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读前昏庸蒙昧,读后世事洞明?关于阅读的功利与迷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读前昏庸蒙昧,读后世事洞明?关于阅读的功利与迷信

小说的力量恰恰在于它带来的并非命令和清晰的指引,而是混乱和我们不稳定的存在状态。

图片来源:Washington Post Illustration/iStock

一月是个开书单的时节——不乏各种声称读好书有益做人的说法。譬如,2019年底,纽约公共图书馆负责人安东尼·马克斯(Anthony Marx)就提议市民立一个每天至少花20分钟读书的挑战,并表示“阅读有助于建立同理心,我们的世界前所未有地需要它”。

确有一些研究支持这个说法,阅读和推己及人以及豁达的心态等正面品质是相关的。有一种看法认为,照料痴呆症患者的护士若加大文学作品阅读量,业务水平会有所提升。另有观点指出,敏于他人感受的能力尤其出现在阅读“诸如萨尔曼·拉什迪、哈珀·李和托妮·莫里森等人”作品的人群中(但这无法推广至一般而论的通俗小说读者)。还有说法称,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爱听有声书的习惯可能提高了她的情商。一项针对此类研究的综述总结称,阅读小说“对于社会认知表现有较小的、统计上显著的提升”。

呃。

我当然很推崇心胸开阔和良善意愿等美德,对这些研究的科学严谨性或结论也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至少我没有质疑它们的知识水平。然而,我讨厌媒体追捧这些研究的做法,因为这往往会沦为对个人好习惯的吹嘘。此类研究似乎总是会给某些人叽叽喳喳自夸一番的机会——颇为讽刺的是,这种自恋恰恰是前述研究所不赞成的。

此外我认为,这些研究忽略了一个大问题,它们暗示阅读小说是一种清楚明了的因果过程——读前不学无术、昏庸蒙昧,读后立马就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了,小说俨然成了某种类似于健身房里的壶铃或动感单车之类的养心神器。但小说的力量恰恰在于,它带来的并非命令和清晰的指引,而是混乱,是我们不稳定的存在状态。我不太清楚自己从马奇一家、安娜·卡列尼娜或者卡尔·奥夫·克瑙斯高那里能学到什么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智慧,我也不想带着这么强的功利心去读书。

对我而言,小说类似于薛定谔的盒子——同时存在也不存在于世上。有些书仿佛一种奇遇,但只要契机合适,任何书都能成为奇遇——并不限于各种研究更倾向推荐的文学类作品。

我是这样得出此结论的。大概15年前,我经历过一次崩溃,虽没到住院的地步,但也足够严重了。我辞掉了刚干了一个月的工作,因为我焦躁不安,不敢与人对话,生怕惊恐突然发作。我想,这种易焦虑状态大概来自于一个优等生多年以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随后却在职场上遭逢一连串打击的经历。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素让我变得无比低落,难以自拔,成了那种朋友和同事要经常打电话确认有没有出事的人。

最能体现我那段时间魂不守舍状态、令我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恢复正常的,是一个十分简单而又让人不安的状况:我无法阅读了。要我拿起一本书,看一看里面的文字并理解其意义都是万分困难的。最坏的时候,我连读完一个自然段都难于登天。你怎么还能读完一整段?居然还有人能写出一段接一段的东西乃至于一整本书?我当时差不多只有读懂报纸标题的能力了。衡量我有无好转的标准,一方面在于朋友和医生的干预效果,另一方面则是我能否阅读一本书。

可以这么说,把我从那种情绪失能状态带出来的,是菲利普·罗斯、三岛由纪夫或者爱丽丝·门罗。事实上,帮助我最终回归应有状态的书,是某个人遗留在公寓大厅里的西德尼·谢尔登(Sidney Sheldon)的惊悚小说《灭顶之灾》。毫无疑问,这本书全无内涵可言。就对于人类境况的洞见而言,我读过的小说类作品里实在没有比这更乏味的了。我还记得,书里有生活精致而富足的记者与作为反派主角的俄国坏家伙斗争的情节,有枪战和阴谋剧情,有个场景是某人被直升机螺旋桨割掉了头。它究竟是如何让我的同理心重获新生的?

