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开始实施的单双号出行,令那些平时借助专车出行的消费者有点堵心。据有媒体报道,七夕情人节当晚部分专车的价格比平日高出3.9倍,多家专车的价格已经高过了出租车。那么,到底是专车平台伺机“趁火打劫”,还是另有原因?有部分专车平台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他们启用了“动态调价”系统。
何为“动态调价”?
按照滴滴快的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动态调价”系统能够通过计算用户所在区域内车辆和打车需求的实时比例,得出运能的紧缺程度,结合用户订单自身的属性,得出该订单的成交概率。
据了解,8月7日周五晚高峰,北京遭遇暴雨冰雹,滴滴快的紧急上线了仍处于测试阶段的“动态调价”智能调度系统。用户在使用滴滴专车和快车服务时,APP会弹出加价提醒,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最高加价金额约为正常时期全程车费。
其实“动态调价”并非是滴滴快的首创,Uber、易到用车等平台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已经上线了类似“动态调价”的系统。
据Uber内部人士介绍,“动态价格”早在年初就开始实施了,并非是最近才有的。该系统是根据算法,计算实时局部地区的供求关系,确保车辆的供给。
而易到用车的内部人士也同样表示,我们在今年早些时候就上线了“动态加价系统”,只是8月7日的暴雨才令大家熟知。
各专车的“动态调价”有何区别?
虽然“动态调价”的工作原理大同小异,但各家在调整幅度上却存在着不同的计算方法。
据了解,滴滴快的的动态加价是以区域来划分,比如只要在望京、国贸、中关村、北京南站这些众所周知的难打车区域,如果你在高峰时间叫车,根据目的地不同,系统都会不同程度进行加价。
而Uber的系统规则几乎与滴滴快的相同,它会根据你叫车的难易程度区分加价的倍数,比如1倍、2倍,最高可达到3.9倍。
易到用车的系统则通过两个维度来判断:一是订单和可派司机的多少来选择是否进行动态加价,在司机端易到会建议司机进行动态加价;二是司机有选择加价多少的权利,比如易到将加价分了多个档次,如0元、10元……
“动态调价”的存在是否合理?
笔者认为,从产品逻辑而言,根据闲时忙时有价格浮动是合理的。这样既有利于资源的充分使用,对于交通状况而言也能适当起到调剂的作用。
从用户角度而言,专车全部都是以类似倾销的低价入市,在用户习惯了低价享受方便甚至高质的服务之后,突然去接受溢价会碰到很大的反弹。
从专车品牌角度看待,溢价一方面是从盈利角度出发,另一方面是平衡供需关系。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专车是以社会车辆加盟为主,平台与车辆之间是松散的关系,为了保障高峰期用车,需要抛出更好的条件吸引车主。
因此,有业内人士直言,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加价方式增加乘客叫车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加价系统仍需优化从而趋于合理、透明,避免单方面提高价格,增加乘客出行成本,必须协调好司机与乘客的利益关系。
其实,此次没有参与调价的AA租车或许能让其他专车平台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一直以来,AA租车主打中高端出行,模式上采用公司化管理,对车辆和司机拥有控制权,可以保障用车高峰期车辆和司机的到位率。
对比:哪家专车平台更便宜?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专车平台主要有滴滴专车、易到用车、Uber、一号专车、AA租车等。那么,我们对比一下这几家专车平台的价格如何。
笔者以北京市丰台区海底捞(万丰桥)店为起点,西土城10号线地铁A口为终点,全程接近18公里,对比一下非加价、非使用优惠券情况下的专车价格:
出租车 50元左右
滴滴专车 68元左右
易到用车(经济型) 79元左右
Uber(人民优步) 33元左右
一号专车(智选型) 90元左右
AA租车(经济型) 71元左右
那么,在非使用优惠券、调价的情况下的预估价格:
出租车 50元左右
滴滴专车 68元-136元
易到用车(经济型) 79元-124元
Uber(人民优步) 33元-128元
一号专车(智选型) 90元-135元
AA租车(经济型) 71元左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