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外卖头条
西贝又推中式快餐品牌“弓长张”,定位是“国民食堂”,主打“33道现炒下饭菜”。贾国龙认为,快餐这种“国民食堂”,是未来的方向。
海底捞开始做面馆,西贝开始做弓长张快餐,给很多餐饮人做了表率!
在疫情的影响下,很多传统餐饮品牌也在寻找增收点,以外卖为代表的售卖渠道成为餐饮、酒店、商超等多种业态主体发力的增长点。在餐饮行业中,小编盘点了以全聚德、呷哺呷哺、海底捞、外婆家、麻辣诱惑等品牌为代表,他们在品牌业务方面,寻找的新的增长点参考模式。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份,外卖新开店铺达到3万家以上,外卖成为了新的营收增长点,也有像眉州东坡、阿甘锅盔等这样的餐饮企业也开始直播带货,探索零售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
01、外卖独立品牌加持,海底捞、呷哺呷哺尝试
上市公司呷哺呷哺在堂食的营收增长乏力,开始尝试外卖,呷哺呷哺的外卖模式是“双轮模式”,一方面以呷哺呷哺实体店为主导开始做外卖,主要是堂食的菜品,产品尽量保持统一,另外开辟基于类冒菜新产品的新餐饮品牌“呷哺呷煮呷烫”进军外卖,外卖的产品的设计区别于堂食菜品,更多基于食材进行新产品的研发。采用类似形式的品牌还有大龙燚等品牌。
海底捞的模式相对于呷哺呷哺模式有了更多的尝试和突破,小编称之为“海陆空模式”
海底捞依托堂食,继续堂食经营,同时开发专门的火锅外卖品牌:HI捞送外卖品牌,目前又尝试了新的小店品牌有已经在新三板上市的品牌公司“U鼎冒菜”,独立子品牌,U鼎冒菜主要是以供应链的食材工艺为依托,主打冒菜外卖。
同时海底捞还开发了适合零售的产品:火锅底料和自加热的小火锅,进行全网销售,在销售渠道上,实现了“海陆空”的全覆盖。
除此之外,麻辣诱惑开辟了麻小外卖的纯外卖模式,外婆家的吴国平特别重视外卖,也新尝试了“老鸭集”的轻餐饮模式进行探索。
02、外卖独立品牌探索:全聚德很努力
在新的增长点上,全聚德的增长探索之路显得不那么顺畅,在2016年全聚德发力子品牌小鸭哥,开始外卖增长的探索,但是连续两年呈现亏损,最后不了了之。同样以烤鸭为主的品牌,大董最近也开始了小大董店铺的开店尝试。
2016年4月12日,全聚德在开业于1979年的北京和平门店宣布,“拥抱互联网,拥抱年轻人”,其中内容之一,就是开展外卖业务。时任全聚德总会计师的徐佳介绍,推广外卖的原因之一,是为加盟店做增量,增加加盟店的利润。而设计运营全聚德外卖的鸭哥科技CEO杨艾祥当时直言,“希望为全聚德门店带来10%的增量。”
不过,在半年报中,全聚德认为,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经营预期,鸭哥科技公司董事会决定公司停止营业。
数据显示,2016年鸭哥科技净利润为负1344.4万元,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为负243.7万元。截至2017年4月停业,一年多的时间里,鸭哥科技没有能帮助全聚德提升利润水平,反而拉低了上市公司利润。
03、半成品和零售加持:眉州东坡的菜站
眉州东坡,一家拥有24年历史的传统餐饮品牌。疫情下它开创了全新商业模式,用“餐饮+菜站”实现线下单日最高营收7万多,线上开通卖菜小程序,日售最高1365单,收入最高17万。
1、在超市里开“菜站”,占地20~30平米
眉州东坡的新店没有开在商场、社区,而是开在了老百姓常去的超市里面。
此次眉州东坡和物美超市合作,同时开启四家超市新店,取名为“眉州东坡菜站”。每家店大概 20~30平米,档口四周全透明,配有LED条形屏滚动显示售卖品类。
2、以四川特色和招牌菜的“半成品”为主,复热即食
眉州东坡的超市新店虽然取名为菜站,但是却以“半成品”为主,都是四川特色,更是眉州东坡品牌旗下的招牌特色产品。其中售卖的既有眉州东坡的招牌主食,比如冻糕、南瓜糕、老面包子等。
2020年下半年如何寻找更多的增长点,是每个品牌的必修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