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室内设计的一点点改变会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室内设计的一点点改变会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吗?

在新作《伟大的室内》中,艾米莉·安西斯考察了包括家庭空间在内的一系列建筑,试图剖析建筑及设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图片来源:FORTEPAN/LENCSE ZOLTÁN

今年以来,大多数人一整季都呆在室内,这将会有怎样的后果?我不是指心理上的后果,而是指物质层面的。我想,反复的走动会踩坏地毯,屁股整天坐在沙发上会令它塌陷,弹力长裤、家居拖鞋、运动衫也屯了一大堆。在其它种种教训之外,我们还有了一个对生活空间里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事物烂熟于胸的机会。我们每天都能体验到各种研究所确认的结论:植物、空间和阳光令人们幸福,极端气温、噪声、狭小的环境及昏暗的光照则让人们不幸福。传染病更迫使我们直面这一事实,即我们几乎无法掌控自身的居所。

这正是艾米莉·安西斯(Emily Anthes)的《伟大的室内:关于建筑如何形塑我们的行为、健康及幸福的惊人学问》(The Great Indoors: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ow Buildings Shape Our Behavior, Health, and Happiness)一书的主题。安西斯考察了包括家庭空间在内的一系列建筑——装潢华美的办公室、操作间、专为患有自闭症的成年人开发的住宅区、单独监禁单元——旨在剖析建筑及设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我带着一种故意作对的心态,在室外阳光明媚、视听范围内均无任何外人的环境下读完了此书。“我就是个无可救药的死宅,”作者在导言里说,“原因并非我不喜欢自然,我认为自然很美妙。我有多次宿营经验——且十分享受它!”巧了。我和艾米莉·安西斯简直就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社科畅销书大都遵循如下套路:以一件引人入胜的轶事平淡开篇,循序渐进地诱发个人对主题的兴趣,接着论证主题的普遍性以及它何以不会太出乎读者的意料,再花240页的篇幅在各种说服力不等的场景上。一般我看到30页就看不下去了。我不清楚这究竟是因为我的注意力周期出了问题,还是这种模式及遵循此模式的作者的问题,抑或是出版商因急于把书推上畅销榜而施加了诸多限制。反正我的警铃一般都响得很早。

要享用此类书籍,你就需要相信作者能够负责任地整合她和你都未必擅长的专业知识。你需要在内心深处确知,作者不是那种会把维基百科当作引用来源,或者在你读完书的那一瞬便感到她有抄袭之嫌的人。我很高兴地发现,安西斯通过了信任度测试。她的来源是可靠的,注释也是下了功夫的。书中空白处基本都是我随手批注的“这都什么鬼”,原因倒不在于她误读了研究并得出了不着边际的结论,而在于书中提到的那些有趣的事实——至少以我的知识水平看——确实所言不虚。

《伟大的室内》

这些有趣的事实来得十分劲爆。譬如,纽约地铁里充斥着许多与赤脚有关的微生物。为什么?安西斯引用了一名微生物学家的相关研究,“你每走一步,脚跟就会抬起然后落下,脚底的空气就会被挤压出来,与周遭的环境混为一体。设想一下有千百万人在那里行走。噗噗噗噗噗——这些人每走一步,足底的微生物就会喷薄而出。”另一个“这都什么鬼”的时刻是:枕套和马桶坐垫的表面从微生物学的角度看显然“惊人相似”。它们皆来自某个讨论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千百万“室友”——细菌、孢子、尘土微粒以及规模堪比动物园的微型无脊椎动物——的章节。书中还有一处提到,安西斯曾把淋浴头拧下来,在其内部采集了一些拭子并送到某实验室。一年后分析结果出炉。她的淋浴头里已形成了名为RB41的生态体系,“多见于狗的鼻孔或旧石器时代的洞穴绘画,”其中的分枝杆菌可引发肺结核和麻风病。“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处理拭子的科学家告诉安西斯,“其中绝大多数细菌全无致病性。”但愿如此!最没有洁癖的读者在看到书中对地毯的描述时都会坐立不安的(“恶心”——这是科学家自己的说法,不是我的!),地下室也是一样(“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温床”)。话说回来,在得知自家其实是一片拥挤的丛林之后,一整天宅在家里听起来也不那么无聊了。

