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让德国人挚爱了半个世纪的马克 就这样变成了墙上的黑白相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让德国人挚爱了半个世纪的马克 就这样变成了墙上的黑白相片

能让理性和刻板的德意志民族大动感情的,大概就两件事了:一个是足球;另一个就是已经被欧元取代的德国马克。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德国人的理性,有这样一个笑话——有对外国夫妻收养了一个德国孩子。出生医疗证明显示这孩子各方面发育健全。随着慢慢长大,他开始穿皮短裤,头顶碗状发型。这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他从来不开口说话。于是,这对忧心忡忡的夫妻带他去看医生,但没有发现任何生理问题。直到18岁那年,母亲给他端上来一碗汤,他尝了一口说:“妈,汤有点凉了啊。”他母亲又惊又喜,问他:“这么多年来都以为你不会说话,为什么你今天开口了呢?”他答道:“因为时至今日生活一直还算满意啊。”

能让理性和刻板的德意志民族大动感情的,大概就两件事了:一个是足球;另一个就是已经被欧元取代的德国马克——被欧元取代14年后,许多马克纸币和硬币仍然被囤积在德国人家中,就像挂在墙上的黑白照片一样,蒙着厚厚的灰尘活在一代人的心底。

神坛上的马克

德国人到底有多迷恋马克?

2001年欧元启用后,德国央行就立刻终止了马克的法定货币地位,但仍无限期允许居民将马克以近2:1的汇率兑换成欧元。尽管如此,最新调查显示,14年后的今天,该国仍有54%民众表示家中仍囤积着马克旧币。

德国联邦银行上周五(25日)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截至11月底,约有240亿马克硬币(这大约是所有发行的硬币的一半)和1.68亿马克纸币(约占所有发行量的4%)仍在流通中。据计算,这些旧币的价值总计达129亿马克,约合66亿欧元。

德国马克于1948年发行于联军统治下的战后西德,并于1990年,也就是两德统一期间,取代了东德货币“Ostmark”。

一直到现在,马克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仍高居神坛,对他们来说,马克从来不仅仅是个货币,它是德国从二战废墟中崛起的象征,更是德国人能够借以传达民族自豪感的为数不多的符号之一,因为它为饱受二战耻辱的德国人带来了富裕和自由。跟马克相比,传统上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很多东西,如旗帜、歌曲和纪念物等,都深深烙上了希特勒的痕迹。不仅如此,跟欧元货币上面干巴巴的图案相比,马克硬币和纸币上面印有一些德国历史上非常受欢迎的人物,如格林兄弟。

“德国马克是我们民族自豪感的一部分,” “两德统一之父”、原西德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在探讨货币统一问题时曾向美国时任总统老布什(George H.W. Bush)这样吐露心声。他深谙德国人对马克的感情,这也是他日后“牺牲马克换取两德统一”(是否牺牲了马克仍是个有待辩论的议题)时最大的顾虑之一。

德国邮政银行去年调查了那些仍持有马克旧币的德国人,发现74%的人留下马克是为了情感需求,只有24%的人是为了升值,剩下的那些人之所以没有兑换成欧元,只是因为“忘了放在哪儿了”。

自欧元上位始,德国人对马克的怀念就没有停止过。2011年,德国《明星周刊》刊登的一项调查显示,54%的德国人倾向于重新启用德国马克,这个数据跟2010年5月进行的类似调查的结果一致。

同年,《华尔街日报》曾报道,很多德国人仍在交易中使用马克。一家名叫C&A的服装连锁每个月收入15万马克,而德国电信经营的90%的电话亭仍接受马克硬币。

2012年一家德国银行曾预计,如果把未兑换成欧元的马克(当时约有68亿欧元未兑换)考虑在内,德国的GDP将增加0.27个百分点。

不过,联邦银行一位发言人告诉德国《星期日图片报》,大部分散落的马克旧币可能永远都不会对兑换成欧元了。

流散的马克

那么,那些没有被兑换的马克都去了哪儿?

