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动物研究者花蚀:人类疾病对动物也有影响,防止人们投喂要下很大功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动物研究者花蚀:人类疾病对动物也有影响,防止人们投喂要下很大功夫

不要在动物园内投喂动物,或许是我们能为动物的健康和福祉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黄月

新冠疫情猛于虎,日前在已经成为美国疫情“震中”的纽约,一只动物园里的老虎也不幸“中招”。

美国当地时间4月5日,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宣布该园一只四岁大的老虎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是全球首次发现老虎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虽然目前布朗克斯动物园只有一只老虎接受了检测,但园内其他几只老虎和狮子也出现了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公共卫生官员推断,大型猫科动物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上述老虎是被一位动物园员工传染的。

猫科动物会感染新冠病毒已经得到了学界证实。4月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教授等人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表的论文显示,武汉疫情期间取样的102只猫,有14.7%感染了新冠病毒,可能是由人将病毒传给猫造成的。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猫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会传人。无论如何,这意味着不仅野生动物会把新型疾病传染给人,在城市环境中,人类的传染病也会影响动物。

这也为动物园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日前,中国动物学会会员、前果壳网新媒体主编花蚀接受了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的采访,与我们聊了聊新冠疫情期间动物园采取的相关措施。2018年底,花蚀历时四个月跑遍全国逛了56座动物园,他撰写的《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一书于今年年初出版。他认为,在疫情期间,动物园需要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预防病毒向动物扩散,中国动物园在疫情爆发之初就果断闭园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举措。但对于动物园的游客来说,此次疫情的最大教训是人与动物的互动有可能会给动物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更具体而言,不要在动物园内投喂动物,或许是我们为动物的健康和福祉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作者花蚀

动物没法配合治疗,预防病毒扩散就很重要

界面文化:日前,美国布朗克斯动物园的一只老虎确认感染了新冠病毒,被认为是“人传动物”的一个案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是动物园管理的失误?

花蚀:我觉得没法怪他们。首先他们的饲养员是一位无症状感染者,根本看不出来;其次,前段时间美国整体对疫情都不太重视,完全怪不到一家动物园,整体氛围就是那样。就算是在中国,各个相关协会、专家都在呼吁动物园要严控,但这几天有些动物园重新开放后还在搞游客收费投喂的事情,我今天刚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批评投喂老虎)。

界面文化:此前也有研究发现人能传递新冠病毒给猫,而且猫和猫之间能相互感染,可见猫科动物是新冠病毒易感群体。除了猫科动物以外,动物园内还有哪些动物是高危群体?

花蚀:3月中旬很多动物园要重新开园,当时其实我很紧张,因为各种猩猩的人体结构和人实在太像了,虽然现在不可能做研究真的让它们去感染看感染性,但从常理推导,它们的感染能力应该特别强,传染到它们身上估计状况也会很差。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呼吁动物园开园之后要特别注意各种猩猩,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这几年其实不管是动物园的猩猩也好,野外的猩猩也好,受人类疾病的影响都非常大。野生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实际上已经经历过好几波人传流行病了,从流感到埃博拉,这些传染病对它们数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这次新冠传到非洲的猩猩群体中会怎么样?不知道。

猩猩受人类疾病的影响非常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在流行病爆发的相关讨论中,我们关注更多的其实是野生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人。在动物园环境内人把病毒传染给动物的情况,是否有相关的预防或治疗手段?

花蚀:主要还是预防。动物的疾病就算和人类的疾病一样,治疗起来也很麻烦。一个疾病在人身上很好治是因为人会配合,动物一般是不会配合的,尤其是如果需要麻醉、需要插管治疗的疾病,动物怎么可能插管或用呼吸机?所以说主要还是预防的问题。

3月份美国动物园和水族馆联合会发布了一个针对大猿的建议,他们有几项评估,介绍动物园应该如何防止危害。除此之外,很早的时候,各个地方的动物园协会也都有针对各种流行病的指导手册。但这次的疫情和别的疾病还是有点不太一样,之前的一些预估和预防手段可能还不够。

界面文化:说到动物很难治疗的问题,就纽约的那只老虎而言,处理方式是等它自愈吗?