医院的情况更可怕。设计能在不知不觉间左右病人的境况,我们的脆弱之躯对环境因素十分敏感,不单在心理层面,在某些神秘的机械层面也是如此。与无植物的手术室相比,有植物的手术室里的病人血压会更低,镇痛药用量也更少。在光照好的病房里,病人好转的速度就快于采光差的病房。一项研究表明,在隔音效果较好的病房里,病人出院后三个月内再次住院的几率会有显著降低。1859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就曾建议体弱多病者要多晒太阳及接触花草,她预见到了后来所谓的“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

书中最出色的一章考察了非典型性神经(neuroatypical)人群与其周边环境的互动方式。加劳德特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私立大学,主要服务患有耳聋或听觉障碍的学生。一群该校的学者和建筑师列出了因应学生需求的一系列设计特色,其中包括半透明的、半高的墙壁,以浅蓝浅绿色调为主的房间,这与人类皮肤的色调构成了突出对比,令感知身体姿态变得更容易。一些设计师专门负责为自闭症患者设计居所,但其方案里有相当一部分元素对没有自闭症的人群也有一定意义,譬如在楼层之间灌注一层石膏来减轻脚步声,又如巧妙地将淋浴头的温度调节旋钮安装在淋浴头的对面,这样住户就不用在调水温的时候忍受那一段冰冷或滚烫的水了(我们能否把这项设计标准化?)。在一项2015年的研究中,研究者设计了一处专门安抚自闭症儿童的牙科诊所,使其光照柔和,有舒缓的音乐,天花板上投射着使人心境平和的图像。后续毫不出人意料:典型性神经人群对上述变化也表示欢迎。

书里的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属于“显而易见”的范畴,但个人的偏好能得到研究数据的支持也是不错的。一项针对IT雇员的研究表明,面对面的沟通——对立于诸如Slack这类协同办公软件——能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及绩效(我坚信,被要求使用Slack的职工应当得到更高的薪酬,以补偿其注意力承受的负担)。通风好、维护佳的课室里的学生有更优良的学术表现。拘留所里若增建了体育设施、图书馆和课室,那么人身攻击的数目就会减少一半。

不过,合乎情理的结论也不免有出乎意料之处。安西斯曾访问过一名路易斯安纳州的教授,此人设计了一种可以让大房子在遇到洪水时浮在水面上的漂浮地基。这套系统不需要笨重的器材,只需两个人就能轻松地将其安装在现存的房屋上。这样一来,洪水就不至于漫灌进屋子里,反而能起到保护住户安全的作用。但这一应对卡特里娜飓风的绝佳方案(应对今后因气候变迁而产生的类似灾害也会有用)在联邦政府那里却吃了闭门羹。高风险地区的业主被要求购买洪水保险,但“水陆两栖结构”如漂浮地基等却不适用相关的补贴政策。在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安西斯被告知,依赖此类技术还不如直接迁往地势较高处安全。行吧,那是当然了。

《伟大的室内》并非自助类书籍,但我们眼下的处境却多少令它有了一点自助的意味。你不必专门在墙上打个洞安上窗户,或者在天花板上开个天窗,但你可以把椅子推到离窗户更近一些的地方,看一看究竟是沐浴在阳光里丧要好一点还是在阴影里丧要好一些。如果你无法把卧室改造成隔音效果优越的密封舱,祭出一对耳塞及眼罩也是不错的办法。下次出门的时候,记得在路边采摘一捧绿色植物(用口罩装起来),用洗干净的花瓶装好放在厨房的桌上。这些研究不是都证明了植物能带来愉悦感吗?有一点是它们没挑明的,那就是植物必须精致典雅。正所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本文作者Molly Young是《纽约》杂志文学评论专栏撰稿人。

(翻译:林达)

来源:Vulture

原标题:After Months Spent Inside, The Great Indoors Is Uncannily Relevan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室内设计的一点点改变会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吗?