《灭顶之灾》
[美]西德尼·谢尔顿 著 张晓平/吴静 译
译林出版社 2014-1

在那个时间点上,除了书里那令人头晕目眩的、热闹得有些过头的情节之外,也没有什么能吸引我的东西了。出大事了!人们正面临灭顶之灾!有这么个大事会降临到人们头上的世界!生活在这一世界里某种意义上让人振作了起来。我看重的正是生活的这种“发生(happening-ness)”。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一番阅读的意义并得出结论:它并非通往圣贤境界的苦修之路,而在于让你敢于直面各种经验。

如果你感到阅读小说提高了自己的同理心,那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怀疑这些研究强调成功以及大开书单的做法,给人带来的可能更多是打击而非鼓励。2013年时,以“读书治疗师(bibliotherapist)”自诩的埃拉·伯绍德和苏珊·埃尔德金怀着好心推出了一本《小说药丸》,提供针对一系列小病的“小说创可贴和敷料”。她们建议焦虑症患者读《一位女士的画像》,抑郁症患者读《赫索格》《最蓝的眼睛》以及《革命之路》。我很欣赏这些小说,但我对它们能否为状态奇差的自己带来一丝一毫的好处抱有怀疑态度。较之于那些为我打开另一扇窗的书,我并不怎么需要那种只反映我自身情感世界的著作。

《小说药丸》
[英]埃拉·伯绍德/[英]苏珊·埃尔德金 著 汪芃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10

几个月前,我迷上了拉里·麦克穆特瑞的西部小说《孤独鸽》,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被这样一种情节吸引,它呈现了一个我无法生活其中但依旧让人信以为真的世界。我想,情节设置巧妙且叙述平实简洁的好书,在低落时期对我的安慰效果可能和谢尔登那本烂书一样(我承认:我有点记恨邻居,他当时应该留一本更好的书)。就文学作品而言,并非所有书都生来平等。然而就疗愈而言,几乎任何书都是可以的。

本文作者Mark Athitakis系文学杂志《不死鸟》评论员,著有《新中西部》一书。

(翻译:林达)

来源:华盛顿邮报

原标题:Reading will supposedly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 That’s not the real reason to pick up a book.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读前昏庸蒙昧,读后世事洞明?关于阅读的功利与迷信

小说的力量恰恰在于它带来的并非命令和清晰的指引,而是混乱和我们不稳定的存在状态。

图片来源:Washington Post Illustration/iStock

一月是个开书单的时节——不乏各种声称读好书有益做人的说法。譬如,2019年底,纽约公共图书馆负责人安东尼·马克斯(Anthony Marx)就提议市民立一个每天至少花20分钟读书的挑战,并表示“阅读有助于建立同理心,我们的世界前所未有地需要它”。

确有一些研究支持这个说法,阅读和推己及人以及豁达的心态等正面品质是相关的。有一种看法认为,照料痴呆症患者的护士若加大文学作品阅读量,业务水平会有所提升。另有观点指出,敏于他人感受的能力尤其出现在阅读“诸如萨尔曼·拉什迪、哈珀·李和托妮·莫里森等人”作品的人群中(但这无法推广至一般而论的通俗小说读者)。还有说法称,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爱听有声书的习惯可能提高了她的情商。一项针对此类研究的综述总结称,阅读小说“对于社会认知表现有较小的、统计上显著的提升”。

呃。

我当然很推崇心胸开阔和良善意愿等美德,对这些研究的科学严谨性或结论也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至少我没有质疑它们的知识水平。然而,我讨厌媒体追捧这些研究的做法,因为这往往会沦为对个人好习惯的吹嘘。此类研究似乎总是会给某些人叽叽喳喳自夸一番的机会——颇为讽刺的是,这种自恋恰恰是前述研究所不赞成的。

此外我认为,这些研究忽略了一个大问题,它们暗示阅读小说是一种清楚明了的因果过程——读前不学无术、昏庸蒙昧,读后立马就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了,小说俨然成了某种类似于健身房里的壶铃或动感单车之类的养心神器。但小说的力量恰恰在于,它带来的并非命令和清晰的指引,而是混乱,是我们不稳定的存在状态。我不太清楚自己从马奇一家、安娜·卡列尼娜或者卡尔·奥夫·克瑙斯高那里能学到什么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智慧,我也不想带着这么强的功利心去读书。

