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晚报哥
眼下的北京,人们谈“气”色变。空气不好,赵家人的脾气自然好不了。同呼吸可以,但吸进去的别是雾霾。否则,就得有一批人共同接受掉乌纱帽的命运。反之,能否升官,主要看“气质”——空气质量。
现如今,就算尾气合格的车,在北京的日子也不好过。单双号限行的政策,像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在这样的一个敏感时期,长安汽车曝出了“尾气门”事件。点儿背不能怨社会,就算没有长安,也会有别的车企中枪。就跟吴思《血酬定律》中说的那样,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岳飞必须死。当然,1638万元的罚款,对长安这样的车企来说,绝不会伤筋动骨,更别说致命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次,长安汽车用千万元的代价提醒国内的同行们:今后在北京卖车,切记将车的屁股擦干净些——尾气检查将会越来越严格。
尾气超标的两款车 都是北京工厂生产的
有人拿“长安尾气门”事件跟大众的尾气造假相提并论。这样的比较,除了抬举长安,似乎找不到别的理由。
此次被罚的两款车,分别是长安CS75和睿骋,都是在北京房山的汽车厂下线的。北京环保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在北京市场上,长安睿骋销售274辆;长安CS75车型销售 1912 辆。
长安睿骋
根据规定,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销售的车辆必须达到“国五”排放标准,但长安的这两款车并未达标,不达标的主要为NMHC(非甲烷碳氢化合物)。
根据国五的标准,NMHC要控制在0.068g/km以内,而长安的这两款车排放均超过了0.082g/km,甚至有的高达0.088g/km,超标约30%。
北京市环保局称,对长安汽车发布处罚通知后,长安汽车并未行使听证权利,仅对处罚金额表示异议。言下之意,长安汽车最在意的是处罚金额的多少。
尾气超标罚款 长安不是第一家
这些年,长安汽车突飞猛进,大有给民族汽车工业扛大旗的架势。作为国产品牌中首家年产销均突破百万辆的车企,长安承载着国人造车的光荣与梦想。
就这样一家有着辉煌业绩的企业,北京市环保局在下发处罚通知单的时候,估计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这足以说明,眼下的北京,没有比治理雾霾更重要的事情了。长安罚单释放出明确的信号,今后因尾气被罚的车企,长安绝不是最后一家。
当然,长安也不是第一家被罚的。2014年9月11日,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口的全新胜达3.0L版本就因为排放超标,被没收违法所得1351万元,罚款违法所得的10%即135万元。
北京治理雾霾 先拿汽车开刀
业内人士心里明白,尾气排放是国内众多车企的硬伤,这也是他们始终不敢闯荡美国市场的主要原因——不作死,就不会被罚死。
可以预见,只要雾霾存在一天,北京的空气治理就没有放松的那天。怎么治理呢?汽车尾气自然首当其冲。从眼下正在酝酿的单双号限行,到马上要实施的外地货车不让进六环,2016年淘汰20万辆高排车,力争2018年前全市基本淘汰国Ⅰ、国Ⅱ等轻型客车,2020年基本淘汰国Ⅲ柴油车……无一例外都是冲着汽车来的。
汽车排放标准的愈发严格,必将增加车企的生产成本。因为想控制排放,就必须增加成本。而眼下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如此激烈,多一分成本就可能意味着失去一分市场。
在造车成本和尾气排放标准面前,汽车厂家别无选择!明智的车企会想办法“争气”,不明智的企业可能只会“叹气”了。
评论