在新作《伟大的室内》中,艾米莉·安西斯考察了包括家庭空间在内的一系列建筑,试图剖析建筑及设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图片来源:FORTEPAN/LENCSE ZOLTÁN

今年以来,大多数人一整季都呆在室内,这将会有怎样的后果?我不是指心理上的后果,而是指物质层面的。我想,反复的走动会踩坏地毯,屁股整天坐在沙发上会令它塌陷,弹力长裤、家居拖鞋、运动衫也屯了一大堆。在其它种种教训之外,我们还有了一个对生活空间里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事物烂熟于胸的机会。我们每天都能体验到各种研究所确认的结论:植物、空间和阳光令人们幸福,极端气温、噪声、狭小的环境及昏暗的光照则让人们不幸福。传染病更迫使我们直面这一事实,即我们几乎无法掌控自身的居所。

这正是艾米莉·安西斯(Emily Anthes)的《伟大的室内:关于建筑如何形塑我们的行为、健康及幸福的惊人学问》(The Great Indoors: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ow Buildings Shape Our Behavior, Health, and Happiness)一书的主题。安西斯考察了包括家庭空间在内的一系列建筑——装潢华美的办公室、操作间、专为患有自闭症的成年人开发的住宅区、单独监禁单元——旨在剖析建筑及设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我带着一种故意作对的心态,在室外阳光明媚、视听范围内均无任何外人的环境下读完了此书。“我就是个无可救药的死宅,”作者在导言里说,“原因并非我不喜欢自然,我认为自然很美妙。我有多次宿营经验——且十分享受它!”巧了。我和艾米莉·安西斯简直就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社科畅销书大都遵循如下套路:以一件引人入胜的轶事平淡开篇,循序渐进地诱发个人对主题的兴趣,接着论证主题的普遍性以及它何以不会太出乎读者的意料,再花240页的篇幅在各种说服力不等的场景上。一般我看到30页就看不下去了。我不清楚这究竟是因为我的注意力周期出了问题,还是这种模式及遵循此模式的作者的问题,抑或是出版商因急于把书推上畅销榜而施加了诸多限制。反正我的警铃一般都响得很早。

要享用此类书籍,你就需要相信作者能够负责任地整合她和你都未必擅长的专业知识。你需要在内心深处确知,作者不是那种会把维基百科当作引用来源,或者在你读完书的那一瞬便感到她有抄袭之嫌的人。我很高兴地发现,安西斯通过了信任度测试。她的来源是可靠的,注释也是下了功夫的。书中空白处基本都是我随手批注的“这都什么鬼”,原因倒不在于她误读了研究并得出了不着边际的结论,而在于书中提到的那些有趣的事实——至少以我的知识水平看——确实所言不虚。

《伟大的室内》

这些有趣的事实来得十分劲爆。譬如,纽约地铁里充斥着许多与赤脚有关的微生物。为什么?安西斯引用了一名微生物学家的相关研究,“你每走一步,脚跟就会抬起然后落下,脚底的空气就会被挤压出来,与周遭的环境混为一体。设想一下有千百万人在那里行走。噗噗噗噗噗——这些人每走一步,足底的微生物就会喷薄而出。”另一个“这都什么鬼”的时刻是:枕套和马桶坐垫的表面从微生物学的角度看显然“惊人相似”。它们皆来自某个讨论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千百万“室友”——细菌、孢子、尘土微粒以及规模堪比动物园的微型无脊椎动物——的章节。书中还有一处提到,安西斯曾把淋浴头拧下来,在其内部采集了一些拭子并送到某实验室。一年后分析结果出炉。她的淋浴头里已形成了名为RB41的生态体系,“多见于狗的鼻孔或旧石器时代的洞穴绘画,”其中的分枝杆菌可引发肺结核和麻风病。“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处理拭子的科学家告诉安西斯,“其中绝大多数细菌全无致病性。”但愿如此!最没有洁癖的读者在看到书中对地毯的描述时都会坐立不安的(“恶心”——这是科学家自己的说法,不是我的!),地下室也是一样(“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温床”)。话说回来,在得知自家其实是一片拥挤的丛林之后,一整天宅在家里听起来也不那么无聊了。

