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叶笛:使得人间烟火,日常不“日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叶笛:使得人间烟火,日常不“日常”

通过在城市与特定场所中的介入,建筑师也将自我思考的痕迹、同理心以及对当下的共情纳入到日常的生活中。

文|建筑档案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致逸设计总建筑师

厦门大学建筑学硕士

叶笛

建筑设计的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理性的思考。当建筑师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或场所时,我们总会与在地的各种因素产生交往,生发出自我与场所之间的真实情感的体验。通过在城市与特定场所中的介入,建筑师也将自我思考的痕迹、同理心以及对当下的共情纳入到日常的生活中。

时代更迭,城市变迁下,建筑师的空间设计思考缘何而来?

中国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社会变迁,每个城市都拥有着不一样的过去与未来,历史所留下的与当下所思考的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建筑师开始理解精英化群体的空间理想与普罗大众的民生界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设计并非是一个理想化的个人表达,而更像是自我在社会浪潮裹挟下的挣扎蜕变。

建筑师触及空间的方式是一种多元化的融合与叠加。融合是面对多专业、多门类、多视角的认知体系的构建,而叠加则是源自于与人、历史、既有生态的对话。由此,我们发现设计的边界将会被不断突破。单纯立足于建筑学本身的思考和理论性的规则也许并不适用于当下的空间设定。

实践项目,场所与人的关系

一个可以让我随便走走的空间,是最基本的日常,也是我们最基本的生活理想

我们在不同时间,与不同的人汇聚到城市中。时间积淀下的文化土壤,培育出城市特有的性格,并在一定程度上或制约、或决定着建筑师介入城市空间的方式。

随着社会结构与使用人群的变化,城市特性也随之改变,成为散落在原生空间的生机,带给不同时代的建筑师多元的思考动因。建筑师则通过自内而外的审视,尝试赋予城市更多的情感连接。

城市街拍系列·MOMA公共庭院中休憩交往的人们

当下,建筑师的创作自由处于一种扭曲而荒诞的状态。一方面,在权力资本的逐利逻辑下,建筑师容易在商业压力中迷失自我,罔顾土地的文脉。另一方面,当缺乏边界约束时,建筑师却无法克制表达冲动,肆无忌惮的将形式语言标签化。

当然,建筑师们乐衷于在空间设计中夹带一点私货,是无可厚非的。适度的自我表达,能够成就建筑独特的生命力。但自我情绪的掌控,应有分寸,不能任由泛滥。而这种自我表达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博弈,使建筑师既不局限于精神世界的虚无创作,也不停留于单纯满足物质社会的欲望沟壑。这恰恰能解决一系列城市中的日常问题。

城市随拍系列·高线公园中的城市缝隙

相比易于识别的表皮化设计,我更追求于空间中构建理性与情感的对话。毕竟,建筑设计不是一个人的乌托邦构想,建筑师的使命即在于不带预设经验地进入城市,触摸当下的社会情感,寻找出文化土壤的特性。

每当来到一个陌生城市,在最繁华抑或最安静的街巷里随便走走,我们总能读取到每一个日常空间里包藏的城市历史。走进内部,揉碎一些东西,融合一部分能量,滋生一点生机,这是我作为一个建筑师的日常状态。

城市随拍系列·充满蓬勃生机的捷克街头

建筑师的城市体验,也自然的延展到对项目的解读上。对我而言,仅仅停留于查看图纸上的冰冷信息,与人在地的全息认知完全不同。场所的现场体验是做好一个建筑的关键步骤。

当面对一块陌生的土地,建筑师自然毛孔全开,充分吸收土地营养和环境信息,感知现场界面的多重关系,从而更清晰的锚定空间设计的社会性目标。

实践项目,场所与人的关系

好的城市需要一点缝隙,也需要一点烟火气

当代城市的建设中,尺度越来越大,街道越来越宽。实际上,对空间功能高度理性的规划与切分,虽然符合规划的逻辑,却不够尊重人性。急速膨胀的城市中,空间被堆叠,时间被碎片化。

过大的城市空间让我们缺失了生活的安全感,在拥挤的人流和房群之中,忘却了生活本身的样貌。我们需要的是更为宜人尺度的空间和常伴生活之间的“烟火气”,这让我们与城市有所关联,而生生不息。

