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时代周刊》评选21世纪第二个十年10本最佳非虚构作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时代周刊》评选21世纪第二个十年10本最佳非虚构作品

这些作品证明了我们十年来巨大的成功,揭示出了各种不容置疑的真相:那些我们故意视而不见的,一直以来害怕面对的,亦或是至今不曾知晓的事情,正在等待被发现。

图片来源:Time

很多诞生于近十年的优秀非虚构作品都将笔触聚焦于个体生活,以此来讲述普遍通用的人类经验——关于苦痛与痊愈、傲慢与失败,以及美梦与失望。其中有些极致特别的案例,将帮助打开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见到的世界之门。所有作者都试图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语句,把读者与自己观点的距离再拉近一些。总的来说,这些作品证明了我们十年来巨大的成功,揭示出了各种不容置疑的真相:那些我们故意视而不见的、一直以来害怕面对的,亦或是至今不曾知晓的事情,正在等待被发现。

下面是《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10本最佳非虚构作品,按照出版时间排序:

《他乡暖阳》(原版出版于2010年)

《他乡暖阳》
[美]伊莎贝尔·威尔克森 著 周旭 译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12

在这部史诗般宏大而又细腻的历史著作中,普利策奖得主、记者伊萨贝尔·维尔克森讲述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迁徙故事之一——成千上万名美国南方黑人向北部迁徙,去往芝加哥、洛杉矶和纽约等城市。全书集中描写了三名黑人各自辛酸的北迁故事,维尔克森笔下的历史读起来如同一部小说,却道出了深刻而长久存在的事实,描绘了数以千计的移民忍受着种族歧视和暴力,在极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挣扎生存的惨痛经历。该书是一部充满希望与憧憬的动人佳作,让读者看到当一些人决心追求更好地生活时会发生些什么。维尔克森所刻画出的全力追逐美国梦的图景,十年之后依然引发着强烈共鸣。

《众病之王》(原版出版于2010年)

《众病之王》
[美]悉达多·穆克吉 著 李虎 译
中信出版社 2013-2

要为癌症这种如此致命又难以判定的疾病写上一本“传记”,着实需要勇气和创意。虽然我们都知道且痛恨癌症,但还是要感谢普利策奖得主、肿瘤学家悉达多·穆克吉这本超乎寻常的作品,我们才有机会开始真正了解癌症。穆克吉描绘出了人类与癌症曲折持久的对抗战,从这种疾病最初的起源谈到当代社会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他同时提醒我们:这是一个无法战胜的劲敌,人类将永远被这种疾病缠绕。穆克吉的书中既有一丝不苟的科学做支撑,亦充满着简洁文雅的美词美句,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关于人性的历史著作。

《地下城》(原版出版于2012年)

《地下城》
[美]凯瑟琳·布 著 何佩桦 译
新星出版社 2018-2

在这部关于孟买贫民窟生活的作品中,调查记者凯瑟琳·布像变戏法一样,将一篇长篇大论式的报告改造成了宛如小说般精彩的好书。布最后才让蒙在鼓里的我们明白,要把这些看似轻松公开的事实呈现出来,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她耗时40个月来报道阿纳瓦迪贫民区居民的生活,居住在这335间小屋里的3000人,一直在与这座城市不断扩张的机场艰难对抗。她还公布了3000份公共档案作为辅助证据,同时邀请168个人就一名女性自焚的事件接受采访。最重要的是,布的作品所拥有的道德力量始终热度不减。《地下城》正是布透过孟买清洁工的视角,展示出了不平等世界里的真实悲剧:他们并没有使富人与穷人对立,而只是让穷人与自己对立了起来。

《走出荒野》(原版出版于2012年)

《走出荒野》
[美]谢丽尔·斯特雷德 著 靳婷婷/张怀强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4

1990年代早期,谢丽尔·斯特雷德亲眼见证了自己生活的分崩离析。她的母亲死于癌症,整个家庭随之支离破碎。然后,她开始吸食海洛因,第一段婚姻也走向尽头。正如她在2012年那本一经发布便好评如潮的自传《走出荒野》中写道:“那时我26岁,成为了孤儿。”已然历经巨大苦痛的她,当时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时期。于是她决心抓住自己仅剩的优势,独自踏上从加利福尼亚到华盛顿的太平洋屋脊小径,开始徒步。这场探险不断挑战着她的身心极限,也把她拽出了沉沦的恶性循环,赋予她坚实的心灵能量,她从此成长为了一名作家和心理导师。斯特雷德的徒步之旅也为那些感觉无人疼爱的女性提供了文字版的成长转换地图。《走出荒野》一书稳登传记畅销榜,引导人们励志自助,瑞茜·威瑟斯彭更根据该书拍摄出品了一部热门电影。不过,尽管成绩出众,这本书最闪光之处依然是斯特雷德笔下的坦率与思索,就像她的徒步经历本身一样,将孤独、痛苦、悔恨转化成了卓越和上进。

