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敢有光芒”也无用,女团终于囹圄圈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敢有光芒”也无用,女团终于囹圄圈层?

三个女团错峰出行,看似谁也没碍着谁,也难掩疲态。三个女团的各自热度加起来也没能制造盛况,用老生常谈的话来说应当是,“这届女团真的出圈了吗?”

文 | 骨朵网络影视 薄荷

硬糖少女303出道了。与此同时,群名和logo引发争议,三届团体运营者龙丹妮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了“硬糖”的含义:“硬糖是孩子们从心里面打出来的一颗子弹,它是有杀伤力、有棱角的,但也是美好的,有力量的。”这个解释跟最终成团的选手气质是很贴合的,尤其是C位出道的希林娜依·高,大vocal的实力和气场,为整个团做带动,完全没问题。

那么,为硬糖少女303及国内女团产业庆功,是否为时过早,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捧杀?这大概也是大概也是《创》系综艺及偶像选秀节目来到拐点的时刻了。

今年,女团选秀迎来洗牌,“偶像元年”炮制的初代女团火箭少女101毕业,《青春有你2》和《创造营2020》马不停蹄地追逐新偶像,三个女团错峰出行,看似谁也没碍着谁,也难掩疲态。三个女团的各自热度加起来也没能制造盛况,用老生常谈的话来说应当是,“这届女团真的出圈了吗?”

01、创牌硬糖的杀伤力

7月4日,《创造营2020》(以下简称《创3》)完结。这档在播出期间渐渐失声的S级综艺,当晚迎来了热度高峰,综合热度超过同期播出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及《少年之名》。从能代表粉丝黏性和国民认知度的两种指数曲线来看,《创3》在节目播出后期被《乘风破浪的姐姐》热度盖过,但在收官夜的近一周内实现反超,热度在成团夜达到顶点。

两种曲线的趋势基本一致

事实上,《创3》真正的对手应该是《青春有你2》,相同的受众群体,又同为量级瞩目的女团选秀,但后者在开播时间上占据先机,后期话题度不断,而《创3》在开播高潮后渐渐走向失声。复盘节目播出期间的曲线,《创3》整体热度最高值非成团夜,微博趋势的最高点则是在6月14日,前两轮投票清零引发讨论。

而在成团夜当天,豆瓣短评数有了明显递增,同时豆瓣评分下跌0.1分。

从该节目的词云来看,最为瞩目的选手当属“站的不够高”陈卓璇和“哭包”张艺凡。

两人作为节目里的话题担当之一在网络上拥有居高不下的讨论度。

而从受众好评度维度出发,孟欢和朱主爱是最“讨喜”的选手,孟欢的好评度高达71%;但在全部选手中,仅有15位选手的好评度超过50%,《青春有你2》的选手好评数大于50%的明显更多,在选取的32位艺人中,有26位的好评度都高于50%。

《创3》开篇较为密集的舞台输出和人物故事线的走偏,致使这档节目里的选手个人印象值并不凸显,未能成功打造人物性格标签甚至群像,是外界普遍认为《创3》的一次重要失误。包括后期以犀利言论出圈的陈卓璇,在发声后没有进一步的人设被做出,反而造成了选手靠言论博出位,“昙花一现”走热的印象,未能真正展示出选手是否有性格魅力。

成团夜当晚出道的七位妹妹,也恰好是在开播前期被观众记住的。本来作为女团元年和偶像产业大跃进的第三年,人们总归对这两档节目抱有一些期待,结果有不定义女团、更重实力这些明显的改变出来,也有意料之中的不尽人意。

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在于,选秀市场是否真的一年不如一年?拼实力亦或者走话题路线,也难以扭转这类偶像团体生于限定,困于圈层的命运。

02、女团三年

在豆瓣讨论“谁是中国第一女团”的话题下,答案选项有火箭少女101、THE9、硬糖少女303、喜祺女团,包括曾经如日中天的SHE。这个话题触达的是有关资源影响力和划时代意义的问题,也戳中了当下女团的处境:无可避免的圈层化。

在不同领域或者交叉重合的圈层内,不同的意见领袖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从而导致了女团标准的不确定性。而制作方也很清楚地知道,无论是火箭少女101还是R1se到现在的硬糖少女303,均是限定团和圈层偶像,火箭少女则是提供了一种较受认可的成功模板,表现在选拔、制作、运营等多个方面。

