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有核心技术的韩系车,值得我们关爱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有核心技术的韩系车,值得我们关爱吗?

数字往往具有迷惑性,但从不骗人。2019年现代集团虽然没有完成销量目标,可仍旧卖出近720万辆。

文|雅斯顿

庚子年疫情让国人养成了几个爱好:做凉皮、玩套圈、数车流、看线上车展以及对比哪家车企销量更惨。有数据表明,今年2月全国乘用车产销21万辆,同比暴跌80%,这还是抹零后的数据。

相比于体无完肤的二月,即便把「生命体征」相对健康的1月加进来,仍同比下降47%。纵观整个行业,2020年真应了那句话——2019是过去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最好的一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二月的惨千篇一律,一月的回暖万里挑一。这次万叶丛中一点红的,竟然是韩系车……

在过往文章中,笔者作为一个韩系车主,曾很清晰地阐述过韩系车的定位及战略。不出意外的,在身处冲销量、清库存等节点时,韩系车总会给出满意的答卷。

寒冬+疫情,现代集团表现如何?

数字往往具有迷惑性,但从不骗人。2019年现代集团虽然没有完成销量目标,可仍旧卖出近720万辆。在下滑、挣扎等一系列负面词语的背后,是国内市场71.44万辆的成绩,于所有车企中排名第8。

相比之下,起亚在国内全年卖出近30万辆,车企排名第20。集团下两个主流品牌相加,正好迈入了「百万俱乐部」。

此时,如果把本田、丰田的销量数据摆出来,消费者的「有色眼镜」仿佛不那么理直气壮了。2019年东风本田共销售80万辆整、广汽本田共销售78万辆;一汽丰田72万辆、广汽丰田68万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单是现代一家,便与销售体量仍与接连逆势上扬、全线飘红的日系合资品牌持平,可见下沉市场中,韩系车的群众基础依然雄厚。

时间来到2020年1月,丰田以14.7万辆的成绩超越日系竞品,依靠的是全新凯美瑞单月销售1.74万辆的傲人战绩,最终品牌销量同比上升15%有余。本田1月卖出了13.6万辆,双品牌战略下,广本和东本分别实现7%和9.6%的增长,它们依靠的是雅阁和CR-V。

相比之下,韩系车1月成绩让人深思。其中北京现代1月销售约11万辆,同比增长47.1%,环比增长25.6%;东风悦达起亚1月销售近4.6万辆,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48%,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北京现代而言,这是萨德事件后的最好销量,此外这份成绩单竟出自1月,而不是12月。

另外,北京现代在售车型并不瘸腿偏科,细分车系占比十分均衡,这种饼状图或许是某些主流车企梦寐以求的。

再来看看外围市场。

去年年底,现代·起亚汽车推出了2025战略,声称要围绕「智能移动出行产品」及「智能移动出行服务」两大业务结构,推出三大战略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是,韩国人想要“确保在电动化领域的领先实力”。

现代汽车计划至2025年,将电池电动车及氢燃料电池车的全球年销量提升至67万辆,预计在2025年前推出44款电动汽车;2030年起,在中国、韩国、美国、欧洲等重点市场推进新车实现电动化。

与此同时,起亚方面计划在2025年制造11款电动车,包括乘用车、SUV和MPV。起亚汽车计划到2025年共投资29万亿韩元,确保行业领导地位和业务多元化。领导与否尚且不谈,但开始撒钱已经证明了韩国人正在行动。

据欧洲汽车制造协会(ACEA)称,2020年1月,现代·起亚汽在欧洲市场销售6083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71.3%,其中,KONA EV(2442辆)及NIRO EV(1593辆)等车型大幅拉动销量,而IONIQ及SOUL EV等车型同期涨幅也超过两位数。

林林总总数字的背后,是现代·起亚电动车在本年度首月身居全球第四的事实。

2020是韩系车的机遇吗?

个人认为,保有量高、受众面广的品牌是值得注意的;纯工具属性且依靠优惠和价格稳定市场的品牌,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受众面广、价格优惠高,同时主销车型临近换代、推出新引擎技术的品牌,是最可怕的。

以上几点,韩系车已经占全了。与去年潦草换代7座SUV不同,2020年韩系车的拐点更清晰明朗,首先是技术、其次是产品。

去年现代集团发布了CVVD(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Duration)技术,官方称称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突破了迄今为止发动机可变气门控制技术的瓶颈和限制。

简单来说,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可变气门管理技术分为两种,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应用厂家非常广泛,比如丰田的VVT-i和本田VTEC,但CVVD与这些技术的区别在于,它可根据定速行驶、加速行驶等行驶条件,合理控制气门开启持续时间,从而同时实现阿特金森、奥托、米勒三种发动机循环的相对最佳效果。