《巨浪》(2013)

《巨浪》
索纳莉·德拉尼亚加拉 著

索纳莉这本传记的前几页读起来像是恐怖小说。话说回来,怎么会不恐怖呢?2012年印度洋发生海啸时,这位住在伦敦的经济学家正和家人在斯里兰卡度假。这次灾难造成约25万人丧生,其中就包括她的父母、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她本人则因挂到一根树枝上而死里逃生。这场悲剧的震级看起来深不可测,但索纳莉以最细腻的笔触呈现出了大量细节,她于瞬间失去至亲的痛苦真实而具体。海啸过后的这些年里,她带领读者走进自己饱受痛苦折磨的心灵世界。故事本身固然满是伤痛,但《巨浪》真正的力量在于告诉人们:即便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继续前行。

《在世界与我之间》(原版出版于2015年)

《在世界与我之间》
[美]塔那西斯·科茨 著 于霄 译
译林出版社 2017-5

《在世界与我之间》采用的是父亲给儿子写家书的形式,塔那西斯·科茨在书中写道:“在美国,摧毁黑色的东西是一种传统,几乎是代代留传的遗产。” 科茨在书里回忆了美国历史上的每一转折关头,黑人群体是如何被抛弃和被伤害的,从长达几个世纪的奴隶制,写到被警察击毙的Eric Garner和Michael Brown。他的文字带着深沉的个人情感,夹杂着他在巴尔的摩阴冷的成长经历所留下的恐惧,以及密友Prince Jones被警察杀害之后他的狂怒与无助。这本畅销书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入围普利策奖决赛名单。但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关于这个国家的迷思的探讨,迫使人们难以自安却又不得不重新衡量所谓的“美国梦”。

《扫地出门》(原版出版于2016年)

《扫地出门》
[美]马修·德斯蒙德 译 胡䜣谆/郑焕升 译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7

被赶出家门意味着什么?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来说,马修·德斯蒙德已经在他这本令人大开眼界的普利策得奖作品里做出了探讨,这是一个需要被经常回答的问题。社会学家德斯蒙德追踪了八个密尔沃基家庭,他们为了保住容身之处不得不四处挣取微薄薪水,不断走上法庭,在大量文书之间左右碰壁。与此同时,他也描写了那些努力保住房产的房东,他们的房子已被租户占满。《扫地出门》正是美国住房系统出现故障的实例写照,也展现了这一系统的失败如何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教育到营养无一幸免。十年以来,当这个国家愈发深刻地认识到美国梦的局限时,依然极少有人如此咄咄逼人地以深度报道的方式,呼吁出台新政策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有房可住。

《时间的秩序》(原版出版于2018年)

《时间的秩序》
[意]卡洛·罗韦利 著 杨光 译
博集天卷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6

时间概念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算陌生,但依然很难逃脱这样一种感觉: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世界被难以抵抗的匆忙裹挟向前。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在《时间的秩序》一书中写道,即便如此,“时间的本质恐怕依然是最大的未解之谜。”他丝毫不避讳去接近这一谜团,也不反感带着其他人一同随行。继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之后,罗韦利这本予人启迪的续集再次让人找到了大学课堂上开放包容的感觉——大脑飞速运转的同时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成功理解的时刻。这本书以诗意的语言讲述着人们穿越时间的共同体验,同时让读者更能理解所发生之事。本书用蓝精灵的形象来展示物理图解,还有些章节引用了古罗马抒情诗人贺拉斯的题词,使复杂理论变得不仅易于理解,更意义深长。总的来说,《时间的秩序》是对科学背后人性的响亮宣言。

《坏血》(原版出版于2018年)