在火箭少女101横空出世的2018年,曾经国内成体系、被认可的女团还被48系偶像占据,而杨超越、王菊等人的出圈,包括火箭少女最终活跃在文娱市场和大众视野的频次,加速了这个前所未有的女团的出圈速度。

直到解散,它仍是大众认知里排名最靠前的团体。由于市场没有再继续推出女团,她们出道一年多的时间里,火箭少女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相对稳固。

骨朵数据研究院曾推出火箭少女两年成团路的全盘复盘,从后续运营发展来看,团体代言、活动和影视综艺资源相比表现突出的个人如孟美岐、吴宣仪、杨超越等人要略逊一筹,但已经是同类偶像团体里的顶级资源。

尽管如此,除了杨超越在影视剧和综艺领域扎得较稳之外,其他艺人仍在走流量路线或者试错中,在团体解散艺人单飞后,曾经队友之间的差异将进一步被拉大。

一个现象是,出道时杨超越是话题担当,毕业时她仍是,一个杨超越便等于一个绝佳的话题爆点。从该角度来看,《创3》的失利,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抛弃掉了能引爆大众情绪点的部分,不论限定团之后能走多远,她们首先需要能够被清晰直接地辨认,而非努力去讨好更多更大基数的群体和圈层。

在火箭少女101经历了无数质疑的两年里,偶像市场没有类似的替代品,也意味着后继者将被赋予更高的期待值,在这两年时间里,本土女团的成长过程还伴随着一定争议,新女团的到来不但未能打破这种“刻板滤镜”,反而有了愈加向小众走去的趋势。

火箭少女101打响了本土女团起跑的第一枪,THE9的出道则代表着本土女团向内探索的进一步,硬糖少女303刚起步就引发的圈层狂欢和大众之间的隔阂,则意味着女团终于来到岔路口:究竟要怎么做团,安于圈层,还是争取更多被看到的机会

?只是这种在圈层和大众、实力和话题之间不断摇摆的姿态终究不讨好,也直接导致了女团在当下的尴尬处境,加速了女团成为快消品的进程。不过,出道一个月的THE9和刚刚出道硬糖少女303,看似前者的关注度要更高,但后续运营发展上谁更胜一筹并不好说,虽然《创3》未能赋予硬糖少女303更有利的出道加持,但是在后续运营上强势崛起也未尝不可能。

这两支女团总会迎来毕业的那一天,但本土女团的脚步会不会停滞,下一步又该怎么走,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03、节目不能解决痛点

今年的两档女团综艺,吸引到数量可观的新公司、头部公司和跨界公司首次入局,其中不乏是非专业且与泛文娱市场关系联系不强的其他行业公司,如教育培训类。这个现象有足够的说服力来论证女团在国内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火箭少女的走红代表着101系女团模式的成功,让偶像选秀、男团女团为市场和资本所接受;另一方面,市场储备有限,而平台资源无疑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一块蛋糕。从节目表现来看,大量公司涌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练习生资源荒的问题,提供了高质量又有本土特色的练习生,这是今年女团选秀中的一大亮点;同时,由于曾经出现过选手经纪公司和成团后团体经纪公司之间的经纪约纠纷,而现在后续运营的问题有很大概率不会再出现,大量非专业公司输送选手参赛或成团,交给平台方运营,自身影响力则获得提升,追求双赢。

某种程度上说,选手的位置被不断后移,视频平台、经纪公司、影视公司越来越像共同体,看似产业在不断走向成熟,实际上也反映出女团造星的平台化和模式化。火箭少女101的成功极度难复制,后来者的路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求变,本质还是同一个逻辑体系炮制的产物。如果无法解决女团难以回避的致命问题,即展示出口在哪里,舞台在哪里,那么圈层自嗨尚且不会停止。平台筹措的打歌节目、真人秀节目、团综,目前是偶像们的去处之一。

今年播出的《炙热的我们》效果不如预期,真人秀部分多于舞台,引发争议;而之前的《中国音乐公告牌》和《由你音乐榜》,作为打歌节目,在国内观众之间的影响力也是平平。除了给到选手们一些工作机会,这类节目的实际影响力不足,本质上还是国内没有偶像文化的核心问题难以被解决。

这样的问题,并非是一两档打歌节目和越来越成熟的工业化流程能够解决的,它拯救不了行业。不同于48系女团,《创》系和《青》系女团,包括之后会继续出世的女团们,必然会带有更强的互联网基因,她们能够站上的舞台,也是在基于网络而辐射出影响力,基本难以渗透扩散进更大圈层。

女团向外,流行文化向内,它们同为圈层,暗流交织,前路迷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敢有光芒”也无用,女团终于囹圄圈层?