花蚀:还是得分动物的情况。从纽约发布的消息来看,这只老虎的身体状况问题不是很大,从石正丽团队发表的论文来看,家猫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整体状况也不算特别严重。所以从这几个案例来推测,猫科动物虽然易感,但可能症状并不严重,这就还好。雪貂身上做的研究也显示症状不算严重。到现在我最担心的还是大猿,即各种猩猩。

界面文化:现在动物园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疫情期间,动物园的管理人员和动物要如何保持“社交距离”?

花蚀: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控制动物园自己的雇员,需要确认雇员都是健康的,而且所有有饲养员和动物可能接触的地方都要消毒、通风;另一个方面是控制游客。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防控压力要比国外大,因为中国的游客特别喜欢投喂,投喂在国外很少见。以前出过类似的事,有些动物园的猩猩因为有游客吐痰而感染了肺结核。

正常的动物园,尤其是稍微先进一点的动物园,对于大部分的猛兽(老虎、狮子)或有攻击性的动物(大象、猩猩),实际上是有两道隔离的——动物和人之间要有两道门锁。饲养员工作时要带口罩,工作区做好通风消毒,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就会低很多。

界面文化:中国动物园在防止新冠病毒向动物扩散方面做得怎样,采取了哪些措施?

花蚀:最重要的措施是关闭。中国的动物园关闭得非常果断,武汉封城之前,武汉动物园就关了。武汉一宣布封城,全中国的动物园基本都关闭了。这几个月我一直在和欧洲动物园的朋友聊,它们那边关闭得非常慢,德国(疫情)状态已经不太好的时候才关动物园。这方面中国的关闭是非常果断的。除此之外就是所有单位都会做的消毒、隔离,有问题迅速上报。

从目前来看,中国压力最大的是湖北的动物园。武汉动物园肯定没有崩溃,现在来看情况都还好。

中国动物园的设计和理念在进步,但游客还需改变投喂的习惯

界面文化:你是否认为此次新冠疫情会改变人们对动物园的看法,或者改变动物园的运作方式?

花蚀:难说。我觉得长期的改变未必会很大,短期会让一些动物园的管理更严格一些。其实短期内最大的影响就是有一些动物园已经几个月没开门了,几个月没收入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界面文化:这段时间社交网络上流传了一些视频,显示国外的一些动物园管理人员会让树懒、企鹅去水族馆“参观”。你如何评价这一操作?

花蚀:这个操作本质上是个动物园广告。作为广告它确实吸引了很多公众;至于对动物好不好,要看不同的动物是什么状态。企鹅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没有游客的时候让它们出来逛一逛问题也不大——如果是一只的话可能精神压力比较大,但如果成群出去逛就还好,而且也有很多动物园是有企鹅巡游项目的,让企鹅出去遛弯,这个之前有过类似操作,只不过现在让企鹅去逛的地方有其他动物。至于树懒,树懒又不需要出去遛弯,带着树懒出去溜一圈真的是很莫名其妙的事。

疫情闭园期间,一只名为Chico的三岁树懒在得克萨斯州水族馆与海豚见面(图片来源:Texas State Aquarium)

界面文化:那平时动物园会如何照顾动物们的情绪呢?

花蚀:这个要分很多情况。有时候动物的状态是被人惹到。有的动物园里的大象经常被没有素质的游客搞烦,有的游客会往大象身上扔东西,曾经有动物园里的大象报复过人,把东西往外扔砸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不能让游客乱搞,一方面也要注意把人和动物的距离隔开。

还有一种情况是,动物园里的展区不够丰富,动物没什么事可做就会非常呆板,出现一些重复单调的行动,我们称之为“刻板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让动物园的环境更丰富,让它们的生活有更多事可做,在行业里我们称之为“丰容”。

界面文化:某种程度上来说野生动物园是不是对动物更好,因为它们能够在模拟自然的环境中生活?

花蚀:大家都这么说,但从我的观察来看,很少有野生动物园真的把动物放在野生环境里。绝大多数野生动物园只不过是把动物园搬到郊区,地方大一点、笼舍宽敞一点而已,并没有为动物还原出一个真正野生的环境。

其实我觉得对于动物园来说,“大”不是一个必要因素。如果你把目光放到全世界那些比较优秀的动物园,莫斯科动物园只有30公顷,伦敦动物园只有15公顷,北京动物园有80公顷,上海动物园也是70-80公顷,你会发现别人用15公顷做出了比你还好的动物园。面积真的不是必要因素,设计和理念非常重要。

界面文化:你眼中理想的动物园是怎样的?

