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思想界】当学生戴上“监控头环”:科技会将我们带向何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思想界】当学生戴上“监控头环”:科技会将我们带向何处?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小学生佩戴“监控头环”和李佳琦直播“翻车”引发的争议。

Focus ONE在耶鲁大学暑期课堂

记者 | 实习生 汤明明

编辑 | 朱洁树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小学生佩戴“监控头环”和李佳琦直播“翻车”引发的争议。

当学生戴上“监控头环”:科技会将我们带向何处?        

近日,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佩戴智能头环以检测注意力的新闻引发了舆论热议。这款名为“赋思头环”的产品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上的均价为3500元,据京东官网的产品介绍,它采用了“优化的NASA公开算法及专注指数算法信号传输和特征提取前沿技术”,通过分析和采集使用者的脑波,就可以清晰地知晓其专注值。头环的前额灯处还配有三种表示不同注意力状态的颜色标识,蓝色表示“放松”,橙色表示“集中”,红色表示“忘我”的集中状态。老师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评判、检测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控并调整上课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但这款号称“利用技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定义教育”的头环并没有让所有人满意。它真的像自己宣称的那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吗?它是否也像波动量子速读法一样,是伪科学和教育营销合谋的产物?头环进课堂是科技进步对教育的促进,还是一种变相的规训?采集学生信息、检测他们的脑电波的过程,又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隐私权?虽然因为舆论压力,金华教育局已责令学校暂停使用头环,并称头环收集的数据不会外流,但仍旧不能纾解人们更深层次的担忧:个人的主体性是否会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塌缩?我们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科技的关系,商业的边界又在哪里?

界面新闻记者林北辰指出,金华的小学并非是第一个使用赋思头环的学校,这种作法也非中国首创。赋思头环又称Focus One ,它来自BrainCo,是国内最早进行脑机商业化的公司之一。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韩璧成是哈佛大学脑科学中心的博士,曾在美国西雅图医疗设备研究中心工作。此前,首都师范大学、耶鲁大学暑期课堂都和BrainCo合作过试行课堂。今年7月,BrainCo还在深圳福田中心书城进行产品课堂秀,上海世外小学境外部也已经为学生提供了40套Focus One。此产品的核心卖点在于提升学生的专注力,据介绍,学生使用两个周期后(一个周期约为21天)就能稳步提升注意力并继续保持。这无疑对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充满焦虑的家长来说是一个看似直截了当的选择。毕竟,再也没有什么比数字更“清晰”和“直接”了。

那么,赋思头环真的能够“准确有效地检测学生的注意力”吗?它是否只是打着“哈佛”旗号的一种更加高级的骗局,在利用社会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焦虑谋利呢?新京报在《小学生带头环紧箍监控走神,这是把科学性置于地上摩擦》一文中指出,小学生戴上可监测注意力的头环就像是孙悟空戴上紧箍咒,但它从“常识上就背离了规律和科学”。作者指出,虽然根据中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一节课时通常被设定为45到50分钟,可人脑并不能完全做到全神贯注,大约有20%-50%的时间,大脑是在做“白日梦”,这属于大脑的正常反应,且不会对学习工作造成太大影响。文章认为,赋思头环检测到的脑电波并不一定准确,受试者的身体状况和通信环境都会干扰测量结果,而且,这种检测方法的空间分辨率极低,无法检测更具体的神经信号。因此,仅仅依靠赋思头环得到的数据作为衡量学生注意力的唯一标准,也是有失偏颇的。另一方面,哪怕头环真的能够有效检测到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学校或家长也未必能够收获想要的结果。虽然有调查显示戴上头环的孩子上课回答问题更加积极主动、注意力明显提高,但这也不排除孩子可以为了数值进行表演。由于调查样本的盲目性与随机性,头环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依旧存疑。

学生佩戴的“头环”  图片来源: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官网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头环来检测学生的注意力也反映了教育目标的偏颇。Vista看天下在《浙江小学生被戴上的“智能头环”,为什么让我们害怕?》一文中指出,如今中国的学生“缺乏走神自由”。事实上,除了头环,科技对学生的监视和管控已经无孔不入,例如:很多中小学的教室内安装了摄像头,家长可以通过手机APP监督孩子的学习状态;2018年广西和贵州一些学校的学生的智能校服上镶嵌了芯片,它可以随时定位学生的状态,将学生进入校园的短视频发送给家长;甚至“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近两年,人脸识别系统也第一时间被最重视纪律的中国学校运用到了学生管理上”,“摄像头会每隔30秒扫描学生的表现,”因此学生举了几次手,打了几次哈欠都能被识别到。文章继而指出,就算这些方法的初衷是利用科技加强管理学生的效率、提高学生的成绩,但这也将学生原子化,变成作家郑渊洁的《驯兔记》中“品相雷同、质量易控的流水线产品”。

