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炉石传说》不会被“天梯毒瘤”快攻统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炉石传说》不会被“天梯毒瘤”快攻统治

不要怪罪快攻了,牌技不精或者过于追求完美才是问题所在。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专注于探讨那个颇具争议性的观点:快攻打法并不是毒瘤,是必要的,而且比你想象的要难操控。不仅是《炉石传说》,几乎所有的卡牌类游戏都需要快攻这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此我们首先要厘清一下快攻的概念。本篇所指的“快攻”,并不包含动物园、机械法、中速德、佛祖骑或者其他进攻性很强的中速曲线卡组。我们只是讨论那种一拥而上,每回合都冲脸的招牌式快攻。

极限快攻流最近开始火起来了,这多亏了打脸猎的出现,六回合杀的前冠军套,以及之后相继开发出来的打脸德和打脸萨。这些卡组都能在前期迅速倾泻大量的伤害。这和它们的同职业中速套的面貌大相径庭。但实际上,就像我上面提出的第一点那样,极限快攻的操控还是相当需要技巧的。

快攻不是无脑走脸

快攻真的不是随便玩玩就能玩好的。对于被快攻干死我深表遗憾。打天梯的时候你看一个对手用快攻不停地抢伤害,但是你看不到他们是如何取舍的,或者他们获胜有什么技术含量在里面,但那并不都是你的错。有时打脸套只是看自己会不会牌序不好卡手,而且自顾自地出牌,但是其他卡组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啊。越快的卡组似乎越容易得手,但是这其实是需要构筑技巧的,让伤害刚好够打死对手,而行云流水的进攻与畅顺的抽牌更是由于剔除了容易卡手的高费大个儿随从。然而,牌序一般甚至是很差的事情往往还是无法避免,而与此同时对面非快攻套的对手却经常神抽解牌。这就是玩快攻时体现出牌技巧的时候了,会导致连胜场次上有45-55%的区分度,而在上传说的阶段这一影响甚至达到了65-70%。

随从交换:实际上,(有时)你要拿怪去解怪

像佛祖骑和机械法的玩法其实非常的直接。你只要每个回合跟出牌曲线走,把费都用足,尽量在场面上每回合都占据优势就行了。你的手牌就像顺子一样怎么出是已经决定好的,而你要进行的随从交换也相当明显。但是纯快攻运作起来就复杂多了。你几乎一手的低费牌,然后有时可以用英雄技能来填下曲线,所以即使是低费回合比如3费或者4费那回合,你也能铺一场各具优点的随从。

在这种情况下,换怪就更加复杂了。是的,有时你真得解对面的场。虽然大部分人觉得玩快攻就要心无旁骛地打脸,但是换怪可以增加你随从的存活时间从而为你抽到终结手段争取时间。而你的慢吞吞的对手可能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一回合翻盘终结掉你。只有最专业的快攻牌手才能纯熟的技巧有如下几个方面:计算抽到终结手段的概率和时机,衡量手上的抢伤害手段和场攻的比例,以及对对手心理的揣摩。

这些高明的决断在对付那些快攻克制套路的对局中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当对方召唤了死亡领主或老式治疗机器人的时候。快攻的操作空间在新版本出现后被不断地压缩,现在操作快攻卡组一点也不比控场卡组轻松。作为攻击者,你还必须熟悉对手的反制策略。在对手上淤泥喷射者前没有造成足够的伤害?你大概已经要输掉这局了。不能在“蘑菇头”洛欧塞布进场前拿火球术冲脸?大概又跪了。过于专注抢伤,没有足够的铺场,一张雷诺·杰克逊或者阿莱克丝塔萨是不是感觉下巴都要掉了……在这些情形下做出正确的决定不仅要对游戏有着高层次的理解,更要仔细考虑对手会有这些特定针对牌的概率,并据此在对应的情形下采取合适的对策。

快攻从各种原因来说,都是必要的卡组存在

你真的想过如果整个环境都是慢速控场卡组是种怎样的体验吗?玩下万智牌你就懂了。没有像奥术傀儡这样能直接毙命的牌存在,慢慢每个玩家都会转向组一套拼橙卡的土豪套了。那这个游戏就没意思了,因为平均游戏时间会超过一局20分钟这个标准线。这就反过来使得《炉石传说》不再是一个能在手机上几分钟玩一局快速游戏的休闲游戏了,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来做一些事情,比如爬天梯、完成每日任务、解锁金色英雄或是别的什么有意义的成就,而这对休闲玩家来说,无疑是场灾难,尤其是新加入的玩家们。