此前,日系车中存在黑科技概念的当属日产VC-TURBO,通过曲轴箱内一套曲柄连杆机构控制可变压缩比。而CVVD技术采用电控偏心轴机构,可实现4:1到10.5:1的可变压缩比效果。

从机械原理来看,常规发动机控制气门开闭是通过同心曲轴凸轮轴来实现,但同心轴运转周期恒定,且凸轮轴仅在顶点触发气门开启,所以常规发动机只能完成气门的开闭,无法控制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

据资料显示,在应用电控偏心轴机构后,现代CVVD技术可将吸气气门的开启时间持续至压缩冲程的中后期,以此减少压缩时产生的阻力,进而改善油耗;相反,车辆加速行驶时,CVVD技术将在发动机压缩冲程初期便关闭吸气气门,最大限度地增加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进而提升发动机扭矩。

根据官方描述,经实验验证搭载CVVD技术车辆的发动机性能可提高4%以上,燃油率可提高5%以上,而尾气排放量可减少12%以上。基于此,现代集团将CVVD技术称为全球首创。

目前现代最新的Smart Stream G1.6 T-GDi发动机已经应用CVVD技术,这套引擎也搭载于新一代索纳塔和K5身上。有意思的是,目前中级车市场公认的黑科技动力是日产VC-TURBO 2.0T,但迫于排量较大,无法下沉到低级别车型。而现代这套Smart Stream G1.6 T-GDi显然具备更大应用空间,进而通过价格优势攻击日系品牌。

相辅相成的,一贯靠颜值打天下的韩系车,拥有新一代动力技术后,在科技化配置层面仍将具备统治力,更致命的是,新一代索纳塔和K5都将针对中国市场加长。此外,国内的新一代K5和索纳塔先期都将搭载1.5T动力,同样配备CVVD技术,后期韩系两品牌主销B级车将拥有1.5T+7速双离合、2.0T+8AT的动力总成。

在高压直喷没有350Bar都不好意思出来宣传的当下,拥有低压废气循环系统、综合热管理技术的现代起亚集团还真的具备摘掉「没有核心技术」之帽子的实力。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北美地区,韩国人开始愈发重视国内市场,懂得技术引入。

雅斯顿小结

作为不想再换韩系车的韩系车主而言,有三个问题摆在面前,其一摘帽之后的韩系,是否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爱?其二,韩系车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溢价?其三,家里人再催换韩系车,我该如何回怼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起亚

4k
  • 韩国五大整车厂商6月销量同比增0.2%
  • 5月现代汽车与起亚在韩整车产量同比下降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有核心技术的韩系车,值得我们关爱吗?

数字往往具有迷惑性,但从不骗人。2019年现代集团虽然没有完成销量目标,可仍旧卖出近720万辆。

文|雅斯顿

庚子年疫情让国人养成了几个爱好:做凉皮、玩套圈、数车流、看线上车展以及对比哪家车企销量更惨。有数据表明,今年2月全国乘用车产销21万辆,同比暴跌80%,这还是抹零后的数据。

相比于体无完肤的二月,即便把「生命体征」相对健康的1月加进来,仍同比下降47%。纵观整个行业,2020年真应了那句话——2019是过去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最好的一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二月的惨千篇一律,一月的回暖万里挑一。这次万叶丛中一点红的,竟然是韩系车……

在过往文章中,笔者作为一个韩系车主,曾很清晰地阐述过韩系车的定位及战略。不出意外的,在身处冲销量、清库存等节点时,韩系车总会给出满意的答卷。

寒冬+疫情,现代集团表现如何?

数字往往具有迷惑性,但从不骗人。2019年现代集团虽然没有完成销量目标,可仍旧卖出近720万辆。在下滑、挣扎等一系列负面词语的背后,是国内市场71.44万辆的成绩,于所有车企中排名第8。

相比之下,起亚在国内全年卖出近30万辆,车企排名第20。集团下两个主流品牌相加,正好迈入了「百万俱乐部」。

此时,如果把本田、丰田的销量数据摆出来,消费者的「有色眼镜」仿佛不那么理直气壮了。2019年东风本田共销售80万辆整、广汽本田共销售78万辆;一汽丰田72万辆、广汽丰田68万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单是现代一家,便与销售体量仍与接连逆势上扬、全线飘红的日系合资品牌持平,可见下沉市场中,韩系车的群众基础依然雄厚。

时间来到2020年1月,丰田以14.7万辆的成绩超越日系竞品,依靠的是全新凯美瑞单月销售1.74万辆的傲人战绩,最终品牌销量同比上升15%有余。本田1月卖出了13.6万辆,双品牌战略下,广本和东本分别实现7%和9.6%的增长,它们依靠的是雅阁和CR-V。

