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风味人间》才是拍出了食物的本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风味人间》才是拍出了食物的本质

《风味人间 第二季》,让看的人嘴馋惊叹,服气称臣。为什么?因为食物的本质是平等,它拍出了这种平等。

文|剧王

陈晓卿一出,任何美食纪录片都要比之逊色。

他的观众也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个事实:

第一季《风味人间》9.1高分在前,第二季播完第4集,第二季的评分比第一季还高。

怎么做到的?

在等待陈晓卿之余,观众除了在各类电视剧、综艺节目里蹉跎,其实还有各类国内优秀团队制作的美食纪录片。

《人生一串》辛辣江湖,是野性的;《早餐中国》温暖恬淡,是余温袅袅的。

但只有,只有《风味人间 第二季》,让看的人嘴馋惊叹,服气称臣。

为什么?因为食物的本质是平等,它拍出了这种平等。

食物分高低贵贱吗?

我想不少人会给出肯定的答案,不然何来价格差别?

对各类食物有喜好的人,在潜意识里对食物也有高低贵贱的划分。

吃精食的想不通吃昆虫鼠蚁的,好咸口的对甜口爱好者的喜好匪夷所思。

这种食物喜好的壁垒,轻则是不理解,重则就是看不上。

《风味人间》专门来打破这壁垒。

它呈现食物的美色与风月,甭管你爱不爱,看就是了。

第一集就“剑走偏锋”,给甜食爱好者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黄金蜜糖屡次被特写放大,仿佛让屏幕都变得黏糊甜蜜;

千层糕松软香甜,和热气一起扑面而来的空气都是甜的。

巴克拉瓦的甜则是酥脆倔强的,油润又风情万种的。

本季《风味人间》不像风格四平八稳的教科书,倒像是晚清文学家的闲情小札。

随意而起,兴之所至。

讲完甜食,又讲蟹。

白灼蟹腿肉,冷冽清甜。

姜葱炒肉蟹香料味扑鼻,又是另一种火爆的味道。

香箱蟹又精细丰盈,光是烹制手法就让人叹为观止。

蟹糊生甜,又是另一种可能大部人都接受不了的做法。

如果说前两集还在规规矩矩地讲述一部分人的爱好,越往后,越任性。

尤其是杂碎边角料这集,应该有相当部分的观众被劝退。

脂肪含量超过50%的鹅肝;

嫩如豆腐的猪脑;

一锅卤水就能一锅端的牛杂;

现实就是,这些食物爱的人非常爱,不喜的人,连听到名字都要倒退几步连连拒绝。

这些所有的食物,《风味人间》不但要拍,还要拍得花样百出真实全面。

猪蹄,在中国有中国的吃法。

江浙一带,尤其是繁华的上海,爱好“糟”的做法。

制酒的酒糟留存下来,能糟各类家畜下水。

不止猪蹄,鸡鸭边角料都能找到不一样的归处。

连糟这类做法都有分类,除了湿糟还能干糟。

煮熟的事物和酒糟残渣一起封存几日,在拿出时又是另一番风味。

而在意大利,猪蹄的做法能让国内的观众看得貌似眼熟其实有不尽相同。

完整剥下整只猪脚的皮,搅碎猪肉之后灌入猪脚皮内。

这不是国内灌肉肠的做法?

相同的做法不一样的肠衣,让最终产出的猪蹄镶肉西式味道真是足足的。

动物内脏,不同的做法也在挑战观众的接受程度。

吕宋岛的族群,对成年的男孩子有关于食物的庆贺仪式,对难得的肉食,他们也有自己的做法。

肝脏等内脏都不能放过,剁碎了和当地香料一起搅拌,放到竹筒里烤制熟。

是异香满溢的希希格。

而在中国广州,动物内脏又是另一种样子。

内脏被反复冲洗洗净,不管大肠小肠还是心肝脾肺,一锅煮了,久炖出香。

又汤又料,格外肥美。

连大肠这种相当一部分人对之鄙夷的食物,也能在不同的地方找到自己的不同定位。

西餐里它能被小心料理,精致冷淡和蘸料小菜一起摆了。

居然也能有米其林能评星的模样。

不过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最熟悉的大肠的样子,还是这样吧。

炒制大肠的配料每一样都要精心选了,红辣椒剁碎制成红酱,八角等一应香料俱全。

街边家常小馆的厨师用大锅炒好香料,红红火火的一锅加入肥肠,香辣细腻。

不赞叹都难。

几集看下来,《风味人间》对于食物的记录真可配“真实”一词。

它不顾习惯某种食物吃法做法的观众,要给你看另一种你完全意料不到的;

