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在政府刺激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房地产市场似乎有所回暖。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中国北方沿海城市青岛,目前的住宅去库存周期(简单地说,就是空房全部卖掉所需要的时间)为16.5个月,低于25.2个月的年内纪录水平。
在上海,目前的住宅去库存周期为6个月,低于10.2个月的年内纪录水平。如果去库存周期低于12个月,一般被认为住宅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
不过,住宅存量的计算方法本身却具有制约性。《华尔街日报》称,国家统计局在计算商品房待售面积时,只计算了施工完成的面积,而没有纳入尚未竣工的面积。
房地产开发商自己的算法可能更准确一些。在某个城市推出新楼盘之前,开发商们也会做一番研究,希望避免在有大量空房出售的地方开盘。他们会从当地的住房管理机构获得售房许可数据,这样就能更准确地衡量有多少空房即将出售,无论是施工完成,还是尚未竣工。
例如,鼎辉投资执行董事罗庆安就表示,该机构在投资时会分析类似房地产项目的平均售价和成交量,同时从地方住房管理机构了解周边住宅预售许可的数量。
不过,这样似乎仍然不够。开发商和分析师们说,在评估一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时,他们也需要研究建筑开工数,这才能更清晰地知道,中长期内到底会有多少楼盘涌现。
瑞士信贷分析师杜劲松认为,根据销售许可数量计算出待售住宅数量,再以此计算住房存量,只能说是“冰山一角”。他表示,可以预售的、尚未完成建造的住宅数量可能要多得多,而这正是为什么最近中国住房销量回暖,但建造活动却依然萎靡的原因。

国庆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央行放出刺激购房的“大招”,将首套房首付比例从原来的30%降至25%。但在中小城市,由于人才、产业、人口带来的房地产需求基本足够被市场消化,房地产去库存仍需要很长时间。界面新闻此前报道称,不少三四线城市自身问题重重,历史库存较大,恐怕不是一两项放松政策所能够解决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在今年4月的一份研究报告里估计,截至2013年底中国房屋库存规模是全国统计数据规模的三倍左右。
IMF称,2014年中期,全国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房屋库存量相当于四个月的销量,而从地方数据来看,库存量超过了两年的销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