《坏血》
[美]约翰·卡雷鲁 著 成起宏 译
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4

约翰·卡雷鲁的深度调查报道大概是这十年里的最佳惊悚片。他笔下的伊丽莎白·霍尔姆斯兴衰史可谓扣人心弦,讲述了曾被誉为“下一个乔布斯”的霍尔姆斯和已经倒闭的Theranos公司的故事。Theranos一度声称已研发出颠覆性的血液检测技术,而事实上只是一个针对投资人和客户的巨大骗局。2015年,《福布斯》认定霍尔姆斯为美国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之首,彼时其资产净值达到45亿美元。就在同年,卡雷鲁根据内部消息发布了第一篇质疑Theranos“科学”有效性的报道文章。霍尔姆斯精心搭造的纸牌屋从此轰然倒塌。经验丰富的《华尔街日报》调查记者卡雷鲁在《坏血》中采用了完整的叙事体裁,读者很难通过单纯阅读报道文章获得同等的阅读体验。他带着读者从头到尾地了解了这个令人不安同时让人陶醉的故事,其中牵扯到大量重要人物,包括时任副总统的乔·拜登、前任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与乔治·舒尔茨、后来的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奥斯卡获奖导演埃罗尔·莫里斯、硅谷投资导师马克·安德生。这本书集错综复杂的情节、弦弦相扣的张力与人物角色的发展于一身,具有很高的叙事水平。

《这些事实》(2018)

《这些事实》
吉尔·莱伯雷 著

近几十年来,历史作品的内容越来越狭窄,更加集中于过去的某些片段。但吉尔·莱伯雷的《这些事实》一书深刻而宏大,精细微妙地探寻了美国历史。这位广受赞誉的历史学家在动荡时期完成了作品,她重点关注美国的核心思想及其矛盾之处,包括言论自由和对其的抑制,自由和奴隶制,经济扩张和剥夺,正是这些对立,让美国从建国之初就焕发着勃勃生机。在帮助读者对过去的事件打开新视角的同时,这部作品也是首部一直描写到当今时代的通俗历史,从同性恋权利运动的首个重要胜利到2016年总统大选频频爆出的丑闻,都被她巧妙收入文中。这正是当今时代的读者迫切需要的历史作品,用以理解定义了今日美国的那些重要斗争,认识到我们的历史永远就在当下。

(翻译:刘欣)

来源:时代周刊

原标题:The 10 Best Nonfiction Books of the 2010s

最新更新时间:11/15 13:1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时代周刊》评选21世纪第二个十年10本最佳非虚构作品

这些作品证明了我们十年来巨大的成功,揭示出了各种不容置疑的真相:那些我们故意视而不见的,一直以来害怕面对的,亦或是至今不曾知晓的事情,正在等待被发现。

图片来源:Time

很多诞生于近十年的优秀非虚构作品都将笔触聚焦于个体生活,以此来讲述普遍通用的人类经验——关于苦痛与痊愈、傲慢与失败,以及美梦与失望。其中有些极致特别的案例,将帮助打开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见到的世界之门。所有作者都试图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语句,把读者与自己观点的距离再拉近一些。总的来说,这些作品证明了我们十年来巨大的成功,揭示出了各种不容置疑的真相:那些我们故意视而不见的、一直以来害怕面对的,亦或是至今不曾知晓的事情,正在等待被发现。

下面是《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10本最佳非虚构作品,按照出版时间排序:

《他乡暖阳》(原版出版于2010年)

《他乡暖阳》
[美]伊莎贝尔·威尔克森 著 周旭 译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12

在这部史诗般宏大而又细腻的历史著作中,普利策奖得主、记者伊萨贝尔·维尔克森讲述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迁徙故事之一——成千上万名美国南方黑人向北部迁徙,去往芝加哥、洛杉矶和纽约等城市。全书集中描写了三名黑人各自辛酸的北迁故事,维尔克森笔下的历史读起来如同一部小说,却道出了深刻而长久存在的事实,描绘了数以千计的移民忍受着种族歧视和暴力,在极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挣扎生存的惨痛经历。该书是一部充满希望与憧憬的动人佳作,让读者看到当一些人决心追求更好地生活时会发生些什么。维尔克森所刻画出的全力追逐美国梦的图景,十年之后依然引发着强烈共鸣。

《众病之王》(原版出版于2010年)