上海城市街景与生活日常

比如在上海,浦东和浦西呈现着完全不同的城市肌理与空间格局。世纪大道的尺度之大,步行缓慢的老人甚至无法在一个绿灯内通过马路。欣慰的是,浦西的很多街巷都留有原初的状态,呈现的城市尺度是相对自然的。

公司边的新华路是我每天都想去走走的地方,这里有人的声光气味,有车水马龙,一年四季,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影变幻着时光。我想,这些温暖的城市空间,才得以让人在其中自由呼吸。

上海城市街景与生活日常

现代人的生活体验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下,以前所未有的节奏更新迭代。相比于自己住所附近的菜市场、公园,大多数上班族可能对机场、高铁站这些城市巨构更为熟悉。信息社会的巨大便利,令人们逐渐遗忘身边那些更为日常的城市空间。

这更需要建筑师为城市留出一点缝隙,让空间不需要瞻仰,让那些本属于大众的生活习惯得以有延续。让人们停留,思考,自然生长。

宁波万科槐树路256号·尺度宜人, 可以随便走走的空间

对于建筑师来说,定义城市空间的过程,总要寻找空间的服务主体。感受一个场所,不仅需要遵循土地本身的在地属性,更要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新与旧之中找到城市生活最日常的需求。

上海许多迷人的街巷就是如此,不是因为建筑表皮,而是通过对原生空间历史片段和生活记忆的留存,沿续了难得的“城市烟火气”,从而让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商业价值达到了多赢。

叶笛在项目施工现场

不一样的生活理想与向往,也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空间社群

社会结构的变化滋生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需求,也使得社区功能空间变得越来越复合,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在逐渐社区化。

在我们这几年的设计经历中,纯住宅体量的项目变得稀少,几乎每一块土地都被赋予了商业、办公、居住等综合功能。相比于政府及规划专家自上而下管理组织城市空间,我们更倡导自下而上,引入微观的视野。通过商业业态的引流,提高人群的参与性,活跃公共空间,通过城市空间的品质提升,使人群停留、休憩、消费,反哺商业存活。

温州万科时代中心·多样社区业态在有限土地上的平衡

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在任何一个城市空间里,使用者都不是均质的。他们生活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处于不同的阶层,他们的诉求各有不同。在有限的空间容量里,这些群体之间存在资源的竞争。

建筑师如何平衡这些群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尽可能公平、合理地配置城市资源,最大化地实现公众价值,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当空间资源被平衡匹配时,城市的公共空间呈现一种极大程度的包容与开放,空间资源被最大化利用,空间的浮力与动能自然显现。

无锡万科翡翠东方社区中心·利用环境创造公众与景观的联动场所

无锡万科翡翠东方社区中心·明暗交错的步行空间

每一个社区空间的存在同样对应着特定的社群,社群生态的自发形成或被动组织都成为了我们当代社区形成的重要基因。比如,老人和青少年群体一直是建筑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伴随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普遍的状态是父母忙于工作,老人与小孩相互陪伴,这两个群体对于各自空间的需求互相叠加放大,对单一的空间范式提出更复合化的要求。

建筑师只有采取更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处理方式才能实现多个群体的自在共处。从设计层面要把商业、公共、居住三种空间形态进行全新融合,才可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往,当交往变成日常,形成习惯,就会成为一个社群,进而以空间生态形成社区。

温州万科翡翠心湖·社区中心草图

温州万科翡翠心湖社区中心·保留的古树,给予公众体验亲水空间

拿我们近期在合肥做的一个项目举例,由于场所空间边界超出基地红线用地范围,在读取人群需求之后积极与甲方、政府部门进行协调。在所属地块的中心,将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儿童公园等社区公共需求融合。

合肥中央智慧公园图书馆草图

以此为基点整合了周边的生活资源,让这里变成了城市生活的载体。周边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空间中来,这是符合我所预期的城市生活场景。

合肥中央智慧公园图书馆·户外广场聚集各类人群

回归"日常化"设计

城市涌动着向前。在不断变化的格局中,建筑空间并不会天然形成一个有行为的场地。一个城市最日常的空间往往是某一个群体自发的聚集地,这也是人的需求所致。在超大城市化格局出现的今天,城市更新太快,又如此密集,需要更柔软的东西进来。

作为建筑师,我们理应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有所停留,把目光投向一些更本质的生活角落,关注“日常性的空间”,让长期处身其中的人们,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精神栖居的场所。