除了时间消耗以外,快攻也有经济上的意义。不管你喜不喜欢这种打法,快攻卡组对于新玩家来说还是友好的,因为它廉价而高效。花费1000多奥术之尘,一个新手的卡组就能满足上传说的强度要求。而且即使输了也没什么可说的,在新手阶段,这种强度的牌就是不断地教育别人与被教育的交替过程。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新手,他要想卡组有竞争力,就得组一套防战,那《炉石传说》的门槛也被提得太高了,可能分分钟逼死一批新手想退坑。

你真的是因为快攻卡组的简单粗暴,而不是因为你想组一个“无懈可击”的卡组?

快攻是容易被反击的

快攻永远不可能真的占主导地位。虽然你看天梯中快攻满天飞,比其他套路要多得多,但是一旦这种套路太流行的话,卡组里面放两张肉用僵尸,两张老司机,还有两张淤泥喷射者,就可以让这些快攻套全都洗洗睡了。快攻其实就像食物链的一环,快攻克中速套,中速克控场慢速套,而控场套又正好完克快攻。对战永远不可能是完全平衡的,但是所谓一代补丁一代神,层出不穷的黑科技和惨遭削弱的“完美套”构成了这个游戏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在快攻、中速、慢速控场这三个大类里面,快攻是最容易组起来的。但是因为快攻思路简单直接,从而也就是最容易被针对的。你只需要带上一些难解的前期随从,一些嘲讽随从,还有一点点回血。很简单,对吧?

对快攻的印象问题

其实现在快攻卡组的问题不是来源于卡牌本身,而是牌手们对它们的印象上,而这个印象短期内还看不到消除的迹象。但是下次麻烦各位玩家呢,不要一被教育就称那种卡组为毒瘤,停下来花点时间客观地仔细想想吧。打中速套或者控场套就一定比快攻高大上吗?不打快攻就是正确的,而快攻就是一切错误的根源?从现在开始,不要怪罪快攻了,牌技不精或者过于追求完美才是问题所在。从现在起接受快攻是《炉石传说》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吧。

(翻译:蔡璨)

更多游戏报道,请关注微信“NPC公会”>>

来源:PC Gamer

原标题:In defence of aggro in Hearthston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炉石传说》不会被“天梯毒瘤”快攻统治

不要怪罪快攻了,牌技不精或者过于追求完美才是问题所在。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专注于探讨那个颇具争议性的观点:快攻打法并不是毒瘤,是必要的,而且比你想象的要难操控。不仅是《炉石传说》,几乎所有的卡牌类游戏都需要快攻这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此我们首先要厘清一下快攻的概念。本篇所指的“快攻”,并不包含动物园、机械法、中速德、佛祖骑或者其他进攻性很强的中速曲线卡组。我们只是讨论那种一拥而上,每回合都冲脸的招牌式快攻。

极限快攻流最近开始火起来了,这多亏了打脸猎的出现,六回合杀的前冠军套,以及之后相继开发出来的打脸德和打脸萨。这些卡组都能在前期迅速倾泻大量的伤害。这和它们的同职业中速套的面貌大相径庭。但实际上,就像我上面提出的第一点那样,极限快攻的操控还是相当需要技巧的。

快攻不是无脑走脸

快攻真的不是随便玩玩就能玩好的。对于被快攻干死我深表遗憾。打天梯的时候你看一个对手用快攻不停地抢伤害,但是你看不到他们是如何取舍的,或者他们获胜有什么技术含量在里面,但那并不都是你的错。有时打脸套只是看自己会不会牌序不好卡手,而且自顾自地出牌,但是其他卡组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啊。越快的卡组似乎越容易得手,但是这其实是需要构筑技巧的,让伤害刚好够打死对手,而行云流水的进攻与畅顺的抽牌更是由于剔除了容易卡手的高费大个儿随从。然而,牌序一般甚至是很差的事情往往还是无法避免,而与此同时对面非快攻套的对手却经常神抽解牌。这就是玩快攻时体现出牌技巧的时候了,会导致连胜场次上有45-55%的区分度,而在上传说的阶段这一影响甚至达到了65-70%。

随从交换:实际上,(有时)你要拿怪去解怪

像佛祖骑和机械法的玩法其实非常的直接。你只要每个回合跟出牌曲线走,把费都用足,尽量在场面上每回合都占据优势就行了。你的手牌就像顺子一样怎么出是已经决定好的,而你要进行的随从交换也相当明显。但是纯快攻运作起来就复杂多了。你几乎一手的低费牌,然后有时可以用英雄技能来填下曲线,所以即使是低费回合比如3费或者4费那回合,你也能铺一场各具优点的随从。

