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明日之子乐团季》的嗨点:热血番,伯克利,呆萌与性感齐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明日之子乐团季》的嗨点:热血番,伯克利,呆萌与性感齐飞

​在“人设”越来越成为偶像选秀节目的主打后,实打实高水准才华的回归,就使得“乐团季”突然成了一股清流。

文|黑白文娱 蓝二

编辑|王子之

一批选秀综艺做到了N代,在旧的框框里去找“嗨点”,其实并不容易。

这也是为什么《明日之子乐团季》在开播前,夹在其他先发的水花不大的乐队成长型综艺,与未来更受期待的“大品牌”乐夏2之间,并没有太获追捧的原因。

但几乎从第一期开始,这档节目的热度和好评度就迅速升了起来。

从形式到内容,“乐团季”是在努力跳出这几年选秀的旧框的。热血番故事,千禧一代的高音乐素养,舞台内外的魅力反转,是最大的看点。

自开播到目前一周半的时间,两期节目,刚刚完成乐手们的“入学”和“首次舞台考核”,在豆瓣上已经有超过1万人打出8.6分,其中四分及以上的评分占到了约90%。

1

从乐队这个题材上来说,除了乐夏,其他大多乐队类综艺都在主打选秀成长,走韩国SuperBand的模式。

以乐团为主题的选秀成长综艺,往往会存在一个平衡性的问题。乐队这个鄙视链的高位,导师和选手专业度如果不够,节目本身就会被嘲;但如果专业性成为了一种绝对门槛,让综艺的受众接受无能,节目又必然会糊。

比如此前的乐队成长型综艺,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核心矛盾就是,选手们本身比较成熟,也拥有一批乐迷,他们在赛程中的组队比拼其实并不具备所谓的“成长线”,而更主要是表演性;但与此同时,导师们并不具备与选手拉开差距的指导性,他们的赏析、指导,乐迷和专业人士很多时候不能认同,随之产生出的另一方面效应则是,这些评判,又经常不能让普通观众理解到。

这样就会让所谓的“乐队成长”,成为一种混乱逻辑,乐迷盘和观众盘两头不讨好。

从这个立意角度上来讲,以“明日之子”的年龄定位和选择标准,来讲新乐手们和新乐团的成长,命题显然是真正可以成立的,也能在现有一批乐队综艺中,形成一种差异性。

“乐团季”的海选标准是18周岁以上,从最终走入节目中的选手来看,年龄多在20岁左右,很多是在校生或刚刚毕业,只有极个别选手是27、28岁的年纪——这也已经是封顶年纪。

而匹配的教师,无论郎朗朴树梁龙邓紫棋中的哪一位,在技术水平、表演经验、从业思考等方面,点评和指导无疑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也足以去帮助选手们找准一些音乐方向。

在关于音乐、乐器的素养上,选手们基本都是从幼年或少年起就开始了学习,其中很多还是比如伯克利、央音、上音这样国内外音乐高等学府的学生,受过专门训练,在专业领域成绩优异。

比如节目目前最出圈的唢呐表演,选手闫永强,就是从小学习唢呐,并且是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唢呐专业。他并不是仅仅用唢呐演奏流行音乐,而是对音乐进行了更合理的节奏改编,让这种演奏听起来不别扭,又很燃。

像韩国SuperBand这档节目的火爆与高水准,其中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因为韩国社会整体对艺术的培养要早于国内,因此韩国前一代年轻人在整体音乐水平上要更优,呈现出才华缤纷的状态。而国内从95后、00后一代开始也更普遍地进行艺术培养,这一代人的音乐基础打得更好,落到“乐团季”这档节目中,也就让人非常惊喜地看到了出乎意料又非常年轻的才华。

从这点上来说,在“人设”越来越成为偶像选秀节目的主打后,实打实高水准才华的回归,就使得“乐团季”突然成了一股清流。

2

不过对于很多综艺观众来说,能去看这档综艺,先是被它的形式吸引到了。

配合18岁的代际,这档综艺进行了非常年轻化的表达。

“乐团季”整档节目设计成了一部日漫热血番的结构,虚构了一所“明日高校”,所有选手来到这所高校,开始了一趟从大学社团招新开始,团队磨合努力训练披荆斩棘,最终所有人成长突破的经典日漫竞技历程。

节目的画面设计、剪辑呈现、旁白配音等花式元素,都是漫画式的效果。

选手们终于脱离了近几年被韩式审美复制粘贴的状态,全部以干净清爽的日漫校园面目示人,打出了一种非常校园青春的故事氛围。

在音乐的创作和改编上,一些选手会把比如王者荣耀、18祭的音乐和元素进行化用。网友的点评很能表明一些问题,“青春热血曲终于不是《灌篮高手》了”。

始于颜值,忠于才华。在由这种热血番的形式入坑后,下一步留客的就是这档综艺节目的故事魅力,和这档音乐节目的专业魅力。

在综艺最吸引人的故事魅力上,事实上“乐团季”也打群像关系,打个体性格,打人物话题,但建立在风格各异、专业多样的音乐能力之上,可以说选手们就会具备一层由能力所加乘的反差魅力滤镜,而非人设滤镜。