三个女团错峰出行,看似谁也没碍着谁,也难掩疲态。三个女团的各自热度加起来也没能制造盛况,用老生常谈的话来说应当是,“这届女团真的出圈了吗?”

文 | 骨朵网络影视 薄荷

硬糖少女303出道了。与此同时,群名和logo引发争议,三届团体运营者龙丹妮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了“硬糖”的含义:“硬糖是孩子们从心里面打出来的一颗子弹,它是有杀伤力、有棱角的,但也是美好的,有力量的。”这个解释跟最终成团的选手气质是很贴合的,尤其是C位出道的希林娜依·高,大vocal的实力和气场,为整个团做带动,完全没问题。

那么,为硬糖少女303及国内女团产业庆功,是否为时过早,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捧杀?这大概也是大概也是《创》系综艺及偶像选秀节目来到拐点的时刻了。

今年,女团选秀迎来洗牌,“偶像元年”炮制的初代女团火箭少女101毕业,《青春有你2》和《创造营2020》马不停蹄地追逐新偶像,三个女团错峰出行,看似谁也没碍着谁,也难掩疲态。三个女团的各自热度加起来也没能制造盛况,用老生常谈的话来说应当是,“这届女团真的出圈了吗?”

01、创牌硬糖的杀伤力

7月4日,《创造营2020》(以下简称《创3》)完结。这档在播出期间渐渐失声的S级综艺,当晚迎来了热度高峰,综合热度超过同期播出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及《少年之名》。从能代表粉丝黏性和国民认知度的两种指数曲线来看,《创3》在节目播出后期被《乘风破浪的姐姐》热度盖过,但在收官夜的近一周内实现反超,热度在成团夜达到顶点。

两种曲线的趋势基本一致

事实上,《创3》真正的对手应该是《青春有你2》,相同的受众群体,又同为量级瞩目的女团选秀,但后者在开播时间上占据先机,后期话题度不断,而《创3》在开播高潮后渐渐走向失声。复盘节目播出期间的曲线,《创3》整体热度最高值非成团夜,微博趋势的最高点则是在6月14日,前两轮投票清零引发讨论。

而在成团夜当天,豆瓣短评数有了明显递增,同时豆瓣评分下跌0.1分。

从该节目的词云来看,最为瞩目的选手当属“站的不够高”陈卓璇和“哭包”张艺凡。

两人作为节目里的话题担当之一在网络上拥有居高不下的讨论度。

而从受众好评度维度出发,孟欢和朱主爱是最“讨喜”的选手,孟欢的好评度高达71%;但在全部选手中,仅有15位选手的好评度超过50%,《青春有你2》的选手好评数大于50%的明显更多,在选取的32位艺人中,有26位的好评度都高于50%。

《创3》开篇较为密集的舞台输出和人物故事线的走偏,致使这档节目里的选手个人印象值并不凸显,未能成功打造人物性格标签甚至群像,是外界普遍认为《创3》的一次重要失误。包括后期以犀利言论出圈的陈卓璇,在发声后没有进一步的人设被做出,反而造成了选手靠言论博出位,“昙花一现”走热的印象,未能真正展示出选手是否有性格魅力。

成团夜当晚出道的七位妹妹,也恰好是在开播前期被观众记住的。本来作为女团元年和偶像产业大跃进的第三年,人们总归对这两档节目抱有一些期待,结果有不定义女团、更重实力这些明显的改变出来,也有意料之中的不尽人意。

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在于,选秀市场是否真的一年不如一年?拼实力亦或者走话题路线,也难以扭转这类偶像团体生于限定,困于圈层的命运。

02、女团三年

在豆瓣讨论“谁是中国第一女团”的话题下,答案选项有火箭少女101、THE9、硬糖少女303、喜祺女团,包括曾经如日中天的SHE。这个话题触达的是有关资源影响力和划时代意义的问题,也戳中了当下女团的处境:无可避免的圈层化。

在不同领域或者交叉重合的圈层内,不同的意见领袖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从而导致了女团标准的不确定性。而制作方也很清楚地知道,无论是火箭少女101还是R1se到现在的硬糖少女303,均是限定团和圈层偶像,火箭少女则是提供了一种较受认可的成功模板,表现在选拔、制作、运营等多个方面。

在火箭少女101横空出世的2018年,曾经国内成体系、被认可的女团还被48系偶像占据,而杨超越、王菊等人的出圈,包括火箭少女最终活跃在文娱市场和大众视野的频次,加速了这个前所未有的女团的出圈速度。