浴室墙里、阁楼里、地下室里、祖母的床垫里……在德国,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德国联邦银行上周五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四岁的男孩从他祖父的相册里发现了一张面值500元的马克纸币,然后把纸币反面上印的城堡剪了下来。

 他把这个纸币带到了幼儿园,用剪刀把上面的爱尔茨城堡(Eltz Castle)剪了下来(幸好剪的时候城堡周边留下了足够的空隙),然后把“城堡”贴到一张纸上,在上面作画。这张纸被挂在了幼儿园的墙壁上,几天后才被人发现这竟然是真币,而且是仍然可以兑换的真币。

还有一对老年夫妻把他们的马克积蓄一半放到了地下室,一半放在了阁楼里。等到他们想起来要兑换的时候,发现地下室里的已经受潮而损,而阁楼里的被耗子啃了。

建筑工人也时不时有所发现。12月初,德国北部不来梅港市(Bremen)收到了一名44岁工人交来的现金盒,里面密封的亚麻袋子里装有价值14.1万马克(约7.2万欧元)的旧纸币。类似的发现还有很多,比如,退休老人家中的浴缸底下发现了装有数千马克的塑料袋子等。

除了德国人家中囤积着的马克旧币外,德国联邦银行称还有很多散落到了国外,比如前南斯拉夫以及东欧的部分地区。德国停用马克后,马克在这些地方仍旧作为第二货币通行。还有很大比例的旧币被作为保值品储藏了起来,这是因为马克价值非常稳定。

马克到底有多坚挺?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别研究系列中是这样描述的:“从1958年能够完全自由兑换以来,德国马克就是稳定的模范。没有哪个主要货币,日元也好,法郎也好,像它那样坚挺。自1958年至今(该书首次出版于1996年——作者注),作为全球体系基石的美元对马克贬值了近三分之二。德国马克已经成了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仅次于美元。”

马克的牺牲?

那么,一个被赋予了感情、托付了重任的货币是如何退出舞台的?

事情还得追溯到两德统一。在德国人庆祝柏林墙倒塌的时候,伯恩和巴黎的政治家们正在就欧洲货币统一联盟讨价还价。政府资料显示,当时的谈判几近破裂,直到德国做出了必要的让步。这就引出了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马克成了德国统一的牺牲品?

根据德国《明镜周刊》2010年刊发的一篇文章,德国前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ück)曾在他撰写的一本书里提到:“为了(同样)稳定的欧元放弃马克是德国做出的让步之一,这些让步铺就了德国统一的道路。”

很多德国人恐怕很难把马克的“下台”跟德国统一联系起来,毕竟欧元面世时德国已经统一了十年多。但考虑到当时德国面临的阻力,尤其是法国的极力反对,再跟欧洲货币联盟联系起来,出现这样的质疑不难理解。

持施泰因布吕克类似观点的人认为,科尔之所以接受货币联盟,是因为他认为这是唯一能让欧洲其它国家接受两德统一的办法。二战时遭受过希特勒蹂躏的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害怕统一后的德国会过于强大而无法控制。他们开出的价码就是,让德国加入到统一的货币联盟中。

这番言论令现任财长、科尔时期的内政部长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大光其火。“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交易,”他说,并补充欧洲货币统一问题在德国统一的决策中“最多扮演了次要角色”。朔伊布勒是两德统一时的首席谈判代表。

但施泰因布吕克坚称他是对的,任何跟法国政府谈判代表接触过的人都会支持这一理论。的确,当时法国米利班德(Francois Mitterrand)政府的顾问Hubert Védrine就相信,德国如果不在货币问题上让步,米利班德不可能同意德国统一。“除非欧洲一体化向前迈进,否则米利班德不想看到(德国)统一,”他说,“而货币是当时唯一能讨论的问题。”

至于马克到底是不是成了牺牲品,没人能给出明确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科尔非常明白德国人对马克的感情,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欧洲一体化的谈判中一度坚持政治先行、货币联盟居后。他还应该感谢德国宪法不允许公投。

当时正处于剧变中的时代大背景也帮了科尔一把。德法官员秘密磋商时,德国民众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很快就要失去他们挚爱的马克了,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铁幕”下急剧动荡的时局中:1989年夏天,匈牙利开放与奥地利接壤的边境;10月,成千上万东德人加入了莱比锡抗议活动;11月,柏林墙倒塌。

马克的回归?