要吸引观众,大可以选择一些卖相上天然就能吸引观众的食物来拍,就像大胃王们吃播们总会选择鲜辣观感的食物来吸引看客,但它也没有;

搜罗全球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吃法,不仅要拍得全,还要拍得真拍得细。

才不枉“纪录”二字。

在男孩的成年礼上,长者刀尖上挑肉送到男孩的嘴边。吃下这块肉,他就被赋予了成为最勇敢勇猛的男人的祝福。

满屏是关于食物的野性寄语。

两百米高空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陡峭岩壁之上,藤蔓掩映之间,危机四伏之后,是接至而来的甜。

这场关于甜的冒险,记录的不仅是当今世界上仍然有一个族群为了甜而甘愿冒的险。

其实也指代了人类历史上我们看见或没看见过的,为了食物我们祖先曾经踏上过的征途。

本季《风味人间》更有温度的地方还在于,让人类“吃”这一行为加上了文学的美学。

团队在世界文学的缝隙里找寻食物的痕迹,也借由文学大师的笔触,点出食物在历史长河里曾经温暖过无数人的痕迹。

在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作家曾经说过“支撑千万伊斯坦布尔人的,除了账单、生计,还有.......”

画风一转,是甜蜜的巴克拉瓦。

讲青蟹,人们风里来雨里去,就为一口清甜绵厚的蟹黄。

团队应用了英国作家菲利普的“无畏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

只要有一口心头好食物,谁说不是?

讲到糟货,甚至直接引用了陆文夫对于糟货的评价:

“比酒更醇厚,比酱更清淡,是一种阅尽沧桑后的淡泊。”

最为点睛的还是这句:

“大地的山谷里,不断升起的是对生活的渴望。”

合格的美食纪录片记录的是各类美好食物,而《风味人间》纪录的才是食物的本质。

它的创作没有偏颇,不经食客好恶的选择。

精致的粗糙的,寡淡的天然的,拍的不仅是食物,其实是人类的百态生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风味人间》才是拍出了食物的本质

《风味人间 第二季》,让看的人嘴馋惊叹,服气称臣。为什么?因为食物的本质是平等,它拍出了这种平等。

文|剧王

陈晓卿一出,任何美食纪录片都要比之逊色。

他的观众也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个事实:

第一季《风味人间》9.1高分在前,第二季播完第4集,第二季的评分比第一季还高。

怎么做到的?

在等待陈晓卿之余,观众除了在各类电视剧、综艺节目里蹉跎,其实还有各类国内优秀团队制作的美食纪录片。

《人生一串》辛辣江湖,是野性的;《早餐中国》温暖恬淡,是余温袅袅的。

但只有,只有《风味人间 第二季》,让看的人嘴馋惊叹,服气称臣。

为什么?因为食物的本质是平等,它拍出了这种平等。

食物分高低贵贱吗?

我想不少人会给出肯定的答案,不然何来价格差别?

对各类食物有喜好的人,在潜意识里对食物也有高低贵贱的划分。

吃精食的想不通吃昆虫鼠蚁的,好咸口的对甜口爱好者的喜好匪夷所思。

这种食物喜好的壁垒,轻则是不理解,重则就是看不上。

《风味人间》专门来打破这壁垒。

它呈现食物的美色与风月,甭管你爱不爱,看就是了。

第一集就“剑走偏锋”,给甜食爱好者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黄金蜜糖屡次被特写放大,仿佛让屏幕都变得黏糊甜蜜;

千层糕松软香甜,和热气一起扑面而来的空气都是甜的。

巴克拉瓦的甜则是酥脆倔强的,油润又风情万种的。

本季《风味人间》不像风格四平八稳的教科书,倒像是晚清文学家的闲情小札。

随意而起,兴之所至。

讲完甜食,又讲蟹。

白灼蟹腿肉,冷冽清甜。

姜葱炒肉蟹香料味扑鼻,又是另一种火爆的味道。

香箱蟹又精细丰盈,光是烹制手法就让人叹为观止。

蟹糊生甜,又是另一种可能大部人都接受不了的做法。

如果说前两集还在规规矩矩地讲述一部分人的爱好,越往后,越任性。

尤其是杂碎边角料这集,应该有相当部分的观众被劝退。

脂肪含量超过50%的鹅肝;