《众病之王》
[美]悉达多·穆克吉 著 李虎 译
中信出版社 2013-2

要为癌症这种如此致命又难以判定的疾病写上一本“传记”,着实需要勇气和创意。虽然我们都知道且痛恨癌症,但还是要感谢普利策奖得主、肿瘤学家悉达多·穆克吉这本超乎寻常的作品,我们才有机会开始真正了解癌症。穆克吉描绘出了人类与癌症曲折持久的对抗战,从这种疾病最初的起源谈到当代社会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他同时提醒我们:这是一个无法战胜的劲敌,人类将永远被这种疾病缠绕。穆克吉的书中既有一丝不苟的科学做支撑,亦充满着简洁文雅的美词美句,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关于人性的历史著作。

《地下城》(原版出版于2012年)

《地下城》
[美]凯瑟琳·布 著 何佩桦 译
新星出版社 2018-2

在这部关于孟买贫民窟生活的作品中,调查记者凯瑟琳·布像变戏法一样,将一篇长篇大论式的报告改造成了宛如小说般精彩的好书。布最后才让蒙在鼓里的我们明白,要把这些看似轻松公开的事实呈现出来,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她耗时40个月来报道阿纳瓦迪贫民区居民的生活,居住在这335间小屋里的3000人,一直在与这座城市不断扩张的机场艰难对抗。她还公布了3000份公共档案作为辅助证据,同时邀请168个人就一名女性自焚的事件接受采访。最重要的是,布的作品所拥有的道德力量始终热度不减。《地下城》正是布透过孟买清洁工的视角,展示出了不平等世界里的真实悲剧:他们并没有使富人与穷人对立,而只是让穷人与自己对立了起来。

《走出荒野》(原版出版于2012年)

《走出荒野》
[美]谢丽尔·斯特雷德 著 靳婷婷/张怀强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4

1990年代早期,谢丽尔·斯特雷德亲眼见证了自己生活的分崩离析。她的母亲死于癌症,整个家庭随之支离破碎。然后,她开始吸食海洛因,第一段婚姻也走向尽头。正如她在2012年那本一经发布便好评如潮的自传《走出荒野》中写道:“那时我26岁,成为了孤儿。”已然历经巨大苦痛的她,当时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时期。于是她决心抓住自己仅剩的优势,独自踏上从加利福尼亚到华盛顿的太平洋屋脊小径,开始徒步。这场探险不断挑战着她的身心极限,也把她拽出了沉沦的恶性循环,赋予她坚实的心灵能量,她从此成长为了一名作家和心理导师。斯特雷德的徒步之旅也为那些感觉无人疼爱的女性提供了文字版的成长转换地图。《走出荒野》一书稳登传记畅销榜,引导人们励志自助,瑞茜·威瑟斯彭更根据该书拍摄出品了一部热门电影。不过,尽管成绩出众,这本书最闪光之处依然是斯特雷德笔下的坦率与思索,就像她的徒步经历本身一样,将孤独、痛苦、悔恨转化成了卓越和上进。

《巨浪》(2013)

《巨浪》
索纳莉·德拉尼亚加拉 著

索纳莉这本传记的前几页读起来像是恐怖小说。话说回来,怎么会不恐怖呢?2012年印度洋发生海啸时,这位住在伦敦的经济学家正和家人在斯里兰卡度假。这次灾难造成约25万人丧生,其中就包括她的父母、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她本人则因挂到一根树枝上而死里逃生。这场悲剧的震级看起来深不可测,但索纳莉以最细腻的笔触呈现出了大量细节,她于瞬间失去至亲的痛苦真实而具体。海啸过后的这些年里,她带领读者走进自己饱受痛苦折磨的心灵世界。故事本身固然满是伤痛,但《巨浪》真正的力量在于告诉人们:即便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继续前行。

《在世界与我之间》(原版出版于2015年)

《在世界与我之间》
[美]塔那西斯·科茨 著 于霄 译
译林出版社 2017-5

《在世界与我之间》采用的是父亲给儿子写家书的形式,塔那西斯·科茨在书中写道:“在美国,摧毁黑色的东西是一种传统,几乎是代代留传的遗产。” 科茨在书里回忆了美国历史上的每一转折关头,黑人群体是如何被抛弃和被伤害的,从长达几个世纪的奴隶制,写到被警察击毙的Eric Garner和Michael Brown。他的文字带着深沉的个人情感,夹杂着他在巴尔的摩阴冷的成长经历所留下的恐惧,以及密友Prince Jones被警察杀害之后他的狂怒与无助。这本畅销书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入围普利策奖决赛名单。但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关于这个国家的迷思的探讨,迫使人们难以自安却又不得不重新衡量所谓的“美国梦”。

