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顿
其实在后戈恩时代,日产「经典而平顺」的品牌个性愈发鲜明,带着引号的五个大字看似褒奖,其背后是廉价和老旧自吸的共鸣。当然,这种姿态下,买沙发送车的坊间口碑是维持成本最低的选项。
严格意义上讲,不能说日产在走下坡路。
首先,车市普跌之际,东风日产全年销售117万辆,相比于日系竞品,尽管数据同比微增并不惹眼,可基数高、受众广是不能忽略的事实;
其次,轩逸家族在A级轿车市场的成功,是其他同级竞品无法复制的,在消费者针对舒适、省油、低价等诉求下,轩逸家族总会有一款戳中你的点。除此之外,轩逸家族应该是销量占比层面,为数不多能达到品牌55%以上的A级产品。
换个角度,不能说日产走下坡路的原因也很直接——好久没走过上坡路。最为鲜明的一点,是以价换市。
不过以价换市并不丢人,豪华品牌在追逐下沉市场时,身体往往比嘴诚实。但日产的以价换市需要大前提,它所供应的低价产品,技术溢价极低,其营销词汇中永远无法缺失成熟、可靠这类字眼,这让德、日两受众阵营往往水火不容。
这也是为什么,身边朗逸和日产车主在相觑时,往往互相抛出关爱的眼神。
为啥总提轩逸家族
但凡对日产品牌具有情怀,并且爱之深恨之切的人,都会以901时代作比较,毕竟殿堂级的R32、盖板下的RB26DETT最终都成为日产技术的天际线。诚然,那些附着于GT-R之上,包括电控四驱在内的神仙技术并非我国普罗大众所能轻易享用的,但在平民车型的技术溢价上,日产也没给出满意答案。
就像是开篇所说的轩逸家族,数清MR16+CVT用了多少年,单凭我们一双手指恐怕不够用,与其毫无特点的驾驶感受相比,何时能沦为经典,将日产销量维度上升一个档次,才是大家所关注的谈资。
以3月数据为例,车市同比普跌50%左右的客观事实下,轩逸独挑大梁,只手遮天。销量占品牌56%,达到2.4万台,前三月在A级车市场占惊人的6.74%份额,而同期朗逸也才占6.36%。
相比之下,逍客、奇骏这类久负盛名的SUV车型都成了背景板,可见技术日产,正在与轩逸日产划等号。
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轩逸经典款和最新一代的销量比例非常神秘,这往往会被销量数字所误导,并对其产品力的判断产生误差。个人不敢妄言依靠常年打折促销的经典款销量究竟几何,但数字背后新一代轩逸的表现难以言明。
日产没技术了吗?
当然不是,从QX50到天籁,2.0T的VC-TURBO是日产最新技术的应用及下放的表象,并且日产针对可变压缩比技术给出的形象化称呼是「黑科技」。
不可否认的是,日产通过这项技术昭示增压时代的到来,并且相较于竞品,日产在核心技术应用上更毫无保留,大刀阔斧。
可以肯定的是,这项技术的确与天籁的产品形象不符,导致产品力认知断层,进而没有提振产品销量。与此同时,VC-TURBO的出现,也印证日产在自吸领域的确走不下去了,尽管可变压缩比早在20年前就已立项。
对于日系车而言,增压不可怕,但谁用谁尴尬。
一方面,天籁的自吸版销量占比远远高过增压版,而MR20发动机的技术溢价相比于丰田、本田而言毫无任何优势;另一方面,天籁销量折戟在某种程度上超出官方预期太多,毕竟换代出现市场份额损失,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而日系本就应该靠自吸和混动省油,却是消费者都想看到的。
如果新技术应用带来了技术溢价,但价格却居高不下,那么在支离破碎的车市环境中,2.0T这种已然成为「大排量」的增压机下沉兼容性极差,导致日产依旧得靠MR20顶风前行,这种技术转型并不彻底,也并不见效。
最应景的是,看着天籁的车辙,奇骏这类依靠舒适口碑打天下的车型能否用上VC-TURBO,官方表现得患得患失。
日产需要什么?
时下,日系三杰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始终难分高下。在以L2级别为发展空间的前提下,想要拉开距离并非易事,消费者在终端能体验到的技术细节差异并不大,所以能提供技术投放空间的部分,依旧是引擎,一款具有下放潜力,完全替代MR20的优秀引擎。
早在去年末,网上已有日产1.5T 可变压缩比引擎的消息流传,这台发动机代号MR15DDT,三缸1.5L排量,并采用可变压缩比技术。而更早的是,几年前国内供应商就已成为MR15DDT项目的采购标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看到日产装配差不多排量的增压机,还要追溯到骐达GTS,那款销量不高的性能版本堪称同级最速,甚至无需过分考量燃油经济性。
与那台引擎不同的是,MR15DDT需要考虑的性能维度更多,国6时代下的排放准则不可规避,而面对动辄地表最强的1.6T时更不能在数据上露怯,所以MR15DDT是日产2020普惠A、B级别产品,扭转形象的战略及发动机。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奇骏的海外版车型Rogue面临换代,将搭载2.5L自吸和2.0 VC-TURBO发动机,而国内奇骏即将推出1.5T VC-TURBO车型,这台引擎将在后续直接影响到逍客全系、天籁低配。
届时,日产依靠轩逸撑销量的格局不会改变,而天籁、奇骏低配车型的动力表现将改头换面,起码一台小排量增压机能接力MR20为低配产品带来活力,也能进一步挖掘日产车型的运动潜力,补足一块不能再短的短板。
雅斯顿小结
从时间纬度上看,这台发动机来得晚了些,从开年疫情到现在,组装+供应商的配套节奏遭遇严重打击,而我们所关注的奇骏1.5T在2020年能否亮相、在哪亮相依然是众说纷纭。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好饭怕不怕晚还无法说清,但对于日产而言,这顿饭很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三缸机能否给slogan续命,还需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