因此,赋思头环难逃侵犯学生隐私、变相监视的质疑。“监控头环”创始人韩璧丞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时候否认了学生会因为佩戴头环被监控,进而失去人生自由。在他看来,学生佩戴头环更像是“做体检”,通过测得的真实数据“更好地了解自己”,“才能不断改善提升自己”,因此“真实的数据不应该让我们感到恐惧,而是我们更好认识自我的开始”。

但事实却不一定有那么乐观,根据《人物》的报道,BrainCo从2019年4月开始进入学校和培训机构。以北京的第五十六中学为例,虽然学校在发放头环前通知了家长,学生最开始也把它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不时有学生争相看自己的注意力排名,“都想争当专注力第一名”,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平时不易察觉的细节都开始放大”,“紧张、局促等情绪在课堂上变得无法掩饰”,甚至,老师发现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实际上在上课的时候经常走神,但是在家的数据显示却很高,“说明在家里认真学习,不想让人知道”;而平时看起来憨厚的学生却连亮绿灯,让老师发现了他抄袭的秘密……

智能头环宣传页面的“注意力指数图”

由此可见,即使教师、学校本身不会将学生的隐私泄露出去,“监控头环”也一样会缓慢地引发学生内部的“暴动”,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破环原有的秩序。与此同时,韩璧丞也表示,虽然公司对数据隐私保护非常严格,但是“脑波数据具有越来越高的价值,孩子做的每一个事情可以全知晓……掌握了这些数据,也是控制了大脑的某一部分情况,会知道不该知道的很多的秘密”。

赋思头环暴露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注意力那么简单,它似乎在提醒我们,我们会处于持续不断、无处遁形的监控下,并非是脱离了学生身份、学校和家庭的管控就可以获得自由。今天可以是检测学生定位的智能校服和检测注意力的头环,明天或许就演变成监控各个成年人工作状态与效率的指标。头环引发的争议背后藏着更大的隐患:当商业力量与监控系统交织,我们该如何处理自己的隐私,放置自己的位置?我们有捍卫自身的主体性和反抗的余地吗?

带货网红李佳琦直播“翻车”:消费狂欢中的一个插曲

无论你是不是李佳琦的粉丝,都难以忽视他作为“网红一哥”的带货能力。在直播视频中,他喜欢一边喊着“Oh My God ”,让“所有女生”“买它”。2018年的双十一,李佳琦和马云在淘宝直播比赛卖口红,以1000:10大获全胜。但今年临近双十一的预热中,把李佳琦送上热搜的却是他在直播中的“翻车”事件,以至于当吐槽大会在10月30日宣布李佳琦即将加盟的时候,有网友戏称,“他不会要在节目上示范不粘锅吧。”

10月29日,李佳琦在直播中推荐了一款不粘锅,助理在示范煎鸡蛋的过程中却让鸡蛋牢牢地粘在了锅底。虽然李佳琦迅速接过锅铲试图救场,反复强调称,“它不粘哦,它是不粘的。”但是鸡蛋依然粘在锅底纹丝不动。因此观众纷纷留言,称他“垮了”。

虽然品牌方后来表示,鸡蛋会粘锅是因为从低温的环境瞬间进入高温环境,并非是产品的质量问题,但这一事故也再次将网红带货背后的种种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随意刷单、数据造假、产品质量问题、退货维权的隐患等……

根据此次直播翻车事件,不少评论都将目光聚焦在网红带货的产品质量问题以及消费者权益上。如今,带货主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跟据《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加入淘宝直播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180%,淘宝直播平台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其中,每月带货规模超过100万的直播间超过400个。这样看来,像李佳琦一样的当红主播似乎刚好赶上了这股潮流,仿佛只要喊一句“Oh My God ”,就能让“所有女生”去“买它”,将产品轻轻松松地推销出去。

