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en Clinehens
还在苦恼于无法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吗?
过去,在进行相关决策时,我们往往只能依赖于实践经验甚至是直觉,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相关科学原理被各种研究证明有效,我们可以将那些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了。
现在,在营销和设计领域,理解并运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原理正迅速成为行业核心技能。
以下是可以帮助你提高用户体验的五大关键原理:
简单性理论
为什么使用起来简单的产品往往比构造繁杂的产品收效更好?
“简单性理论”解释了这一问题:人们往往偏爱简单事物,因为它们降低我们的认知负荷。
调查显示,64%的用户更倾向于选择产品体验简单的品牌;自2009年以来,那些“最简约”品牌的股票增长超过同类686%;55%的用户更愿意购买使用感简单的产品。
因此,如果你能实现产品认知负荷最小化,那么提高用户喜爱程度、增强品牌增长能力和改善产品销售情况,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选择过载效应
对用户来说,选择越多越好吗?
哥伦比亚大学曾经进行过一项研究,他们设置了一个包含24种果酱的试吃摊位,且每隔几个小时就把试吃样品减少到只有6种。
结果是,当试吃样品有24种时,60%的路人会停下试吃,他们之中的3%会购买果酱;而当试吃样品只有6种时,虽然只有40%的人停下试吃,但有30%的试吃者购买果酱。
这就是“选择过载效应”,人们喜欢有所选择,但不喜欢太多选择。当选择过多时,人们会变得焦虑,注意力分散甚至沮丧。
的确,选择多样化可以吸引更多人围观,然而只有当选择较少时人们才更容易发生购买行为。产品选择过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许比错失销售机会更严重,因为它会对用户造成负担。
因为担心用户不满意选择不够多样,而将产品过度复杂化是不可取的,要学会把握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
峰终定律
你不可能记住所有事情,因此大脑会选择运用一些“思维捷径”来筛出重点。而大脑进行筛选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情绪”,且情绪越是强烈、越是近期发生,体验便越难忘。
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发现了这一点,于是提出“峰终定律”。
这一定律指出,人们评判一次体验是依据自己在最佳和最终部分的感受,而不是整个过程的平均感受。不管体验好坏,判断过程都是如此。
所以你应该已经可以明白,把用户会产生复杂体验感的事情放在前面,同时记得保证结尾足够惊艳。
鸡尾酒会效应
如今,似乎各个品牌都在追求个性化体验。Everstring的报告表明,现在有70%的品牌把这作为首要任务,因为它可以推动购买。
可是,你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吗?
答案是心理学上的一种“鸡尾酒会效应”,它指出人们即使在充满噪音的环境中,也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和某个人的谈话上,因为我们总是喜欢关注与自己最相关的个性化信息。
Monetate在他们今年的个性化发展研究中,分享了其个性化营销的ROI研究结果:
-驱动品牌增长:采用高级个性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中有93%实现了销售额增长;
-投资越多,回报越高:那些ROI为2倍或以上的公司表示,个性化营销至少在其营销预算中占比20%;
-驱动长期用户价值:如果没有效果,那些个性化营销结果最好的品牌(ROI在3倍及以上),为什么还要将提高用户忠诚度作为首要KPI呢?
在传递的信息已经非常明确:如果想要用户购买产品,就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体验。
社会认同心理
当被要求尝试新事物时,我们常常感到焦虑和犹豫。这种恐惧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如果想要克服,首先需要足够的说服力。
而掌握说服技巧的关键,就在于一种“社会认同心理”。罗伯特·恰尔迪尼在他的书《影响》中提到这一理念,指出人们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视为尝试新事物的许可。
以下是运用“社会认同心理”来设计产品体验的几种方法:
-鼓励消费者向大众看齐:人们习惯于遵循社会规则,尤其是在他们想要融入集体时。把一些行为描述为社会赞赏的行为,就能给消费者一种“别人都这么做了,就差你了”的感觉;
-确保消费者相信大众:使用“社会认同心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提供有效产品评论和推荐。据英敏特的调查,超过70%的美国人在购买某个产品前会征求他人意见;
-邀请专家为产品代言:得到专家推荐的产品,让消费者更有可能信服。
结语
如果想要使用这些研究结果,市场营销者和设计师首先要理解大量核心研究的结论,而偏偏这些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又看上去十分复杂,因此我们总是望而却步,无法实现应用。
如果你还从未经历过用研究来指导战略,那么就先从这五个理论开始吧。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一点一点来,要相信每一次尝试都可以带来力量。
正如贝佐斯所言:“多一次尝试,就多一分创造力。”
(本文由智子编译。)
来源:数字智库
原标题:提升用户体验的5个心理学原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