直到解散,它仍是大众认知里排名最靠前的团体。由于市场没有再继续推出女团,她们出道一年多的时间里,火箭少女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相对稳固。

骨朵数据研究院曾推出火箭少女两年成团路的全盘复盘,从后续运营发展来看,团体代言、活动和影视综艺资源相比表现突出的个人如孟美岐、吴宣仪、杨超越等人要略逊一筹,但已经是同类偶像团体里的顶级资源。

尽管如此,除了杨超越在影视剧和综艺领域扎得较稳之外,其他艺人仍在走流量路线或者试错中,在团体解散艺人单飞后,曾经队友之间的差异将进一步被拉大。

一个现象是,出道时杨超越是话题担当,毕业时她仍是,一个杨超越便等于一个绝佳的话题爆点。从该角度来看,《创3》的失利,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抛弃掉了能引爆大众情绪点的部分,不论限定团之后能走多远,她们首先需要能够被清晰直接地辨认,而非努力去讨好更多更大基数的群体和圈层。

在火箭少女101经历了无数质疑的两年里,偶像市场没有类似的替代品,也意味着后继者将被赋予更高的期待值,在这两年时间里,本土女团的成长过程还伴随着一定争议,新女团的到来不但未能打破这种“刻板滤镜”,反而有了愈加向小众走去的趋势。

火箭少女101打响了本土女团起跑的第一枪,THE9的出道则代表着本土女团向内探索的进一步,硬糖少女303刚起步就引发的圈层狂欢和大众之间的隔阂,则意味着女团终于来到岔路口:究竟要怎么做团,安于圈层,还是争取更多被看到的机会

?只是这种在圈层和大众、实力和话题之间不断摇摆的姿态终究不讨好,也直接导致了女团在当下的尴尬处境,加速了女团成为快消品的进程。不过,出道一个月的THE9和刚刚出道硬糖少女303,看似前者的关注度要更高,但后续运营发展上谁更胜一筹并不好说,虽然《创3》未能赋予硬糖少女303更有利的出道加持,但是在后续运营上强势崛起也未尝不可能。

这两支女团总会迎来毕业的那一天,但本土女团的脚步会不会停滞,下一步又该怎么走,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03、节目不能解决痛点

今年的两档女团综艺,吸引到数量可观的新公司、头部公司和跨界公司首次入局,其中不乏是非专业且与泛文娱市场关系联系不强的其他行业公司,如教育培训类。这个现象有足够的说服力来论证女团在国内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火箭少女的走红代表着101系女团模式的成功,让偶像选秀、男团女团为市场和资本所接受;另一方面,市场储备有限,而平台资源无疑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一块蛋糕。从节目表现来看,大量公司涌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练习生资源荒的问题,提供了高质量又有本土特色的练习生,这是今年女团选秀中的一大亮点;同时,由于曾经出现过选手经纪公司和成团后团体经纪公司之间的经纪约纠纷,而现在后续运营的问题有很大概率不会再出现,大量非专业公司输送选手参赛或成团,交给平台方运营,自身影响力则获得提升,追求双赢。

某种程度上说,选手的位置被不断后移,视频平台、经纪公司、影视公司越来越像共同体,看似产业在不断走向成熟,实际上也反映出女团造星的平台化和模式化。火箭少女101的成功极度难复制,后来者的路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求变,本质还是同一个逻辑体系炮制的产物。如果无法解决女团难以回避的致命问题,即展示出口在哪里,舞台在哪里,那么圈层自嗨尚且不会停止。平台筹措的打歌节目、真人秀节目、团综,目前是偶像们的去处之一。

今年播出的《炙热的我们》效果不如预期,真人秀部分多于舞台,引发争议;而之前的《中国音乐公告牌》和《由你音乐榜》,作为打歌节目,在国内观众之间的影响力也是平平。除了给到选手们一些工作机会,这类节目的实际影响力不足,本质上还是国内没有偶像文化的核心问题难以被解决。

这样的问题,并非是一两档打歌节目和越来越成熟的工业化流程能够解决的,它拯救不了行业。不同于48系女团,《创》系和《青》系女团,包括之后会继续出世的女团们,必然会带有更强的互联网基因,她们能够站上的舞台,也是在基于网络而辐射出影响力,基本难以渗透扩散进更大圈层。

女团向外,流行文化向内,它们同为圈层,暗流交织,前路迷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