医院的情况更可怕。设计能在不知不觉间左右病人的境况,我们的脆弱之躯对环境因素十分敏感,不单在心理层面,在某些神秘的机械层面也是如此。与无植物的手术室相比,有植物的手术室里的病人血压会更低,镇痛药用量也更少。在光照好的病房里,病人好转的速度就快于采光差的病房。一项研究表明,在隔音效果较好的病房里,病人出院后三个月内再次住院的几率会有显著降低。1859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就曾建议体弱多病者要多晒太阳及接触花草,她预见到了后来所谓的“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

书中最出色的一章考察了非典型性神经(neuroatypical)人群与其周边环境的互动方式。加劳德特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私立大学,主要服务患有耳聋或听觉障碍的学生。一群该校的学者和建筑师列出了因应学生需求的一系列设计特色,其中包括半透明的、半高的墙壁,以浅蓝浅绿色调为主的房间,这与人类皮肤的色调构成了突出对比,令感知身体姿态变得更容易。一些设计师专门负责为自闭症患者设计居所,但其方案里有相当一部分元素对没有自闭症的人群也有一定意义,譬如在楼层之间灌注一层石膏来减轻脚步声,又如巧妙地将淋浴头的温度调节旋钮安装在淋浴头的对面,这样住户就不用在调水温的时候忍受那一段冰冷或滚烫的水了(我们能否把这项设计标准化?)。在一项2015年的研究中,研究者设计了一处专门安抚自闭症儿童的牙科诊所,使其光照柔和,有舒缓的音乐,天花板上投射着使人心境平和的图像。后续毫不出人意料:典型性神经人群对上述变化也表示欢迎。

书里的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属于“显而易见”的范畴,但个人的偏好能得到研究数据的支持也是不错的。一项针对IT雇员的研究表明,面对面的沟通——对立于诸如Slack这类协同办公软件——能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及绩效(我坚信,被要求使用Slack的职工应当得到更高的薪酬,以补偿其注意力承受的负担)。通风好、维护佳的课室里的学生有更优良的学术表现。拘留所里若增建了体育设施、图书馆和课室,那么人身攻击的数目就会减少一半。

不过,合乎情理的结论也不免有出乎意料之处。安西斯曾访问过一名路易斯安纳州的教授,此人设计了一种可以让大房子在遇到洪水时浮在水面上的漂浮地基。这套系统不需要笨重的器材,只需两个人就能轻松地将其安装在现存的房屋上。这样一来,洪水就不至于漫灌进屋子里,反而能起到保护住户安全的作用。但这一应对卡特里娜飓风的绝佳方案(应对今后因气候变迁而产生的类似灾害也会有用)在联邦政府那里却吃了闭门羹。高风险地区的业主被要求购买洪水保险,但“水陆两栖结构”如漂浮地基等却不适用相关的补贴政策。在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安西斯被告知,依赖此类技术还不如直接迁往地势较高处安全。行吧,那是当然了。

《伟大的室内》并非自助类书籍,但我们眼下的处境却多少令它有了一点自助的意味。你不必专门在墙上打个洞安上窗户,或者在天花板上开个天窗,但你可以把椅子推到离窗户更近一些的地方,看一看究竟是沐浴在阳光里丧要好一点还是在阴影里丧要好一些。如果你无法把卧室改造成隔音效果优越的密封舱,祭出一对耳塞及眼罩也是不错的办法。下次出门的时候,记得在路边采摘一捧绿色植物(用口罩装起来),用洗干净的花瓶装好放在厨房的桌上。这些研究不是都证明了植物能带来愉悦感吗?有一点是它们没挑明的,那就是植物必须精致典雅。正所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本文作者Molly Young是《纽约》杂志文学评论专栏撰稿人。

(翻译:林达)

来源:Vulture

原标题:After Months Spent Inside, The Great Indoors Is Uncannily Relevan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