花蚀:如果说中国范围的话,中国最好的动物园是台北动物园和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一方面它们动物养得好,这两家动物园很多动物笼舍的设计非常先进,完全不是按以前那套来的。台北动物园特别擅长利用热带环境,比如说它有一个台湾动物区,养的全部都是台湾的本土动物,比如台湾鬣羚、熊,基本是模拟野外环境,非常好看。而且台北动物园的饲养能力非常强,它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繁育中华穿山甲的动物园,它们的中华穿山甲养得非常好,还输出到欧洲,这个别的地方做不到。台北动物园还有一个做得特别好的地方是公共教育。台北动物园的管理部门是教育部门,所以在教育这块投入很大,展板设计、日常的科普活动做得都特别好。

台北市立动物园保育网的穿山甲条目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这些年有了一个动物园设计的团队,主创人员在国外学习过这方面专业,所以设计出了全新的、特别好的展区,比如亚洲灵长区,还有马上要开放的猫科动物展区,都使用了一些非常先进的设计手段。

界面文化:你认为动物园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应该如何权衡?

花蚀:我觉得排第一位的是动物展示,然后是自然教育,这些是最重要的。科研和濒危动物保护现在来看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只有特别好的动物园才能在这些事情上做得很好,下很多力气,现在不算很普遍。但正是因为它们不够普遍,我们要呼吁大家去重视。

界面文化:你说过中国动物园有“觉醒和进步”,能展开谈谈吗?

花蚀:我把中国的动物园都逛了一遍,能够感觉到有一些地区的若干个动物园的意识发生了改变。以前的中国动物园就是“集邮”,“我动物的种类越多,数量越多,我就越厉害。”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动物园做教育和科研,全部都要基于我动物养得好、展得好的前提。

目前来看,南京、上海、沈阳、广州的几家动物园已经在往这个方向转型了。先是有这些比较优秀的单个动物园发生改变,大家知道国内也能有这样好的动物园之后,整个行业才会发生改变,旧的会被淘汰,出现一些新的东西。

界面文化:你在新书《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里提到了北京动物园等中国动物园遵循旧式苏联动物园的坑式展示来设计展区,其实对动物是很有害处的,中国动物园还有哪些设计或运营缺陷需要改进?

花蚀:不是说展区有害,而是那种老套的展区跟不上现在的要求,而且理念过于陈旧。比如熊坑、狮虎山或者猴山的设计,三四十年前大家觉得这样的展区特别方便观察,但这种设计的代价就是动物在下人在上,动物很容易处于紧张状态,被人干扰。所以现在新的动物园不会这样做了,而是把俯视展示改为平视展示,中间隔一个玻璃幕墙,让动物处于水平或稍微高一点的位置。

北京动物园里的棕熊冬眠(来源《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防止游客投喂说实话是很严峻的一个问题,改进设计会有得有失,防止中国人投喂动物要下非常大的功夫。在北京动物园,有很多游客在家把萝卜白菜切好,带过来喂动物。更恐怖的是,有的笼舍是整体封闭的,只有玻璃幕墙之间有一条缝隙,那个缝隙填得不严,有的人就会把挂面往里塞。后来园方把缝隙填上,有时候双层网之间再用石头填上,挂面也塞不进去了,但我又见到有人拿铁丝串上食物往里塞。这个真的就会变成动物园和游客在投喂这件事上的“斗法”。

有时候防止投喂的设施做得过于严格,对于动物的饲养也会有负面影响。比方说我跟广州动物园的朋友聊过,我说你们的小熊猫、浣熊投喂得那么厉害,就不能建一个比较高的玻璃幕墙吗,他们说不能建,这里太热了,如果建了很高的幕墙会导致空气不流通,气温会非常高。有时候那种过于严格的防投喂设施会让游客难以观察动物,这确实也是一个问题。因为防止投喂,导致有些动物园的观赏体验不佳,一些非常先进的、有意思的展示方法在中国没有办法做。

界面文化:从另外一个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一部分原因是动物园的公共教育做得还不够好,游客还不知道什么是参观动物园的最佳方式。

花蚀:是的。很多动物园在做收费投喂的活动,这种情况对一般游客来说会产生很混乱的认知。“上次我去那个动物园他们都让我投喂,凭什么你这里不行?”这就是你说的教育缺失的体现。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花蚀 著
商务印书馆 2020年1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动物研究者花蚀:人类疾病对动物也有影响,防止人们投喂要下很大功夫