但事实上,网红带货背后的问题远比消费者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界面新闻记者张钦指出,像李佳琦一样当红的直播博主,需要将备选品变成“库存、原价、优惠价、佣金比例等几个固定指标”,并且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判断。此外,品牌找网红做直播时,需要将30%至40%的提成给头部主播,将20%的利让给消费者,在一通让利后,品牌方为了更大化地实现盈利,就不能很好地兼顾产品的质量。虽然网红在选品环节也会自己试用以免出现偏差,但是对于李佳琦这样的头部主播来说,这并不现实。“十月以来,李佳琦在一次直播中,多则推销28件产品,少的时候也有15件,无暇一一试自己的选品。”因此直播过程中出现粘鸡蛋的不粘锅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

那么带货网红需要为自己推销的产品质量负责吗?根据界面新闻的采访,国枫上海律师事务所的柯凯律师表示,“网红和品牌所签的合同,目前法律没有强制要求写明产品质量的问题”,因为“根据合同的相对性,该等约定也只在签约方(网红和品牌)内部之间产生约束力。换句话说,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网红和品牌所签的合同,对消费者主张权利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出了质量问题,应该算产品生产商的。”但这并非意味着网红可以全盘推开自己的责任,文章继而指出,即使网红不需要为产品的质量直接负责,但他们事实上也提供了广告服务,根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会要求承担连带的责任。

此外,“新京报”的评论指出,虽然直播平台对于质量的监督比较困难,但是查处刷单现象却是容易的。网红的流量本身就存在虚假性,会有部分网红制造虚假的影响力,并且为了赚快钱不顾产品的质量,因此,“如果说质量问题是整个模式的最后一环,那么,流量、评论做假,则是链条的开始。”电商平台在查处“刷单”“假评论”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只要把控好“源头”,“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产品质量问题。”

值得玩味的是,这并不是李佳琦第一次“翻车”,稍稍翻翻他的淘宝店铺“佳琦全球严选”的评论区就可以发现不少差评。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使用了他推销的产品后出现烂脸情况或是收到了假货且客服态度恶劣。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蜂拥而至他的直播间,参与消费的狂欢呢?发表于“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认为,即使面对众多的质疑,李佳琦在今年的双十一中仍然会挑起消费的大梁。

在今年双十一预热开启的第一天,10月20日,李佳琦的直播间从一开始就涌进了二十万人,最高观看人数达到三千多万,其中一款“虎邦辣椒酱”更是在一分钟内卖出了20万单,刷新快消行业的记录。那么,为什么李佳琦能够如此成功呢?文章认为,李佳琦喜欢使用各类口头禅,在“所有女生”“买它买它买它”“Oh My God ”等短语作为营销话术不断被重复后,就形成了“戈培尔效应”,它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让消费者在潜意识中接受其意见和观点。另一方面,在“网络信息泛滥的环境中,观众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每个主播都要尽力争取人们的注意力”,而当他的营销话术已经变成其身份标识的时候,很难让消费者不去注意到他,就像是当年的脑白金和恒源祥广告,以及电视购物中反复强调的“只要998”的口号一样。

另一方面,李佳琦还十分喜欢利用“后院篱笆”式传播原则进行销售。文章指出,这种营销模式就像是“小城镇的销售方式”,他会以“闺蜜式”的口吻和你讲话,在说“买它”的同时,也会说“那个东西不要乱买啊”,以帮你主动排雷。他在推销产品的时候,“不会讲专业绕口的话,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描述,几句(有)感染力的表达,在不知不觉种拉近你们的关系。”此外,李佳琦还十分会把控节奏,这种一边喊着“所有女生”一边报库存的方式,会在无形中逼迫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通过“数量有限”“卖完下架”等饥饿式营销话术,削弱消费者的理性思考的能力,令其买下很多并不需要的东西。

如果我们把李佳琦的“翻车”事件和他的直播产生的惊人的带货能力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下看,会发现更多更为复杂的原因。要知道,李佳琦并非是唯一一个因为“翻车”而致使信用度打折扣的网红,甚至相比同行,他的选品已经算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和“良心”了。也许,不粘锅事件只是夹杂在双十一消费狂欢中的一个小插曲,没了李佳琦,也一样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折扣满减和五花八门的领券方式。在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很难以一己之力与消费主义抗衡,并且,人们缺乏的似乎也并不是购买力,他们往往只是无法做出最合理的消费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单纯抵制网红或是排斥消费主义并不管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思想界】当学生戴上“监控头环”:科技会将我们带向何处?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小学生佩戴“监控头环”和李佳琦直播“翻车”引发的争议。

Focus ONE在耶鲁大学暑期课堂

记者 | 实习生 汤明明

编辑 | 朱洁树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小学生佩戴“监控头环”和李佳琦直播“翻车”引发的争议。

当学生戴上“监控头环”:科技会将我们带向何处?        

