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0上海书展今开幕,超百种新书新书“云首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0上海书展今开幕,超百种新书新书“云首发”

本届书展考虑到部分作者和出版社因疫情原因不便前来会场,首次推出“新书云首发”模式,近百位作家、编辑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为读者推荐来自全国各地出版社的100余本新书。

摄影:林子人

今日上午,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正式开幕。今年是上海书展的第17个年头,全球新冠疫情也让今年的书展格外特殊。上午10点,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记者来到书展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一探究竟。

疫情防控严格,直播让读者作者“云参展”

出于疫情防控目的,今年上海书展现场不出售门票,所有票品(包括9:00-17:00日场票和18:00-21:00夜场票)都采取实名预约制,读者需提前绑定有效身份信息。入场时,读者需要出示身份证件、健康码和票据,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界面文化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展览中心外的等候区排队较长,志愿者一边来回走动一边提醒进场读者打开健康码页面,从指定入口依序进场。天气炎热,为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建议读者在到达展会现场前准备好上述凭证。

读者通过展览中心2号门、3号门和8号门入场。2号门与3号门之间、8号门分别设置一处门禁篷房,读者在这里进行初检、安检和验票绑定。现场还设置了医疗观察点,如若读者在进场时出现身体不适、体温异常等情况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前往做进一步检查。

2号门与3号门之间、8号门分别设置一处门禁篷房。摄影:林子人

书展现场疫情防控措施也很严格。每个展台都配有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一次性口罩等防疫物品供读者使用。许多志愿者举着“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的告示牌。为了降低人群聚集的概率,现场活动区的观众坐席面积大为缩减。界面文化记者注意到现场展位也有所减少。

由于书展限流,现场并未出现往年同一时间常见的人声鼎沸景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现场工作人员许静告诉界面文化,在疫情防控要求下,参展方的工作人员也有了人数限制。虽然人流量和往年相比大为减少,但好处在于图书编辑们能与读者进行更多深入交流了。“一位买王元化先生《读书与品人》的老者说,这本书他在图书馆读了三遍,当下看到就必定买,还说每年都不敢多带钱,带多少钱买多少书。”

现场人数有限的好处是读者也能更从容地看书选书——对于不少爱书人来说,上海书展依然是他们必须要参与的年度盛事。书展现场,两位大学生褚同学和熊同学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表示,由于每年都会来参加书展,今年也没有被疫情阻止脚步。褚同学拿出一本刚买到的《日本史》笑称,没想到今年书展部分展位买书的优惠力度也不小,她以三折的价格买到了这本书。

历年来上海书展都是新书发布的重要渠道和最大平台之一。本届书展考虑到部分作者和出版社因疫情原因不便前来会场,首次推出“新书云首发”模式,近百位作家、编辑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为读者推荐来自全国各地出版社的100余本新书。现场读者可前往中心活动区观看精选的20余本新书荐书活动;不能前往现场的读者可通过新华一城书籍(上海书展云会场)、“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线上平台“新书云首发”频道栏目收看并一键下单购买签名本。

“新书云首发”活动现场,作者郑子宁以视频联线形式讲解新书《东言西语》。摄影:林子人

疫情期间,图书出版行业进行线上营销已经常态化。书展现场,界面文化记者看到不少参展方开辟了直播间,让未能来到现场的读者得以获取图书信息、感受书展氛围。以国学馆为例,书展期间通过“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抖音直播间推出“整点十分钟”直播活动80余场,售卖产品包括图书121种,旧期刊11种,旧书3种(地图册、自传、侦探小说),收藏品3种(藏书票、明清版刻赏真、桐荫论画木版刻书页),文玩6种(铜鱼镇纸、纯手工印泥、扇面、扇骨、毛笔、汉砖拓片),总计144种。除此之外,国学馆的博古斋、艺苑真赏社、九华堂等百年老字号品牌也将突破传统,围绕篆刻、紫砂、书画扇面、印石等主题,举办“徐庆华肖形印衍生品展销暨篆刻创作直播活动”“紫砂壶展销暨刻壶技艺演绎直播活动”“书画小品雅集暨扇面现场创作直播活动” “印石展销暨鉴定收藏直播活动”“古籍书页修复暨直播活动” “原板古书书页DIY互动体验暨直播活动”等线上线下互动活动。