工作中的叶笛

本文图片由致逸设计提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叶笛:使得人间烟火,日常不“日常”

通过在城市与特定场所中的介入,建筑师也将自我思考的痕迹、同理心以及对当下的共情纳入到日常的生活中。

文|建筑档案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致逸设计总建筑师

厦门大学建筑学硕士

叶笛

建筑设计的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理性的思考。当建筑师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或场所时,我们总会与在地的各种因素产生交往,生发出自我与场所之间的真实情感的体验。通过在城市与特定场所中的介入,建筑师也将自我思考的痕迹、同理心以及对当下的共情纳入到日常的生活中。

时代更迭,城市变迁下,建筑师的空间设计思考缘何而来?

中国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社会变迁,每个城市都拥有着不一样的过去与未来,历史所留下的与当下所思考的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建筑师开始理解精英化群体的空间理想与普罗大众的民生界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设计并非是一个理想化的个人表达,而更像是自我在社会浪潮裹挟下的挣扎蜕变。

建筑师触及空间的方式是一种多元化的融合与叠加。融合是面对多专业、多门类、多视角的认知体系的构建,而叠加则是源自于与人、历史、既有生态的对话。由此,我们发现设计的边界将会被不断突破。单纯立足于建筑学本身的思考和理论性的规则也许并不适用于当下的空间设定。

实践项目,场所与人的关系

一个可以让我随便走走的空间,是最基本的日常,也是我们最基本的生活理想

我们在不同时间,与不同的人汇聚到城市中。时间积淀下的文化土壤,培育出城市特有的性格,并在一定程度上或制约、或决定着建筑师介入城市空间的方式。

随着社会结构与使用人群的变化,城市特性也随之改变,成为散落在原生空间的生机,带给不同时代的建筑师多元的思考动因。建筑师则通过自内而外的审视,尝试赋予城市更多的情感连接。

城市街拍系列·MOMA公共庭院中休憩交往的人们

当下,建筑师的创作自由处于一种扭曲而荒诞的状态。一方面,在权力资本的逐利逻辑下,建筑师容易在商业压力中迷失自我,罔顾土地的文脉。另一方面,当缺乏边界约束时,建筑师却无法克制表达冲动,肆无忌惮的将形式语言标签化。

当然,建筑师们乐衷于在空间设计中夹带一点私货,是无可厚非的。适度的自我表达,能够成就建筑独特的生命力。但自我情绪的掌控,应有分寸,不能任由泛滥。而这种自我表达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博弈,使建筑师既不局限于精神世界的虚无创作,也不停留于单纯满足物质社会的欲望沟壑。这恰恰能解决一系列城市中的日常问题。

城市随拍系列·高线公园中的城市缝隙

相比易于识别的表皮化设计,我更追求于空间中构建理性与情感的对话。毕竟,建筑设计不是一个人的乌托邦构想,建筑师的使命即在于不带预设经验地进入城市,触摸当下的社会情感,寻找出文化土壤的特性。

每当来到一个陌生城市,在最繁华抑或最安静的街巷里随便走走,我们总能读取到每一个日常空间里包藏的城市历史。走进内部,揉碎一些东西,融合一部分能量,滋生一点生机,这是我作为一个建筑师的日常状态。

城市随拍系列·充满蓬勃生机的捷克街头

建筑师的城市体验,也自然的延展到对项目的解读上。对我而言,仅仅停留于查看图纸上的冰冷信息,与人在地的全息认知完全不同。场所的现场体验是做好一个建筑的关键步骤。

当面对一块陌生的土地,建筑师自然毛孔全开,充分吸收土地营养和环境信息,感知现场界面的多重关系,从而更清晰的锚定空间设计的社会性目标。

实践项目,场所与人的关系

好的城市需要一点缝隙,也需要一点烟火气

当代城市的建设中,尺度越来越大,街道越来越宽。实际上,对空间功能高度理性的规划与切分,虽然符合规划的逻辑,却不够尊重人性。急速膨胀的城市中,空间被堆叠,时间被碎片化。

过大的城市空间让我们缺失了生活的安全感,在拥挤的人流和房群之中,忘却了生活本身的样貌。我们需要的是更为宜人尺度的空间和常伴生活之间的“烟火气”,这让我们与城市有所关联,而生生不息。