近日,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佩戴智能头环以检测注意力的新闻引发了舆论热议。这款名为“赋思头环”的产品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上的均价为3500元,据京东官网的产品介绍,它采用了“优化的NASA公开算法及专注指数算法信号传输和特征提取前沿技术”,通过分析和采集使用者的脑波,就可以清晰地知晓其专注值。头环的前额灯处还配有三种表示不同注意力状态的颜色标识,蓝色表示“放松”,橙色表示“集中”,红色表示“忘我”的集中状态。老师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评判、检测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控并调整上课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但这款号称“利用技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定义教育”的头环并没有让所有人满意。它真的像自己宣称的那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吗?它是否也像波动量子速读法一样,是伪科学和教育营销合谋的产物?头环进课堂是科技进步对教育的促进,还是一种变相的规训?采集学生信息、检测他们的脑电波的过程,又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隐私权?虽然因为舆论压力,金华教育局已责令学校暂停使用头环,并称头环收集的数据不会外流,但仍旧不能纾解人们更深层次的担忧:个人的主体性是否会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塌缩?我们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科技的关系,商业的边界又在哪里?

界面新闻记者林北辰指出,金华的小学并非是第一个使用赋思头环的学校,这种作法也非中国首创。赋思头环又称Focus One ,它来自BrainCo,是国内最早进行脑机商业化的公司之一。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韩璧成是哈佛大学脑科学中心的博士,曾在美国西雅图医疗设备研究中心工作。此前,首都师范大学、耶鲁大学暑期课堂都和BrainCo合作过试行课堂。今年7月,BrainCo还在深圳福田中心书城进行产品课堂秀,上海世外小学境外部也已经为学生提供了40套Focus One。此产品的核心卖点在于提升学生的专注力,据介绍,学生使用两个周期后(一个周期约为21天)就能稳步提升注意力并继续保持。这无疑对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充满焦虑的家长来说是一个看似直截了当的选择。毕竟,再也没有什么比数字更“清晰”和“直接”了。

那么,赋思头环真的能够“准确有效地检测学生的注意力”吗?它是否只是打着“哈佛”旗号的一种更加高级的骗局,在利用社会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焦虑谋利呢?新京报在《小学生带头环紧箍监控走神,这是把科学性置于地上摩擦》一文中指出,小学生戴上可监测注意力的头环就像是孙悟空戴上紧箍咒,但它从“常识上就背离了规律和科学”。作者指出,虽然根据中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一节课时通常被设定为45到50分钟,可人脑并不能完全做到全神贯注,大约有20%-50%的时间,大脑是在做“白日梦”,这属于大脑的正常反应,且不会对学习工作造成太大影响。文章认为,赋思头环检测到的脑电波并不一定准确,受试者的身体状况和通信环境都会干扰测量结果,而且,这种检测方法的空间分辨率极低,无法检测更具体的神经信号。因此,仅仅依靠赋思头环得到的数据作为衡量学生注意力的唯一标准,也是有失偏颇的。另一方面,哪怕头环真的能够有效检测到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学校或家长也未必能够收获想要的结果。虽然有调查显示戴上头环的孩子上课回答问题更加积极主动、注意力明显提高,但这也不排除孩子可以为了数值进行表演。由于调查样本的盲目性与随机性,头环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依旧存疑。

学生佩戴的“头环”  图片来源: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官网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头环来检测学生的注意力也反映了教育目标的偏颇。Vista看天下在《浙江小学生被戴上的“智能头环”,为什么让我们害怕?》一文中指出,如今中国的学生“缺乏走神自由”。事实上,除了头环,科技对学生的监视和管控已经无孔不入,例如:很多中小学的教室内安装了摄像头,家长可以通过手机APP监督孩子的学习状态;2018年广西和贵州一些学校的学生的智能校服上镶嵌了芯片,它可以随时定位学生的状态,将学生进入校园的短视频发送给家长;甚至“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近两年,人脸识别系统也第一时间被最重视纪律的中国学校运用到了学生管理上”,“摄像头会每隔30秒扫描学生的表现,”因此学生举了几次手,打了几次哈欠都能被识别到。文章继而指出,就算这些方法的初衷是利用科技加强管理学生的效率、提高学生的成绩,但这也将学生原子化,变成作家郑渊洁的《驯兔记》中“品相雷同、质量易控的流水线产品”。