不要在动物园内投喂动物,或许是我们能为动物的健康和福祉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黄月

新冠疫情猛于虎,日前在已经成为美国疫情“震中”的纽约,一只动物园里的老虎也不幸“中招”。

美国当地时间4月5日,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宣布该园一只四岁大的老虎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是全球首次发现老虎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虽然目前布朗克斯动物园只有一只老虎接受了检测,但园内其他几只老虎和狮子也出现了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公共卫生官员推断,大型猫科动物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上述老虎是被一位动物园员工传染的。

猫科动物会感染新冠病毒已经得到了学界证实。4月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教授等人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表的论文显示,武汉疫情期间取样的102只猫,有14.7%感染了新冠病毒,可能是由人将病毒传给猫造成的。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猫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会传人。无论如何,这意味着不仅野生动物会把新型疾病传染给人,在城市环境中,人类的传染病也会影响动物。

这也为动物园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日前,中国动物学会会员、前果壳网新媒体主编花蚀接受了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的采访,与我们聊了聊新冠疫情期间动物园采取的相关措施。2018年底,花蚀历时四个月跑遍全国逛了56座动物园,他撰写的《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一书于今年年初出版。他认为,在疫情期间,动物园需要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预防病毒向动物扩散,中国动物园在疫情爆发之初就果断闭园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举措。但对于动物园的游客来说,此次疫情的最大教训是人与动物的互动有可能会给动物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更具体而言,不要在动物园内投喂动物,或许是我们为动物的健康和福祉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作者花蚀

动物没法配合治疗,预防病毒扩散就很重要

界面文化:日前,美国布朗克斯动物园的一只老虎确认感染了新冠病毒,被认为是“人传动物”的一个案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是动物园管理的失误?

花蚀:我觉得没法怪他们。首先他们的饲养员是一位无症状感染者,根本看不出来;其次,前段时间美国整体对疫情都不太重视,完全怪不到一家动物园,整体氛围就是那样。就算是在中国,各个相关协会、专家都在呼吁动物园要严控,但这几天有些动物园重新开放后还在搞游客收费投喂的事情,我今天刚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批评投喂老虎)。

界面文化:此前也有研究发现人能传递新冠病毒给猫,而且猫和猫之间能相互感染,可见猫科动物是新冠病毒易感群体。除了猫科动物以外,动物园内还有哪些动物是高危群体?

花蚀:3月中旬很多动物园要重新开园,当时其实我很紧张,因为各种猩猩的人体结构和人实在太像了,虽然现在不可能做研究真的让它们去感染看感染性,但从常理推导,它们的感染能力应该特别强,传染到它们身上估计状况也会很差。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呼吁动物园开园之后要特别注意各种猩猩,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这几年其实不管是动物园的猩猩也好,野外的猩猩也好,受人类疾病的影响都非常大。野生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实际上已经经历过好几波人传流行病了,从流感到埃博拉,这些传染病对它们数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这次新冠传到非洲的猩猩群体中会怎么样?不知道。

猩猩受人类疾病的影响非常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在流行病爆发的相关讨论中,我们关注更多的其实是野生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人。在动物园环境内人把病毒传染给动物的情况,是否有相关的预防或治疗手段?

花蚀:主要还是预防。动物的疾病就算和人类的疾病一样,治疗起来也很麻烦。一个疾病在人身上很好治是因为人会配合,动物一般是不会配合的,尤其是如果需要麻醉、需要插管治疗的疾病,动物怎么可能插管或用呼吸机?所以说主要还是预防的问题。

3月份美国动物园和水族馆联合会发布了一个针对大猿的建议,他们有几项评估,介绍动物园应该如何防止危害。除此之外,很早的时候,各个地方的动物园协会也都有针对各种流行病的指导手册。但这次的疫情和别的疾病还是有点不太一样,之前的一些预估和预防手段可能还不够。

界面文化:说到动物很难治疗的问题,就纽约的那只老虎而言,处理方式是等它自愈吗?