相比之下,韩系车1月成绩让人深思。其中北京现代1月销售约11万辆,同比增长47.1%,环比增长25.6%;东风悦达起亚1月销售近4.6万辆,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48%,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北京现代而言,这是萨德事件后的最好销量,此外这份成绩单竟出自1月,而不是12月。

另外,北京现代在售车型并不瘸腿偏科,细分车系占比十分均衡,这种饼状图或许是某些主流车企梦寐以求的。

再来看看外围市场。

去年年底,现代·起亚汽车推出了2025战略,声称要围绕「智能移动出行产品」及「智能移动出行服务」两大业务结构,推出三大战略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是,韩国人想要“确保在电动化领域的领先实力”。

现代汽车计划至2025年,将电池电动车及氢燃料电池车的全球年销量提升至67万辆,预计在2025年前推出44款电动汽车;2030年起,在中国、韩国、美国、欧洲等重点市场推进新车实现电动化。

与此同时,起亚方面计划在2025年制造11款电动车,包括乘用车、SUV和MPV。起亚汽车计划到2025年共投资29万亿韩元,确保行业领导地位和业务多元化。领导与否尚且不谈,但开始撒钱已经证明了韩国人正在行动。

据欧洲汽车制造协会(ACEA)称,2020年1月,现代·起亚汽在欧洲市场销售6083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71.3%,其中,KONA EV(2442辆)及NIRO EV(1593辆)等车型大幅拉动销量,而IONIQ及SOUL EV等车型同期涨幅也超过两位数。

林林总总数字的背后,是现代·起亚电动车在本年度首月身居全球第四的事实。

2020是韩系车的机遇吗?

个人认为,保有量高、受众面广的品牌是值得注意的;纯工具属性且依靠优惠和价格稳定市场的品牌,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受众面广、价格优惠高,同时主销车型临近换代、推出新引擎技术的品牌,是最可怕的。

以上几点,韩系车已经占全了。与去年潦草换代7座SUV不同,2020年韩系车的拐点更清晰明朗,首先是技术、其次是产品。

去年现代集团发布了CVVD(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Duration)技术,官方称称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突破了迄今为止发动机可变气门控制技术的瓶颈和限制。

简单来说,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可变气门管理技术分为两种,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应用厂家非常广泛,比如丰田的VVT-i和本田VTEC,但CVVD与这些技术的区别在于,它可根据定速行驶、加速行驶等行驶条件,合理控制气门开启持续时间,从而同时实现阿特金森、奥托、米勒三种发动机循环的相对最佳效果。

此前,日系车中存在黑科技概念的当属日产VC-TURBO,通过曲轴箱内一套曲柄连杆机构控制可变压缩比。而CVVD技术采用电控偏心轴机构,可实现4:1到10.5:1的可变压缩比效果。

从机械原理来看,常规发动机控制气门开闭是通过同心曲轴凸轮轴来实现,但同心轴运转周期恒定,且凸轮轴仅在顶点触发气门开启,所以常规发动机只能完成气门的开闭,无法控制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

据资料显示,在应用电控偏心轴机构后,现代CVVD技术可将吸气气门的开启时间持续至压缩冲程的中后期,以此减少压缩时产生的阻力,进而改善油耗;相反,车辆加速行驶时,CVVD技术将在发动机压缩冲程初期便关闭吸气气门,最大限度地增加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进而提升发动机扭矩。

根据官方描述,经实验验证搭载CVVD技术车辆的发动机性能可提高4%以上,燃油率可提高5%以上,而尾气排放量可减少12%以上。基于此,现代集团将CVVD技术称为全球首创。

目前现代最新的Smart Stream G1.6 T-GDi发动机已经应用CVVD技术,这套引擎也搭载于新一代索纳塔和K5身上。有意思的是,目前中级车市场公认的黑科技动力是日产VC-TURBO 2.0T,但迫于排量较大,无法下沉到低级别车型。而现代这套Smart Stream G1.6 T-GDi显然具备更大应用空间,进而通过价格优势攻击日系品牌。

相辅相成的,一贯靠颜值打天下的韩系车,拥有新一代动力技术后,在科技化配置层面仍将具备统治力,更致命的是,新一代索纳塔和K5都将针对中国市场加长。此外,国内的新一代K5和索纳塔先期都将搭载1.5T动力,同样配备CVVD技术,后期韩系两品牌主销B级车将拥有1.5T+7速双离合、2.0T+8AT的动力总成。

在高压直喷没有350Bar都不好意思出来宣传的当下,拥有低压废气循环系统、综合热管理技术的现代起亚集团还真的具备摘掉「没有核心技术」之帽子的实力。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北美地区,韩国人开始愈发重视国内市场,懂得技术引入。

雅斯顿小结

作为不想再换韩系车的韩系车主而言,有三个问题摆在面前,其一摘帽之后的韩系,是否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爱?其二,韩系车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溢价?其三,家里人再催换韩系车,我该如何回怼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