因此,赋思头环难逃侵犯学生隐私、变相监视的质疑。“监控头环”创始人韩璧丞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时候否认了学生会因为佩戴头环被监控,进而失去人生自由。在他看来,学生佩戴头环更像是“做体检”,通过测得的真实数据“更好地了解自己”,“才能不断改善提升自己”,因此“真实的数据不应该让我们感到恐惧,而是我们更好认识自我的开始”。

但事实却不一定有那么乐观,根据《人物》的报道,BrainCo从2019年4月开始进入学校和培训机构。以北京的第五十六中学为例,虽然学校在发放头环前通知了家长,学生最开始也把它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不时有学生争相看自己的注意力排名,“都想争当专注力第一名”,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平时不易察觉的细节都开始放大”,“紧张、局促等情绪在课堂上变得无法掩饰”,甚至,老师发现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实际上在上课的时候经常走神,但是在家的数据显示却很高,“说明在家里认真学习,不想让人知道”;而平时看起来憨厚的学生却连亮绿灯,让老师发现了他抄袭的秘密……

智能头环宣传页面的“注意力指数图”

由此可见,即使教师、学校本身不会将学生的隐私泄露出去,“监控头环”也一样会缓慢地引发学生内部的“暴动”,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破环原有的秩序。与此同时,韩璧丞也表示,虽然公司对数据隐私保护非常严格,但是“脑波数据具有越来越高的价值,孩子做的每一个事情可以全知晓……掌握了这些数据,也是控制了大脑的某一部分情况,会知道不该知道的很多的秘密”。

赋思头环暴露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注意力那么简单,它似乎在提醒我们,我们会处于持续不断、无处遁形的监控下,并非是脱离了学生身份、学校和家庭的管控就可以获得自由。今天可以是检测学生定位的智能校服和检测注意力的头环,明天或许就演变成监控各个成年人工作状态与效率的指标。头环引发的争议背后藏着更大的隐患:当商业力量与监控系统交织,我们该如何处理自己的隐私,放置自己的位置?我们有捍卫自身的主体性和反抗的余地吗?

带货网红李佳琦直播“翻车”:消费狂欢中的一个插曲

无论你是不是李佳琦的粉丝,都难以忽视他作为“网红一哥”的带货能力。在直播视频中,他喜欢一边喊着“Oh My God ”,让“所有女生”“买它”。2018年的双十一,李佳琦和马云在淘宝直播比赛卖口红,以1000:10大获全胜。但今年临近双十一的预热中,把李佳琦送上热搜的却是他在直播中的“翻车”事件,以至于当吐槽大会在10月30日宣布李佳琦即将加盟的时候,有网友戏称,“他不会要在节目上示范不粘锅吧。”

10月29日,李佳琦在直播中推荐了一款不粘锅,助理在示范煎鸡蛋的过程中却让鸡蛋牢牢地粘在了锅底。虽然李佳琦迅速接过锅铲试图救场,反复强调称,“它不粘哦,它是不粘的。”但是鸡蛋依然粘在锅底纹丝不动。因此观众纷纷留言,称他“垮了”。

虽然品牌方后来表示,鸡蛋会粘锅是因为从低温的环境瞬间进入高温环境,并非是产品的质量问题,但这一事故也再次将网红带货背后的种种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随意刷单、数据造假、产品质量问题、退货维权的隐患等……

根据此次直播翻车事件,不少评论都将目光聚焦在网红带货的产品质量问题以及消费者权益上。如今,带货主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跟据《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加入淘宝直播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180%,淘宝直播平台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其中,每月带货规模超过100万的直播间超过400个。这样看来,像李佳琦一样的当红主播似乎刚好赶上了这股潮流,仿佛只要喊一句“Oh My God ”,就能让“所有女生”去“买它”,将产品轻轻松松地推销出去。

