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只监测体温还不够,企业要监测员工心理健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只监测体温还不够,企业要监测员工心理健康

职场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此次疫情的特有产物,企业应将员工心理健康建设纳入其常规工作之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蒋悦

在真真假假疫情消息的轰炸下,非一线人员的情绪状况也令人担忧。许多人由于过度获取疫情信息,而提不起精神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日常事务。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提醒大家,据抗击疫情“安心行动”和“微心战疫”相关服务情况统计,约有1.8万人次完成焦虑测评,结果显示42.6%求助者有焦虑状态;在近1.4万人次完成的抑郁测评中,约有16.6%有中重度抑郁倾向。

有部分人把沮丧、抑郁、强迫倾向等负面心理状态的产生归因于“还是太闲了”,他们认为,随着企业复工、生活回归正常,人们的这些情绪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没那么简单,职场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此次疫情的特有产物。德勤指出,超过八成的职场人遇到过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侵扰,烦躁、焦虑、抑郁在之中位居前三。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员工会有以下表现:

  • 不寻常的缺席,迟到早退现象严重
  • 意外事件比例与次数增加,工作效率下降
  • 无法按时完成工作、达到工作的要求标准
  • 时常走神,心绪不宁
  • 间或有举止行为异常等现象

而在疫情中,应激源则由工作压力等因素转变成了对于疫情的担忧。这样的焦虑和恐慌十分常见且易于传播,企业若不予以重视并及时干预,不仅会导致消极怠工、职场人际关系恶化、行为异常等现象日渐频繁,疫情过后,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和长期效益都将受到影响。

焦虑源于一种失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君咨询认为,企业的HR可以通过重新建立各类秩序,让员工逐渐找到控制感、恢复自我效能感。此外,建立内部的沟通机制、关怀机制、分享机制,也能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支持,提升抗击压力的信心。

例如,华为针对此次疫情,在事业部的HRBP和行政人员中,抽调了一部分有心理学、社会工作和医学专业背景的人员,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队伍。该公司将需要援助的员工分为五大类,对于需要重点干预的一类及二类员工将及时实施心理援助。

中国联通通过互联网开展“线上家访”活动 ,每天通过钉钉或微信视频的方式与员工及家属见面,及时了解员工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同时,还能引导员工科学、理性地认识疫情,从而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中煤集团则在此次疫情中建立了线上心理健康服务微信群,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群里会定时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员工及家属也可在群里参与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咨询,也会有心理咨询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不该局限于疫情时期,心理健康建设还应被纳入企业的常规工作中。

德勤认为,在本次疫情发生之前,企业对于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控不够重视,这导致在疫情突发后,企业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帮助员工度过难关。因此,此次危机过后,企业应从以下三点推动员工心理健康防御体系的建设。

首先是重视员工心理,领导层也要转变思路。企业领导层要了解在当前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员工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对公司的影响,刺激管理层投入资源、制定政策,推动企业员工心理防御体系的建设。

其次要把心理健康建设纳入员工培训,构成体系教育。新员工培训及员工日常培训,也应加入员工心理防御知识的相关课程,其目的在于教育、鼓励员工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积极监测员工心理健康,提高员工寻求帮助的能力。这不仅可以展现公司的人文主义关怀,营造和谐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加强员工的自我意识,防患于未然。

部分企业已意识到员工心理防御的重要性,德勤建议企业建立内部心理咨询团队,由企业HR或有心理学背景的员工组成。这个方式既可以节省成本,也便于心理疏导的展开。但是,这将使得员工担心自我隐私无法受到保护。而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将消除这些隐患。该项目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心理福利与支持项目,一般通过外部专家来实施,旨在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咨询问题,因而,其在专业性和隐私性上都更为完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德勤

2.9k
  • 德勤据悉扩大伦敦办公空间
  • 德勤据悉启动十年来最大规模业务重组,以削减成本并精简组织结构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只监测体温还不够,企业要监测员工心理健康

职场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此次疫情的特有产物,企业应将员工心理健康建设纳入其常规工作之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蒋悦

在真真假假疫情消息的轰炸下,非一线人员的情绪状况也令人担忧。许多人由于过度获取疫情信息,而提不起精神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日常事务。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提醒大家,据抗击疫情“安心行动”和“微心战疫”相关服务情况统计,约有1.8万人次完成焦虑测评,结果显示42.6%求助者有焦虑状态;在近1.4万人次完成的抑郁测评中,约有16.6%有中重度抑郁倾向。

有部分人把沮丧、抑郁、强迫倾向等负面心理状态的产生归因于“还是太闲了”,他们认为,随着企业复工、生活回归正常,人们的这些情绪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没那么简单,职场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此次疫情的特有产物。德勤指出,超过八成的职场人遇到过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侵扰,烦躁、焦虑、抑郁在之中位居前三。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员工会有以下表现:

  • 不寻常的缺席,迟到早退现象严重
  • 意外事件比例与次数增加,工作效率下降
  • 无法按时完成工作、达到工作的要求标准
  • 时常走神,心绪不宁
  • 间或有举止行为异常等现象

而在疫情中,应激源则由工作压力等因素转变成了对于疫情的担忧。这样的焦虑和恐慌十分常见且易于传播,企业若不予以重视并及时干预,不仅会导致消极怠工、职场人际关系恶化、行为异常等现象日渐频繁,疫情过后,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和长期效益都将受到影响。

焦虑源于一种失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君咨询认为,企业的HR可以通过重新建立各类秩序,让员工逐渐找到控制感、恢复自我效能感。此外,建立内部的沟通机制、关怀机制、分享机制,也能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支持,提升抗击压力的信心。

例如,华为针对此次疫情,在事业部的HRBP和行政人员中,抽调了一部分有心理学、社会工作和医学专业背景的人员,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队伍。该公司将需要援助的员工分为五大类,对于需要重点干预的一类及二类员工将及时实施心理援助。

中国联通通过互联网开展“线上家访”活动 ,每天通过钉钉或微信视频的方式与员工及家属见面,及时了解员工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同时,还能引导员工科学、理性地认识疫情,从而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中煤集团则在此次疫情中建立了线上心理健康服务微信群,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群里会定时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员工及家属也可在群里参与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咨询,也会有心理咨询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不该局限于疫情时期,心理健康建设还应被纳入企业的常规工作中。

德勤认为,在本次疫情发生之前,企业对于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控不够重视,这导致在疫情突发后,企业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帮助员工度过难关。因此,此次危机过后,企业应从以下三点推动员工心理健康防御体系的建设。

首先是重视员工心理,领导层也要转变思路。企业领导层要了解在当前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员工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对公司的影响,刺激管理层投入资源、制定政策,推动企业员工心理防御体系的建设。

其次要把心理健康建设纳入员工培训,构成体系教育。新员工培训及员工日常培训,也应加入员工心理防御知识的相关课程,其目的在于教育、鼓励员工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积极监测员工心理健康,提高员工寻求帮助的能力。这不仅可以展现公司的人文主义关怀,营造和谐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加强员工的自我意识,防患于未然。

部分企业已意识到员工心理防御的重要性,德勤建议企业建立内部心理咨询团队,由企业HR或有心理学背景的员工组成。这个方式既可以节省成本,也便于心理疏导的展开。但是,这将使得员工担心自我隐私无法受到保护。而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将消除这些隐患。该项目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心理福利与支持项目,一般通过外部专家来实施,旨在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咨询问题,因而,其在专业性和隐私性上都更为完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