网友们都很喜欢看到可爱少年,火花CP,打怪升级。而在这档节目中,它们的由来都是一场场的表演,1米9大高个的“微笑打鼓”,“小孩扮大人”式的舞台拽酷,害羞青年的性感台风。是满分高材生的互相欣赏,互相选择。还是为了对心仪伙伴表现出最大诚意,而把两次选人机会都重复押在同一人身上。

当然,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节目中才华表演的多样,和强劲。

除了在一般音乐才华秀中可以看到的吉他键盘贝斯,这里还有无头吉他、低音大提琴、唢呐、民族打击乐、马头琴、冬不拉等等。

选手们有性格有想法,非常敢玩,敢创造。

比如选手王江元,自创“提他手”,就是用小提琴弓去“拉”吉他,在一把普通吉他上搞出了很多节奏和玩法,他自己组团也想组个“怪物乐团”,想吸纳其他跟他一样能“怪”玩的乐手。

又比如前面提到的唢呐闫永强,还有拉低音大提琴的付思超,以及两位少数民族选手,都在试图用中西的古典乐器与流行、电子音乐做结合尝试。

学民族打击乐的选手徐洋,则一次性把控了来自中国、西式、非洲、中东等地区的八种乐器。

这些乐器登场,在表演上呈现出了极大的反转魅力。且不说直观从画面上就能感受到的表演感染力,即便朴树郎朗这样极为专业的音乐人钢琴家也会对他们的水平赞不绝口、邀请合作。

导师团队在其中作用发挥得非常有力。在节目中,郎朗以他的音乐素养会多次提出关于不同种乐器搭配上的新意;朴树会提出许多音乐真实表达上的建议;二手玫瑰梁龙则会对乐队成员组成上给出建议。

比如当没人敢选最霸道的唢呐表演来搭档时,导师们会指出“唢呐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可以被视作一种“vocal主唱”来进行合作,这样一下就打开了许多选手们的合作思路。

在这一基础上,相对其他偶像选秀而言,观众的观感不再是偶像从零开始的成长,而是一群本身就有才华的年轻人怎么玩得开心,新伙伴在一起怎么创造出比单人更“炸”的表演效果,腼腆的少年学会怎么将舞台感染力自如打开,个性男孩们学会怎样形成团队默契。

可以说,故事的发展,是要看到性格互补能力互补、真年轻+真才华的更大可能性。

而这些,又才是热血番真正的核心魅力。

版式|王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明日之子乐团季》的嗨点:热血番,伯克利,呆萌与性感齐飞

​在“人设”越来越成为偶像选秀节目的主打后,实打实高水准才华的回归,就使得“乐团季”突然成了一股清流。

文|黑白文娱 蓝二

编辑|王子之

一批选秀综艺做到了N代,在旧的框框里去找“嗨点”,其实并不容易。

这也是为什么《明日之子乐团季》在开播前,夹在其他先发的水花不大的乐队成长型综艺,与未来更受期待的“大品牌”乐夏2之间,并没有太获追捧的原因。

但几乎从第一期开始,这档节目的热度和好评度就迅速升了起来。

从形式到内容,“乐团季”是在努力跳出这几年选秀的旧框的。热血番故事,千禧一代的高音乐素养,舞台内外的魅力反转,是最大的看点。

自开播到目前一周半的时间,两期节目,刚刚完成乐手们的“入学”和“首次舞台考核”,在豆瓣上已经有超过1万人打出8.6分,其中四分及以上的评分占到了约90%。

1

从乐队这个题材上来说,除了乐夏,其他大多乐队类综艺都在主打选秀成长,走韩国SuperBand的模式。

以乐团为主题的选秀成长综艺,往往会存在一个平衡性的问题。乐队这个鄙视链的高位,导师和选手专业度如果不够,节目本身就会被嘲;但如果专业性成为了一种绝对门槛,让综艺的受众接受无能,节目又必然会糊。

比如此前的乐队成长型综艺,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核心矛盾就是,选手们本身比较成熟,也拥有一批乐迷,他们在赛程中的组队比拼其实并不具备所谓的“成长线”,而更主要是表演性;但与此同时,导师们并不具备与选手拉开差距的指导性,他们的赏析、指导,乐迷和专业人士很多时候不能认同,随之产生出的另一方面效应则是,这些评判,又经常不能让普通观众理解到。

这样就会让所谓的“乐队成长”,成为一种混乱逻辑,乐迷盘和观众盘两头不讨好。

从这个立意角度上来讲,以“明日之子”的年龄定位和选择标准,来讲新乐手们和新乐团的成长,命题显然是真正可以成立的,也能在现有一批乐队综艺中,形成一种差异性。

“乐团季”的海选标准是18周岁以上,从最终走入节目中的选手来看,年龄多在20岁左右,很多是在校生或刚刚毕业,只有极个别选手是27、28岁的年纪——这也已经是封顶年纪。