十多年后,德国人发现他们需要重新把马克摆到话题桌上:这次讨论的是应不应该让马克回归。

其契机是欧债危机爆发,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尤其是希腊频频濒临退欧边缘。为度过这次危机,欧元区向这些国家提供了大量融资,其中德国是最大的出资人。这引发了很多德国人的不满,认为他们通过勤俭、努力工作积累下的财富,被用来滋养了懒散的外国人。

但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德国极大地受益于欧元,这是因为德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一方面,相对马克疲软的欧元为德国出口商提供了一个有竞争力的汇率;另一方面,欧元区为德国提供了一个垄断市场:在与欧元区伙伴尤其是南欧国家的贸易中,德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

德国智库Bertelsmann Stiftung 去年底曾测算,如果没有欧元,德国实际GDP年均增幅将降低0.5个百分点;预计2013年到2025年间,欧元区成员国身份将为德国带来总计接近1.2万亿欧元的经济利益。

让马克回归的呼声不仅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教授Ashoka Mody今年7月为彭博撰文称,要解决欧债危机,退欧的不应该是希腊,而是德国。

“德国重新启用马克会促使欧元立刻贬值,让欧元区外围国家的竞争力得到大大提升,这是目前这些国家亟需的,”他说,“欧元贬值也会给意大利、葡萄牙、希腊等提供一个机会,重新开启增长引擎。如果可能的话,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和芬兰也紧随德国之后,比如组成一个新的货币联盟,那么欧元将进一步贬值。”

Mody补充说这对德国也不是件坏事,因为德国人的财富将增加,而且历史上德国人也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强势货币下生存。

他还提到,投资大亨乔治·索罗斯、投资公司Citadel创始人Kenneth Griffin,以及芝加哥大学教授Anil Kashyap 等均持类似观点。

迄今为止,德国人还没有机会对一份正式的马克回归的提案进行表决。德国《明镜周刊》2011年刊登的调查同时显示,只有43%的受众认为德国经济会受益于马克的回归,相比之下,51%的德国人认为此举对德国经济无利。

在考虑是否加入欧洲货币联盟时,德国政治家做出了最理性的抉择;14年后,如果把这个问题严肃地摆在德国人面前,尽管他们仍眷恋着马克,不过最终可能也会不温不火地来一句“时至今日生活一直还算满意”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让德国人挚爱了半个世纪的马克 就这样变成了墙上的黑白相片

能让理性和刻板的德意志民族大动感情的,大概就两件事了:一个是足球;另一个就是已经被欧元取代的德国马克。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德国人的理性,有这样一个笑话——有对外国夫妻收养了一个德国孩子。出生医疗证明显示这孩子各方面发育健全。随着慢慢长大,他开始穿皮短裤,头顶碗状发型。这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他从来不开口说话。于是,这对忧心忡忡的夫妻带他去看医生,但没有发现任何生理问题。直到18岁那年,母亲给他端上来一碗汤,他尝了一口说:“妈,汤有点凉了啊。”他母亲又惊又喜,问他:“这么多年来都以为你不会说话,为什么你今天开口了呢?”他答道:“因为时至今日生活一直还算满意啊。”

能让理性和刻板的德意志民族大动感情的,大概就两件事了:一个是足球;另一个就是已经被欧元取代的德国马克——被欧元取代14年后,许多马克纸币和硬币仍然被囤积在德国人家中,就像挂在墙上的黑白照片一样,蒙着厚厚的灰尘活在一代人的心底。

神坛上的马克

德国人到底有多迷恋马克?

2001年欧元启用后,德国央行就立刻终止了马克的法定货币地位,但仍无限期允许居民将马克以近2:1的汇率兑换成欧元。尽管如此,最新调查显示,14年后的今天,该国仍有54%民众表示家中仍囤积着马克旧币。

德国联邦银行上周五(25日)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截至11月底,约有240亿马克硬币(这大约是所有发行的硬币的一半)和1.68亿马克纸币(约占所有发行量的4%)仍在流通中。据计算,这些旧币的价值总计达129亿马克,约合66亿欧元。