现场许多展出方设立了直播间,向未能前往现场的读者介绍新书。摄影:林子人

“未来阅读馆”展示阅读新可能,“实体书店品牌馆”首次单独设立

今年上海书展新增“未来阅读馆”展区,以“数字化、智能化、全媒体”为重点,突出“大出版”理念,集中展示数字阅读的渠道平台、内容产品、技术形态、IP运作等新技术和新模式。

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除了有声书这一常规模式之外,包括樊登读书在内的数家参展企业正在着力打造“讲书”节目,为听众提供书籍精华解读。虽然亲自“读书”依然存在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此类节目的确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阅读门槛,让人们能够在碎片时间里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核心信息。根据樊登读书提供的数据,旗下APP内最受欢迎的“讲书”节目对实体书销售也有显著的提振作用。

“听书”的另外一个优势是扩大了读者范围。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屠琤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表示,一老一少和移动人群是声音的天然受众,与此同时,今年由于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更强的意愿在线上获取知识,喜马拉雅用户已实现翻倍增长。

以该平台爆款儿童产品《米小圈上学记》为例:“米小圈”系列图书是近年来销售码洋过亿的畅销原创童书,《米小圈上学记》的有声书播放量超过了28亿。屠琤发现,该系列纸质书的受众一般是7岁以上的儿童,而有声书的受众群下探至5岁。“不用文字为载体,(阅读)年龄就会下降,让学习(群体)的范围拉大了。更小的孩子会去听书,或者年纪大的老人会去听书——眼睛花了,不适合看书了,但还是可以听书。这就很有意思了。”

除了今年新设的“未来阅读馆”外,上海书展还首次单独设立“实体书店品牌馆”,位于友谊会堂东侧。喜欢在书展现场逛心仪书店的读者不要忘了这片区域。上海和外地知名实体书店——如衡山·合集、方所、大众书局、上海三联书店、思南书局、晓风书屋——都能在这里找到,从陈列到选书都各具特色。

上海书展首次单独设立“实体书店品牌馆”,位于友谊会堂东侧。摄影:林子人
朵云书院以“致敬年代,记忆上海”为主题进行陈设。摄影:林子人
晓风书屋的“良渚”主题展台。摄影:林子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0上海书展今开幕,超百种新书新书“云首发”

本届书展考虑到部分作者和出版社因疫情原因不便前来会场,首次推出“新书云首发”模式,近百位作家、编辑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为读者推荐来自全国各地出版社的100余本新书。

摄影:林子人

今日上午,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正式开幕。今年是上海书展的第17个年头,全球新冠疫情也让今年的书展格外特殊。上午10点,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记者来到书展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一探究竟。

疫情防控严格,直播让读者作者“云参展”

出于疫情防控目的,今年上海书展现场不出售门票,所有票品(包括9:00-17:00日场票和18:00-21:00夜场票)都采取实名预约制,读者需提前绑定有效身份信息。入场时,读者需要出示身份证件、健康码和票据,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界面文化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展览中心外的等候区排队较长,志愿者一边来回走动一边提醒进场读者打开健康码页面,从指定入口依序进场。天气炎热,为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建议读者在到达展会现场前准备好上述凭证。

读者通过展览中心2号门、3号门和8号门入场。2号门与3号门之间、8号门分别设置一处门禁篷房,读者在这里进行初检、安检和验票绑定。现场还设置了医疗观察点,如若读者在进场时出现身体不适、体温异常等情况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前往做进一步检查。

2号门与3号门之间、8号门分别设置一处门禁篷房。摄影:林子人

书展现场疫情防控措施也很严格。每个展台都配有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一次性口罩等防疫物品供读者使用。许多志愿者举着“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的告示牌。为了降低人群聚集的概率,现场活动区的观众坐席面积大为缩减。界面文化记者注意到现场展位也有所减少。

由于书展限流,现场并未出现往年同一时间常见的人声鼎沸景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现场工作人员许静告诉界面文化,在疫情防控要求下,参展方的工作人员也有了人数限制。虽然人流量和往年相比大为减少,但好处在于图书编辑们能与读者进行更多深入交流了。“一位买王元化先生《读书与品人》的老者说,这本书他在图书馆读了三遍,当下看到就必定买,还说每年都不敢多带钱,带多少钱买多少书。”