在这种情况下,换怪就更加复杂了。是的,有时你真得解对面的场。虽然大部分人觉得玩快攻就要心无旁骛地打脸,但是换怪可以增加你随从的存活时间从而为你抽到终结手段争取时间。而你的慢吞吞的对手可能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一回合翻盘终结掉你。只有最专业的快攻牌手才能纯熟的技巧有如下几个方面:计算抽到终结手段的概率和时机,衡量手上的抢伤害手段和场攻的比例,以及对对手心理的揣摩。

这些高明的决断在对付那些快攻克制套路的对局中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当对方召唤了死亡领主或老式治疗机器人的时候。快攻的操作空间在新版本出现后被不断地压缩,现在操作快攻卡组一点也不比控场卡组轻松。作为攻击者,你还必须熟悉对手的反制策略。在对手上淤泥喷射者前没有造成足够的伤害?你大概已经要输掉这局了。不能在“蘑菇头”洛欧塞布进场前拿火球术冲脸?大概又跪了。过于专注抢伤,没有足够的铺场,一张雷诺·杰克逊或者阿莱克丝塔萨是不是感觉下巴都要掉了……在这些情形下做出正确的决定不仅要对游戏有着高层次的理解,更要仔细考虑对手会有这些特定针对牌的概率,并据此在对应的情形下采取合适的对策。

快攻从各种原因来说,都是必要的卡组存在

你真的想过如果整个环境都是慢速控场卡组是种怎样的体验吗?玩下万智牌你就懂了。没有像奥术傀儡这样能直接毙命的牌存在,慢慢每个玩家都会转向组一套拼橙卡的土豪套了。那这个游戏就没意思了,因为平均游戏时间会超过一局20分钟这个标准线。这就反过来使得《炉石传说》不再是一个能在手机上几分钟玩一局快速游戏的休闲游戏了,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来做一些事情,比如爬天梯、完成每日任务、解锁金色英雄或是别的什么有意义的成就,而这对休闲玩家来说,无疑是场灾难,尤其是新加入的玩家们。

除了时间消耗以外,快攻也有经济上的意义。不管你喜不喜欢这种打法,快攻卡组对于新玩家来说还是友好的,因为它廉价而高效。花费1000多奥术之尘,一个新手的卡组就能满足上传说的强度要求。而且即使输了也没什么可说的,在新手阶段,这种强度的牌就是不断地教育别人与被教育的交替过程。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新手,他要想卡组有竞争力,就得组一套防战,那《炉石传说》的门槛也被提得太高了,可能分分钟逼死一批新手想退坑。

你真的是因为快攻卡组的简单粗暴,而不是因为你想组一个“无懈可击”的卡组?

快攻是容易被反击的

快攻永远不可能真的占主导地位。虽然你看天梯中快攻满天飞,比其他套路要多得多,但是一旦这种套路太流行的话,卡组里面放两张肉用僵尸,两张老司机,还有两张淤泥喷射者,就可以让这些快攻套全都洗洗睡了。快攻其实就像食物链的一环,快攻克中速套,中速克控场慢速套,而控场套又正好完克快攻。对战永远不可能是完全平衡的,但是所谓一代补丁一代神,层出不穷的黑科技和惨遭削弱的“完美套”构成了这个游戏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在快攻、中速、慢速控场这三个大类里面,快攻是最容易组起来的。但是因为快攻思路简单直接,从而也就是最容易被针对的。你只需要带上一些难解的前期随从,一些嘲讽随从,还有一点点回血。很简单,对吧?

对快攻的印象问题

其实现在快攻卡组的问题不是来源于卡牌本身,而是牌手们对它们的印象上,而这个印象短期内还看不到消除的迹象。但是下次麻烦各位玩家呢,不要一被教育就称那种卡组为毒瘤,停下来花点时间客观地仔细想想吧。打中速套或者控场套就一定比快攻高大上吗?不打快攻就是正确的,而快攻就是一切错误的根源?从现在开始,不要怪罪快攻了,牌技不精或者过于追求完美才是问题所在。从现在起接受快攻是《炉石传说》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吧。

(翻译:蔡璨)

更多游戏报道,请关注微信“NPC公会”>>

来源:PC Gamer

原标题:In defence of aggro in Hearthston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