德国马克于1948年发行于联军统治下的战后西德,并于1990年,也就是两德统一期间,取代了东德货币“Ostmark”。

一直到现在,马克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仍高居神坛,对他们来说,马克从来不仅仅是个货币,它是德国从二战废墟中崛起的象征,更是德国人能够借以传达民族自豪感的为数不多的符号之一,因为它为饱受二战耻辱的德国人带来了富裕和自由。跟马克相比,传统上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很多东西,如旗帜、歌曲和纪念物等,都深深烙上了希特勒的痕迹。不仅如此,跟欧元货币上面干巴巴的图案相比,马克硬币和纸币上面印有一些德国历史上非常受欢迎的人物,如格林兄弟。

“德国马克是我们民族自豪感的一部分,” “两德统一之父”、原西德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在探讨货币统一问题时曾向美国时任总统老布什(George H.W. Bush)这样吐露心声。他深谙德国人对马克的感情,这也是他日后“牺牲马克换取两德统一”(是否牺牲了马克仍是个有待辩论的议题)时最大的顾虑之一。

德国邮政银行去年调查了那些仍持有马克旧币的德国人,发现74%的人留下马克是为了情感需求,只有24%的人是为了升值,剩下的那些人之所以没有兑换成欧元,只是因为“忘了放在哪儿了”。

自欧元上位始,德国人对马克的怀念就没有停止过。2011年,德国《明星周刊》刊登的一项调查显示,54%的德国人倾向于重新启用德国马克,这个数据跟2010年5月进行的类似调查的结果一致。

同年,《华尔街日报》曾报道,很多德国人仍在交易中使用马克。一家名叫C&A的服装连锁每个月收入15万马克,而德国电信经营的90%的电话亭仍接受马克硬币。

2012年一家德国银行曾预计,如果把未兑换成欧元的马克(当时约有68亿欧元未兑换)考虑在内,德国的GDP将增加0.27个百分点。

不过,联邦银行一位发言人告诉德国《星期日图片报》,大部分散落的马克旧币可能永远都不会对兑换成欧元了。

流散的马克

那么,那些没有被兑换的马克都去了哪儿?

浴室墙里、阁楼里、地下室里、祖母的床垫里……在德国,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德国联邦银行上周五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四岁的男孩从他祖父的相册里发现了一张面值500元的马克纸币,然后把纸币反面上印的城堡剪了下来。

 他把这个纸币带到了幼儿园,用剪刀把上面的爱尔茨城堡(Eltz Castle)剪了下来(幸好剪的时候城堡周边留下了足够的空隙),然后把“城堡”贴到一张纸上,在上面作画。这张纸被挂在了幼儿园的墙壁上,几天后才被人发现这竟然是真币,而且是仍然可以兑换的真币。

还有一对老年夫妻把他们的马克积蓄一半放到了地下室,一半放在了阁楼里。等到他们想起来要兑换的时候,发现地下室里的已经受潮而损,而阁楼里的被耗子啃了。

建筑工人也时不时有所发现。12月初,德国北部不来梅港市(Bremen)收到了一名44岁工人交来的现金盒,里面密封的亚麻袋子里装有价值14.1万马克(约7.2万欧元)的旧纸币。类似的发现还有很多,比如,退休老人家中的浴缸底下发现了装有数千马克的塑料袋子等。

除了德国人家中囤积着的马克旧币外,德国联邦银行称还有很多散落到了国外,比如前南斯拉夫以及东欧的部分地区。德国停用马克后,马克在这些地方仍旧作为第二货币通行。还有很大比例的旧币被作为保值品储藏了起来,这是因为马克价值非常稳定。

马克到底有多坚挺?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别研究系列中是这样描述的:“从1958年能够完全自由兑换以来,德国马克就是稳定的模范。没有哪个主要货币,日元也好,法郎也好,像它那样坚挺。自1958年至今(该书首次出版于1996年——作者注),作为全球体系基石的美元对马克贬值了近三分之二。德国马克已经成了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仅次于美元。”

马克的牺牲?

那么,一个被赋予了感情、托付了重任的货币是如何退出舞台的?

事情还得追溯到两德统一。在德国人庆祝柏林墙倒塌的时候,伯恩和巴黎的政治家们正在就欧洲货币统一联盟讨价还价。政府资料显示,当时的谈判几近破裂,直到德国做出了必要的让步。这就引出了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马克成了德国统一的牺牲品?