嫩如豆腐的猪脑;

一锅卤水就能一锅端的牛杂;

现实就是,这些食物爱的人非常爱,不喜的人,连听到名字都要倒退几步连连拒绝。

这些所有的食物,《风味人间》不但要拍,还要拍得花样百出真实全面。

猪蹄,在中国有中国的吃法。

江浙一带,尤其是繁华的上海,爱好“糟”的做法。

制酒的酒糟留存下来,能糟各类家畜下水。

不止猪蹄,鸡鸭边角料都能找到不一样的归处。

连糟这类做法都有分类,除了湿糟还能干糟。

煮熟的事物和酒糟残渣一起封存几日,在拿出时又是另一番风味。

而在意大利,猪蹄的做法能让国内的观众看得貌似眼熟其实有不尽相同。

完整剥下整只猪脚的皮,搅碎猪肉之后灌入猪脚皮内。

这不是国内灌肉肠的做法?

相同的做法不一样的肠衣,让最终产出的猪蹄镶肉西式味道真是足足的。

动物内脏,不同的做法也在挑战观众的接受程度。

吕宋岛的族群,对成年的男孩子有关于食物的庆贺仪式,对难得的肉食,他们也有自己的做法。

肝脏等内脏都不能放过,剁碎了和当地香料一起搅拌,放到竹筒里烤制熟。

是异香满溢的希希格。

而在中国广州,动物内脏又是另一种样子。

内脏被反复冲洗洗净,不管大肠小肠还是心肝脾肺,一锅煮了,久炖出香。

又汤又料,格外肥美。

连大肠这种相当一部分人对之鄙夷的食物,也能在不同的地方找到自己的不同定位。

西餐里它能被小心料理,精致冷淡和蘸料小菜一起摆了。

居然也能有米其林能评星的模样。

不过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最熟悉的大肠的样子,还是这样吧。

炒制大肠的配料每一样都要精心选了,红辣椒剁碎制成红酱,八角等一应香料俱全。

街边家常小馆的厨师用大锅炒好香料,红红火火的一锅加入肥肠,香辣细腻。

不赞叹都难。

几集看下来,《风味人间》对于食物的记录真可配“真实”一词。

它不顾习惯某种食物吃法做法的观众,要给你看另一种你完全意料不到的;

要吸引观众,大可以选择一些卖相上天然就能吸引观众的食物来拍,就像大胃王们吃播们总会选择鲜辣观感的食物来吸引看客,但它也没有;

搜罗全球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吃法,不仅要拍得全,还要拍得真拍得细。

才不枉“纪录”二字。

在男孩的成年礼上,长者刀尖上挑肉送到男孩的嘴边。吃下这块肉,他就被赋予了成为最勇敢勇猛的男人的祝福。

满屏是关于食物的野性寄语。

两百米高空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陡峭岩壁之上,藤蔓掩映之间,危机四伏之后,是接至而来的甜。

这场关于甜的冒险,记录的不仅是当今世界上仍然有一个族群为了甜而甘愿冒的险。

其实也指代了人类历史上我们看见或没看见过的,为了食物我们祖先曾经踏上过的征途。

本季《风味人间》更有温度的地方还在于,让人类“吃”这一行为加上了文学的美学。

团队在世界文学的缝隙里找寻食物的痕迹,也借由文学大师的笔触,点出食物在历史长河里曾经温暖过无数人的痕迹。

在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作家曾经说过“支撑千万伊斯坦布尔人的,除了账单、生计,还有.......”

画风一转,是甜蜜的巴克拉瓦。

讲青蟹,人们风里来雨里去,就为一口清甜绵厚的蟹黄。

团队应用了英国作家菲利普的“无畏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

只要有一口心头好食物,谁说不是?

讲到糟货,甚至直接引用了陆文夫对于糟货的评价:

“比酒更醇厚,比酱更清淡,是一种阅尽沧桑后的淡泊。”

最为点睛的还是这句:

“大地的山谷里,不断升起的是对生活的渴望。”

合格的美食纪录片记录的是各类美好食物,而《风味人间》纪录的才是食物的本质。

它的创作没有偏颇,不经食客好恶的选择。

精致的粗糙的,寡淡的天然的,拍的不仅是食物,其实是人类的百态生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