上海城市街景与生活日常

比如在上海,浦东和浦西呈现着完全不同的城市肌理与空间格局。世纪大道的尺度之大,步行缓慢的老人甚至无法在一个绿灯内通过马路。欣慰的是,浦西的很多街巷都留有原初的状态,呈现的城市尺度是相对自然的。

公司边的新华路是我每天都想去走走的地方,这里有人的声光气味,有车水马龙,一年四季,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影变幻着时光。我想,这些温暖的城市空间,才得以让人在其中自由呼吸。

上海城市街景与生活日常

现代人的生活体验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下,以前所未有的节奏更新迭代。相比于自己住所附近的菜市场、公园,大多数上班族可能对机场、高铁站这些城市巨构更为熟悉。信息社会的巨大便利,令人们逐渐遗忘身边那些更为日常的城市空间。

这更需要建筑师为城市留出一点缝隙,让空间不需要瞻仰,让那些本属于大众的生活习惯得以有延续。让人们停留,思考,自然生长。

宁波万科槐树路256号·尺度宜人, 可以随便走走的空间

对于建筑师来说,定义城市空间的过程,总要寻找空间的服务主体。感受一个场所,不仅需要遵循土地本身的在地属性,更要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新与旧之中找到城市生活最日常的需求。

上海许多迷人的街巷就是如此,不是因为建筑表皮,而是通过对原生空间历史片段和生活记忆的留存,沿续了难得的“城市烟火气”,从而让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商业价值达到了多赢。

叶笛在项目施工现场

不一样的生活理想与向往,也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空间社群

社会结构的变化滋生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需求,也使得社区功能空间变得越来越复合,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在逐渐社区化。

在我们这几年的设计经历中,纯住宅体量的项目变得稀少,几乎每一块土地都被赋予了商业、办公、居住等综合功能。相比于政府及规划专家自上而下管理组织城市空间,我们更倡导自下而上,引入微观的视野。通过商业业态的引流,提高人群的参与性,活跃公共空间,通过城市空间的品质提升,使人群停留、休憩、消费,反哺商业存活。

温州万科时代中心·多样社区业态在有限土地上的平衡

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在任何一个城市空间里,使用者都不是均质的。他们生活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处于不同的阶层,他们的诉求各有不同。在有限的空间容量里,这些群体之间存在资源的竞争。

建筑师如何平衡这些群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尽可能公平、合理地配置城市资源,最大化地实现公众价值,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当空间资源被平衡匹配时,城市的公共空间呈现一种极大程度的包容与开放,空间资源被最大化利用,空间的浮力与动能自然显现。

无锡万科翡翠东方社区中心·利用环境创造公众与景观的联动场所

无锡万科翡翠东方社区中心·明暗交错的步行空间

每一个社区空间的存在同样对应着特定的社群,社群生态的自发形成或被动组织都成为了我们当代社区形成的重要基因。比如,老人和青少年群体一直是建筑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伴随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普遍的状态是父母忙于工作,老人与小孩相互陪伴,这两个群体对于各自空间的需求互相叠加放大,对单一的空间范式提出更复合化的要求。

建筑师只有采取更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处理方式才能实现多个群体的自在共处。从设计层面要把商业、公共、居住三种空间形态进行全新融合,才可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往,当交往变成日常,形成习惯,就会成为一个社群,进而以空间生态形成社区。

温州万科翡翠心湖·社区中心草图

温州万科翡翠心湖社区中心·保留的古树,给予公众体验亲水空间

拿我们近期在合肥做的一个项目举例,由于场所空间边界超出基地红线用地范围,在读取人群需求之后积极与甲方、政府部门进行协调。在所属地块的中心,将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儿童公园等社区公共需求融合。

合肥中央智慧公园图书馆草图

以此为基点整合了周边的生活资源,让这里变成了城市生活的载体。周边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空间中来,这是符合我所预期的城市生活场景。

合肥中央智慧公园图书馆·户外广场聚集各类人群

回归"日常化"设计

城市涌动着向前。在不断变化的格局中,建筑空间并不会天然形成一个有行为的场地。一个城市最日常的空间往往是某一个群体自发的聚集地,这也是人的需求所致。在超大城市化格局出现的今天,城市更新太快,又如此密集,需要更柔软的东西进来。

作为建筑师,我们理应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有所停留,把目光投向一些更本质的生活角落,关注“日常性的空间”,让长期处身其中的人们,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精神栖居的场所。

工作中的叶笛

本文图片由致逸设计提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