观察类综艺观察室的模式),剪辑缺乏对素材的精心选择和有效安排,导致成片充斥着无信息量的镜头;另外,参加节目的许多明星也缺乏“成为演员”的素养和决心;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演员的诞生》还是《演员请就位》,都没能准确把握演技的评价标准和表现形式。《演员的诞生》是把所有故事都狗血化处理,演激烈情绪的演员最容易得到关注;《演员请就位》开播前发出的“演员小考”题目是让大家表演“怒目”,但这几秒钟的、只能成为表情包的“怒目”表演又能反映出多少真实演技呢?

“这种演技节目所有的错乱,都是我们当下娱乐行业的缩影,”“萝贝贝”认为,“时无英雄,竖子装大师;艺术、商业、人气,所有评价标准都错乱地拧在一起;演技烂的太多,一旦开始讨论演技,就是狗血化演技,短视频式演技。这么一想,这类节目也有其意义,节目的荒腔走板,恰如贵行业的荒腔走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