《扫地出门》(原版出版于2016年)

《扫地出门》
[美]马修·德斯蒙德 译 胡䜣谆/郑焕升 译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7

被赶出家门意味着什么?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来说,马修·德斯蒙德已经在他这本令人大开眼界的普利策得奖作品里做出了探讨,这是一个需要被经常回答的问题。社会学家德斯蒙德追踪了八个密尔沃基家庭,他们为了保住容身之处不得不四处挣取微薄薪水,不断走上法庭,在大量文书之间左右碰壁。与此同时,他也描写了那些努力保住房产的房东,他们的房子已被租户占满。《扫地出门》正是美国住房系统出现故障的实例写照,也展现了这一系统的失败如何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教育到营养无一幸免。十年以来,当这个国家愈发深刻地认识到美国梦的局限时,依然极少有人如此咄咄逼人地以深度报道的方式,呼吁出台新政策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有房可住。

《时间的秩序》(原版出版于2018年)

《时间的秩序》
[意]卡洛·罗韦利 著 杨光 译
博集天卷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6

时间概念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算陌生,但依然很难逃脱这样一种感觉: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世界被难以抵抗的匆忙裹挟向前。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在《时间的秩序》一书中写道,即便如此,“时间的本质恐怕依然是最大的未解之谜。”他丝毫不避讳去接近这一谜团,也不反感带着其他人一同随行。继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之后,罗韦利这本予人启迪的续集再次让人找到了大学课堂上开放包容的感觉——大脑飞速运转的同时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成功理解的时刻。这本书以诗意的语言讲述着人们穿越时间的共同体验,同时让读者更能理解所发生之事。本书用蓝精灵的形象来展示物理图解,还有些章节引用了古罗马抒情诗人贺拉斯的题词,使复杂理论变得不仅易于理解,更意义深长。总的来说,《时间的秩序》是对科学背后人性的响亮宣言。

《坏血》(原版出版于2018年)

《坏血》
[美]约翰·卡雷鲁 著 成起宏 译
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4

约翰·卡雷鲁的深度调查报道大概是这十年里的最佳惊悚片。他笔下的伊丽莎白·霍尔姆斯兴衰史可谓扣人心弦,讲述了曾被誉为“下一个乔布斯”的霍尔姆斯和已经倒闭的Theranos公司的故事。Theranos一度声称已研发出颠覆性的血液检测技术,而事实上只是一个针对投资人和客户的巨大骗局。2015年,《福布斯》认定霍尔姆斯为美国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之首,彼时其资产净值达到45亿美元。就在同年,卡雷鲁根据内部消息发布了第一篇质疑Theranos“科学”有效性的报道文章。霍尔姆斯精心搭造的纸牌屋从此轰然倒塌。经验丰富的《华尔街日报》调查记者卡雷鲁在《坏血》中采用了完整的叙事体裁,读者很难通过单纯阅读报道文章获得同等的阅读体验。他带着读者从头到尾地了解了这个令人不安同时让人陶醉的故事,其中牵扯到大量重要人物,包括时任副总统的乔·拜登、前任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与乔治·舒尔茨、后来的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奥斯卡获奖导演埃罗尔·莫里斯、硅谷投资导师马克·安德生。这本书集错综复杂的情节、弦弦相扣的张力与人物角色的发展于一身,具有很高的叙事水平。

《这些事实》(2018)

《这些事实》
吉尔·莱伯雷 著

近几十年来,历史作品的内容越来越狭窄,更加集中于过去的某些片段。但吉尔·莱伯雷的《这些事实》一书深刻而宏大,精细微妙地探寻了美国历史。这位广受赞誉的历史学家在动荡时期完成了作品,她重点关注美国的核心思想及其矛盾之处,包括言论自由和对其的抑制,自由和奴隶制,经济扩张和剥夺,正是这些对立,让美国从建国之初就焕发着勃勃生机。在帮助读者对过去的事件打开新视角的同时,这部作品也是首部一直描写到当今时代的通俗历史,从同性恋权利运动的首个重要胜利到2016年总统大选频频爆出的丑闻,都被她巧妙收入文中。这正是当今时代的读者迫切需要的历史作品,用以理解定义了今日美国的那些重要斗争,认识到我们的历史永远就在当下。

(翻译:刘欣)

来源:时代周刊

原标题:The 10 Best Nonfiction Books of the 2010s

最新更新时间:11/15 13:1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