而匹配的教师,无论郎朗朴树梁龙邓紫棋中的哪一位,在技术水平、表演经验、从业思考等方面,点评和指导无疑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也足以去帮助选手们找准一些音乐方向。

在关于音乐、乐器的素养上,选手们基本都是从幼年或少年起就开始了学习,其中很多还是比如伯克利、央音、上音这样国内外音乐高等学府的学生,受过专门训练,在专业领域成绩优异。

比如节目目前最出圈的唢呐表演,选手闫永强,就是从小学习唢呐,并且是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唢呐专业。他并不是仅仅用唢呐演奏流行音乐,而是对音乐进行了更合理的节奏改编,让这种演奏听起来不别扭,又很燃。

像韩国SuperBand这档节目的火爆与高水准,其中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因为韩国社会整体对艺术的培养要早于国内,因此韩国前一代年轻人在整体音乐水平上要更优,呈现出才华缤纷的状态。而国内从95后、00后一代开始也更普遍地进行艺术培养,这一代人的音乐基础打得更好,落到“乐团季”这档节目中,也就让人非常惊喜地看到了出乎意料又非常年轻的才华。

从这点上来说,在“人设”越来越成为偶像选秀节目的主打后,实打实高水准才华的回归,就使得“乐团季”突然成了一股清流。

2

不过对于很多综艺观众来说,能去看这档综艺,先是被它的形式吸引到了。

配合18岁的代际,这档综艺进行了非常年轻化的表达。

“乐团季”整档节目设计成了一部日漫热血番的结构,虚构了一所“明日高校”,所有选手来到这所高校,开始了一趟从大学社团招新开始,团队磨合努力训练披荆斩棘,最终所有人成长突破的经典日漫竞技历程。

节目的画面设计、剪辑呈现、旁白配音等花式元素,都是漫画式的效果。

选手们终于脱离了近几年被韩式审美复制粘贴的状态,全部以干净清爽的日漫校园面目示人,打出了一种非常校园青春的故事氛围。

在音乐的创作和改编上,一些选手会把比如王者荣耀、18祭的音乐和元素进行化用。网友的点评很能表明一些问题,“青春热血曲终于不是《灌篮高手》了”。

始于颜值,忠于才华。在由这种热血番的形式入坑后,下一步留客的就是这档综艺节目的故事魅力,和这档音乐节目的专业魅力。

在综艺最吸引人的故事魅力上,事实上“乐团季”也打群像关系,打个体性格,打人物话题,但建立在风格各异、专业多样的音乐能力之上,可以说选手们就会具备一层由能力所加乘的反差魅力滤镜,而非人设滤镜。

网友们都很喜欢看到可爱少年,火花CP,打怪升级。而在这档节目中,它们的由来都是一场场的表演,1米9大高个的“微笑打鼓”,“小孩扮大人”式的舞台拽酷,害羞青年的性感台风。是满分高材生的互相欣赏,互相选择。还是为了对心仪伙伴表现出最大诚意,而把两次选人机会都重复押在同一人身上。

当然,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节目中才华表演的多样,和强劲。

除了在一般音乐才华秀中可以看到的吉他键盘贝斯,这里还有无头吉他、低音大提琴、唢呐、民族打击乐、马头琴、冬不拉等等。

选手们有性格有想法,非常敢玩,敢创造。

比如选手王江元,自创“提他手”,就是用小提琴弓去“拉”吉他,在一把普通吉他上搞出了很多节奏和玩法,他自己组团也想组个“怪物乐团”,想吸纳其他跟他一样能“怪”玩的乐手。

又比如前面提到的唢呐闫永强,还有拉低音大提琴的付思超,以及两位少数民族选手,都在试图用中西的古典乐器与流行、电子音乐做结合尝试。

学民族打击乐的选手徐洋,则一次性把控了来自中国、西式、非洲、中东等地区的八种乐器。

这些乐器登场,在表演上呈现出了极大的反转魅力。且不说直观从画面上就能感受到的表演感染力,即便朴树郎朗这样极为专业的音乐人钢琴家也会对他们的水平赞不绝口、邀请合作。

导师团队在其中作用发挥得非常有力。在节目中,郎朗以他的音乐素养会多次提出关于不同种乐器搭配上的新意;朴树会提出许多音乐真实表达上的建议;二手玫瑰梁龙则会对乐队成员组成上给出建议。

比如当没人敢选最霸道的唢呐表演来搭档时,导师们会指出“唢呐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可以被视作一种“vocal主唱”来进行合作,这样一下就打开了许多选手们的合作思路。

在这一基础上,相对其他偶像选秀而言,观众的观感不再是偶像从零开始的成长,而是一群本身就有才华的年轻人怎么玩得开心,新伙伴在一起怎么创造出比单人更“炸”的表演效果,腼腆的少年学会怎么将舞台感染力自如打开,个性男孩们学会怎样形成团队默契。

可以说,故事的发展,是要看到性格互补能力互补、真年轻+真才华的更大可能性。

而这些,又才是热血番真正的核心魅力。

版式|王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