但事实上,网红带货背后的问题远比消费者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界面新闻记者张钦指出,像李佳琦一样当红的直播博主,需要将备选品变成“库存、原价、优惠价、佣金比例等几个固定指标”,并且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判断。此外,品牌找网红做直播时,需要将30%至40%的提成给头部主播,将20%的利让给消费者,在一通让利后,品牌方为了更大化地实现盈利,就不能很好地兼顾产品的质量。虽然网红在选品环节也会自己试用以免出现偏差,但是对于李佳琦这样的头部主播来说,这并不现实。“十月以来,李佳琦在一次直播中,多则推销28件产品,少的时候也有15件,无暇一一试自己的选品。”因此直播过程中出现粘鸡蛋的不粘锅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

那么带货网红需要为自己推销的产品质量负责吗?根据界面新闻的采访,国枫上海律师事务所的柯凯律师表示,“网红和品牌所签的合同,目前法律没有强制要求写明产品质量的问题”,因为“根据合同的相对性,该等约定也只在签约方(网红和品牌)内部之间产生约束力。换句话说,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网红和品牌所签的合同,对消费者主张权利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出了质量问题,应该算产品生产商的。”但这并非意味着网红可以全盘推开自己的责任,文章继而指出,即使网红不需要为产品的质量直接负责,但他们事实上也提供了广告服务,根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会要求承担连带的责任。

此外,“新京报”的评论指出,虽然直播平台对于质量的监督比较困难,但是查处刷单现象却是容易的。网红的流量本身就存在虚假性,会有部分网红制造虚假的影响力,并且为了赚快钱不顾产品的质量,因此,“如果说质量问题是整个模式的最后一环,那么,流量、评论做假,则是链条的开始。”电商平台在查处“刷单”“假评论”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只要把控好“源头”,“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产品质量问题。”

值得玩味的是,这并不是李佳琦第一次“翻车”,稍稍翻翻他的淘宝店铺“佳琦全球严选”的评论区就可以发现不少差评。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使用了他推销的产品后出现烂脸情况或是收到了假货且客服态度恶劣。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蜂拥而至他的直播间,参与消费的狂欢呢?发表于“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认为,即使面对众多的质疑,李佳琦在今年的双十一中仍然会挑起消费的大梁。

在今年双十一预热开启的第一天,10月20日,李佳琦的直播间从一开始就涌进了二十万人,最高观看人数达到三千多万,其中一款“虎邦辣椒酱”更是在一分钟内卖出了20万单,刷新快消行业的记录。那么,为什么李佳琦能够如此成功呢?文章认为,李佳琦喜欢使用各类口头禅,在“所有女生”“买它买它买它”“Oh My God ”等短语作为营销话术不断被重复后,就形成了“戈培尔效应”,它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让消费者在潜意识中接受其意见和观点。另一方面,在“网络信息泛滥的环境中,观众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每个主播都要尽力争取人们的注意力”,而当他的营销话术已经变成其身份标识的时候,很难让消费者不去注意到他,就像是当年的脑白金和恒源祥广告,以及电视购物中反复强调的“只要998”的口号一样。

另一方面,李佳琦还十分喜欢利用“后院篱笆”式传播原则进行销售。文章指出,这种营销模式就像是“小城镇的销售方式”,他会以“闺蜜式”的口吻和你讲话,在说“买它”的同时,也会说“那个东西不要乱买啊”,以帮你主动排雷。他在推销产品的时候,“不会讲专业绕口的话,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描述,几句(有)感染力的表达,在不知不觉种拉近你们的关系。”此外,李佳琦还十分会把控节奏,这种一边喊着“所有女生”一边报库存的方式,会在无形中逼迫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通过“数量有限”“卖完下架”等饥饿式营销话术,削弱消费者的理性思考的能力,令其买下很多并不需要的东西。

如果我们把李佳琦的“翻车”事件和他的直播产生的惊人的带货能力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下看,会发现更多更为复杂的原因。要知道,李佳琦并非是唯一一个因为“翻车”而致使信用度打折扣的网红,甚至相比同行,他的选品已经算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和“良心”了。也许,不粘锅事件只是夹杂在双十一消费狂欢中的一个小插曲,没了李佳琦,也一样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折扣满减和五花八门的领券方式。在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很难以一己之力与消费主义抗衡,并且,人们缺乏的似乎也并不是购买力,他们往往只是无法做出最合理的消费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单纯抵制网红或是排斥消费主义并不管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