花蚀:还是得分动物的情况。从纽约发布的消息来看,这只老虎的身体状况问题不是很大,从石正丽团队发表的论文来看,家猫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整体状况也不算特别严重。所以从这几个案例来推测,猫科动物虽然易感,但可能症状并不严重,这就还好。雪貂身上做的研究也显示症状不算严重。到现在我最担心的还是大猿,即各种猩猩。

界面文化:现在动物园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疫情期间,动物园的管理人员和动物要如何保持“社交距离”?

花蚀: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控制动物园自己的雇员,需要确认雇员都是健康的,而且所有有饲养员和动物可能接触的地方都要消毒、通风;另一个方面是控制游客。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防控压力要比国外大,因为中国的游客特别喜欢投喂,投喂在国外很少见。以前出过类似的事,有些动物园的猩猩因为有游客吐痰而感染了肺结核。

正常的动物园,尤其是稍微先进一点的动物园,对于大部分的猛兽(老虎、狮子)或有攻击性的动物(大象、猩猩),实际上是有两道隔离的——动物和人之间要有两道门锁。饲养员工作时要带口罩,工作区做好通风消毒,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就会低很多。

界面文化:中国动物园在防止新冠病毒向动物扩散方面做得怎样,采取了哪些措施?

花蚀:最重要的措施是关闭。中国的动物园关闭得非常果断,武汉封城之前,武汉动物园就关了。武汉一宣布封城,全中国的动物园基本都关闭了。这几个月我一直在和欧洲动物园的朋友聊,它们那边关闭得非常慢,德国(疫情)状态已经不太好的时候才关动物园。这方面中国的关闭是非常果断的。除此之外就是所有单位都会做的消毒、隔离,有问题迅速上报。

从目前来看,中国压力最大的是湖北的动物园。武汉动物园肯定没有崩溃,现在来看情况都还好。

中国动物园的设计和理念在进步,但游客还需改变投喂的习惯

界面文化:你是否认为此次新冠疫情会改变人们对动物园的看法,或者改变动物园的运作方式?

花蚀:难说。我觉得长期的改变未必会很大,短期会让一些动物园的管理更严格一些。其实短期内最大的影响就是有一些动物园已经几个月没开门了,几个月没收入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界面文化:这段时间社交网络上流传了一些视频,显示国外的一些动物园管理人员会让树懒、企鹅去水族馆“参观”。你如何评价这一操作?

花蚀:这个操作本质上是个动物园广告。作为广告它确实吸引了很多公众;至于对动物好不好,要看不同的动物是什么状态。企鹅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没有游客的时候让它们出来逛一逛问题也不大——如果是一只的话可能精神压力比较大,但如果成群出去逛就还好,而且也有很多动物园是有企鹅巡游项目的,让企鹅出去遛弯,这个之前有过类似操作,只不过现在让企鹅去逛的地方有其他动物。至于树懒,树懒又不需要出去遛弯,带着树懒出去溜一圈真的是很莫名其妙的事。

疫情闭园期间,一只名为Chico的三岁树懒在得克萨斯州水族馆与海豚见面(图片来源:Texas State Aquarium)

界面文化:那平时动物园会如何照顾动物们的情绪呢?

花蚀:这个要分很多情况。有时候动物的状态是被人惹到。有的动物园里的大象经常被没有素质的游客搞烦,有的游客会往大象身上扔东西,曾经有动物园里的大象报复过人,把东西往外扔砸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不能让游客乱搞,一方面也要注意把人和动物的距离隔开。

还有一种情况是,动物园里的展区不够丰富,动物没什么事可做就会非常呆板,出现一些重复单调的行动,我们称之为“刻板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让动物园的环境更丰富,让它们的生活有更多事可做,在行业里我们称之为“丰容”。

界面文化:某种程度上来说野生动物园是不是对动物更好,因为它们能够在模拟自然的环境中生活?

花蚀:大家都这么说,但从我的观察来看,很少有野生动物园真的把动物放在野生环境里。绝大多数野生动物园只不过是把动物园搬到郊区,地方大一点、笼舍宽敞一点而已,并没有为动物还原出一个真正野生的环境。

其实我觉得对于动物园来说,“大”不是一个必要因素。如果你把目光放到全世界那些比较优秀的动物园,莫斯科动物园只有30公顷,伦敦动物园只有15公顷,北京动物园有80公顷,上海动物园也是70-80公顷,你会发现别人用15公顷做出了比你还好的动物园。面积真的不是必要因素,设计和理念非常重要。

界面文化:你眼中理想的动物园是怎样的?