对我而言,小说类似于薛定谔的盒子——同时存在也不存在于世上。有些书仿佛一种奇遇,但只要契机合适,任何书都能成为奇遇——并不限于各种研究更倾向推荐的文学类作品。

我是这样得出此结论的。大概15年前,我经历过一次崩溃,虽没到住院的地步,但也足够严重了。我辞掉了刚干了一个月的工作,因为我焦躁不安,不敢与人对话,生怕惊恐突然发作。我想,这种易焦虑状态大概来自于一个优等生多年以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随后却在职场上遭逢一连串打击的经历。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素让我变得无比低落,难以自拔,成了那种朋友和同事要经常打电话确认有没有出事的人。

最能体现我那段时间魂不守舍状态、令我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恢复正常的,是一个十分简单而又让人不安的状况:我无法阅读了。要我拿起一本书,看一看里面的文字并理解其意义都是万分困难的。最坏的时候,我连读完一个自然段都难于登天。你怎么还能读完一整段?居然还有人能写出一段接一段的东西乃至于一整本书?我当时差不多只有读懂报纸标题的能力了。衡量我有无好转的标准,一方面在于朋友和医生的干预效果,另一方面则是我能否阅读一本书。

可以这么说,把我从那种情绪失能状态带出来的,是菲利普·罗斯、三岛由纪夫或者爱丽丝·门罗。事实上,帮助我最终回归应有状态的书,是某个人遗留在公寓大厅里的西德尼·谢尔登(Sidney Sheldon)的惊悚小说《灭顶之灾》。毫无疑问,这本书全无内涵可言。就对于人类境况的洞见而言,我读过的小说类作品里实在没有比这更乏味的了。我还记得,书里有生活精致而富足的记者与作为反派主角的俄国坏家伙斗争的情节,有枪战和阴谋剧情,有个场景是某人被直升机螺旋桨割掉了头。它究竟是如何让我的同理心重获新生的?

《灭顶之灾》
[美]西德尼·谢尔顿 著 张晓平/吴静 译
译林出版社 2014-1

在那个时间点上,除了书里那令人头晕目眩的、热闹得有些过头的情节之外,也没有什么能吸引我的东西了。出大事了!人们正面临灭顶之灾!有这么个大事会降临到人们头上的世界!生活在这一世界里某种意义上让人振作了起来。我看重的正是生活的这种“发生(happening-ness)”。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一番阅读的意义并得出结论:它并非通往圣贤境界的苦修之路,而在于让你敢于直面各种经验。

如果你感到阅读小说提高了自己的同理心,那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怀疑这些研究强调成功以及大开书单的做法,给人带来的可能更多是打击而非鼓励。2013年时,以“读书治疗师(bibliotherapist)”自诩的埃拉·伯绍德和苏珊·埃尔德金怀着好心推出了一本《小说药丸》,提供针对一系列小病的“小说创可贴和敷料”。她们建议焦虑症患者读《一位女士的画像》,抑郁症患者读《赫索格》《最蓝的眼睛》以及《革命之路》。我很欣赏这些小说,但我对它们能否为状态奇差的自己带来一丝一毫的好处抱有怀疑态度。较之于那些为我打开另一扇窗的书,我并不怎么需要那种只反映我自身情感世界的著作。

《小说药丸》
[英]埃拉·伯绍德/[英]苏珊·埃尔德金 著 汪芃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10

几个月前,我迷上了拉里·麦克穆特瑞的西部小说《孤独鸽》,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被这样一种情节吸引,它呈现了一个我无法生活其中但依旧让人信以为真的世界。我想,情节设置巧妙且叙述平实简洁的好书,在低落时期对我的安慰效果可能和谢尔登那本烂书一样(我承认:我有点记恨邻居,他当时应该留一本更好的书)。就文学作品而言,并非所有书都生来平等。然而就疗愈而言,几乎任何书都是可以的。

本文作者Mark Athitakis系文学杂志《不死鸟》评论员,著有《新中西部》一书。

(翻译:林达)

来源:华盛顿邮报

原标题:Reading will supposedly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 That’s not the real reason to pick up a book.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