根据德国《明镜周刊》2010年刊发的一篇文章,德国前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ück)曾在他撰写的一本书里提到:“为了(同样)稳定的欧元放弃马克是德国做出的让步之一,这些让步铺就了德国统一的道路。”

很多德国人恐怕很难把马克的“下台”跟德国统一联系起来,毕竟欧元面世时德国已经统一了十年多。但考虑到当时德国面临的阻力,尤其是法国的极力反对,再跟欧洲货币联盟联系起来,出现这样的质疑不难理解。

持施泰因布吕克类似观点的人认为,科尔之所以接受货币联盟,是因为他认为这是唯一能让欧洲其它国家接受两德统一的办法。二战时遭受过希特勒蹂躏的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害怕统一后的德国会过于强大而无法控制。他们开出的价码就是,让德国加入到统一的货币联盟中。

这番言论令现任财长、科尔时期的内政部长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大光其火。“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交易,”他说,并补充欧洲货币统一问题在德国统一的决策中“最多扮演了次要角色”。朔伊布勒是两德统一时的首席谈判代表。

但施泰因布吕克坚称他是对的,任何跟法国政府谈判代表接触过的人都会支持这一理论。的确,当时法国米利班德(Francois Mitterrand)政府的顾问Hubert Védrine就相信,德国如果不在货币问题上让步,米利班德不可能同意德国统一。“除非欧洲一体化向前迈进,否则米利班德不想看到(德国)统一,”他说,“而货币是当时唯一能讨论的问题。”

至于马克到底是不是成了牺牲品,没人能给出明确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科尔非常明白德国人对马克的感情,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欧洲一体化的谈判中一度坚持政治先行、货币联盟居后。他还应该感谢德国宪法不允许公投。

当时正处于剧变中的时代大背景也帮了科尔一把。德法官员秘密磋商时,德国民众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很快就要失去他们挚爱的马克了,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铁幕”下急剧动荡的时局中:1989年夏天,匈牙利开放与奥地利接壤的边境;10月,成千上万东德人加入了莱比锡抗议活动;11月,柏林墙倒塌。

马克的回归?

十多年后,德国人发现他们需要重新把马克摆到话题桌上:这次讨论的是应不应该让马克回归。

其契机是欧债危机爆发,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尤其是希腊频频濒临退欧边缘。为度过这次危机,欧元区向这些国家提供了大量融资,其中德国是最大的出资人。这引发了很多德国人的不满,认为他们通过勤俭、努力工作积累下的财富,被用来滋养了懒散的外国人。

但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德国极大地受益于欧元,这是因为德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一方面,相对马克疲软的欧元为德国出口商提供了一个有竞争力的汇率;另一方面,欧元区为德国提供了一个垄断市场:在与欧元区伙伴尤其是南欧国家的贸易中,德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

德国智库Bertelsmann Stiftung 去年底曾测算,如果没有欧元,德国实际GDP年均增幅将降低0.5个百分点;预计2013年到2025年间,欧元区成员国身份将为德国带来总计接近1.2万亿欧元的经济利益。

让马克回归的呼声不仅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教授Ashoka Mody今年7月为彭博撰文称,要解决欧债危机,退欧的不应该是希腊,而是德国。

“德国重新启用马克会促使欧元立刻贬值,让欧元区外围国家的竞争力得到大大提升,这是目前这些国家亟需的,”他说,“欧元贬值也会给意大利、葡萄牙、希腊等提供一个机会,重新开启增长引擎。如果可能的话,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和芬兰也紧随德国之后,比如组成一个新的货币联盟,那么欧元将进一步贬值。”

Mody补充说这对德国也不是件坏事,因为德国人的财富将增加,而且历史上德国人也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强势货币下生存。

他还提到,投资大亨乔治·索罗斯、投资公司Citadel创始人Kenneth Griffin,以及芝加哥大学教授Anil Kashyap 等均持类似观点。

迄今为止,德国人还没有机会对一份正式的马克回归的提案进行表决。德国《明镜周刊》2011年刊登的调查同时显示,只有43%的受众认为德国经济会受益于马克的回归,相比之下,51%的德国人认为此举对德国经济无利。

在考虑是否加入欧洲货币联盟时,德国政治家做出了最理性的抉择;14年后,如果把这个问题严肃地摆在德国人面前,尽管他们仍眷恋着马克,不过最终可能也会不温不火地来一句“时至今日生活一直还算满意”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