花蚀:如果说中国范围的话,中国最好的动物园是台北动物园和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一方面它们动物养得好,这两家动物园很多动物笼舍的设计非常先进,完全不是按以前那套来的。台北动物园特别擅长利用热带环境,比如说它有一个台湾动物区,养的全部都是台湾的本土动物,比如台湾鬣羚、熊,基本是模拟野外环境,非常好看。而且台北动物园的饲养能力非常强,它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繁育中华穿山甲的动物园,它们的中华穿山甲养得非常好,还输出到欧洲,这个别的地方做不到。台北动物园还有一个做得特别好的地方是公共教育。台北动物园的管理部门是教育部门,所以在教育这块投入很大,展板设计、日常的科普活动做得都特别好。

台北市立动物园保育网的穿山甲条目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这些年有了一个动物园设计的团队,主创人员在国外学习过这方面专业,所以设计出了全新的、特别好的展区,比如亚洲灵长区,还有马上要开放的猫科动物展区,都使用了一些非常先进的设计手段。

界面文化:你认为动物园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应该如何权衡?

花蚀:我觉得排第一位的是动物展示,然后是自然教育,这些是最重要的。科研和濒危动物保护现在来看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但只有特别好的动物园才能在这些事情上做得很好,下很多力气,现在不算很普遍。但正是因为它们不够普遍,我们要呼吁大家去重视。

界面文化:你说过中国动物园有“觉醒和进步”,能展开谈谈吗?

花蚀:我把中国的动物园都逛了一遍,能够感觉到有一些地区的若干个动物园的意识发生了改变。以前的中国动物园就是“集邮”,“我动物的种类越多,数量越多,我就越厉害。”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动物园做教育和科研,全部都要基于我动物养得好、展得好的前提。

目前来看,南京、上海、沈阳、广州的几家动物园已经在往这个方向转型了。先是有这些比较优秀的单个动物园发生改变,大家知道国内也能有这样好的动物园之后,整个行业才会发生改变,旧的会被淘汰,出现一些新的东西。

界面文化:你在新书《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里提到了北京动物园等中国动物园遵循旧式苏联动物园的坑式展示来设计展区,其实对动物是很有害处的,中国动物园还有哪些设计或运营缺陷需要改进?

花蚀:不是说展区有害,而是那种老套的展区跟不上现在的要求,而且理念过于陈旧。比如熊坑、狮虎山或者猴山的设计,三四十年前大家觉得这样的展区特别方便观察,但这种设计的代价就是动物在下人在上,动物很容易处于紧张状态,被人干扰。所以现在新的动物园不会这样做了,而是把俯视展示改为平视展示,中间隔一个玻璃幕墙,让动物处于水平或稍微高一点的位置。

北京动物园里的棕熊冬眠(来源《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防止游客投喂说实话是很严峻的一个问题,改进设计会有得有失,防止中国人投喂动物要下非常大的功夫。在北京动物园,有很多游客在家把萝卜白菜切好,带过来喂动物。更恐怖的是,有的笼舍是整体封闭的,只有玻璃幕墙之间有一条缝隙,那个缝隙填得不严,有的人就会把挂面往里塞。后来园方把缝隙填上,有时候双层网之间再用石头填上,挂面也塞不进去了,但我又见到有人拿铁丝串上食物往里塞。这个真的就会变成动物园和游客在投喂这件事上的“斗法”。

有时候防止投喂的设施做得过于严格,对于动物的饲养也会有负面影响。比方说我跟广州动物园的朋友聊过,我说你们的小熊猫、浣熊投喂得那么厉害,就不能建一个比较高的玻璃幕墙吗,他们说不能建,这里太热了,如果建了很高的幕墙会导致空气不流通,气温会非常高。有时候那种过于严格的防投喂设施会让游客难以观察动物,这确实也是一个问题。因为防止投喂,导致有些动物园的观赏体验不佳,一些非常先进的、有意思的展示方法在中国没有办法做。

界面文化:从另外一个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一部分原因是动物园的公共教育做得还不够好,游客还不知道什么是参观动物园的最佳方式。

花蚀:是的。很多动物园在做收费投喂的活动,这种情况对一般游客来说会产生很混乱的认知。“上次我去那个动物园他们都让我投喂,凭什么你这里不行?”这就是你说的教育缺失的体现。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花蚀 著
商务印书馆 2020年1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