现场人数有限的好处是读者也能更从容地看书选书——对于不少爱书人来说,上海书展依然是他们必须要参与的年度盛事。书展现场,两位大学生褚同学和熊同学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表示,由于每年都会来参加书展,今年也没有被疫情阻止脚步。褚同学拿出一本刚买到的《日本史》笑称,没想到今年书展部分展位买书的优惠力度也不小,她以三折的价格买到了这本书。

历年来上海书展都是新书发布的重要渠道和最大平台之一。本届书展考虑到部分作者和出版社因疫情原因不便前来会场,首次推出“新书云首发”模式,近百位作家、编辑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为读者推荐来自全国各地出版社的100余本新书。现场读者可前往中心活动区观看精选的20余本新书荐书活动;不能前往现场的读者可通过新华一城书籍(上海书展云会场)、“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线上平台“新书云首发”频道栏目收看并一键下单购买签名本。

“新书云首发”活动现场,作者郑子宁以视频联线形式讲解新书《东言西语》。摄影:林子人

疫情期间,图书出版行业进行线上营销已经常态化。书展现场,界面文化记者看到不少参展方开辟了直播间,让未能来到现场的读者得以获取图书信息、感受书展氛围。以国学馆为例,书展期间通过“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抖音直播间推出“整点十分钟”直播活动80余场,售卖产品包括图书121种,旧期刊11种,旧书3种(地图册、自传、侦探小说),收藏品3种(藏书票、明清版刻赏真、桐荫论画木版刻书页),文玩6种(铜鱼镇纸、纯手工印泥、扇面、扇骨、毛笔、汉砖拓片),总计144种。除此之外,国学馆的博古斋、艺苑真赏社、九华堂等百年老字号品牌也将突破传统,围绕篆刻、紫砂、书画扇面、印石等主题,举办“徐庆华肖形印衍生品展销暨篆刻创作直播活动”“紫砂壶展销暨刻壶技艺演绎直播活动”“书画小品雅集暨扇面现场创作直播活动” “印石展销暨鉴定收藏直播活动”“古籍书页修复暨直播活动” “原板古书书页DIY互动体验暨直播活动”等线上线下互动活动。

现场许多展出方设立了直播间,向未能前往现场的读者介绍新书。摄影:林子人

“未来阅读馆”展示阅读新可能,“实体书店品牌馆”首次单独设立

今年上海书展新增“未来阅读馆”展区,以“数字化、智能化、全媒体”为重点,突出“大出版”理念,集中展示数字阅读的渠道平台、内容产品、技术形态、IP运作等新技术和新模式。

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除了有声书这一常规模式之外,包括樊登读书在内的数家参展企业正在着力打造“讲书”节目,为听众提供书籍精华解读。虽然亲自“读书”依然存在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此类节目的确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阅读门槛,让人们能够在碎片时间里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核心信息。根据樊登读书提供的数据,旗下APP内最受欢迎的“讲书”节目对实体书销售也有显著的提振作用。

“听书”的另外一个优势是扩大了读者范围。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屠琤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表示,一老一少和移动人群是声音的天然受众,与此同时,今年由于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更强的意愿在线上获取知识,喜马拉雅用户已实现翻倍增长。

以该平台爆款儿童产品《米小圈上学记》为例:“米小圈”系列图书是近年来销售码洋过亿的畅销原创童书,《米小圈上学记》的有声书播放量超过了28亿。屠琤发现,该系列纸质书的受众一般是7岁以上的儿童,而有声书的受众群下探至5岁。“不用文字为载体,(阅读)年龄就会下降,让学习(群体)的范围拉大了。更小的孩子会去听书,或者年纪大的老人会去听书——眼睛花了,不适合看书了,但还是可以听书。这就很有意思了。”

除了今年新设的“未来阅读馆”外,上海书展还首次单独设立“实体书店品牌馆”,位于友谊会堂东侧。喜欢在书展现场逛心仪书店的读者不要忘了这片区域。上海和外地知名实体书店——如衡山·合集、方所、大众书局、上海三联书店、思南书局、晓风书屋——都能在这里找到,从陈列到选书都各具特色。

上海书展首次单独设立“实体书店品牌馆”,位于友谊会堂东侧。摄影:林子人
朵云书院以“致敬年代,记忆上海”为主题进行陈设。摄影:林子人
晓风书屋的“良渚”主题展台。摄影:林子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